第387章 張家口、福州城

宣府鎮,在明代它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小鎮。

而是東起居庸關四海治,西達山西東北隅陽高縣的西洋河,長一千零二十三裡的九邊重鎮之一,著名的土木堡就在宣府。

宣府因處居庸關外,對保衛燕京的安全來說,其重要性不亞於薊州鎮。

明宣德四年指揮張文於在宣府西北面的長城邊上築了一座城堡,名張家堡。

嘉靖八年守備張珍在城堡北面的長城了一個小門,曰“小北門”,因門小如口,又由張珍開築,所以稱“張家口”。

張家口處於蒙古高原南端,夏季太陽很白很亮,光芒如鑽石一般;但夏季很短,而冬天漫長而深遠,北風總是帶着尖嘯,洶涌地穿越古老的長城,裹着高原的塵沙,鋪天蓋地地刮來,入面生痛。

由於夏短冬長,這裡除了草,能種的作物不多,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土地普遍裸露着,顯得有些貧瘠。

但如果你真以爲這裡是貧瘠的,那你就錯了。

從明嘉慶三十年明廷批准在張家口大境門外正溝、西溝,和蒙古人開辦“以布帛易馬”的邊界“馬市”,這裡就成了一條從張家口到庫倫、一直延伸到恰克圖的長達八千多裡的中、蒙、俄貿易商道的起始點。

遊牧民族以馬、牛、羊、駝、皮張等畜牧產品,到張家口換取漢民的綢、布、米、茶、鍋等生活必需品。

由於民間“馬市”的開通,吸引來了大量的內地商賈。各行交易鋪沿長四五里許,商賈皆爭居之,賈店鱗比,

走進張家口,但見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南京羅緞鋪”、“蘇杭羅緞鋪”、“臨清布帛鋪”、“絨線鋪”、“雜貨鋪”等招牌林立。

草原上的商人和牧民趕着馬牛羊,拉着皮貨、藥材而來。

內地的商隊則將鹽、茶、布等物資紮上馬背,準備深入草原,換取更大的利潤。

在張家口經商的漢人中,最多的是山西人。他們幾乎壟斷了與牧民的貿易。其中來自山西介休的範家,則是山西商人的魁首。

四十來歲的範永鬥穿着金錢馬褂,戴着瓜皮帽,一付滿人老爺打扮站在自家的商棧前;

目送着次子範純孝率領的龐大商隊漸行漸遠。蕩永鬥心中很是欣慰。兒子長大了。終於可以獨自帶領商隊深入草原交易了。

範家輸出的商品主要是鹽鐵茶,帶回的商品不是一般的馬牛羊,而是名貴的皮毛和藥材。這些東西不但輕便,而且比馬牛羊利潤高百倍。

東北烏蘇裡、綏芬等地的人蔘等貴重藥材,都被範家所壟斷了。

而要想保持這種壟斷,就必須走出去,草原大漠危機四伏,茫無涯際,牧民逐水而居,若不熟悉道路和各股勢力,以及他們遷徙的路線。商隊出去後不是找不着人,就是被人吞滅。

範家正是擁有了熟悉商路、和草原上各股勢力關係密切的優勢,才得已保持壟斷的地位。而在各股勢力中,給範家帶來最大的財富的無疑是滿清。

“東家,外頭風大,趕緊回屋吧,二公子已經出入草原次年,道兒都摸熟了,東家您大可放心。”跟在範永鬥身後的吳掌櫃勸道。

範永鬥一邊往裡走,一邊問道:“吳掌櫃,盧家的茶葉還沒有到貨嗎?”

“回家東,還沒有,聽說秦軍佔領了淮安,截斷了大運河水道,不光是盧家,恐怕江南的茶葉一時半會兒都過不來了。”

“唉,這生意是越來越難做了。”範永鬥皺着眉頭感嘆道。

以前滿清還沒入關前,與大明交戰,明廷禁止鹽、鐵、茶、糧食等物資出關,範永鬥與山西其它七家,便走私這些違禁物資給滿清;

而滿清的人蔘、皮貨、以及入關搶到的奇珍異寶,則交給他們販到內地銷售,一來一往,八家從中獲得了鉅額的暴利。

但清軍入關後,這方面的收入基本就斷了,現在連南方的商品也過不來,讓範永鬥很頭疼。

吳掌櫃安慰道:“東家,我已派人到山東收購茶葉,再過半個月應該就有信了。”

“南邊的茶葉過不來,山東的茶葉本就不多,這價格只怕也會上漲,咱們這利潤可就少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不過東家也不用太擔心,南方的商品也總不會過不來的。”

倆人正聊着,範家商棧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馬蹄聲,一隊清軍士兵風塵僕僕在門前翻身下馬,就直往商棧裡衝進來。

不久之後,範永鬥帶着二三十個護衛,匆匆出門,吳掌櫃跟着出來小聲地問道:“東家,這道路不平靜,何不等等王登庫等人,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範永鬥一邊翻身上馬,一邊答道:“攝政王旨意上不是說明了嗎,接旨即刻進京,這豈能耽擱?他們若來,你就告訴他們,我先行一步了。”

吳掌櫃這纔回過味來,多爾袞這麼急着招八家進京,這可是一個天賜的良機,先到者或許就能掌握先機。

範永鬥來不及與他多說,帶着護衛飛馳而去........

往南四千裡,幾匹快馬飛馳入福州北門,然後直奔隆武的皇宮。

隆武正在和自己的皇后曾氏討論加強西南各省的控制力度,錦衣衛指揮使陸昆亨匆匆告進,聽了陸昆亨的並報,隆武不禁驚呼而起:“什麼,鄭芝龍也投清了?”

“回皇上,鄭芝龍前些天在靖江,確實與秦軍莫名其妙的大戰了一場,而且僞秦刑部尚書白鐵抓住了洪承疇之子,還拿出了鄭芝龍的寫給洪承疇的親筆信,這事恐怕假不了。”

隆武聽完,一股恕火直竄頭頂,額前青筋亂跳,一副要殺人的樣子。

曾皇后連忙安慰道:“請皇上稍安勿躁。”

隆武壓下怒火對陸昆亨說道:“你先下去吧,有什麼新消息即刻來報。”

“是,皇上。”

等陸昆亨退出,隆武立即問道:“皇后,事到如今,該如何是好?”

曾皇后想了想說道:“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皇上,秦牧表面上是在針對鄭芝龍,實則是衝着皇上您來的。”

“這朕也知道,問題是鄭芝龍投清既然屬實,咱們該當如何是好?”

曾皇后幽幽一嘆道:“秦牧這招釜底抽薪着實利害,皇上若是再想依靠鄭芝龍,只怕西南諸省立即會倒向秦牧。如今之計,皇上只有儘快駕離福建,與鄭芝龍撇開,再說了,鄭芝龍既已投清,皇上再留在福建恐怕也難保安全。”

“皇后的意思是咱們退往廣東?”

“此除之外,妾身也想不出其他好辦法來了。”

隆武思索了一下,毅然說道:“好,就如皇后所言,朕這就和黃道周他們知會一聲,儘快退往廣東。”隆武是個說幹就幹的人,鄭芝龍投清,讓他憂心如焚,一刻也不想拖延。

“皇上且慢,如此走不了,現在整個福州城都在鄭芝豹控制之下,皇上想走恐怕沒那麼容易,必須得另作些安排才行。”

“這都火燒眉毛了,皇后有什麼主意就直說吧。”

“皇上,先前韃虜兵臨分水關,朝中大臣惶惶不可終日,暗通韃虜之人肯定不止鄭芝龍一個,皇上明日不早朝不防詐他一詐,以此先安撫鄭家。唯有如此,皇上南巡纔有可能成行。”

第二天的朝會上,隆武依曾皇后之計,命內臣捧出一盤,覆以黃帕,置於御前。

然後他對殿中大臣說道:“朕本無利天下之心,爲勳輔諸臣擁戴在位。朕布袍蔬食,曉夜焦勞,有何人君之樂?

只是上爲祖宗,下爲百姓,汲汲皇皇,惟恐負諸臣擁戴之初心。今觀諸臣大非初意,前些時日關上主事搜得關中出關迎降書二百餘封,今俱在此。

朕不欲知其姓名,命錦衣衛檢明封數,捧至午門前對衆焚之。班中諸臣宜亦有之,朕俱不問。有之者當從此改心易慮;其本無者,益宜矢志竭力,毋貳初衷。特諭。”

隆武本是想借此舉安撫好私通滿清的鄭家,然後再找藉口“南巡”廣東。不曾想太遲了,鄭芝龍率領着鄭家艦隊匆匆返回到了福州。

鄭芝龍現在與秦牧撕破了臉,正需要扯隆武這張虎皮充大旗,哪裡還肯放他離開福州?

ps:感謝每一位打賞以及投來月票的朋友,心中莫名的感動,寫書好幾年,一天之內很少有超過十人打賞的,今天總算看到了,各位兄弟每一點支持,都值得我銘記。謝謝你們。頓首再拜!

.

第487章 風起青萍之末第34章 雙雙遇險第818章 尋找平衡點第437章 滁水大捷第1156章 戰爭與平和第869章 理工學院第644章 盛大的秋獵第1119章 大順皇后第353章 雨花臺下賊成擒第815章 乘勢取青藏第640章 募兵的疑慮第1054章 時代鉅變第1057章 證券交易第23章 贛州危局第180章 學院起風波第343章 勸降顧三麻子第115章 坐山觀虎鬥第123章 豬八戒吃豬蹄第45章 撫軍第470章 天地是一筐風景第358章 黃振林第791章 兩難境地第109章 接着下套第214章 口水大戰第822章 不甘認命第396章 能飲一杯無第180章 學院起風波第303章 以史爲鑑第489章 暗流洶涌第48章 社稷壇前天共語第442章 孤身入城第494章 月光下的暗影第798章 一封信第503章 含煙畫繡坊第897章 前塵第879章 飛越黃河第452章 大破徐州第27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730章 英國使者第225章 從善如流第1054章 時代鉅變第368章 龍江寶船廠第1141章 天賜良機第327章 安慶告破第1008章 海上敵蹤第688章 白霧茫茫第629章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第774章 塞上秋來第800章 捷報頻傳第478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977章 空港第155章 跳窗告別第93章 婚禮之變(4)第965章 遇上奧斯曼第1146章 萬里歸途第433章 生死追隨到九霄第746章 梅子黃時雨(二)第377章 幣和稅(一)第1084章 亂戰第834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第3章 侯方域的怒火第6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第552章 親清的洛黨第809章 單于夜遁逃第199章 光看架子不行第769章 又見金龍旗第699章 馬尼拉海戰(一)第52章 針鋒相對第188章 搶銀子嘍第546章 范文程之謀第161章 崇禎的陽謀第6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298章 政治訛詐第1004章 驛路新政第387章 張家口、福州城第254章 南明紀事第55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049章 若昂四世的小算盤第389章 出兵雲貴第475章 正旦大禮第925章 哈薩克汗國第20章 一路剿匪第511章 讓領導先走第1149章 貿易通道第203章 請將不如激將第180章 學院起風波第834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第675章 揚帆啓航第411章 兵貴神速第1051章 利益考量第535章 簡在帝心第375章 往日依依今日否第812章 臨洮大捷第858章 新的產業第23章 贛州危局第20章 一路剿匪第1045章 寡人第841章 測量地球第121章 豁出去了第518章 風雲變幻
第487章 風起青萍之末第34章 雙雙遇險第818章 尋找平衡點第437章 滁水大捷第1156章 戰爭與平和第869章 理工學院第644章 盛大的秋獵第1119章 大順皇后第353章 雨花臺下賊成擒第815章 乘勢取青藏第640章 募兵的疑慮第1054章 時代鉅變第1057章 證券交易第23章 贛州危局第180章 學院起風波第343章 勸降顧三麻子第115章 坐山觀虎鬥第123章 豬八戒吃豬蹄第45章 撫軍第470章 天地是一筐風景第358章 黃振林第791章 兩難境地第109章 接着下套第214章 口水大戰第822章 不甘認命第396章 能飲一杯無第180章 學院起風波第303章 以史爲鑑第489章 暗流洶涌第48章 社稷壇前天共語第442章 孤身入城第494章 月光下的暗影第798章 一封信第503章 含煙畫繡坊第897章 前塵第879章 飛越黃河第452章 大破徐州第27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730章 英國使者第225章 從善如流第1054章 時代鉅變第368章 龍江寶船廠第1141章 天賜良機第327章 安慶告破第1008章 海上敵蹤第688章 白霧茫茫第629章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第774章 塞上秋來第800章 捷報頻傳第478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977章 空港第155章 跳窗告別第93章 婚禮之變(4)第965章 遇上奧斯曼第1146章 萬里歸途第433章 生死追隨到九霄第746章 梅子黃時雨(二)第377章 幣和稅(一)第1084章 亂戰第834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第3章 侯方域的怒火第6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第552章 親清的洛黨第809章 單于夜遁逃第199章 光看架子不行第769章 又見金龍旗第699章 馬尼拉海戰(一)第52章 針鋒相對第188章 搶銀子嘍第546章 范文程之謀第161章 崇禎的陽謀第6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298章 政治訛詐第1004章 驛路新政第387章 張家口、福州城第254章 南明紀事第55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049章 若昂四世的小算盤第389章 出兵雲貴第475章 正旦大禮第925章 哈薩克汗國第20章 一路剿匪第511章 讓領導先走第1149章 貿易通道第203章 請將不如激將第180章 學院起風波第834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第675章 揚帆啓航第411章 兵貴神速第1051章 利益考量第535章 簡在帝心第375章 往日依依今日否第812章 臨洮大捷第858章 新的產業第23章 贛州危局第20章 一路剿匪第1045章 寡人第841章 測量地球第121章 豁出去了第518章 風雲變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