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命所歸

衆人雖然對“寨糧”之事討論得非常投入,但此時,李善長、朱升、劉伯溫三人還沒有發表明確意見。這三人的意見纔是朱元璋最爲看重的。

自從上次應天事件之後,朱元璋越來越喜歡劉伯溫了,他便直接點名讓劉伯溫發表意見。

劉伯溫當仁不讓,發表了支持取消徵收“寨糧”的意見。劉伯溫認爲,現在我們的糧食已經比較充足了,而且屯田也取得了相當的成效。是時候採取一些收買民心的手段了。

要說這話是說到朱元璋心坎兒裡了,他是一個有“大志向”的人,糧食與民心,孰輕孰重,他自然是清楚得很。只是創業之初,自己缺兵少糧,不得不徵收“寨糧”。

誰知劉伯溫的話還未說完,李善長就打斷了他的發言,堅決反對取消徵收“寨糧”。

李善長的這一舉動倒是大大出乎朱元璋的意料。這哥們兒今天發言怎麼這麼積極?一般情況下,在這種重大事情上,他不會如此急着表達自己的意見的呀?

李善長的理由很簡單,眼下我們只是取得了一小塊地盤。日後還要繼續開疆拓土,沒有足夠的後勤支撐肯定是不行的。而且這九字方針是朱升老爺子爲吳國公大人精心制定的策略,豈能說廢除就廢除了?

李善長真是狡猾狡猾的。他順帶着把朱升老爺子拉上,說劉伯溫這是反對朱升老爺子的九字方針。

其實李善長是不想讓劉伯溫在朱元璋面前得寵。上次劉伯溫說得那一番主和派都該殺的言論,是深深刺痛了李善長的心。他不能眼睜睜地看着這個政敵漸漸發展壯大。

朱元璋見劉伯溫與李善長二人爭執不下,而且李善長還搬出了朱升老爺子,便索性問朱升老爺子,他怎麼看待這事兒。

李善長本以爲朱升老爺子肯定是要贊同他的意見的,畢竟自己剛纔是“向”着他嘛!哪知他這次可失算了。

朱升老爺子表示,這徵收“寨糧”確實爲咱們行軍作戰提供了堅強的後勤保障,但徵收“寨糧”確實又會有損民心。這“寨糧”還要不要繼續徵收,他還真是一時拿不定主意。

不過他可以肯定一點,不能因爲胡大海這次在信州免除“寨糧”而受到懲罰。如果這一次要不是胡大海如此舉動,這信州現在肯定就不是咱們的地盤了。

李善長沒想到朱升老爺子是這麼一個模棱兩可的表態,既不贊成停徵,也不同意繼續徵收。

可朱元璋從朱升老爺子的這番話中聽出了另外一種聲音。那就是朱升老爺子說的,胡大海絕不能因此事受罰。

站在朱升老爺子的立場,如果明確表態贊成停徵“寨糧”,那就是表明自己的九字方針現在已經該廢除了。任誰人也不會說出這種打自己嘴巴的話。

朱升老爺子既然說出不能懲罰胡大海的話,那言外之意就是贊同胡大海在信州的免除“寨糧”的做法。

朱元璋正在思索着如何處理這事兒,劉伯溫又插話道:“朱升老爺子的九字方針,爲我們這幾年來的發展壯大確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有些政策得及時作出調整。”

劉伯溫說出這話,朱元璋笑着問他,應該怎麼調整。

劉伯溫先是洋洋灑灑地說了一通取消徵收“寨糧”的大道理,接着提出以後的軍糧主要靠屯田來解決的方針。

劉伯溫說道,眼下戰亂四起,各地流民也是越來越多。如果我們能把這些流民編爲屯民,將他們安置到咱們攻取的一些地盤之上,那可是一舉多得。

這第一,有了這些屯民給咱們種地,咱們的軍糧就會越來越充足。

這第二,讓這些流民穩定下來,就不會在咱們的地盤上滋生事端,有利於咱們的政權穩定。

這第三,這些流民轉變爲屯民之後,我們可以採取抽丁的制度。讓其中的青壯年能成爲咱們兵源的一個來源。

要說這事兒是說到點子上了,朱元璋也正有此意。

劉伯溫邊說邊觀察朱元璋的表情,見他越來越高興,便把話題突然一轉,說到了稱帝的事情之上。

劉伯溫繼續侃侃而談道,朱升老爺子的“廣積糧”方針,我們只是做出一點小小的變動,將積糧的方式由徵收“寨糧”改爲屯田而已,並不算是真正的改變。但他老人家提出的另一個方針,我認爲倒是應該改一改了。

說到這裡,劉伯溫端起茶杯喝茶,倒不往下說了。

衆人聽劉伯溫說到這裡,都是一愣,包括朱元璋在內。在場的也就朱升老爺子沒什麼表情變化,因爲他已經知道劉伯溫要說什麼了。

朱元璋見劉伯溫突然不往下說了,便催促道:“你說朱老爺子的有一條方針得改一改了,你倒是接着說呀!大夥兒都等着呢!”

劉伯溫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

“我說的要改一改的方針,就是‘緩稱王’這一條。眼下,咱們擊敗了剛剛改朝換代的漢軍,士氣旺盛得很。

如果此時吳國公大人能宣佈脫離龍鳳政權,在應天稱王,那必將有不少有識之士前來相投。

連陳友諒那跳樑小醜都敢自稱“漢王”,東邊的張士誠也自稱“誠王”,咱吳國公大人有什麼不可稱王的?

如果咱吳國公大人稱王,這國號我都想好了,就叫‘大明’。”

此話一出,衆人都是來了精神。劉伯溫這是公然勸進呀!如果朱元璋真是允了這事兒,那他劉伯溫可是頭功呀?

這可不行!這擁立之功的好事,可不能讓他劉伯溫得了頭籌。李善長第一個要對劉伯溫發難。

李善長在心中是好一番思謀,阻止劉伯溫得頭功可是有一番大學問的。

這首先不能說反對朱元璋稱王的話。如果朱元璋現在的確是不想稱王,那還好說。如果朱元璋現在真的想稱王呢?你說出一堆反對的理由,那不是沒事兒找抽嗎?

但那也不能順着劉伯溫的話說,不然你還怎麼反對劉伯溫呢?

李善長決定就在這國號“大明”二字上作文章,說他定的這個國號不合適。一來可以阻止劉伯溫撥得頭籌,二來不影響朱元璋稱王的決定。

劉伯溫還未展開分析這“大明”二字是如何如何好,就被李善長打斷了他的發言。

李善長說道:“我認爲劉兄將這國號定爲‘大明’,極爲不妥!”

到了這個時候,朱元璋已經明白了,李善長是專門與劉伯溫擡槓。凡是劉伯溫堅持的,他李善長就得反對。

不過朱元璋倒是樂於見到這種情況。這當領導的,不就是要防止手下人員一黨獨大嗎?能找出人制衡李善長,那是再好不過了。看來,這劉伯溫還得多多支持呀!畢竟他現在資歷尚淺,還沒有能力與李善長抗衡呢!

朱元璋笑着對李善長說道:“那你倒是談談,劉大人所言有何不妥呀?”

李善長說道,當初韓山童與劉福通等人率白蓮教起義之初,韓山童便打着“明王”的旗號。韓山童死後,劉福通迎韓山童之子韓林兒至毫州,建立了龍鳳政權,韓林兒也便稱爲“小明王”。

吳國公大人如果要稱王,怎麼能再稱“明王”呢?

李善長還未言畢,劉伯溫立即反駁道,韓林兒與劉福通在毫州建立的政權,國號“大宋”,年號“龍鳳”,與“明”字沒有一點兒關係。

之所以有人稱韓林兒“小明王”,也是因爲其父韓山童被人稱爲“明王”而已。

咱們如果稱王,以“大明”爲國號,一點兒也不受其影響,反而能因此爭取到一部分早先支持韓山童的反元勢力。

韓林兒現在雖然貴爲皇帝,但其實也就是個傀儡。如果咱們能將國號定爲“大明”,就能將那些真正支持“明王”的人爭取過來。因爲他們肯定不想繼續支持韓林兒這個無德無能的傀儡。

當然,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根據五行之說,北方屬於水德,咱南方屬於火德。蒙古人建立元朝,是以水德取勝。

如果咱們要取代元朝,自然得靠火德取勝。現今元朝政治黑暗,我們將國號定爲“大明”,正好應了以明驅暗、以火克水之意。

說到以火德取勝,咱又不得不提起四象之首——朱雀。

《淮南子·天文訓》中是這樣描述的: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執衡而治夏。其神爲熒惑,其獸朱鳥,其音徵,其日丙丁。

這段話中,朱明代表着炎帝后裔、火神祝融。如果要剋制北方之水,舍火神其誰?

說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朱明”二字竟然能在先賢作品中能找到出處,那朱家建立大明王朝,進而取代元朝,是不是正是在暗合天意?

也可以說,朱明王朝就是天命所歸!

如果要論搞陰謀詭計、玩弄政治權術,李善長與劉伯溫二人可謂不分伯仲。但如果要談起天文地理、引經據典,李善長比起劉伯溫可就差遠了。畢竟二人出身不同嘛!

第五百四十二章 新城門之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抵達蘇州第六十八章 圍點打援(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惹惱張思淑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府“鬧鬼”第一百五十九章 談判繼續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陳野先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花雲配個副將第三十一章 襲殺蒙古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廖永安沒死!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戰集慶第二百三十四章 太平送彈第二百一十八章 冤死的陳野先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外相逢第四百四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四百四十三章 羞辱天完第五百五十三章 朱朝貴慘死第三百零六章 展示威力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虎歸山第三百零七章 領工資嘍第一百章 再遇常遇春第六十九章 圍殲援兵第五百四十章 貓有九條命第588章第七百一十八章 蠢死的皇太后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舅哥的眼光第三百五十三章 必須守住的秘密第二百五十九章 順應天命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三百零二章 說服藍玫第五百五十六章 決戰鄱陽湖第三百零一章 結親劉家第六百三十六章 決戰東吳第四百八十章 相煎何太急?第二百二十三章 沈萬三獻寶第一百七十五章 錐子山告急第二百四十五章 巨大的商機第十七章 風雲突變第二百七十章 黑蛟幫遭人挑堂口第三百一十六章 取出箭頭第五百七十一章 陳友諒歸天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滿意的賄賂第三百六十六章 交易初步達成第六百五十八章 洪都祭奠第九十七章 大航海家第一百四十章 鍊鐵計劃第五百二十章 滅絕師太第一百四十章 鍊鐵計劃第一百八十章 劉聚的託付第二十四章 上錐子山第四百零二章 下輩子還做兄弟第七百二十四章 四渡沱江第二百五十三章 準備投資集慶第二百九十三章 劉聚得子第六百一十章 替陸家撐面子第三百六十三章 六脈神劍是假的?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七百二十章 追殺恭定王第六百四十二章 焦玉的靈感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入陽城堡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五百六十二章 健忘的朱元璋第三百七十五章 再闖高府第五百三十三章 女鬼上門?倩女幽魂?第五百九十五章 沈萬三的小姨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秘密回山第五百零三章 夜明珠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器世家第二百五十一章 切磋《島夷志》第八十四章 夜探倚雲樓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萬三大賺一筆第七十四章 煙燻蒙古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羣龍無首第三百九十八章 朱文正來要地第四百零二章 下輩子還做兄弟第一百六十五章 劉聚讓賢第五百七十章 衝出湖口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是暗戀嗎?第六百六十七章 整頓吏治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四百六十九章 巧奪水軍第七百二十章 追殺恭定王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漏嘴了第七百二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五百五十七章 閃擊戰之祖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漢皇位之爭第七百一十章 汪廣洋丟官第六百一十章 替陸家撐面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長期規劃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滿意的賄賂第四百九十章 於光投誠第一百九十九章 牢籠脫身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三十一章 襲殺蒙古兵第七十五章 再獲大勝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陳野先第四十五章 成功逃脫
第五百四十二章 新城門之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抵達蘇州第六十八章 圍點打援(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惹惱張思淑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府“鬧鬼”第一百五十九章 談判繼續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陳野先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花雲配個副將第三十一章 襲殺蒙古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廖永安沒死!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戰集慶第二百三十四章 太平送彈第二百一十八章 冤死的陳野先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外相逢第四百四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四百四十三章 羞辱天完第五百五十三章 朱朝貴慘死第三百零六章 展示威力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虎歸山第三百零七章 領工資嘍第一百章 再遇常遇春第六十九章 圍殲援兵第五百四十章 貓有九條命第588章第七百一十八章 蠢死的皇太后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舅哥的眼光第三百五十三章 必須守住的秘密第二百五十九章 順應天命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三百零二章 說服藍玫第五百五十六章 決戰鄱陽湖第三百零一章 結親劉家第六百三十六章 決戰東吳第四百八十章 相煎何太急?第二百二十三章 沈萬三獻寶第一百七十五章 錐子山告急第二百四十五章 巨大的商機第十七章 風雲突變第二百七十章 黑蛟幫遭人挑堂口第三百一十六章 取出箭頭第五百七十一章 陳友諒歸天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滿意的賄賂第三百六十六章 交易初步達成第六百五十八章 洪都祭奠第九十七章 大航海家第一百四十章 鍊鐵計劃第五百二十章 滅絕師太第一百四十章 鍊鐵計劃第一百八十章 劉聚的託付第二十四章 上錐子山第四百零二章 下輩子還做兄弟第七百二十四章 四渡沱江第二百五十三章 準備投資集慶第二百九十三章 劉聚得子第六百一十章 替陸家撐面子第三百六十三章 六脈神劍是假的?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七百二十章 追殺恭定王第六百四十二章 焦玉的靈感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入陽城堡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五百六十二章 健忘的朱元璋第三百七十五章 再闖高府第五百三十三章 女鬼上門?倩女幽魂?第五百九十五章 沈萬三的小姨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秘密回山第五百零三章 夜明珠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器世家第二百五十一章 切磋《島夷志》第八十四章 夜探倚雲樓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萬三大賺一筆第七十四章 煙燻蒙古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羣龍無首第三百九十八章 朱文正來要地第四百零二章 下輩子還做兄弟第一百六十五章 劉聚讓賢第五百七十章 衝出湖口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是暗戀嗎?第六百六十七章 整頓吏治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四百六十九章 巧奪水軍第七百二十章 追殺恭定王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漏嘴了第七百二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五百五十七章 閃擊戰之祖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漢皇位之爭第七百一十章 汪廣洋丟官第六百一十章 替陸家撐面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長期規劃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滿意的賄賂第四百九十章 於光投誠第一百九十九章 牢籠脫身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三十一章 襲殺蒙古兵第七十五章 再獲大勝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陳野先第四十五章 成功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