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洛陽西安之爭

攻破洛陽已經有半個多月了,農民軍搬空了整個福王府。所得金銀財寶無數,而得到的糧食可以支撐二十萬大軍整整一年的開銷。福王之富,甚於天子,這話果然不虛。

自出商洛山之後,李自成的日子便一直順風順水。楊嗣昌忙於圍剿張獻忠,無暇顧忌他。而河南嚴重的旱情和當地官員和鄉紳的惡毒也幫了他不少的忙。這次如此順利便攻下洛陽,他心中只有一個感受,那就是民心可用。

福王的惡毒和貪婪,使的洛陽周邊天怒人怨,處處都是災民,遍地盡是餓殍。還未到洛陽,願爲之引路的百姓便不計其數;剛率部到達洛陽周邊,便有人主動獻上洛陽的地圖和城中的兵力部署。

福王坐擁萬貫家財,在兵臨城下之時,竟然仍不願出一慄賑濟百姓,出一錢振奮軍心。最後的結果是城中士卒、災民呼應闖王,主動打開城門。福王身死,府內的所有財寶歸李自成所有,而他成了農民軍攻破洛陽乃至今後數年橫行中原數年的最大功臣。

身爲皇室宗親,當今天子崇禎皇帝的親叔父,這位福王的一生可以完全用可悲、可嘆兩個詞來形容了。

而李自成起這個時候,坐擁大軍二十萬,糧草軍械一應俱全。比着當年率十八騎逃竄入商洛山的窘迫,此刻,怎一個風光了得?

但李自成是一個十分克制的人,不抽旱菸,平時連酒也很少喝。初破洛陽之時,他斷然拒絕了衆將讓他入駐福王府的請求,找了一棟十分寬闊,但是表面卻十分普通的宅子。它本屬於一位不大不小的洛陽官員,在城破之時死在亂軍之中。

李自成之所以選中它,是因爲它位於洛陽的主幹大街,便於控制四方。而且院內廣闊,隨便擺上七八十桌酒席都沒問題,最初的慶功大宴就是在這裡擺的。

此刻已差不多過了正午,但李自成卻盤腿坐在牀上。眼前擺放一尺高的一個小桌子,桌子的四角有剛剛鋸過的痕跡。顯然它以前是放在地上的,李自成是把這牀當成了自己陝西老家的炕頭,而這個桌子也悲劇的由高桌變成了可以放在牀上的矮桌。

桌子上面擺放着一張地圖和一杯茶。茶水滿杯,但已經沒有半點熱氣,顯然是自倒過之後就沒有被動過。地圖佔據了大半個桌面,上面星星點點,標識着河南各地的地形山川。雖然很多地方已經模糊,但至少能看個大概。

李自成定定的已經看了好久,久到他的眼睛都有點發脹。他揉了揉兩邊的太陽穴,嘆了一口氣,不再去看,而神思則漂盪去了很遠的地方。

自攻破洛陽之後,軍中一直便有不同的意見。牛金星強烈提議在洛陽改元稱王,樹立一個新名號,以便號召天下。闖王是綽號,而非真正的王。只有稱王了,對諸將進行加官進爵,樹立起個人真正的威信。

宋獻策和牛金星意見大致相同,昔日他造出了“十八子當主神器”的讖語,目的在於蠱惑人心,收攬軍心爲李自成所用。如果李自成真的稱王,他的地位必然水漲船高。所以,他對稱王也十分熱心。軍中其他諸將對於李自成稱王也抱有極大的熱情。

李巖在稱王之事上提出了一點自己的不同看法,說朱升昔日爲朱元璋謀劃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九字真言,最終助他獲取了天下。他不鼓勵李自成即刻稱王,因爲那樣可能會成爲衆矢之的,但也沒有對此表示出太大的反對。但他卻十分堅持要李自成佔據洛陽以爲中心,避免像以前那樣四處流竄,沒有一點根基。接着攻取宛洛地區爲根本,以此爲根本掃蕩中原,進而謀求整個天下。

所以,對於稱王之事,李自成軍中諸將雖然有不同意見,但大體都表示支持。但李巖所建議的以宛洛爲中心,卻與大部分軍中將領的意見完全相悖。

李自成爲陝西人,他最信任的將領也都是他的陝西老鄉。軍中除了牛金星、宋獻策和李巖這三個河南人佔據高位外,其他的重要職位都被陝西將領所把控。而新投靠的河南百姓都是處於農民軍的中下層,根本沒有絲毫話語權。

陝西出將,論善戰之能,無人可比。但他們這些人往往缺乏戰略眼光,而且鄉土情結極濃。他們中很多人看到輕易攻取洛陽,便覺得大明氣數已盡。極力主張趁勝西入潼關,攻破西安,並且以關中爲根本,建都西安。

當有人提出了這樣和李巖相反的意見後,軍中竟然高達七成的人都立即表示了支持。原因有二,一是他們大部分都是陝西人,對故鄉有種放不下的特殊感情。二是,他們在關中長大,自小耳濡目染的便是關中是形勝之地,最爲適宜建都。況且,他們多次出入陝西,對當地地形十分熟悉,也便於堅守。

李巖當即對此表示了反對,雖然不是完全嗤之以鼻,但言辭也頗爲激烈。他提出秦漢之時,人口稀少,以八百里秦川爲根本足以稱霸天下。但唐朝以後,人口逐漸增多,大量土地遭到破壞,每隔數年,陝西便有一次大旱,秦地所有供應都依仗外部。此刻,如若數十萬大軍進入陝西,補給該如何解決。如果有一鼓作氣拿下北京的實力當然可以,但目前的大明雖然衰敗,但實力尚存。謀求短時間攻入京師,根本就不可能。

而河南與陝西雖然同樣經歷旱災,但河南爲四向之地,向南可以掠取湖廣,向北可以威脅京師,向東可以佔據運河,向西可以直攻陝西。如果能完全掌握宛洛,以富庶的南陽盆地便能養活數十萬大軍。

況且,開封之富,十倍於洛陽。以後如若有實力,兵臨城下,拿下開封,完全阻斷南北運河。京師的補給斷絕,就會慢慢的淪落成一座死城。真到了那時,京師或許可以不用強攻就可以完全拿下。這遠比前往陝西,在沒有絕對實力之下,定都洛陽要比冒險去佔據一個什麼都不能帶給自己的西安要強上太多。

第四十一章 御兵之術第一百八十七章 竹菌坪戰第九百三十八章 死路第二百九十二章 屠殺第八百六十七九章 城破將降第八十九章 朱慈烺第五百六十六章 處理第一百三十章 形勢驚變第三百一十九章 於七送信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襄陽第四百二十六章 皇太極的疑慮第六百六十七章 震懾諸將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線驚變第五百四十章 包衣奴才薩哈納第二十三章 風波第三百零六章 馳援寧海2第八十章 城外激戰2第一百六十四章 崇禎的勸言第一百一十章 四封塘報第六百七十章 回宮第六十三章 驚變第四百零六章 勝利在望第五百六十三章 迎候第五百三十一章 對峙4第二百二十章 秦兵入士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四百五十九章 李巖的思慮第六百零四章 松山之戰10第四百章 瑣事連篇第九百九十三章 南陽大戰3第五百一十六章 清軍兵力第六百零三章 松山之戰9第八十八章 渾河血戰第六百一十九章 周顯嘆形勢第四百零七章 生擒俘虜第944章 朱慈烺3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慶業升任副將第二百五十八章 丁志鬆告狀第三百一十章 火燒海盜船第八百七十三章 南向招才第六十五章 關破3第九百六十七章 京畿情勢2第四百五十二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第七十四章 寒門進士第七十四章 離京2第一百七十五章 離京第四百一十章 突襲漢城2第四百七十四章 盧象升聚將第六百二十九章 船遊第955章 擴兵第四百四十一章 救援之策第四百九十四章 城中來人第五十九章 審問第二百七十六章 收礦入官第一百零三章 軍器圖解第十六章 立足沙巴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第四百八十八章 坐地分利第二百四十五章 東江黃蜚第八百一十四章 震遼陽10第八百八十一章 猶豫不決第八百九十四章 濟南城亂第八百六十二章 沂州攻防10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2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別第九百七十章 入通州3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2第二百零五章 佈防第七百八十九章 奪利2第六十九章 京師4第二百零六章 羅汝才的佈局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態勢5第六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五百二十六章 渡河2第四百三十五章 林慶業出海建港第一百五十六章 說服楊嗣昌2第九百六十七章 京畿情勢2第五百五十五章 金州血戰3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自心思第八十二章 出京10第九百三十二章 接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再見趙宇2第四百八十九章 高信鐘的自白第八十四章 接應第五十八章 入京4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故4第六百零三章 松山之戰9第六百三十七章 葬歌第五十章 追擊第七百七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五十七章 戰啓第四十一章 勸服第五十一章 兵起9第一百九十二章 勝績第二百四十九章 茶攤閒談第三百三十九章 甩開杜勳第三百零八章 攻破防線第二百三十四章 李巖出策2
第四十一章 御兵之術第一百八十七章 竹菌坪戰第九百三十八章 死路第二百九十二章 屠殺第八百六十七九章 城破將降第八十九章 朱慈烺第五百六十六章 處理第一百三十章 形勢驚變第三百一十九章 於七送信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襄陽第四百二十六章 皇太極的疑慮第六百六十七章 震懾諸將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線驚變第五百四十章 包衣奴才薩哈納第二十三章 風波第三百零六章 馳援寧海2第八十章 城外激戰2第一百六十四章 崇禎的勸言第一百一十章 四封塘報第六百七十章 回宮第六十三章 驚變第四百零六章 勝利在望第五百六十三章 迎候第五百三十一章 對峙4第二百二十章 秦兵入士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四百五十九章 李巖的思慮第六百零四章 松山之戰10第四百章 瑣事連篇第九百九十三章 南陽大戰3第五百一十六章 清軍兵力第六百零三章 松山之戰9第八十八章 渾河血戰第六百一十九章 周顯嘆形勢第四百零七章 生擒俘虜第944章 朱慈烺3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慶業升任副將第二百五十八章 丁志鬆告狀第三百一十章 火燒海盜船第八百七十三章 南向招才第六十五章 關破3第九百六十七章 京畿情勢2第四百五十二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第七十四章 寒門進士第七十四章 離京2第一百七十五章 離京第四百一十章 突襲漢城2第四百七十四章 盧象升聚將第六百二十九章 船遊第955章 擴兵第四百四十一章 救援之策第四百九十四章 城中來人第五十九章 審問第二百七十六章 收礦入官第一百零三章 軍器圖解第十六章 立足沙巴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第四百八十八章 坐地分利第二百四十五章 東江黃蜚第八百一十四章 震遼陽10第八百八十一章 猶豫不決第八百九十四章 濟南城亂第八百六十二章 沂州攻防10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2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別第九百七十章 入通州3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2第二百零五章 佈防第七百八十九章 奪利2第六十九章 京師4第二百零六章 羅汝才的佈局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態勢5第六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五百二十六章 渡河2第四百三十五章 林慶業出海建港第一百五十六章 說服楊嗣昌2第九百六十七章 京畿情勢2第五百五十五章 金州血戰3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自心思第八十二章 出京10第九百三十二章 接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再見趙宇2第四百八十九章 高信鐘的自白第八十四章 接應第五十八章 入京4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故4第六百零三章 松山之戰9第六百三十七章 葬歌第五十章 追擊第七百七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五十七章 戰啓第四十一章 勸服第五十一章 兵起9第一百九十二章 勝績第二百四十九章 茶攤閒談第三百三十九章 甩開杜勳第三百零八章 攻破防線第二百三十四章 李巖出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