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皇太極的疑慮

英俄爾岱死在朝鮮的消息傳到了遼東,皇太極對此震怒不已。一邊親自下書向朝鮮王李倧問責,讓他做出解釋;另一邊以自己長子豪格爲將,率一萬滿清精銳陳兵義州,做出隨時進攻朝鮮的架勢,以震懾朝鮮諸臣。

朝鮮王李倧以崔鳴吉爲使者前往遼東向皇太極請罪,歸還了數百滿清士卒,並敘述了事情的大致經過。表示朝鮮並無背棄大清之舉,與大明妥協純屬因爲後者俘獲了朝鮮王室之後做出的無奈抉擇。

皇太極對朝鮮人的表態顯然不太相信,他親自詢問回來的滿清士卒,發現情況與崔鳴吉所述的基本一致。後來,他又得到崔鳴吉提交的孟喬芳和周顯私通的有關證據,推測英俄爾岱被襲,很有可能與孟喬芳泄露他出行的情報有關。在暴怒之下,皇太極當即將孟喬芳全家老小下獄,並抄沒所有家產。

孟喬芳的幼子孟熊弼在外領兵,在被捕之前就得到情報,因年輕氣盛而不願意束手就擒。在留下一封書信之後,他帶領手下三百家僕親兵亡命西奔,欲要前往明境。在中途被一千滿清精銳追上,三百人被斬殺殆盡,孟熊弼也死於亂軍之中。

而與此同時,林慶業偷襲皮島,島上六百滿清將士被殺,近千當地百姓被擄走。接着,鐵山、大小長山島、金州等地接連發現明軍行蹤,三十餘處居住地被襲。雖然損失不算很大,但足以使整個遼東陷入驚慌之中。皇太極令孔有德率船隊追擊,但明朝艦隊來去如風。孔有德循着蹤跡追了半個多月,一無所獲,只得率部返回遼東向皇太極請罪。

在歸化城,圖爾海作爲馬上民族蒙古成吉思汗的後代,卻和清軍和蒙古科爾沁部的聯軍打起了守城戰。他派出最忠於自己的精銳士卒駐防城中,而自己則率大量遊騎活躍於城外。每當清軍發起攻城之時,他就在外不斷遊襲。而當清軍集合士卒準備在外與之決戰之時,他又遠遠避開。清軍遠道而來,缺乏攻城器械,只能採取最穩妥的圍城之法。據前線主將博羅傳來的消息,短時間內是無法解決歸化城問題了。

而皇太極的問題不止於此,大明朝廷派兵護送阿布奈母子返回塞外。圖爾海以最隆重的儀式迎接了阿布奈,並尊其爲可汗。額哲死後,阿布奈成爲林丹可汗唯一在世的子嗣。在很多蒙古人眼中,阿布奈必將成爲新一代抵抗滿清的戰神,暫時陷入平靜的蒙古察哈爾部又陷入騷動之中。

皇太極爲了控制察哈爾部,將本已嫁給額哲,並尊爲大福晉的次女固倫溫莊長公主馬喀塔再次嫁給察哈爾部的實際掌權人物巴林。並封巴林爲新一代的察哈爾親王,妄圖以此抵擋阿布奈對於察哈爾部的影響。但此舉在察哈爾部引起軒然大波,嚴重削弱了大福晉馬喀塔在察哈爾部蒙古人心中的地位。而巴林雖然掌控實權,但他並非黃金家族的後裔,很多察哈爾族人只當他是滿清的一條狗,憤怒在不知不覺中累積。

對於皇太極來說,唯一的好消息來自鬆錦前線。冬季將臨,洪承疇集合兵力進行了一次試探性突圍。和碩睿親王多爾袞指揮得當,斬殺明軍近三千人,明軍副將呂品奇在回城無望之後率部奔入杏山。

鄭親王濟爾哈朗舍開呂平奇,率部繞過杏山,突襲左前、中、後屯三衛,屠盡三衛士卒。然後駐重兵通向鬆錦的必經之地高橋,挖壕建壘,徹底切斷了寧遠明軍與錦州、松山、杏山三地的聯繫。自此之後,松山、錦州、杏山三城與明境完全隔絕,彼此孤立,相互之間援助斷絕。

鬆錦前線傳來的勝績沒有讓皇太極鬱悶的心情有所舒展,反而在心中有點隱隱的不安。朱明實在是太大了,他們在薩爾滸慘敗,在遼陽、瀋陽慘敗,在鬆錦同樣慘敗。但之後不過休養數年時間,便會重新集結起足以令大清畏懼的實力。數次入塞,擄人口牲畜無數,也只能稍微補充一下遼東的貧瘠,肥沃的土地始終被朱明所把握。

所幸這些年,朱明內部始終有農民軍起義,否則讓他們抽出時間盡心對付大清。以他們的富庶,拖也能拖死大清。明朝可以失敗無數次,但大清卻只能不斷的取勝。因爲一次大的慘敗,就可能導致好不容易積攢起的各番勢力分崩離析。旗人太少了,而大量的漢人和蒙古雖然可用。但他們對大清的忠心,只是建立在可以爲他們提供諸多好處的時候。當他們看到支持大清什麼都獲得不了的什麼,隨時都可能兵戈相向。

而現在,周顯恰好看到了大清內部的矛盾。他用崇禎皇帝的一紙詔書就輕易將漢人與滿人,甚至滿人不同部落之間完全區別開來。看似短期內不會有什麼實際作用,但一旦在將來爆發,能發揮的作用將是致命的。

這些年,特別自從皇太極建國稱帝之後,他一直想將自己治下的不同族的人之間全部凝聚到一起,以建立一個強大的帝國。但長久不斷的取勝讓大部分旗人驕橫到了極點,他們輕視漢人,甚至是蒙古人,把他們都當成自己的奴才。他們從來不考慮,單靠旗人的那點族人,怎麼可能攻下北京?他不斷努力,也僅是能讓漢人的地位稍微提高,而不能徹底改變他們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又怎能全心全意爲大清效力?

皇太極長長嘆了一口氣,不自覺的又想到莊妃的病情,腦殼又開始隱隱發疼。

此時,一個太監快步走了進來,跪倒在地,向皇太極道:“啓稟陛下,範大人來了?”

皇太極輕輕的揮了揮手,那名太監向外退出。不一會,一個身材高大,臉色凝重,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從外側快步走來。他佝僂着身子,雙手自然垂立,姿態恭謹到了極點。他打了打袖團,跪倒在地,屁股高高撅起,高聲喊道:“奴才范文程見過吾皇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7第一百一十七章 轉折第六百四十九章 詐言3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起潛的反擊3第八十三章 逃亡第六百九十一章 南陽大戰2第二百四十一章 海上漕運第一百二十二章 粆圖臺吉第六十五章 圍困第四百零五章 接戰第八百零四章 過海州2第九百八十七章 形勢第六百六十七章 回報第951章 出外2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地態勢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陽之戰9第六十四章 佈局第一百八十五章 哨騎李彬第五百七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7第二百七十章 懲治污吏2第三章 志向第六百零七章 松山之戰13第六百一十五章 開封城破第二十一章 協議第七百七十章 亂局3第五百三十九章 金州城門外第十五章 馬政第九百九十六章 南陽大戰6第一百二十一章 試探第四百七十八章 李率泰的打算第五百零一章 安撫金州第七百七十八章 處罰第九百四十二章 回援濟寧第七百七十章 亂局3第四百八十四章 對戰2第八百五十章 魯人性格第八百六十五章 分田第五百三十五章 決戰皇城島2第943章 朱慈烺2第四十六章 逃跑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備第955章 擴兵第六十八章 穩定亂局第三百三十九章 甩開杜勳第九百七十一章 淄博瓷器第四百六十三章 閒談裝備2第六百四十七章 詐言第952章 變革第四百六十一章 開封戰啓第七百七十一章 濟寧驚變第四百一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十四章 兵器第五百七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7第963章 川地形勢2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賊第一百八十二章 萬元吉的擔憂第四百七十四章 盧象升聚將第三十七章 誘敵第五十五章 進京第一百四十一章 下棋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去澳門第二百一十六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一十二章 戰四方第六十七章 京師2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961章 會將2第一百六十一章 側擊太子第九百四十四章 克服濟寧第八百九十一章 激烈廝殺第六百六十四章 變故2第二百六十三章 安置災民第八百七十七章 風三姐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兵前序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自心思第三百三十九章 甩開杜勳第十八章 進入臺灣第六十一章 審問3第八百八十九章 林慶業的想法第九百三十章 夏完淳第一百三十章 形勢驚變第六百六十七章 震懾諸將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大公子第九百四十四章 克服濟寧第五百零二章 劉家壽宴第四百九十八章 破敵第三百二十七章 船援松山4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六百零九章 松山之戰15第九百七十二章 嚮明之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城中驚變2第二百一十四章 疑計第八百二十四章 震遼陽20第五章 山東之局5第三十四章 攻入滕縣2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軍援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八百四十章 酒後醉話第六百零九章 松山之戰15第二十四章
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7第一百一十七章 轉折第六百四十九章 詐言3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起潛的反擊3第八十三章 逃亡第六百九十一章 南陽大戰2第二百四十一章 海上漕運第一百二十二章 粆圖臺吉第六十五章 圍困第四百零五章 接戰第八百零四章 過海州2第九百八十七章 形勢第六百六十七章 回報第951章 出外2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地態勢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陽之戰9第六十四章 佈局第一百八十五章 哨騎李彬第五百七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7第二百七十章 懲治污吏2第三章 志向第六百零七章 松山之戰13第六百一十五章 開封城破第二十一章 協議第七百七十章 亂局3第五百三十九章 金州城門外第十五章 馬政第九百九十六章 南陽大戰6第一百二十一章 試探第四百七十八章 李率泰的打算第五百零一章 安撫金州第七百七十八章 處罰第九百四十二章 回援濟寧第七百七十章 亂局3第四百八十四章 對戰2第八百五十章 魯人性格第八百六十五章 分田第五百三十五章 決戰皇城島2第943章 朱慈烺2第四十六章 逃跑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備第955章 擴兵第六十八章 穩定亂局第三百三十九章 甩開杜勳第九百七十一章 淄博瓷器第四百六十三章 閒談裝備2第六百四十七章 詐言第952章 變革第四百六十一章 開封戰啓第七百七十一章 濟寧驚變第四百一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十四章 兵器第五百七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7第963章 川地形勢2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賊第一百八十二章 萬元吉的擔憂第四百七十四章 盧象升聚將第三十七章 誘敵第五十五章 進京第一百四十一章 下棋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去澳門第二百一十六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一十二章 戰四方第六十七章 京師2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961章 會將2第一百六十一章 側擊太子第九百四十四章 克服濟寧第八百九十一章 激烈廝殺第六百六十四章 變故2第二百六十三章 安置災民第八百七十七章 風三姐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兵前序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自心思第三百三十九章 甩開杜勳第十八章 進入臺灣第六十一章 審問3第八百八十九章 林慶業的想法第九百三十章 夏完淳第一百三十章 形勢驚變第六百六十七章 震懾諸將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大公子第九百四十四章 克服濟寧第五百零二章 劉家壽宴第四百九十八章 破敵第三百二十七章 船援松山4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六百零九章 松山之戰15第九百七十二章 嚮明之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城中驚變2第二百一十四章 疑計第八百二十四章 震遼陽20第五章 山東之局5第三十四章 攻入滕縣2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軍援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八百四十章 酒後醉話第六百零九章 松山之戰15第二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