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勸服

劉玉尺是個奇怪的人,他秀才出身,卻跟從袁時中造反。但他和袁時中所創的這個小袁營卻和一般匪寇不同,他們不但從不劫掠百姓,亂行殺戮,反而拿出錢糧救濟饑民。而在滿清入寇之時,他們甚至主動襲擊清軍。

後來小袁營投靠李自成,但官府也向他拋出接納的意願。因爲袁時中本人在闖軍和明廷之間猶疑不定而最終引起李自成的猜忌。袁時中率衆奔逃,被李過追上擊敗。袁時中兄弟被殺,劉玉尺率殘部躲進了魯西的深山中。後來他遇到繞遠準備突襲劉澤清的高奇,從而歸順了周顯。

實際上那時,依舊跟着劉玉尺的小袁營兵卒不過千餘人。周顯本有意藉助小袁營以前的名聲,讓他獨領一營,以將勢力範圍擴大到豫東,但他以自己不是領兵之人直接拒絕了。之後,他利用自己在原有的關係協助丁可澤在豫東建立了一個簡單的情報網。而當其基本上已經完成的時候,他向周顯提出自己不擅長這個,便主動返回了濟南。

李開和劉玉尺起初並不相識,只是丁可澤曾拜託讓他照看劉玉尺。他便主動去見了劉玉尺幾次,給他安排了住所,還送去他生活所需的一切。在兩人的交談中,大概是李開的某些特製吸引了他,他便向周顯提出希望到李開手下效力。

周顯最初聽到的時候也是滿心詫異。當時他正想着給千總以上的將領各派一個文職副手,本來想把韓暢安排給李開。但因爲擔心韓暢經驗不足,性格太軟,無法控制住李開,才一直沒有做出決定。

劉玉尺主動提出此事,倒是爲周顯解決了一個心憂。劉玉尺行事周全,做事老辣,和李開互補,或許能收到奇效。因而,他當即同意了此事。

李開最開始不情不願,但劉玉尺的幾個建策卻使他徹底改變了想法。不僅完全接納了他,每次遇事還主動向他請教。

這次劉玉尺主動勸說李開從俘虜中大量招募兵卒,他本來不想,因爲周顯之前擴軍也只擴了兩萬餘人。他擔心此舉會違背周顯的心意,而引發後者的不滿。但劉玉尺以周顯志向必定不侷限於山東一隅說服了他,他以試探性的語氣給周顯去了一封信。

沒想到的是,周顯不僅同意了,還許諾他可以自由支配從賀錦那裡獲得的所有糧草輜重。而要招募多少士卒,也由他自己決定。

這令李開欣喜萬分,因爲劉玉尺告訴他。只要周顯同意此事,就說明他有佔據河南的打算。而到時候誰的手中握有最多的河南士卒,誰便是領兵主將。他最初把招募士卒的數量定爲兩營,但劉玉尺說要四營,也就是一萬兩千餘人。

此刻聽劉玉尺又提到此事,李開說道:“劉先生,還是先招募兩營吧!畢竟訓練他們也需要時間。你需要多少糧食,給我報一個數,我這就批給你。”

劉玉尺搖了搖頭,“參將,這事得您親自去做。”

看李開面露疑惑,劉玉尺繼續說道:“參將,我聽過您和周督帥的事情。在所有將領中,您跟隨他的時間最長,也最受他信任。但您有沒有想過爲何到現在爲止,您只是個參將?這裡面固然有朝廷防範,周督帥爲了避嫌,暫時不願提拔親信將領的緣故。但更多的是,您沒有立下足以令人信服的戰功。在旁人看來,你能爲參將,只是因爲周督帥信任,而並非你個人有這個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周督帥有心提拔,他也不能。”

李開眉頭緊蹙,又想起了錦瑟對他說的話。他沉默了好半晌,最終躬身抱拳道:“請劉先生指教。”

劉玉尺笑着虛託了一下李開道:“參將,我之所以願意到您手下效力,正是看出您並非其他人所說的那樣只是靠周督帥的信任才居於此位。您是真的有此能力,只是暫時沒有施展的機會。但有時候機會不是等來的,而是做出來的。您只有顯示出您的能力,才能使周督帥提拔您的時候,其他人無話可說。”

李開問道:“但如何做?”

劉玉尺道:“太史公書中曾言‘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現在的您就應該像這隻鳥一樣,要爲自己將來鳴飛積攢足夠的力量。”

“首先,要有足夠的兵力。勇字營一直都由您統領,算是您的嫡系人馬。但只有他們還不夠,您需要更多的士卒,這便是我一直想要勸說您趁此機會招募更多士卒的原因。”

說到這裡,劉玉尺看了李開一眼。發現他認真在聽,便繼續說道:“這便是造勢。通過各種途徑,使自己始終處於隨時可以起飛的姿態。您試想,若是有兩萬對您忠心的士卒在,並且您在河南境內擁有很好的名聲。將來周督帥進軍河南的時候,除了您,他還能用誰統御大軍?而一旦您爲領兵主將,到時候還怕沒有立下戰功的機會嗎?”

李開沉默了好半晌,問道:“劉先生,您就這麼確定督帥他會進軍河南?”

劉玉尺笑道:“現在不會,但將來一定會。實際上督帥給您的回答中已經點明瞭這點。他讓您來決定招募多少士卒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他充分信任您,另一個是他想讓您在將來發揮更大的作用。如果在這個時候,您表現的小心翼翼,反而有愧於周督帥的這份信任。”

李開臉色變了又變,最終道:“那一切都按先生所說的辦。至於招募的士卒……”,他停頓了一下道:“那就招募四營吧!”

第五十五章 攻心第五百一十二章 戰四方地五百一十一章 孫傳庭出獄第四十八章 兵起6第二百零五章 佈防第四百四十九章 士商出海2第四百八十五章 對戰3第五百一十六章 清軍兵力第八百二十三章 震遼陽19第四百七十六章 韓括奪島第二百七十章 懲治污吏2第九百零四章 李巖的決定第五百九十五章 逃離松山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第十三章 山東之局13第五百六十章 攻心之術第八百一十八章 震遼陽14第一章 山東之局第八十八章 渾河血戰第六百七十章 回宮第六百四十七章 詐言第四十章 出軍第六百四十八章 詐言2第二百七十二章 建萊州營第四百一十三章 殿內和談第六百四十三章 進神樞營第五百二十七章 後撤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州血戰5第二百六十五章 李自成的思量第二十八章 圍困第八百八十八章 牛金星第二十二章 謠言來源第三十四章 出城第九百五十七章 朱以海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借兵第八百三十一章 引軍東向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五百八十二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2地五百一十一章 孫傳庭出獄第八百一十五章 震遼陽11第八百七十七章 風三姐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巖南陽獻策2第三十一章 攻城2第四百七十九章 地主家的傻兒子第八百四十一章 威逼誘導第八百一十章 震遼陽6第953章 變革2第四百九十一章 奪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松山之戰20第四十九章 亂世人精第一百零二章 書市第二章 山東之局2第九百八十章 戰後第四百八十四章 對戰2第八百一十七章 震遼陽13第四百八十一章 夜襲2第三百一十五章 棲霞於七第九百八十七章 形勢第一百九十二章 勝績第一百八十章 火器痹症第八百四十七章 招攬士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宏圖第五百零五章 劉廉到訪第八十章 城外激戰2第五十四章 兵起12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志通的抉擇2第四百九十六章 城中驚變第七百七十九章 天下態勢第九百六十章 雜事3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京聽宣第五百八十二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2第九百三十八章 死路第八百四十七章 招攬士子第九百六十四章 調山東兵第九百七十九章 接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回報第五十九章 審問第六百一十六章 李巖兩路齊下第十四章 山東之局14第九百二十二章 第一軍第六百五十七章 登萊來信第七十二章 陳鋒抉擇第五百零六章 劉廉到訪2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虜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志通的抉擇2第八百四十八章 招攬士子2第六百五十八章 登萊來信2第一百五十九章 驅民攻城第九百六十三章 清軍入關2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九百二十二章 第一軍第七十七章 心中願景第三十三章 分贓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思第七百八十六章 送別2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九十六章 杞縣李信第三百二十六章 船援松山3第四十七章 單騎第八百一十章 震遼陽6
第五十五章 攻心第五百一十二章 戰四方地五百一十一章 孫傳庭出獄第四十八章 兵起6第二百零五章 佈防第四百四十九章 士商出海2第四百八十五章 對戰3第五百一十六章 清軍兵力第八百二十三章 震遼陽19第四百七十六章 韓括奪島第二百七十章 懲治污吏2第九百零四章 李巖的決定第五百九十五章 逃離松山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第十三章 山東之局13第五百六十章 攻心之術第八百一十八章 震遼陽14第一章 山東之局第八十八章 渾河血戰第六百七十章 回宮第六百四十七章 詐言第四十章 出軍第六百四十八章 詐言2第二百七十二章 建萊州營第四百一十三章 殿內和談第六百四十三章 進神樞營第五百二十七章 後撤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州血戰5第二百六十五章 李自成的思量第二十八章 圍困第八百八十八章 牛金星第二十二章 謠言來源第三十四章 出城第九百五十七章 朱以海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借兵第八百三十一章 引軍東向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五百八十二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2地五百一十一章 孫傳庭出獄第八百一十五章 震遼陽11第八百七十七章 風三姐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巖南陽獻策2第三十一章 攻城2第四百七十九章 地主家的傻兒子第八百四十一章 威逼誘導第八百一十章 震遼陽6第953章 變革2第四百九十一章 奪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松山之戰20第四十九章 亂世人精第一百零二章 書市第二章 山東之局2第九百八十章 戰後第四百八十四章 對戰2第八百一十七章 震遼陽13第四百八十一章 夜襲2第三百一十五章 棲霞於七第九百八十七章 形勢第一百九十二章 勝績第一百八十章 火器痹症第八百四十七章 招攬士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宏圖第五百零五章 劉廉到訪第八十章 城外激戰2第五十四章 兵起12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志通的抉擇2第四百九十六章 城中驚變第七百七十九章 天下態勢第九百六十章 雜事3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京聽宣第五百八十二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2第九百三十八章 死路第八百四十七章 招攬士子第九百六十四章 調山東兵第九百七十九章 接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回報第五十九章 審問第六百一十六章 李巖兩路齊下第十四章 山東之局14第九百二十二章 第一軍第六百五十七章 登萊來信第七十二章 陳鋒抉擇第五百零六章 劉廉到訪2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虜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志通的抉擇2第八百四十八章 招攬士子2第六百五十八章 登萊來信2第一百五十九章 驅民攻城第九百六十三章 清軍入關2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九百二十二章 第一軍第七十七章 心中願景第三十三章 分贓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思第七百八十六章 送別2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九十六章 杞縣李信第三百二十六章 船援松山3第四十七章 單騎第八百一十章 震遼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