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開封戰啓

李自成攻城受挫,在李巖的建議下開始採取圍攻戰術。分兵出擊,奪取開封周邊諸縣以爲支點,以阻擋官軍援軍。

陳永福看外側闖軍調動,以爲有機可乘,率八百精騎趁夜突襲闖營。官軍來勢兇猛,農民軍毫無防備,竟然被官軍船營兩次而過。李自成親率大軍追擊,追至小西門之時被城牆之上的冷箭射中。雖無大礙,但農民軍軍心爲之一挫。

劉宗敏等大將以爲開城城堅,難以攻破,意欲先行退往洛陽再作他圖。但以李巖爲首的衆人卻堅決反對,他們以爲一旦退守洛陽,再想東出就會難上加難。一旦明廷遼東事了,九邊精銳內調,闖軍的境況就會難上加難。與其到時候任由官軍宰割,還不如以圍困開封爲次,在開封周邊與官軍來一次徹底的大決戰。

勝,則開封城手到擒來;敗,再退到洛陽堅守也不遲。

李自成心中糾結,雖感覺李巖的計策太過冒險。但這樣退回洛陽,他心中又有所不甘。在李過率一部人馬從孟津趕來,極言如何挫敗楊文嶽之後。他終於下定決心,準備一改昔日作風,準備就在開封城外擊破官軍。

二月下旬,左良玉、賀人龍兩部在督師汪喬年的督促下,率兵北上。與猛如虎等將合兵一處,共計大軍十萬,渡過穎水,擊破在那裡駐防的劉體純部,兵鋒直指開封。山東總兵劉澤清,河南總兵許定國,聚衆三萬,陳兵歸德府。保定督師楊文嶽也率大將猛如虎渡過黃河,率殘兵數千,也在北側威脅開封。

雖然陝甘督師傅宗龍被牽制在秦地不得東出,但在開封周邊已聚集了超過十五萬的官軍,足可與農民軍一戰。

而正當官軍齊聚開封周邊之時,準備應對李自成大軍之時,孫可望卻突然南下。不僅收回了新野,還趁勢擊破了湖北的張應元部,攻下了漢水之北的樊城,與襄陽城隔江相對。徵調了數萬農夫,積極造船,看似隨時就要渡船南下。

周顯手中拿着從前線傳來的最新情報,眉頭緊蹙。

在明末,李自成三攻開封。在最後一次,他更是聯結了張獻忠、羅汝纔等部在內的大部分農民軍,號稱五十萬,對開封進行了長達數月的圍攻。而這一場戰事,最終演變爲兵禍水厄的雙重悲劇,六個月的血刃肉搏後是大水沒城,是一望無際的滔滔的黃河水。

這一戰,李自成沒勝,開封城的財富他沒得到分毫。但官軍也沒勝,拼死固守到頭來還是城破人亡。

據史料記載,開封城中原住民有三十餘萬,先是在殘酷的攻防戰中死傷一部分。後又因爲開封城缺糧,官軍始終無法解困,又餓死了很多人。到了後來,秋日的那場暴雨,最終讓不知誰掘開的口子在黃河水的衝擊下不斷擴大,最終河堤倒塌,演變爲滔滔洪災。

在災情過後,有人重新統計人數,原住的三十餘萬百姓僅餘兩萬七千,超過九成的汴梁人在這場兵禍中喪生。這其中還沒有統計那些逃難入城的百姓,以及那些開封周邊受洪水所牽連的。否則,恐怕這個死亡人數還要增加不少。這場兵禍直接導致繁華異常的開封變爲一片白地,在三十年後才慢慢恢復生機。

論明末戰事慘絕程度,開封之戰絕對是處於貫守位置的。而且最令人驚奇的是,在城中嚴重缺糧,百姓易子而食的情況下,自始而終城中竟然沒有出現過大規模的騷亂,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守城的奇蹟。

但開封城最終還是失陷了,以一種異常慘烈的模式。這樣一個結果是誰都不願看到的,但它卻真真切切的發生了。

周顯在心中暗想,自己穿越到此,改變了歷史的整個進程。到現在爲止,李自成纔開始第一次進攻開封。而且目前是二月份,比他在原有歷史上第三次進攻開封早了三個月。只要圍攻不持續到秋日,黃河就不會有足夠的水。無論這一次戰事會如何的慘烈,應該都不會出現那種那種損民九成的慘景吧!

如果官軍最後能解開封之圍,那當然最好;如若不能,即使到時候城池失陷,也不會有那麼多人跟着死亡。開封雖重,但不至於讓數十萬百姓跟着它一起陪葬。只不過目前官軍和農民軍齊聚開封,這場決定勝負的大戰或許要等到幾個月後才能見分曉。

而眼前的,周顯所關心的。是海水已經開始解凍,雖還未完全解化,但已經可以行駛小型的船隻。

崇禎帝的詔書基本上同時下到了盧象升和周顯這邊。兵部不支持從登萊出重兵奇襲遼東,認爲以重兵深入敵境,後援斷絕,太過冒險。他們更傾向於從海上牽制清軍,而大軍仍然從遼西出發進攻高橋,一步步的向前推進,以達到救援松山的目的。

盧象升心緒鬱結,對此極爲不滿,但也無可奈何。只不過他思考之後,給了周顯充足的自主權,讓他決定何時進軍,以及從哪裡進攻?本來他還打算給周顯從遼東調三千士卒,但被周顯直接拒絕了。

既然主力是從陸上進攻,自己這邊僅是一個牽制作用,登萊的兵力應該是完全足夠了。士卒放在遼東能起的作用,比自己這邊更大。現在的主要問題是從哪裡進攻,以及怎樣最大程度的起到這個牽制作用。

周顯仔細詢問了林慶業和黃蜚,他們一個是朝鮮人的水軍主將,一個是東江軍的舊部,對遼東那邊的地形遠比周顯熟悉。

只不過他們的意見很不一致,林慶業支持拿下皮島,進而出兵鐵山,隔斷清軍與朝鮮國的聯繫。這樣做的軍事作用不大,但政治影響力很大。

而黃蜚則支持進攻金州,以其爲支點,向遼東腹地進攻。因爲金州距松山較登萊近的多,只要攻下了它,不但可以震懾清軍。也可以隨時增援松山,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牽制。

周顯沉思良久,感覺他們兩個所說的各有優劣,始終不能決,便打算召集衆將共同商議,畢竟這牽扯着每一個將士的未來命運。

第四百六十章 開封戰啓第一百一十章 單發手銃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立錢莊2第九百五十七章 朱以海第五百二十九章 對峙2第五百五十九章 侯方域來訪第八十七章 長居鹿兒島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2第五百二十八章 對峙第九百七十八章 兵往南洋第二百五十三章 到達萊州第九百八十三章 出使日本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九百八十三章 出使日本第五百二十一章 戰四方2第二百一十章 撤退第二百零四章 賜字第六百二十八章 審問第五百三十四章 決戰皇城島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曹將軍第八百六十五章 分田第五百八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1第二百三十四章 李巖出策2第二百五十六章 懲戒第四百二十一章 返回大明2第二十三章 一支奇兵第二十八章 挑士第十九章 黃扒皮第二章 兄長第十八章 進入臺灣第九百六十一章 離間第四百五十章 顧炎武討銀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慶業升任副將第五百六十章 攻心之術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攏敗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立帥2第九百七十五章 會見使者第五百七十四章 狼驅虎金州破敵4第一百零五章 李信李巖第二百七十八章 諜入匪窩第六十八章 京師3第八十一章 城外激戰3第三百一十三章 處置俘虜2第四百零五章 接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諜入匪窩第九百零五章 任命諸官第九百五十六章 三層體系第八百八十五章 蹤影全無第五百四十八章 侯方域2第六百一十一章 松山之戰17第十章 山東之局10第六十五章 圍困第五百四十章 包衣奴才薩哈納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借兵第二百六十五章 李自成的思量第七百九十三章 議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滅虜之策第二百三十六章 滅虜之策4第六百六十七章 震懾諸將第二百零四章 賜字第一百三十七章 楊嗣昌第二百三十一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五十六章 怒而興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別第六十章 回城第960章 會將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巖出策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業入朝第六十八章 穩定亂局第四百七十六章 韓括奪島第九百四十四章 克服濟寧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二百四十六章 萊州局勢第三十六章 攻入滕縣第二百六十章 米商李丁2第五百九十三章 議和條件第九百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3第二百二十七章 立帥2第八百八十五章 蹤影全無第六十六章 京師第二百二十一章 張獻忠出川第八百一十七章 震遼陽13第五百三十八章 屠殺百姓第一百七十三章 復社張溥2第九百五十九章 雜事2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皇城島4第六百一十九章 周顯嘆形勢第一百二十七章 誘敵之士第二十五章 軍械第八百零三章 過海州第五百四十六章 城外來客3第四十八章 步步誘敵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宏圖第三百零一章 方正化抵萊第五百九十八章 松山之戰4第四十九章 亂世人精第四百六十二章 閒談裝備第四百三十章 賺銀子
第四百六十章 開封戰啓第一百一十章 單發手銃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立錢莊2第九百五十七章 朱以海第五百二十九章 對峙2第五百五十九章 侯方域來訪第八十七章 長居鹿兒島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2第五百二十八章 對峙第九百七十八章 兵往南洋第二百五十三章 到達萊州第九百八十三章 出使日本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九百八十三章 出使日本第五百二十一章 戰四方2第二百一十章 撤退第二百零四章 賜字第六百二十八章 審問第五百三十四章 決戰皇城島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一百六十三章 小曹將軍第八百六十五章 分田第五百八十一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1第二百三十四章 李巖出策2第二百五十六章 懲戒第四百二十一章 返回大明2第二十三章 一支奇兵第二十八章 挑士第十九章 黃扒皮第二章 兄長第十八章 進入臺灣第九百六十一章 離間第四百五十章 顧炎武討銀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慶業升任副將第五百六十章 攻心之術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攏敗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立帥2第九百七十五章 會見使者第五百七十四章 狼驅虎金州破敵4第一百零五章 李信李巖第二百七十八章 諜入匪窩第六十八章 京師3第八十一章 城外激戰3第三百一十三章 處置俘虜2第四百零五章 接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諜入匪窩第九百零五章 任命諸官第九百五十六章 三層體系第八百八十五章 蹤影全無第五百四十八章 侯方域2第六百一十一章 松山之戰17第十章 山東之局10第六十五章 圍困第五百四十章 包衣奴才薩哈納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借兵第二百六十五章 李自成的思量第七百九十三章 議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滅虜之策第二百三十六章 滅虜之策4第六百六十七章 震懾諸將第二百零四章 賜字第一百三十七章 楊嗣昌第二百三十一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五十六章 怒而興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別第六十章 回城第960章 會將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巖出策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業入朝第六十八章 穩定亂局第四百七十六章 韓括奪島第九百四十四章 克服濟寧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二百四十六章 萊州局勢第三十六章 攻入滕縣第二百六十章 米商李丁2第五百九十三章 議和條件第九百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3第二百二十七章 立帥2第八百八十五章 蹤影全無第六十六章 京師第二百二十一章 張獻忠出川第八百一十七章 震遼陽13第五百三十八章 屠殺百姓第一百七十三章 復社張溥2第九百五十九章 雜事2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皇城島4第六百一十九章 周顯嘆形勢第一百二十七章 誘敵之士第二十五章 軍械第八百零三章 過海州第五百四十六章 城外來客3第四十八章 步步誘敵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宏圖第三百零一章 方正化抵萊第五百九十八章 松山之戰4第四十九章 亂世人精第四百六十二章 閒談裝備第四百三十章 賺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