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志向

林若與徐庶他們幾個結伴而遊,玩了整整一個月,也瘋狂了一個月,雖然他在衆人當中年齡是最長的,但是玩起來卻是最瘋狂的。爬山涉水訪僧道,臨湖駕舟訪隱士,洞府山川下殘局,花街柳巷吟詩詞,好不逍遙。

是夜,星辰朦朧,月色慘淡。

林若與徐庶兩個人躺在水鏡山莊書院的屋頂上,仰天望着星星。

“哎……元直,明天我們就要分開了。”林若嘆氣地說道。他突然間好捨不得這樣的生活,要是能一輩子,這樣無拘無束地和這羣朋友遊戲人間,那是一件多麼愉快的事情。

“林大哥,其實這一個月來,是我玩得最開心的一個月,和你在一起,學了不少知識,不僅是兵法上的,更是做人上的。我要是有你一半灑脫,那就好了。”徐庶不無感嘆地說道。可是他要肩負着母親對他的殷切的希望,希望他能早日出人頭地,能光耀門楣。如今的他只想快些學好文武藝,然後找一個明主效力,這樣好光耀門楣,使自己的母親高興。可是這些看起來,都好難,好難……

他少年時代的夢,只想仗劍行天下當一個遊俠兒。可是隨着歲月的遞增,他見過太多人生的悲歡離合,見過太多的懦弱強勢,太多的不平等,又面對母親殷切的希望,他選擇了改變。爲了他所謂的“理想”,他遍訪名師,在水鏡山莊門口跪了三天三夜,用誠意打動了水鏡先生,才能進入這個荊襄學子夢寐以求的學堂。

“我灑脫?呵呵,我要上灑脫,早就仗劍行天下了。你看看我如今是拖家帶口的,身後跟着一萬多號人要吃飯。想甩也甩不掉……”林若苦笑地看向徐庶說道。他坐了起身,看向那輪殘月,不由地想起了詩仙李白,此刻此時他的心境有些想當年的李白。

由此,他不由地吟出了:“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樑,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障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爲廬山謠,興因廬山發。閒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雲裡,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清。”

林若前世最喜歡的詩人就是李白,因此他的腦子裡殘影了許多李白的詩詞,有些詩詞他平日裡想不起來,可是一旦心中由感而發,就呼之即出了。

坐在院子低下葡萄架下的石廣元、孟公威、龐統、崔州平四人聽到林若口中吟出的詩,不由地驚歎看向林若。

徐庶也坐了起身來,驚訝地看向林若。

“好詩!好詩……”崔州平忍不住說道。

他無意中得知笑夕陽是鬼狐軍師林若了之後,便決定跟着林若等人遊玩山川,在棋盤上挑戰林若,雖然是勝少敗多,可是他心裡已經慢慢地佩服林若的才能了,常常將林若引爲知己,他也漸漸地融入了衆人的圈子裡,成爲衆人的一員。

林若吟的這首詩剛好也道出了他想歸隱山林的心境,因此他忍不住叫好。

“這黃鶴樓是什麼樓?在哪裡的?還有這謝公又是誰?”這個時候喜歡刨根問底的龐統忍不住問道。

“黃鶴樓……恩?”在記憶中應該是在武昌蛇山的吧?那是東吳的地盤……應該還沒有建成。至於謝公,那就是南北朝的謝靈!那是幾百年後的人了,他們自然不認得。林若尷尬地笑了笑說道:“黃鶴樓是在長江邊上的一座仙樓,經常有仙人起着黃鶴出現,因此叫黃鶴樓。相傳只有有仙緣的人才能見得到此樓。至於謝公,那是一個有才華的高人。他才高八斗,在廬山隱居,最後成仙了。”

怎麼這些我都沒有聽過?衆人不由鬱悶地想到。

“言心的見識果然是廣闊,這些人在下從未聽過。”孟公威忍不住嘆氣說道。

旁邊的石廣元也一樣點頭說道:“是啊!言心莫非見過仙樓黃鶴樓和高人謝靈?”

“如在下這般六根不淨的人,只怕沒有機緣見得到黃鶴樓和謝靈了,真是羨慕林兄。”崔州平忍不住說道。

林若無奈地笑了笑說道:“黃鶴樓的傳說,在下也是從長江乘船回江陵的時候聽說的。至於謝靈,也是很多年前,在下在一本不知名的古籍上看到名字,得知他的事情的。”哎,總不能告訴你們實情吧!

“言心,你的志向真的只是想修仙問道嗎?”石廣元忍不住問道。

志向?就是理想吧!曾經自己也和戲志才和郭嘉他們說過自己的志向,可是這理想是虛無縹緲的東西,現實總是那麼讓人無奈的。

林若躍身跳下了屋頂,來到了葡萄架下的石桌邊,然後習慣性地坐了下來,看向衆人微微而笑地說道:“我曾經的理想就是找一個明主,然後輔佐他,讓天下太平,安定。可是經過這麼久的考察,發現這個理想太過遠大,我還是放低一些要求,那就是照顧好嫣然山莊的衆人,然後和自己喜歡的人安安樂樂的生活,這樣就好了。”

衆人聽了之後都愣住了,一副不敢相信的樣子看向林若。這人稱鬼狐軍師的林若,志向只是當一個山莊的莊主?這也太讓人難以相信了。

徐庶也從屋頂上跳了下來,走過來說道:“嫣然山莊那可是萬餘人啊……林兄,一個人要照顧好整個山莊也確實不容易。”

林若笑着問道:“不知道各位的志向是什麼?”

崔州平微微而笑說道:“在下不才,只是想成爲一個鄉間小童的教書先生。”

通過這幾日的相處,衆人早就瞭解崔州平的才華了,聽到他的志向只是一個教書先生,更是吃驚,這衆人裡不包括林若。崔州平這志向,還都是他逼出來的。

“崔兄,這理想倒是和家師有幾分相似。”孟公威不由點頭說道。

“不知道孟兄的志向是什麼?”崔州平微笑地看向孟公威說道。

“在下也沒什麼大理想,只是想治理好一方州郡,爲一方百姓謀取福祉,讓所轄的百姓安定生活,如此而已。”孟公威笑着說道。

“那石兄呢?”

“我只是想讓天下百姓能吃飽,如此而已。這些年百姓太苦了。”石廣元嘆氣說道。

好大的志向,別看石廣元只是說了一句,只想讓天下百姓能夠吃飽,可是要做到這一句遠遠要比治理好一個州郡要難得多,要讓天下百姓吃飽,那就必須要有一個太平盛世,有一個太平盛世還未必能讓天下的百姓都能吃飽呢!

那將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可能如孔子所說的大同社會吧!

“那士元你呢?”林若忍不住問道。

“我要當一個百戰百勝的謀士,讓天下都能知道我龐統的名字,這名字要流傳青史,載入史冊。”龐統放下手中的酒壺,有些激動地說道。

“好志向,士元的志向就如在下的這般。不過,在下要找一個明主輔佐,讓天下早日結束這戰亂,讓百姓早日安居樂業。”徐庶聽完了龐統的話後忍不住馬上說道。

聽着他們這些理想,林若感覺到自己彷彿回到了前世,在班會課上,和學生談理想。這理想是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可是理想往往越美好,現實就越是殘酷。這些人的理想,到底能有幾個能實現呢?龐統在攻打西川的時候,被射死;徐庶進了曹營終生不設一謀;而孟公威好像真的當了一個太守;石廣元成了曹操手下屯田的典農校尉;至於崔州平倒是逍遙自在流落民間,只是在《三國演義》上出現了那麼兩次身影,便不知所蹤了。

想到這裡,林若不由地搖頭,暗暗嘆氣。他看向衆人說道:“希望大家的志向都能夠實現,到那個時候,天下應該太平了。”

“言心,你要保護嫣然山莊,只怕還是要出仕的。當一個人有權利的時候,才能更好的保護身邊的人。”崔州平忍不住看向林若說道。

林若默認地點了點頭說道:“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衆人聽到林若吟出的這首看起來像是詩,可是又不是詩的詞,一時間愣住了。

林若突然間感覺到好疲憊,忍不住看向衆人說道:“在下有些累了,你們在這慢慢玩,我去休息了。”林若說完抱拳施禮,轉身便飄然而去了。

衆人看見林若離去,一個個忍不住議論起來。

“這首詩倒是說盡了世間百態,每個人都爲功名利祿俗事煩惱,明知神仙好,卻一直惦戀塵世種種。”徐庶感嘆不已地說道。

旁邊的最具八卦潛質的孟公威人不住說道:“從言心這首詩裡看,言心是有心去尋仙問道了,怪不得曹操留他不得。我聽人說,言心在曹操十萬大軍當中來去自如,就如神仙一般飄然而去,還變化了面容……想必言心一定也是那得道的仙人了。”

“我也一直弄不明白,爲何林若能變化面容的。每次問他,他都說,這是秘密……”崔州平也很無奈地說道。他連續問了林若兩次了,但是兩次林若都以這是秘密,而一笑而過,就是不將爲何能改變面容的事實告訴他。

“我看我們根本不用瞎猜。就算笑莊主,真是什麼妖魔鬼怪,山中狐狸精靈,也是一個好的。他可是收留了一萬多的百姓,這就是好人。”旁邊的龐統忍不住說道,“我曾聽老師說過,神魔都是一念之間的。一念成神,一念成魔。”

“我看這林若定然不是什麼妖魔鬼怪,有可能是下凡歷劫的神仙。”石廣元忍不住說道。

“誰是神仙啊?你們幾個在這裡聊什麼,那麼開心?”就在這個時候從書院的長廊裡走來一人摸着鬍子樂呵呵地笑着說道。這人穿着道袍,童顏華髮,慈眉善目,風骨奇特,清風盈袖,明月照臉,給人一種神仙下凡的感覺。不用多說,這人便是這書院的主人,水鏡先生。

“先生,你回來了。”衆人歡喜地說道。

“爲師不在這個月,你們的所作所爲爲師都聽說了。”水鏡微笑着環顧了一下衆人的表情說道。

衆人尷尬地相互對望了一下,一直以來水鏡先生都十分嚴格的對待他們的。

司馬徽摸着鬍子看向衆人說道:“聽說你們邀了兩位朋友來這水鏡山莊遊玩,恩……這位應該就是南陽崔浩,崔州平,老夫對州平你的事情早有耳聞,聽聞你在鄉間隱居,每日教習鄉間的頑童識字。如此心境,如此才德,讓老夫也好生佩服。”

他說着就要向崔州平作揖,卻被崔州平用手攔住了。

崔州平平日裡也是十分敬佩水鏡先生的,而且他通過這幾日對這幾位水鏡先生的高徒的接觸,早就對這位水鏡先生的才華佩服得五體投地了,哪裡敢受他的禮?

崔州平連忙說道:“小子不才,也只能教他們識字而已。不比先生,教出的都是當世奇才。”

“州平莫要過謙,州平的才華,老夫早就知曉,可是在此不便多說。。”司馬徽微笑地說道。他很讚許崔州平那種與世無爭的性子,早些時候聽說崔州平的事情,他便想去結交一番,可是都一直無緣相見,沒想到這次竟然能在莊子裡見面了。

崔州平當下駭然,這司馬徽這句早就知曉,不便多說,那明白告訴他,司馬徽早就知道他崔州平就是黃煥的事情了。他無奈地笑了笑說道:“在下也只是一個敗軍之將不足言勇,要說這世間的奇才,那當屬鬼狐軍師林若了。”

“方纔老夫進門的時候曾聽有人吟詩,那人應當是嫣然山莊的莊主笑夕陽吧,也就是人稱鬼狐軍師的林若。怎不見他在此?”司馬徽不由看向左右問道。

“先生,這林若說了這首又是好,又是了的詩,突然間說他很累,就告辭回去休息了。”龐統忍不住說道。他如今年紀還小,總是覺得林若這首不是詩又不是歌的東西,太消沉了,要是什麼都不去做,那就能當神仙?這也太扯談了。況且龐統如今可是雄心壯志,一心要成爲一名出色的軍師,做青史留名的第一人。

“如此爲師要去見見他纔好。你們幾個在這裡陪着州平慢慢談,老夫去看看這位疲憊的鬼狐軍師。”司馬徽不由地笑着說道。

林若回到水鏡山莊的客房內,望着這裡的擺設,不知不覺地想起了他在鬼谷求學的日子。鬼谷是一個很安靜的山谷,因爲安靜所以才讓林若有時候養成了不喜歡說話的習慣。若不是這些年在嫣然山莊要管理整個莊子,只怕他都不會恢復前世那種樂觀的性格,可是表面熱鬧的他,內心卻一片冰冷。這種冰冷發自內心的冷漠,即便別人看到他溫如陽光的笑容,卻沒看到他內心的寒冷。

這些天和這些朋友們放肆的遊玩于山水之間,他將他心中的冰冷隱藏得很好,很放肆的笑,很放肆的玩,很放肆的鬧。下棋,作畫,吟詩,所有這些他都表現出一種狂妄不羈,隨性所欲,將所有的世俗禮節都拋擲腦後。

也許這種放肆,正是爲了掩蓋他內心的冷漠,正是對世俗的一種嘲弄,可能還是對江小小對自己的那種愛的拒絕。這就是他的內心吧!本能的拒絕別人,害怕傷害,因此拒絕。林若坐在牀邊,用木棍撥了一下油燈上的燈芯,將燈弄得更亮一些。

“哎,明天就要回去了。”林若暗暗嘆氣地自言自語說道。他不知道回去之後,如何處理江小小的事情,希望飄兒能替他說服江小小,可是這種機率太渺茫了。小小,你可知道愛情是不能勉強的,它不是憐憫,也不是一種報酬。

就在林若嘆氣的時候,門被敲響了。

“笑莊主可曾睡下了?”

誰啊?聽這聲音很陌生,自己從未聽過的,這水鏡山莊裡……陌生的聲音,這聲音聽起來十分溫和,就像是一個長者在詢問小輩,那只有……莫非水鏡先生回來了?

林若感覺站起身,跑去開門。

“呵呵,老夫司馬徽,字德操,聽聞笑莊主在此借住,老夫過來叨擾一番,望莊主見諒。”司馬徽抱拳盈盈而笑地看向林若說道。

不知道爲什麼,林若在司馬徽的身上,感覺到了一種莫名其妙的親切,這種親切就像是見到了久違的親人的那種親切。這樣的感覺……就像是鬼谷裡師父的感覺。

林若小愣了一下,然後拱手說道:“水鏡先生……先生快請進,在下怠慢先生了。”林若說着就擡手請司馬徽進屋。

兩人在桌案邊對坐,林若習慣性地給司馬徽倒茶,然後說道:“在下還以爲這次無緣與先生相見呢!沒想到竟然在這裡最後一夜見到先生了。”

“老夫還沒來得及給莊主賀喜呢!”司馬徽微笑地說道。

“賀喜?”林若一臉不明白地說道。自己又有什麼喜事?

外篇珍愛懷遠第40章 北海解圍(二)第101章 北國寒秋(二)第10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第68章 兵發江東(一)第30章 司馬家的秘密第44章 意想不到的詔書(一)第35章 水淹壽春城(二)第50章 所謂忠臣(一)第100章 登基(二)第33章 煩心事一堆堆第25章 浪子摯愛 真情不改第75章 甄宓的心思(一)第21章 各有心計(二)第85章 再讓徐州(二)第61章 雙雄聚會(三)第34章 臥龍出山(二)第43章 郭奉孝病詐呂奉先,袁本初稱帝冀州城(一)第104章 袁尚被俘(一)第7章 好客的趙府第一百〇七章 公子劉諶到江東一第49章 以詩觀心第23章 難過的開春(一)第37章 突變第41章 壽張城破(二)第69章 兵發江東(二)第12章 河豚(二)第5章 所謂臣心(二)第88章 善後與清洗(二)第11章 同門師兄弟第35章 水淹壽春城(二)第4章 嫣然山莊(二)第42章 荊州來書第33章 煩心事一堆堆第92章 朱崖來客(二)第98章 司馬徽和龐德公的猜測(一)第11章 同門師兄弟第72章 徐州之戰(四)第56章 狩獵(二)第72章 官渡之戰(二)第3章 我們也可以是敵人引子第78章 徐州之戰(十)第35章 放之?殺之?第63章 手術第64章 劉備的擔心第40章 北海解圍(二)第14章 只是這三路?(一)第57章 狩獵(三)第74章 目標江夏(一)第32章 程昱之謀第17章 龜縮的曹真(一)第31章 政治婚姻(二)第49章 劉表的任命(下)第61章 雙雄聚會(一)第60章 初冬的許都(三)第87章 天命之劍?(一)第15章 誰算計誰?(三)第20章 宛城風雲散(一)第19章 劉備來信第72章 官渡之戰(七)第24章 還有一路(四)第17章 公孫瓚的來信第104章 劉表來使(二)第一百〇七章 公子劉諶到江東一第87章 天命之劍?(二)第26章 幷州風雲(四)第92章 急於求戰的張澤(三)第88章 善後與清洗(二)第16章 林若最大的危機(三)第72章 官渡之戰(四)第10章 廣陵之亂(二)第26章 幷州風雲(一)第49章 劉表的任命(上)第85章 華歆的自白第50章 所謂忠臣(一)第102章 魏延並不是打醬油的(二)第43章 郭奉孝病詐呂奉先,袁本初稱帝冀州城(一)第28章 震驚(一)第102章 魏延並不是打醬油的(一)第39章 謀取會稽第4章 兵出烏桓,奇兵突襲(一)第9章 志才無意透行蹤,孟德一請林言心第24章 還有一路(二)第47章 周瑜之恨第89章 令人意想不到的身世(一)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三)第44章 是天意還是人爲?(一)第95章 真心爲君謀第24章 還有一路(四)第42章 戰後重建(一)第16章 撲朔迷離(一)第112章 世家之恨(二)第96章 相互算計(三)第65章 晴天霹靂(二)第30章 以逸待勞(上)後記第1章 鬼谷學藝(一)第59章 要人可以,用糧草來換第56章 鬱悶的呂布
外篇珍愛懷遠第40章 北海解圍(二)第101章 北國寒秋(二)第10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第68章 兵發江東(一)第30章 司馬家的秘密第44章 意想不到的詔書(一)第35章 水淹壽春城(二)第50章 所謂忠臣(一)第100章 登基(二)第33章 煩心事一堆堆第25章 浪子摯愛 真情不改第75章 甄宓的心思(一)第21章 各有心計(二)第85章 再讓徐州(二)第61章 雙雄聚會(三)第34章 臥龍出山(二)第43章 郭奉孝病詐呂奉先,袁本初稱帝冀州城(一)第104章 袁尚被俘(一)第7章 好客的趙府第一百〇七章 公子劉諶到江東一第49章 以詩觀心第23章 難過的開春(一)第37章 突變第41章 壽張城破(二)第69章 兵發江東(二)第12章 河豚(二)第5章 所謂臣心(二)第88章 善後與清洗(二)第11章 同門師兄弟第35章 水淹壽春城(二)第4章 嫣然山莊(二)第42章 荊州來書第33章 煩心事一堆堆第92章 朱崖來客(二)第98章 司馬徽和龐德公的猜測(一)第11章 同門師兄弟第72章 徐州之戰(四)第56章 狩獵(二)第72章 官渡之戰(二)第3章 我們也可以是敵人引子第78章 徐州之戰(十)第35章 放之?殺之?第63章 手術第64章 劉備的擔心第40章 北海解圍(二)第14章 只是這三路?(一)第57章 狩獵(三)第74章 目標江夏(一)第32章 程昱之謀第17章 龜縮的曹真(一)第31章 政治婚姻(二)第49章 劉表的任命(下)第61章 雙雄聚會(一)第60章 初冬的許都(三)第87章 天命之劍?(一)第15章 誰算計誰?(三)第20章 宛城風雲散(一)第19章 劉備來信第72章 官渡之戰(七)第24章 還有一路(四)第17章 公孫瓚的來信第104章 劉表來使(二)第一百〇七章 公子劉諶到江東一第87章 天命之劍?(二)第26章 幷州風雲(四)第92章 急於求戰的張澤(三)第88章 善後與清洗(二)第16章 林若最大的危機(三)第72章 官渡之戰(四)第10章 廣陵之亂(二)第26章 幷州風雲(一)第49章 劉表的任命(上)第85章 華歆的自白第50章 所謂忠臣(一)第102章 魏延並不是打醬油的(二)第43章 郭奉孝病詐呂奉先,袁本初稱帝冀州城(一)第28章 震驚(一)第102章 魏延並不是打醬油的(一)第39章 謀取會稽第4章 兵出烏桓,奇兵突襲(一)第9章 志才無意透行蹤,孟德一請林言心第24章 還有一路(二)第47章 周瑜之恨第89章 令人意想不到的身世(一)第2章 兵出烏桓步步殺招(三)第44章 是天意還是人爲?(一)第95章 真心爲君謀第24章 還有一路(四)第42章 戰後重建(一)第16章 撲朔迷離(一)第112章 世家之恨(二)第96章 相互算計(三)第65章 晴天霹靂(二)第30章 以逸待勞(上)後記第1章 鬼谷學藝(一)第59章 要人可以,用糧草來換第56章 鬱悶的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