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

2030年9月19日。

經過漫長的航行,木星遠征軍終於抵達了木星軌道,三艘共工級飛船停在了木星同步軌道上。

遠征軍的隊長張樹義,站在旋轉輪艙的瞭望艙,看着遠處的木星,以及時不時進入視線的木星天然衛星。

一路上,遠征軍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比如人員出現生病,還有設備出現故障之類,這些事情有時候就是突然出現的,根本沒有任何徵兆。

幸好三艘共工級在設計建造的時候,就充分考慮各種可能出現的意外,讓這些突發狀況都被有驚無險的應對過去。

“終於到了。”

一旁的副手安寧,拿着一個平板電腦,調出一份文件:“隊長,目前航天部已經將木星軌道上的所有設備,都移交給了我們。”

張樹義接過平板電腦,上面羅列了木星軌道上,此時仍然在運行的設備。

其中包括57臺探測器、16顆專業的探測衛星、5臺着陸器。

另外還有兩個資源儲備空間站,以及兩艘前鋒級飛船,這些都是航天部陸續送到木星軌道的。

當然,這些設備和物資,也只是用於應對初期的工作需要。

而隨着時間推移,三艘共工級飛船組成的木星遠征軍,將逐步形成自己的工業體系,實現自給自足的發展。

“阿寧。”張樹義轉過頭來吩咐道:“讓二號艦準備好,抽調一部分人手,利用那兩艘前鋒級飛船,開始開採一些資源。”

“明白。”安寧點了點頭。

很快遠征軍內部分頭行動,一部分人接收那兩個資源儲備空間站,將其整合起來,準備建設木星衛星城。

另一方面人員,則操控着兩艘前鋒級飛船,前往木星的各個天然衛星,開採需要的資源。

雖然木星本身的超強磁場和引力場,讓宇宙飛船很難進入其中,但木星軌道上的天然衛星、小行星和冰晶物質,都非常豐富。

單單是79顆天然衛星,上面蘊含的資源,就比藍星地表的資源還多。

這倒不是說藍星的總資源少於這些木星衛星,而是涉及到一個開採難度的問題。

就比如黃金,藍星的黃金總儲量是兩萬兆噸,問題是這些黃金中的絕大多數,都儲藏在地核和地幔中,在地殼的那一部分,人類都沒有辦法完全開採。

按照聯邦現階段的開採技術,已經可以開採陸地1500~2500米深度的固態礦物,海洋的海底礦物,則只能開採200~1500米深度的海底礦牀。

如此一來,藍星和木星衛星的可開採礦物之比,同樣只能限定在雙方地表的一部分。

就相當於比較雙方的面積,藍星的面積,和木星79顆天然衛星的表面積,兩者比起來,顯然是木星衛星的表面積大於藍星表面積。

在現階段的可開採資源總量上,藍星是沒有辦法和木星衛星比較的。

另外在小行星帶中,還存在那種富含重金屬的小行星,根據最新的探測數據顯示,小行星帶中有86顆富含重金屬的大型小行星。

其中一顆小行星,蘊含了240~290萬噸黃金,以及大量的鉑族金屬和鎢、鉛之類。

也就是說,在資源方面,木星這邊還真不需要太過於擔心。

至於藍星方面,其實除了本身的資源,太陽風、水星和金星的資源,也可以計算在藍星這邊。

畢竟太陽系內層之間的運輸相對便捷一些,如果藍星真的需要一些稀有資源,太陽系內層的太陽、水星、金星和火星,都可以作爲資源補給星球。

特別是金星,這是一個礦物異常豐富的星球,由於其常年火山噴發,地表經常和地幔交換物質,導致地表存在的重金屬礦物總量,比藍星要多幾十倍。

比如航天工業中常用的錸、鎢、銥、銠、銣之類,在金星地表的富集礦脈比比皆是。

現在金星專區的工業生產,就是提煉一些稀有元素,然後運輸回藍星,這也是金星專區存在的戰略意義之一。

遠征軍負責的木星專區,倒是不需要向藍星輸送資源,而這裡本身的資源,完全可以讓遠征軍自給自足。

未來木星專區的潛力非常大,至少可以容納上千億人口的發展,畢竟這裡的資源總量,要比藍星多一個量級以上。

資源和技術,共同決定了文明的發展高度。

而且木星可以適當開發一些巨構,只要確保巨構的半徑,不超過100公里左右,在木星軌道上,被外星文明觀測到的概率比較小。

這也是未來木星開發的核心戰略,畢竟只有大型的巨構城市,纔可以產生足夠的擬重力,確保大量人口在木星生活。

那兩艘前鋒級從藍星過來之前,就提前設計了一些開採和粗冶煉設備。

木衛六,這是一顆不規則的岩石質星球,是木星天然衛星中,相對比較小的一類,表面積才9.08萬平方公里,比浙省略小一點。

這顆天然衛星,就是航天部爲遠征軍規劃好的礦物採集星球之一。

事實上,在木星的一系列天然衛星中,除了四顆伽利略衛星之外,其他木星天然衛星都是一個大石頭,半徑一般是幾公里到二十公里左右。

而四顆伽利略衛星,分別是木衛一,直徑3637公里,表面積4191萬平方公里;

木衛二,直徑3138公里,表面積3100萬平方公里;

木衛三,直徑5262公里,表面積8700萬平方公里;

木衛四,直徑4800公里,表面積7400萬平方公里,比水星(直徑4880公里)略小一點點。

這四顆伽利略衛星,都在木星軌道的內圈,也是未來遠征軍探測和研究的重點。

而剩下的天然衛星,大多都是大塊的岩石星球,可以作爲資源開採星球。

現在前鋒級飛船正在開採的木衛六,就是這樣一顆星球,而且還是不規則的星球。

以現在的技術,加上這種小型天然衛星的低重力環境,遠征軍很快可以掏空這顆星球。

如果確定這裡不存在危險(比如致命微生物),那遠征軍會將木衛六,逐步改造成爲原材料冶煉基地。

畢竟建造旋轉衛星城,需要非常多的資源,這些天然衛星就是最方便的資源供應地。

不過當前,前鋒級開採的資源,主要用在生產新飛船上,然後一部分用在空間站的太空艙上面。

除了這些工作,遠征軍還有另外一個任務,那就是研究宇航員在離心力擬重力環境下,長期生活中的身體狀況。

這也是爲什麼,明明聯邦已經在建設下一批共工級宇宙飛船,卻沒有加速建造,也沒有繼續選拔遠征軍宇航員。

就是因爲沒有蒐集到足夠的臨牀數據,需要等待十幾年後,確認了第一批遠征軍人員的身體狀況後,纔會大規模派遣下一批遠征軍過去木星。

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五十二章 倒逼第一百六十三章 東方芯片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三章 大腦抑制第七百四十九章 危險的火星第六百二十四章 前沿(三)第九十七章 電視劇第二十八章 如期而至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六百八十八章 隕石(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德州發電廠第三百九十章 風景獨好第一百四十章 談判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六百六十七章 變化(三)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五百九十九章 月球(十)第二百一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度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降解第五百八十八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一十五章 鉅額交易第三百三十四章 巨浪滔天第三百五十章 推波助瀾第一百七十七章 時代風潮第六百四十六章 推測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通儀式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五章 仍是少年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第三百九十七章 竣工和發展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造時代第二百七十四章 降解第四百二十五章 隱秘的戰線第五百四十二章 滲透第三百九十四章 恥辱與觸手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個家庭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一百零八章 包裝盒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六百四十章 暗流第三百七十一章 思路轉變第五十九章 大項目(加更)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爆眼球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七百六十章 陸續抵達第二百八十章 殺瘋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市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五百七十七章 虛實貨幣第四百八十二章 櫻花凋零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度與方案第五百五十章 兩次着陸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話第五百二十四章 超低軌第一百九十七章 市場大勢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六百六十三章 紛擾的世界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一百四十章 談判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一百七十四章 臘八密談第七百五十三章 探索與修正第五百六十章 重心轉移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與牙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通儀式第一百六十七章 配股和分紅第二百八十二章 17分鐘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開始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四百三十四章 東方超環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展第一百六十五章 餘波與整合第六百九十七章 調研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貨第二章 超憶困境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五百八十八章 別無選擇第五百九十九章 月球(十)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瀾(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純粹第一百零四章 輸水計劃第三百三十四章 巨浪滔天第五百四十四章 奔月(一)
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五十二章 倒逼第一百六十三章 東方芯片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三章 大腦抑制第七百四十九章 危險的火星第六百二十四章 前沿(三)第九十七章 電視劇第二十八章 如期而至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第二百零四章 熱土第六百八十八章 隕石(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德州發電廠第三百九十章 風景獨好第一百四十章 談判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六百六十七章 變化(三)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五百九十九章 月球(十)第二百一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度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降解第五百八十八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一十五章 鉅額交易第三百三十四章 巨浪滔天第三百五十章 推波助瀾第一百七十七章 時代風潮第六百四十六章 推測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通儀式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五章 仍是少年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第三百九十七章 竣工和發展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造時代第二百七十四章 降解第四百二十五章 隱秘的戰線第五百四十二章 滲透第三百九十四章 恥辱與觸手第一百一十八章 兩個家庭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一百零八章 包裝盒第七百七十五章 探索冰世界第六百四十章 暗流第三百七十一章 思路轉變第五十九章 大項目(加更)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爆眼球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七百六十章 陸續抵達第二百八十章 殺瘋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市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五百七十七章 虛實貨幣第四百八十二章 櫻花凋零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度與方案第五百五十章 兩次着陸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話第五百二十四章 超低軌第一百九十七章 市場大勢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六百六十三章 紛擾的世界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一百四十章 談判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一百七十四章 臘八密談第七百五十三章 探索與修正第五百六十章 重心轉移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與牙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通儀式第一百六十七章 配股和分紅第二百八十二章 17分鐘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五百零九章 清理開始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四百三十四章 東方超環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展第一百六十五章 餘波與整合第六百九十七章 調研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貨第二章 超憶困境第二百七十三章 微粒第五百八十八章 別無選擇第五百九十九章 月球(十)第一百三十八章 塞北行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瀾(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純粹第一百零四章 輸水計劃第三百三十四章 巨浪滔天第五百四十四章 奔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