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巨浪滔天

就在一衆觀摩人員議論紛紛的時候。

海面上又出現新變化。

那艘潛艇平滑的背部中間,四個發射蓋突然彈開,四道火光瞬間閃過,片刻一陣低鳴的火箭發動機聲,傳到了劉易斯和羅斯的耳朵裡。

架設在觀摩船甲板上的高速攝像機,捕捉到了這個畫面,羅斯看完了畫面回放後,再次眉頭一皺。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數據分析員向他彙報道:“羅斯參謀長,根據計算分析結果顯示,該導彈的尺寸爲長度7.2米,直徑2米,是第一次探測到新型號。”

長度7.2米?直徑2米?

羅斯一瞬間就反應過來了,這種款式的導彈,除了採用N20燃料之外,便沒有其他可能了。

畢竟減去戰鬥部的3米長度,剩下的火箭發動機部分,才4.2米長度,採用常規固體燃料,射程最大就3000公里左右。

羅斯不相信對方會採用常規固體燃料,他轉過頭來吩咐道:“讓衛星部門全程追蹤。”

“OK。”數據分析員點了點頭。

發射了四枚導彈後,潛艇迅速向海底下沉,幾分鐘後,便消失在海面上。

突然海面上,衝出四道水柱,又有四枚導彈從潛艇上發射出去,這一次是潛射模式。

通過高速攝像機,羅斯等人確定前後兩批,都是同一個型號的導彈。

此時全球擁有衛星監控能力的勢力,也鎖定這些超音速飛彈,只是鎖定了也沒有什麼用處,因爲飛行速度非常快。

由於N20推進劑的高能量,加大了飛行速度的同時,也提升了射程距離,可以做一些高速機動,讓攔截系統難以鎖定具體飛行軌跡。

在9倍音速的巡航速度下,第一批四枚導彈經過3~5次機動變軌後,經過52分鐘的全力衝刺,它們分別擊中5300公里、6700公里、7500公里、8500公里外的四個目標靶船。

第一時間拿到衛星監控數據的羅斯,看着衛星監控軌跡,沉默了起來。

劉易斯拿過文件,便知道了這款新型導彈的射程,別看直線距離是5300公里~8500公里,實際上由於中途的好幾次高速機動,對方的射程已經超過了1萬公里。

果然,緊隨其後的第二批,都是直線距離飛行了1.2萬公里左右,才命中目標靶船。

那黑魚再次衝出海面,一口氣將剩下的28枚導彈投射出去。

看得劉易斯、羅斯等人目瞪口呆。

愣愣地呆住了十幾秒,劉易斯才語氣略帶發顫的說道:“太驚人了,竟然攜帶了36枚戰略導彈。”

一旁的羅斯同樣被嚇到了。

他們現役的俄亥俄級,只能攜帶24枚三叉戟C4/D5,面對威力差不多的巨浪—2甲,新潛艇可以搭載36枚,絕對是一個可怕的對手。

更何況,新潛艇那種大洋黑洞的靜音效果,潛伏在廣闊的太平洋中,絕對難以發現。

這樣一估算,劉易斯沮喪的發現,他們已經難以將對方封鎖住,第一島鏈的存在已經形同虛設。

比起水面艦艇,劉易斯和羅斯更加重視潛艇,畢竟這種無聲殺手,有時候是非常致命的。

……

與此同時。

東北太平洋海盆,這片平均水深4000~6000米的海底盆地中。

兩條披深藍色“鱗片”的巨大黑魚,正無聲無息的出現在該區域,黑魚的尾巴,是三臺無軸泵推系統,配合高溫氣冷核反應堆的超強動力,讓其獲得51公里每小時的水下速度。

這是首批建造的95型戰略核潛艇,目前一共有三艘處於服役狀態,內部代號爲“霍去病級”,在南沙演習中出現的那一艘,編號爲95—3,艦號爲“李廣號”。

而正在執行秘密任務的兩艘,這是霍去病號、衛青號。

霍去病號的指揮艙內。

艦長馬奮武看了電子手錶,又看了一眼航圖,他們目前的位置,處於東北太平洋海盆中,在夏威夷羣島與加利福尼亞州之間。

距離加州首府——舊金山,才2362公里左右;距離夏威夷羣島的首府——檀香山,更是隻有1241公里左右。

這樣的距離,簡直是近在咫尺。

霍去病級的設計,採用了非常多新材料,導致整體的死重下降了非常多,如果採用老材料打造,要達到同樣的性能,重量需要提高37.3%。

死重的減少,增加了可利用重量和空間,配合溫差發電系統,提升了核反應堆的能量利用效率。

比起之前的94型,95型的內部空間更加大,這也是可以裝備36枚巨浪2的原因之一。

空間變大的好處,可以給潛艇兵提供更加舒適的工作環境,配備了新型的空氣淨化系統、內部水循環系統、休閒娛樂室。

這個休閒娛樂室,採用了全密閉的吸音材料覆蓋,可以保證內部聲音不傳導出去,整體造價達到了兩百多萬。

這個付出是非常值得的,因爲在潛艇這種密閉狹窄又壓抑的空間中長期工作,會對人員造成嚴重的心理壓力。

而在休閒娛樂室內,他們可以觀看電影、電視劇,大聲的說話,緩解內心的壓力。

另外休閒娛樂室的牆壁,設置了大面積的納米屏幕,可以模擬各種自然環境,讓人感到身臨其境。

艦長馬奮武拿起對講機,壓着嗓子說道:“全體都有,準備發射。”

“3、2、1,發射。”

霍去病級的背部,其中一個發射窗瞬間彈開,一枚巨浪2從中發射出去,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出海面,向南太平洋的航天器墳場全速衝刺過去。

剎那間。

米國,阿靈頓。

NRO的衛星監控室內,刺耳又急促的警報聲,響徹在所有人的耳中,這個聲音彷彿一把大錘,狠狠地敲打在他們脆弱的小心臟上。

衛星監控畫面上,顯示東北太平洋的無人海面上,突然出現一個飛行物,而是速度達到9馬赫的超音速飛行物。

事實上,這一次試射,已經提前通知了他們,該區域也有不少反潛驅逐艦,在搜查那個狂妄自大的海底幽靈。

畢竟這種事情,如果不事先通知,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太大了。

但是這種事先通知,侮辱性更加大,因爲他們的反潛系統和反潛驅逐艦,在附近的海域嚴防死守了一個多星期,結果一枚巨浪2就在眼皮底下騰空而起。

這臉都被打腫了,太尼瑪丟臉了。

發射了一枚巨浪2後,霍去病號、衛青號迅速腳底抹油,向南太平洋方向離開。

而密佈周圍海區的聲吶探測系統,卻彷彿聾子一般,沒有察覺到什麼異常情況。

要不是那一枚巨浪2的出現,沒有人會認爲,在如此嚴密的監控網中,竟然還隱藏着兩艘潛艇。

那巨浪的出現,如同海嘯一般,讓那看似密不透風的聲吶探測系統,瞬間形同虛設。

第三百九十章 風景獨好第五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五百九十九章 月球(十)第二百四十四章 奮鬥與追星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六百五十九章 納米前沿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五百四十四章 奔月(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辛酸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造時代第九十九章 新式薄膜第三百七十二章 財產糾紛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六百九十六章 理念第一百四十三章 期貨第四百九十七章 筋斗雲第七百四十七章 原因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八十五章 無可奈何第五百零六章 威懾失衡第六百零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四十三章 歸燕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一百九十六章 試駕駛第七十二章 行業震動第四百五十八章 可悲可恨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四百一十四章 縱橫千里第四百四十六章 異常與棄子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五百四十三章 歸燕第十五章 工業靈魂第五百五十二章 未來化學第五十五章 雲檢上線(加更)第五十章 考察與討論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二百七十九章 開場第五百零三章 難題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崩盤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第三百五十五章 慘烈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七百一十六章 登陸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九十九章 新式薄膜第六百零九章 東遊記(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辛酸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五百八十八章 別無選擇第四百一十四章 縱橫千里第五百二十六章 時代之船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六百八十七章 隕石(二)第二十五章 多手準備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六十七章 在人間第四十九章 塗層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第七百六十章 陸續抵達第七百二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黎明前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一百零五章 特立獨行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六十一章 利益與本質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化(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二百一十一章 單級入軌第一百八十一章 德州發電廠第五百九十章 月球(一)第五百五十章 兩次着陸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啓談判第四百五十一章 夜襲第一百三十二章 採購與提防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二百五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八十三章 鹽鹼地改造第九十四章 旱情(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
第三百九十章 風景獨好第五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五百九十九章 月球(十)第二百四十四章 奮鬥與追星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六百五十九章 納米前沿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四百三十章 虛擬會議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五百四十四章 奔月(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辛酸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造時代第九十九章 新式薄膜第三百七十二章 財產糾紛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六百九十六章 理念第一百四十三章 期貨第四百九十七章 筋斗雲第七百四十七章 原因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八十五章 無可奈何第五百零六章 威懾失衡第六百零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四十三章 歸燕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一百九十六章 試駕駛第七十二章 行業震動第四百五十八章 可悲可恨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四百一十四章 縱橫千里第四百四十六章 異常與棄子第七百五十章 戰略轉變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五百四十三章 歸燕第十五章 工業靈魂第五百五十二章 未來化學第五十五章 雲檢上線(加更)第五十章 考察與討論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二百七十九章 開場第五百零三章 難題第三百五十二章 能源交易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崩盤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第三百五十五章 慘烈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七百一十六章 登陸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六百零三章 發電站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九十九章 新式薄膜第六百零九章 東遊記(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辛酸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五百八十八章 別無選擇第四百一十四章 縱橫千里第五百二十六章 時代之船第六百三十一章 雪域列車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六百八十七章 隕石(二)第二十五章 多手準備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六十七章 在人間第四十九章 塗層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第七百六十章 陸續抵達第七百二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黎明前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五十四章 併購重組第一百零五章 特立獨行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六十一章 利益與本質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化(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二百一十一章 單級入軌第一百八十一章 德州發電廠第五百九十章 月球(一)第五百五十章 兩次着陸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啓談判第四百五十一章 夜襲第一百三十二章 採購與提防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二百五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八十三章 鹽鹼地改造第九十四章 旱情(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六百七十二章 楓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