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變化(三)

嶺南的四月,往年已經春暖花開。

只是今年的春天來得稍微晚了半個多月,四月初的天氣,仍然是乍暖還寒。

戴小海夫妻,一個抱着女兒,一個推着嬰兒車。

微風徐徐,捲起幾片木棉葉,葉子翻滾了幾下,又無力地墜落在道路。

期間帶來一絲絲寒意,但看似單薄的襯衫,卻讓戴小海沒有感到不適,身上的多功能襯衫,可是今年的爆款民用產品。

多功能襯衫是多功能服裝的一種,也是宇航員日常衣服的簡化版。

航天產業的發展,從來都不是孤立的系統,也不應該是孤立的系統,將一部分適合民用化的航天技術,轉化爲民用產品,這是航天科工和雄鷹航天一直在努力的工作。

多功能服裝採用了納米麪料和特殊結構,以及先進的半導體、材料技術,功能非常的優異。

擁有保溫、散熱、恆溫、吸汗、防水、防輻射、防刺、防彈等一系列功能。

功能集成了一大堆,但重量卻和普通襯衫相差無幾,不是那種瞎掰的炒作產品,而是貨真價實的多功能服裝。

這一整套服裝,雖然要700信用點起步,但性價比卻非常高。

現在戴小海是生活在亞熱帶地區,多功能服裝的保溫功能,還表現得不明顯。

而在溫帶、亞寒帶地區,特別是東北和漠北,多功能服裝比大毛衣還保暖,冬天穿着多功能服裝,哪怕是喝酒醉在外面,也可以扛住低溫環境的影響,保住使用者的體溫。

當然,如果沒有全套配備,例如沒有帶手套、帶頭套之類,還是存在很多危險的。

雖然人體生命體徵檢測手錶手環之類,已經非常普及了,一接觸到用戶的身體出問題,會迅速報警。

奈何好言難勸該死鬼,哪怕是技術手段如此先進的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大冬天出去喝酒,還喝得不省人事。

反正戴小海在互聯網上,就經常看到有人喝酒醉倒在戶外,然後被凍到截肢、甚至被凍死。

多功能服裝的出現,只是提供一種更加安全的保障。

對於那些喜歡作死的傢伙,還真沒有什麼根除的方法。

在木棉大道漫步了一個小時,夫妻倆念念不捨的將女兒送回嬰兒房,然後倆人便搭乘電車,準備去旅遊幾天。

回家拿了東西,便拉着行李箱,來到白雲機場。

白雲機場的客流量相對比較多,那是因爲這個機場是國際機場,也是本土和東南亞、大洋洲的空中交通樞紐之一。

大廳的航班信息不斷滾動着。

上上下下的乘客,或旅遊來往、或出差公幹、或探親訪故。

戴小海夫妻這幾年沒少到東南亞、大洋洲等地旅遊,不過考慮到這一次只剩下四天時間,倆人也沒有選擇太遠的地方,而是打算去貴省走走。

周圍的乘客,不少人都是三五成羣,看樣子多數是去旅遊的。

等待了一個多小時,他們訂購的航班已經到了,是春秋航空公司旗下的新型國產客機,這是去年年底剛剛完成測試的第一批商用飛機。

飛機是商飛和燧人系合作打造的,代號是“騰飛—2015”,這款飛機本來是去年七月份,就可以上市了。

不過後來黃修遠押後了上市,主要是爲了修改一部分內部的配套設施,才拖延了四個多月。

騰飛—2015型商用飛機,是一款大型運輸機,採用了新一代的安全型N30燃料,N30是N20的改進版,能量密度和N20差不多,但是安全性高了一個量級。

而爆轟火箭發動機,也經過一系列的改進和優化,不僅僅能耗降低了3.7%,控制精度、爆轟的共振效應之類,也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該款飛機的最大載客量可以達到850人,不過經過研究後,爲了保證安全,最大載客量被限制在450人。

上了飛機後,第一次搭乘國產飛機的戴小海,有些好奇的四處張望着。

眼前的乘客艙,與之前的波音或者空客客機,有截然不同的風格。

一個個獨立的乘客座位,模樣有些像一個圓筒型。

其實這些乘客座位,就是一個個獨立的逃生艙,一旦飛機出現事故,可以迅速合攏關閉,變成一個逃生艙。

逃生艙呈圓筒型,裡面包含一個座位,以及降落傘系統、緩衝和漂浮氣囊系統、維生系統、通信系統等。

這也是爲什麼,本來可以容納850人的載客量,被削減了一大半,就是爲了加裝這些逃生艙。

雖然飛機的運輸量堪憂,但在當前的交通工具中,仍然是速度最快的,也是最方便的洲際運輸方式。

特別是對於大中華這種控制區跨度極大的勢力,飛機仍然是最快長途運輸方式。

但飛機運輸存在的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安全性。

哪怕是經過無數次的慘烈空難後,飛機仍然有失事即死亡的尷尬局面,這也是黃修遠等人很少坐飛機的原因之一,就算是坐飛機,也只能坐專機。

那導致民用客機的事故低生還率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難道民用客機真的沒有辦法改變這一局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既然可以改變出事必死的局面,又爲什麼飛機制造公司也好,航空公司也罷,都沒有改進這方面。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就一個字——錢。

畢竟航天領域的運載火箭,都有逃逸塔,而難度低一個量級的民用飛機,不可能連一個逃生艙都做不出來。

可以做得出來,卻不代表資本家會做。

因爲逃生艙的成本太高了,就以騰飛客機的逃生艙來講,要給所有人配備一個逃生艙,平均每一個逃生艙的綜合成本,將達到134萬華元。

騰飛客機的乘客(450)加機組人員(15),一共是465人。

這需要增加大約6.1億華元的成本,同時還要減少400個載客量,這對於航空公司而言,簡直是要他們的老命。

也就大中華這種特殊的情況,纔有可能推行逃生艙,確保每一個乘客的安全。

國外的航空公司基本不可能這樣做。

當然,目前騰飛客機也只能在大中華的控制區內飛,倒不是其他勢力卡適航證,而是N30燃料不能泄密。

不過商飛已經在設計燃油版的爆轟火箭發動機,估計在2018年前後,可以推出一款燃油客機,用於國際航班。

其實航空公司採購騰飛客機,投入運行後,還是有可能收回成本的。

因爲騰飛客機的速度可以達到1.3倍音速,而相同航程的燃料成本,卻只有燃油機的21~26%左右。

加上飛機的設計使用壽命,可以達到40年,如果保養得好,更換一部分零件,可以延長到60年左右。

另外由於配備了逃生艙系統,騰飛客機的機票非常搶手,航空公司運營得當,還是可以賺錢的。

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盪的時代第三十二章 北上冰城第六百二十三章 前沿(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物流與安全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七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七百六十章 陸續抵達第三十四章 轉道蓉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傾銷第三百九十八章 物流與安全第六百六十三章 紛擾的世界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五百七十三章 技術發展第五十一章 一些變化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四百六十六章 嘗試與新聞第四百四十三章 分紅和危機第一百零七章 標準與應對第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第三百零三章 超級公路第五百四十七章 蟾宮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奔月(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技術發展第五百一十一章 佈局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七百章 暗流與不解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島第六百九十三章 漫遊(二)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與邀請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退一步第七百零六章 雪球(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賀歲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六百八十六章 隕石第三百七十一章 思路轉變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五百一十一章 佈局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七百四十九章 危險的火星第十七章 購地洽談第七百一十一章 雪球(八)第五百七十七章 虛實貨幣第六百七十一章 楓葉第十九章 誰是獵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六百三十四章 有限的愛第四百八十三章 補貼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支沙棘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第六百八十二章 雲海(一)第六百六十章 人造器官第一百九十九章 電礦碳第三百五十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七十章 減排3%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二百四十五章 羨慕嫉妒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二百一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六百五十二章 預感第三百二十五章 氣候會議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六百一十七章 噩耗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五百二十八章 衛星通信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六百九十七章 調研第八十六章 納米線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三十六章 六錐球氧第五百七十四章 民用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三百九十章 風景獨好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四百五十一章 夜襲第一百二十七章 璃龍(三)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十七章 購地洽談第七百二十九章 波瀾(三)第五百零六章 威懾失衡
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盪的時代第三十二章 北上冰城第六百二十三章 前沿(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物流與安全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七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七百六十章 陸續抵達第三十四章 轉道蓉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傾銷第三百九十八章 物流與安全第六百六十三章 紛擾的世界第七十八章 天水水務第五百七十三章 技術發展第五十一章 一些變化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四百六十六章 嘗試與新聞第四百四十三章 分紅和危機第一百零七章 標準與應對第七十七章 寒風凜冽第三百零三章 超級公路第五百四十七章 蟾宮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奔月(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樹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技術發展第五百一十一章 佈局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七百章 暗流與不解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島第六百九十三章 漫遊(二)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與邀請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退一步第七百零六章 雪球(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賀歲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六百八十六章 隕石第三百七十一章 思路轉變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五百一十一章 佈局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七百四十九章 危險的火星第十七章 購地洽談第七百一十一章 雪球(八)第五百七十七章 虛實貨幣第六百七十一章 楓葉第十九章 誰是獵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四十六章 引人注目第四百一十五章 優勢與策略第六百三十四章 有限的愛第四百八十三章 補貼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支沙棘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第六百八十二章 雲海(一)第六百六十章 人造器官第一百九十九章 電礦碳第三百五十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七十章 減排3%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二百四十五章 羨慕嫉妒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二百一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六百五十二章 預感第三百二十五章 氣候會議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六百一十七章 噩耗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五百二十八章 衛星通信第五百九十一章 月球(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六百九十七章 調研第八十六章 納米線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三十六章 六錐球氧第五百七十四章 民用第七百一十章 雪球(七)第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三百九十章 風景獨好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四百五十一章 夜襲第一百二十七章 璃龍(三)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七百二十章 大同號第十七章 購地洽談第七百二十九章 波瀾(三)第五百零六章 威懾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