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

有些按耐不住的蕭東明,開口問道:“黃廠長,你們的回收成本如何?”

黃國同模棱兩可的回道:“還可以,可以維持工廠的正常運作,具體數據涉及公司機密,是不對外公佈的。”

“理解理解。”蕭東明也明白得很,擁有這種技術,肯定不會輕易向外公佈詳細數據的。

而一旁的李基業,則在心裡面盤算起來,如何將燧人公司引進到鵬城。

鵬城作爲一個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在這一次次貸危機中,遭到了不少的挑戰。

而隨着城市的發展,像鵬城這種大城市,實業競爭力將逐步下降,工資、租金、生存成本、環境污染等,都在進一步摧毀大城市的實業基礎。

進而導致實業向欠發達地區轉移,而大城市只能成爲資本輸出地、技術輸出地,形成金融和服務主導的格局,這就是發達城市的產業空心化,各個國家之間,也是這樣一個趨勢。

產業空心化,對於一個大城市而言,無疑是一種艱難的選擇,因爲金融業和服務業太脆弱了,在缺乏實體經濟支撐的情況下,一旦出現經濟問題,這種城市會產生可怕的貧富分化。

李基業倒是沒有想太長遠,而是目前鵬城的環境污染問題,以及城市不斷積壓的環衛壓力,官方確實有將環衛外包的想法。

只是陪同的黃國同,卻一直沒有表現出太熱情,就像對待一個普通人一樣,一句話都沒有提去鵬城之類,態度非常的平淡。

本來李基業已經多次暗示,想將話題引向鵬城的環衛承包,可是黃國同就如同一個榆木腦袋,愣是把話給聊死。

迫不得已下,李基業只能自己先開口:“黃廠長,我想和貴公司的林總或者黃總約一個時間,聊一聊鵬城環衛的事情。”

黃國同假裝爲難起來:“這個可能有些麻煩,林總前幾天去蓉城分公司了,而黃總在做科研項目,一般不管理公司商務的。”

考察團的另一個人面露不悅:“黃廠長,我們可是非常有誠意,如果可以達成合作,鵬城的市場可不是汕美。”

“這種大合作,也不是我可以決定的,我只能向上面反映一下。”黃國同敷衍的回道。

他可不怕鵬城方面,等燧人公司的佈局完成,各個城市都會主動上門,因此不需要低聲下氣。

吃一個閉門羹的李基業等人,只能返回城區的酒店。

不過他們也沒有放棄,而是找到了城區的蔡海義,希望對方可以從中牽線搭橋,促成燧人公司和鵬城的合作。

聽到這個消息的蔡海義,頓時受寵若驚,畢竟鵬城主動來合作,對於汕美而言,簡直是破天荒的事情。

只是他並沒有頭腦發熱,一冷靜下來,頓時又覺得這件事非常棘手。

因爲燧人公司不是一般公司,他們公司總部門口的牌子,前些天過來的特派員,已經給城區打過招呼了,一個處理不好,可能會烏紗帽不保。

心裡面無奈的蔡海義,只能親自去酒店。

“歡迎李區來汕美蒞臨指導,如果招待不週,還請多多包涵。”

李基業也伸手不打笑臉人,同樣寒暄了幾分鐘,然後才詢問起了燧人公司的事情。

而蔡海義只能尷尬地解釋道:“李區,我個人和城區方面,都是非常希望促成這一次合作,只是燧人公司有些……”

話沒有說出來,而是指了指天花板:“您看一下這個就知道了。”說完讓助理拿出筆記本,打開一個網站。

嗯?這個網站……李基業從一開始的不以爲意,再看到那個網站的名稱,以及其中公開許可目錄,才發現自己小瞧了燧人公司。

原本以爲是地頭蛇,卻沒有想到是過江龍。

目光閃爍不定的李基業,在權衡利弊了片刻後:“多謝蔡區提醒,我們也是正常的合作,只要雙方坐下來談一談,成與不成都沒有關係。”

“這倒是沒問題。”

經過蔡海義的牽線搭橋,燧人公司同意在一個星期後,進行一次會面。

趕回去鵬城的李基業等人,也開始準備相關材料,爭取拿出合理的條件,吸引燧人公司入駐鵬城。

而並沒有去蓉城的林百傑,同樣開始安排這件事。

目前燧人公司的業務,已經逐步鋪開了。

單單是和信利集團、德昌公司、嶺峰紙業的合同,每年就是一筆不小的收益,加上燃氣、有機肥、部分回收資源的銷售,僅僅汕美本地市場,就可以達到年營業額上億。

而蓉城分公司,也開始進入佈局和設廠,估今年十月份左右,可以進入初步營運。

對於鵬城的合作,林百傑和黃修遠都非常淡定,從供需關係來看,不是燧人公司需要鵬城,而是鵬城需要燧人公司,這就決定了雙方的談判主動權,被燧人公司拿在手裡面。

雖然都是合作,但是燧人公司可沒有卑躬屈膝的想法,能站着把錢賺了,我爲什麼要跪。

反正燧人公司的態度非常明確,那就是愛合作就合作,不合作拉倒。

8月28日。

雙方在時光博客的總部,展開正式的合作談判。

林百傑、蔣海霖等人代表燧人公司,而李基業、蕭東明等人代表鵬城,雙方在七樓的會議室內,開始正式的秘密談判。

拿到鵬城開出的條件,林百傑面無表情地翻了翻,便開口問道:

“承包鵬城的全部環衛業務,每年15億?這個數額我認爲沒有必要合作。”

“林總,據我所知,貴公司承包汕美城區的環衛業務,每年才500萬;而蓉城的承包合同,也才每年3億,我認爲鵬城給出的條件不錯。”鵬城的談判人員拿出數據來。

林百傑搖了搖頭:“這兩個地方只是試點城市,並不能作爲推廣的最終數字。”

一旁的蔣海霖補充道:“鵬城的環衛工總數有3.5萬人左右,根據我查詢到的數據,平均每個月的工資支出在6000萬左右,單單是工資支出這一項,每年就達到了7.2億。”

停頓了一下,蔣海霖繼續打臉:“如果按照我們公司在汕美的標準,環衛工的平均工資要達到3000元,3.5萬環衛工一年工資支出10.5億,請問我們如何盈利?”

“還有保險、福利的支出,每年不下於5億;車輛、設備的採購折舊,勞保用品、員工宿舍……”

面對火力全開的蔣海霖,鵬城一方有些難以招架,按照這個計算方式,每年沒有七八十億,是維持不下去的。

在這一點上,鵬城也感到無奈,總不能讓燧人公司不給環衛工高工資和福利。

儘管他們心裡面非常想這樣說,但是這種話絕對不能說出口,不然分分鐘引火燒身。

第三百三十二章 裝備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六百八十五章 試探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第七百零三章 進化(五)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七百六十四章 馬太效應第四百六十七章 治療第五百四十六章 奔月(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意外相遇第一百五十三章 邀請函第二百二十九章 淘金者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六百五十九章 納米前沿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五百一十九章 廉租房第五百一十六章 失敗進化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啓談判第五百零三章 難題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第三百八十七章 所謂合作第三百四十二章 卡位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一百零一章 緊急召回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六百九十九章 進化(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四百九十八章 CSi納米晶體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爆眼球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四百九十九章 防禦系統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九十五章 旱情(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銷燬第六百八十六章 隕石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二百四十二章 整機測試第一百三十三章 應對和淡定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五百零二章 關鍵一環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七百七十二章 電梯第二百三十三章 蒲公英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五百零六章 威懾失衡第七十五章 代工合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卡位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四起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五百四十二章 滲透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特產品牌第四百四十六章 異常與棄子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三百九十六章 線的延伸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四百四十一章 海上都市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四百一十六章 飛廉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四百八十四章 配套第一百七十七章 時代風潮第八十五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十九章 誰是獵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口第七百六十四章 馬太效應第四百零二章 換裝和曝光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五百三十八章 豬仔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六百五十三章 人間地獄第四十一章 合作達成第二百二十五章 轟然倒塌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一百四十章 談判第八十七章 紡織第二百二十五章 轟然倒塌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四百八十三章 補貼第四百三十六章 金烏第七百零九章 雪球(六)第五百六十九章 構架基因第三百六十八章 危機第六百三十章 漸冷的現實第七百四十六章 異常
第三百三十二章 裝備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六百八十五章 試探第四百二十七章 清理和開拓第七百零三章 進化(五)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七百六十四章 馬太效應第四百六十七章 治療第五百四十六章 奔月(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意外相遇第一百五十三章 邀請函第二百二十九章 淘金者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六百五十九章 納米前沿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五百一十九章 廉租房第五百一十六章 失敗進化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啓談判第五百零三章 難題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第三百八十七章 所謂合作第三百四十二章 卡位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一百零一章 緊急召回第七百一十八章 重典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六百九十九章 進化(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四百九十八章 CSi納米晶體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爆眼球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論與選擇第四百九十九章 防禦系統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九十五章 旱情(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銷燬第六百八十六章 隕石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二百四十二章 整機測試第一百三十三章 應對和淡定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東方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五百零二章 關鍵一環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七百七十二章 電梯第二百三十三章 蒲公英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五百零六章 威懾失衡第七十五章 代工合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卡位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四起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太平洋區第五百四十二章 滲透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特產品牌第四百四十六章 異常與棄子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一百九十章 東窗事發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三百九十六章 線的延伸第七百六十八章 測試場第五百七十八章 觀點碰撞第四百四十一章 海上都市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四百一十六章 飛廉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四百八十四章 配套第一百七十七章 時代風潮第八十五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五十九章 精密儀器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十九章 誰是獵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口第七百六十四章 馬太效應第四百零二章 換裝和曝光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五百三十八章 豬仔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六百五十三章 人間地獄第四十一章 合作達成第二百二十五章 轟然倒塌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一百四十章 談判第八十七章 紡織第二百二十五章 轟然倒塌第四百七十章 無可奈何第四百八十三章 補貼第四百三十六章 金烏第七百零九章 雪球(六)第五百六十九章 構架基因第三百六十八章 危機第六百三十章 漸冷的現實第七百四十六章 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