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

回收工廠的生活垃圾回收線,已經在試運行,目前每天可以處理500噸生活垃圾,只啓動了兩條回收線。

而燃氣發電機組、燃氣儲存區,也陸續投入試運行中。

工程組和黃修遠等人,在18號完成了第一條燃氣生產線,在原材料充足的情況下,每天可以提煉500噸左右的液化氣。

目前試運行效果良好,將那些難以回收的塑料袋、塑料薄膜、塑料薄膜複合紙之類,加入到廚餘垃圾中。

這三天,分別生產製造了11噸、12.7噸、13.6噸液化氣。

從液化氣提煉情況來看,必須加大垃圾回收數量,以及進一步開拓有機物的回收渠道。

黃修遠已經打算,開啓一條新的生活垃圾回收線,將城區各個垃圾堆放的存量垃圾,分批運輸到工廠處理。

同時吩咐杜金華的工程組,繼續調試燃氣生產線。

而海陸燃氣公司的總經理包思康,也在招兵買馬,親自帶着燃氣推銷人員,一個個鄉鎮去跑業務。

汕美城區。

新鄉。

三輛麪包車,和一輛小貨車,停在戲臺的小廣場旁邊。

包思康和幾個銷售員,擺好了簡易帳篷和小桌子,又拉起了一條優惠大酬賓的橫幅,打開音箱播放音樂。

不少路過的村民,都被吸引過來。

“海陸燃氣?第一瓶半價?”

“真的假的?一瓶煤氣50塊?”

“不會騙人吧?”

一箇中年婦女走上來,向包思康問道:“這位老闆,一瓶真的50塊?”

包思康急忙解釋起來:“靚女,我煤氣都拉過來了,憑藉身份證和電話號碼,第一瓶25塊,如果有問題,最多讓我騙一次。”

另一個年輕人,看到招小代理商的廣告牌,急忙詢問道:“老闆,這個代理怎麼弄?”

“小夥子,我給你介紹一下。”

在包思康的介紹下,這名小夥子也有些意動起來,畢竟附近的燃氣配送,都被其他人做了,而那兩個液化氣公司,根本沒有在招代理商的想法。

現在市面上的燃氣零售價,在一公斤4~5塊之間,一瓶15公斤的液化氣,加上配送費,通常在65~75塊左右。

憑藉價格優勢,打開市場非常容易。

他剛好會開三輪車,到馬宮鎮的燃氣加氣站,每瓶的批發價是48塊,他還有可以自己加價1~7塊,海陸燃氣公司的最高零售建議價,是55塊每瓶。

“我叫王剛,我想辦理代理商申請,要如何弄?”

包思康拍了拍年輕人的肩膀:“小夥子有眼光,來填表。”

那些聽到第一瓶半價的村民,也本着有便宜不佔白不佔,將小貨車拉過來的120瓶液化氣,都買走了。

加上鋼罐的押金,包思康收回了不少錢。

按照海陸燃氣的估計,要維持整個城區80萬人的燃氣供應,以人均每年47.75公斤的消費量。

80萬人,一年就要消費38200噸液化氣,平均每天消費105噸左右。

按照初期的市場佔有率30%計算,海陸燃氣需要每天供應35噸液化氣,後期逐步佔領整個市場,就需要供應105噸以上。

而目前總公司的燃氣生產量,開啓另一條生活垃圾回收線後,加上大量的吸糞車,去農村吸豬糞、城市地下管道吸排泄物,可以將燃氣生產量,提升都日生產量50噸液化氣左右。

燃氣公司在推廣燃氣的過程中,也調研了農村的小型養豬場情況,在城區的各個鄉村,小型養豬場是普遍存在的。

根據目前的調研數據,這些鄉村中的養豬場,大多數規模在幾十頭到幾百頭之間,少數可以達到幾千頭。

整個城區的生豬存欄量,估計在14~15萬頭,日產豬糞210噸左右,其中的幹物質約爲63噸,可以生產液化氣15噸左右。

目前到位的5輛吸糞車,正滿負荷的運轉着,前往各村的養豬場附近,大量運輸豬糞。

畢竟一噸豬糞,可以提煉出大約71公斤的液化氣,液化氣的銷售價,約合每公斤3.3元,71公斤價值232元左右。

另外被提煉了燃氣後的殘餘物,經過調配後,是非常優良有機肥料。

根據燧人公司的相關研究,由於氮16的催化分解,複雜的高分子有機物,會被大量分解成爲燃氣,以及小分子有機物,這些小分子有機物,就是良好的有機肥。

加上氮16在紫外線下,會分解成爲氮氣,或者垃圾中的小分子有機物結合,形成一部分尿素。

而且氮16的催化分解效果,是非常霸道的,對於垃圾之中的微生物、寄生蟲、蟲卵、抗生素之類,可以達到99.9%的滅殺分解,比普通有機肥的高溫發酵,滅殺效果還強大。

儘管有機肥市場魚龍混雜,但是最低價位,也可以達到600元/噸,顆粒有機肥接近1000元/噸,高品質的有機肥可以達到每噸幾千元。

按照燧人公司的評估,煉氣渣有機肥的品質,經過脫鹽脫水處理後,添加有益菌羣,每噸的銷售價,在800~1500元左右。

平均每噸廚餘垃圾、糞便,可以生產200~300公斤有機肥,這個生意也同樣可以做。

回收產業,做的就是斤斤計較,就算是一塊石頭,都要榨出油來,讓資源可以最大限度的回收。

……

汕美城區。

華陽能源公司的加氣站,作爲汕美地區的兩個液化氣供應商之一,在海陸燃氣沒有開拓業務之前,一直維持着68~75%的市場佔有率。

加氣站的業務經理,看着這半個月的液化氣批發量,臉色凝重起來:“這是怎麼回事?”

之前每天都可以銷售七八十噸液化氣,近半個多月來,卻下降到了每天四五十噸,而且下降趨勢明顯。

一旁的業務員,說出了一個可能的原因:“李經理,聽說那個剛剛開張的海陸燃氣,正在搞活動,我們不少客戶都被拉過去了。”

“海陸燃氣?就是那個兩個多月前拿到牌的公司?”

業務員點了點頭:“就是這個公司,他們的優惠力度非常大,15公斤一瓶的液化氣,最高才55塊。”

“55塊?”李經理彷彿屁股被針紮了一樣,一下子從座位上跳起來:“他們是不打算賺錢了?”

“李經理,可能對方想搶客戶,以後肯定會恢復正常價格的。”

走來走去的李經理,並沒有掉以輕心:“不行,我們也要降價,不能讓客戶被搶了。”

上報總公司後,華陽能源的液化氣價格,批發價也隨即下調到3.5元/公斤。

另一個液化氣供應商,也被迫跟着減價,試圖保住客戶。

只是他們沒有發現,海陸燃氣的液化氣來源,並不是從其他地區生產運輸過來的,而是自產自銷的類型。

大家好,我們公衆.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第六百一十六章 工業化第四百四十一章 海上都市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起風了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一百五十三章 邀請函第二百三十六章 浮生若夢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四百六十六章 嘗試與新聞第六百七十九章 路線爭論第五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四百一十六章 飛廉第七百四十四章 前鋒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三百三十六章 結合第六百七十一章 楓葉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消彼長第六百三十四章 有限的愛第二百四十九章 早茶密談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五百一十二章 湯谷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浴火重生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將一軍第三百八十八章 猝不及防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三十七章 偉大的事業第九十三章 旱情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七百二十八章 樂不思蜀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三百零三章 超級公路第一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三百九十六章 線的延伸第七百七十一章 宏大的工程第一百五十二章 雪上加霜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賀歲第六百七十六章 鋪設光纖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一百四十章 談判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第七百六十五章 蟹的故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碳中和第四百八十四章 配套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四百八十五章 軟實力第二十七章 催化劑第六十三章 新品上市第五百九十七章 月球(八)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三百七十五章 細胞陷阱第四百六十九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態與樣機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五百零六章 威懾失衡第六百一十七章 噩耗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盪的時代第八章 重新配置第七百四十四章 前鋒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三百一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第六百零九章 東遊記(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餘波與整合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三十一章 材料革命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四百八十七章 漸變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五百零三章 難題第七章 踏上歸途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第五百九十二章 月球(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曝光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口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五百零四章 新危機第五百九十八章 月球(九)第七百六十四章 馬太效應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六十五章 授權合作第四百四十三章 分紅和危機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二百零二章 配套升級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貴嶼(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三章 大腦抑制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國水務第四百八十四章 配套第一百八十八章 熱議和電器
第六百一十六章 工業化第四百四十一章 海上都市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七百七十七章 堅冰之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起風了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一百五十三章 邀請函第二百三十六章 浮生若夢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四百六十六章 嘗試與新聞第六百七十九章 路線爭論第五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四百一十六章 飛廉第七百四十四章 前鋒第七百三十四章 造物(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三百三十六章 結合第六百七十一章 楓葉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消彼長第六百三十四章 有限的愛第二百四十九章 早茶密談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五百一十二章 湯谷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浴火重生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將一軍第三百八十八章 猝不及防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三十七章 偉大的事業第九十三章 旱情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七百二十八章 樂不思蜀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第三百零三章 超級公路第一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三百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三百九十六章 線的延伸第七百七十一章 宏大的工程第一百五十二章 雪上加霜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賀歲第六百七十六章 鋪設光纖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一百四十章 談判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第七百六十五章 蟹的故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碳中和第四百八十四章 配套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四百八十五章 軟實力第二十七章 催化劑第六十三章 新品上市第五百九十七章 月球(八)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要性第三百七十五章 細胞陷阱第四百六十九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五十六章 生態與樣機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五百零六章 威懾失衡第六百一十七章 噩耗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盪的時代第八章 重新配置第七百四十四章 前鋒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三百一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第六百零九章 東遊記(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餘波與整合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三十一章 材料革命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四百八十七章 漸變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五百零三章 難題第七章 踏上歸途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第五百九十二章 月球(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曝光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口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五百零四章 新危機第五百九十八章 月球(九)第七百六十四章 馬太效應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六十五章 授權合作第四百四十三章 分紅和危機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二百零二章 配套升級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貴嶼(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三章 大腦抑制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國水務第四百八十四章 配套第一百八十八章 熱議和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