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節 半壁

武漢大戰註定了是吳佩孚這一生的最後一戰了,武漢失陷後,他的部隊再也沒有了戰鬥意志,加上本來在湖北的部隊對他的忠誠度就不高,於是紛紛向北伐軍投降,但是出現一個局面,那就是大家都更願意投降唐生智,而不太樂意於投降聯省。

原因很簡單,聯省在跟其他中國勢力的戰鬥中,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不管是打廣西,打貴州還是打四川,最後都沒有保留獨立的割據勢力,這讓大家都很牴觸。但是唐生智不一樣,他不要求投降他的部隊整編,不要求收回被各個大小軍頭把持的地方政權權力,允許他們繼續當土皇帝。

於是大家興高采烈的加入唐生智的集團,重新過着天高皇帝遠的生活。

一時間唐生智勢力大增,勢力橫跨湘鄂兩省,軍力超過十萬,儼然中國一大軍閥耳。

但是唐生智此時卻焦慮不安,他的部隊增加太快,地盤擴張太大,有些難以控制,但是更讓他感到焦慮的,則是聯省的力量。他現在勢力跟聯省錯綜複雜,在湘鄂兩省,這個城市在他的控制下,可能隔壁的城市就被聯省所佔領。聯省的軍力他是清楚的,在湘鄂兩省的戰鬥中,唐生智有意保存實力,刻意出工不出力,對此聯省根本就不在意,樂意自己當尖刀,可是聯省的攻擊太猛了,如利刃斬敗革,任何地方,任何敵人,都沒有一合之力。這讓唐生智覺得,如果自己跟聯省發生了衝突,恐怕也會像吳佩孚那樣,被人一擊即潰。

但是如果要避免兩方衝突,唐生智又覺得不可避免,唐生智相信,聯省絕對不願意撤出這兩省。而自己也不願意完全將這兩省的權力都讓給聯省,可是要打的話,自己又沒可能打的贏。唐生智傾向於談判,他希望聯省跟自己平分兩省地盤,爲此唐生智願意放棄自己的老巢湖南,來換取對湖北的完全支配。

這個決定是唐生智嚴密思慮後的考量,他認爲如果他放棄湖北的勢力,全力固守湖南,那麼將陷入聯省的包圍之中。而且湖北相比湖南來說,也更有發展潛力。湖北有武漢這樣的中國文明的工業城市。有漢陽兵工廠,最重要的是扼守長江中游咽喉,北上東進都十分有利,是一個擴展的好地方。

但是當唐生智向聯省提出換防要求,希望把自己在湖南的部隊都調往湖北的時候,對於軍事調動聯省表示不干涉,但是唐生智要求的,希望自己的部隊能進入聯省控制的一系列大小城市,並以這些城市的賦稅爲軍費的。也就是希望聯省交出這些地盤的另一種說法的時候,聯省拒絕了。義正詞嚴的表示,北伐之中,何談你我。當以大局爲重,共襄統一盛舉。

唐生智很生氣,可是卻又無可奈何,只能繼續謹守着自己的地盤。另一方面開始向蔣價石靠攏,希望藉助外部的力量抗衡強大的聯省。於是一直在北伐中緊密合作的雙方,開始產生了縫隙。一切皆源於利益的改變。

聯省當然不願意放棄湖北了,對於這個交通咽喉,聯省同樣非常看中。尤其是湖北有很強的工業實力,這更是趙澤勇所看中的,怎麼可能跟唐生智交換湖南。而且此時正值跟英國人衝突期間,英國人要出兵中國,聯省的計劃是把他們的軍事力量限制在長江,怎麼可能在這時候放棄長江流域的湖北。如果此時放棄湖北,在湖北打不到聯省部隊的情況下,英國人極有可能在其他方面對聯省動手。

蔣價石則樂見聯省和唐生智的衝突,在唐生智派出使者向蔣價石示好後,蔣價石立刻投桃報李,通過革命政府任命了唐生智爲湖北督軍,也任命了唐生智的親信周斕爲湖北省長。還好蔣價石還算是顧全了大局,隨即就通知聯省方面,希望聯省提交湖南軍政官員。

顯然蔣價石此時對聯省也極盡籠絡,他也清楚,如果他自行任命湖南軍政官員,即便所任命的人是聯省方面的,那也勢必引起聯省方面的不樂,有拉攏收買聯省官員的可能。所以蔣價石乾脆通知聯省,表示湖南需要大員來穩定地方,希望聯省推薦人員,給足了面子。

於是趙澤勇也默認了蔣價石對於唐生智的任命,自己這邊也提供了軍政官員的任命名單,省長趙澤勇給予了趙恆錫這個本家。因爲趙恆錫終於接受了聯省的示好,答應了按照貴州模式重新執掌湖南。至於督軍一職,趙澤勇婉拒了,表示湖南的軍隊不需要一個督軍來共同指揮,湖南不設督軍。

蔣價石此刻還沒有心思把主意打到盟友身上,此時的他加強自己的力量纔是最急迫的,英國人即將到來的干涉,讓蔣價石對北伐進度感到不滿,他恨不能他的軍隊立刻就打到北方去。於是開始使用各種方式來向北擴展。拉攏,收買,挑撥,無所不用其極。而此時的孫傳芳也確實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了,他的手下在革命政府的勾引下,紛紛加入北伐軍。

經過秘密外交努力,浙江各界紛紛打起了另投新主的想法。浙江人對孫傳芳本來就沒有好感,自國民革命軍北伐,頻傳捷報,浙江人大爲興奮,因爲北伐軍的總司令蔣價石是浙江奉化人,從鄉土感情上說,浙江人都樂於見到北伐軍早日進駐浙江。

浙江爲外軍盤踞日久,浙人不堪其擾,所以有了蔣價石這位老鄉總司令,大家都希望早日見到他,早點讓他來主持浙江事務。但是浙江人有不希望浙江捲入戰火,因此多方遊說,希望北伐軍一方不要進軍浙江,又希望孫傳芳將軍隊撤出浙江。可惜他們的美好願望沒能實現,兩方都不可能答應他們的要求。

但是浙江的一大批軍事實力派卻暗中跟北伐軍溝通,省長夏超經過秘密商議後,答應加入了革命軍。革命軍委則任命夏超爲革命軍第十八軍軍長,令其所部保安團共八個營,集中嘉興,向松江進襲上海。

夏超叛變後,孫傳芳立刻任命陳儀爲新任省長。可是陳儀也將自己的部隊調往寧波和溫州,做好迎接北伐軍的準備。

還有一個重要人物,第三師長周鳳歧本也接受了北伐軍的拉攏,決心反孫。周鳳岐將自己在南京軍隊突然開離南京,駐常州的部隊也開拔回浙江。孫傳芳在上海只有嫡系部隊三團,卻要面對夏超的威脅,因此滬杭之間情勢突緊。

好在夏超和周鳳歧不和,而孫部駐守徐州的浙軍陳儀亦和,並不能聯繫起來,對上海的威脅不大。而上海人也開始努力讓上海避免兵災,在商會、洋人各方勢力的努力下,孫傳芳撤出了駐紮上海的部隊,讓上海人治理自己,同時北伐軍也答應了暫時不進入上海。

北伐軍不進入上海,可是不會不進入浙江,尤其是在浙江已經沒有了任何反抗之力的時候。在夏超、陳儀、周鳳岐等人的支持下,北伐軍兵不血刃進入浙江,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有效的抵抗,迅速平定浙江省。蔣價石由江西進入浙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積極支持,在家鄉父老面前意氣風發得意非凡。

進入浙江後,蔣價石自然不會滿足,此時江西和浙江兩路北伐軍合兵一處,向江蘇進攻,勢如破竹,很快連打帶拉的收攏了很多雜牌部隊,並且攻擊到了長江邊上,將革命勢力推進到了長江,加上上有被聯省佔領的湖北和四川等地,此時北洋和南方革命政府的勢力已經各佔半壁江山了。

第156節 瑞昌之戰第72節 回滇目的第230節 二次轟炸第55節 建設欽州港第226節 捷報(1)第67節 隆中對第66節 一個時代第2節 衝突第232節 突圍第222節 我不是阿斗第48節 檢查第120節 獵殺英艦(2)第139節 新式飛機第12節 哈雷崛起第101節 唐生智還是有點作用的第222節 暗鬥第42節 唐繼堯的迷夢第一百十一八節 通告第212節 新的國家形態(2)第98節 龍頭計劃第63節 張澈歸國第37節 雲南省長第201節 緬甸的掙扎第33節 首戰第197節 緬甸變局第17節 新軍第3節 時空倒爺第36節 聯合艦隊第46節 摩托工廠第69節 農業資本萌芽第140節 回家第192節 我們不能投降兩次次第203節 蔣價石是個忍者第108節 錢是個問題第127節 抗英準備第116節 並非衝動第194節 民心民氣第77節 要發戰爭財第168節 瓜分河南第135節 全面制裁第13節 錢臣第63節 張澈歸國第159節 總攻準備第120節 獵殺英艦(2)第67節 中糖公司第140節 回家第127節 抗英準備第6節 連青黴素廠也要建?第226節 捷報(1)第207節 北伐結束第37節 再見王崇陽第154節 英國人的反擊第88節 他又跑了第2節 衝突第220節 激烈的發佈會(2)第10節 朱老總第51節 胡萬的乾兒子第122節 獵殺英艦(4)第81節 北伐路線第53節 身兼兩職第76節 撣邦暴動第123節 獵殺英艦(5)第157節 坦克兵前進第111節 西線突進第9節 藥廠保安隊第11節 暴發戶造大屋第8節 青黴素建廠第155節 大胃口第126節 半壁第30節 主持海軍(1)第106節 犁定湖南第22節 影響第22節 諾貝爾獎第193節 四聲嘆息第2節 衝突第26節 辦報第21節 防彈衣加火箭彈第62節 我怕吃苦第169節 意大利人來了第215節 武裝直升機第89節 貴州請願第8節 平川第81節 北伐路線第88節 昆明市井第89節 貴州請願第19節 洋人求見第234節 廣島海戰第88節 昆明市井第43節 普小洪的末日第55節 我們都是混蛋第54節 烈馬奔騰第114節 局勢第70節 胡萬整軍第121節 獵殺英艦(3)第65節 尼龍出馬第123節 獵殺英艦(5)第162節 總攻打響第147節 全面進攻第71節 交戰
第156節 瑞昌之戰第72節 回滇目的第230節 二次轟炸第55節 建設欽州港第226節 捷報(1)第67節 隆中對第66節 一個時代第2節 衝突第232節 突圍第222節 我不是阿斗第48節 檢查第120節 獵殺英艦(2)第139節 新式飛機第12節 哈雷崛起第101節 唐生智還是有點作用的第222節 暗鬥第42節 唐繼堯的迷夢第一百十一八節 通告第212節 新的國家形態(2)第98節 龍頭計劃第63節 張澈歸國第37節 雲南省長第201節 緬甸的掙扎第33節 首戰第197節 緬甸變局第17節 新軍第3節 時空倒爺第36節 聯合艦隊第46節 摩托工廠第69節 農業資本萌芽第140節 回家第192節 我們不能投降兩次次第203節 蔣價石是個忍者第108節 錢是個問題第127節 抗英準備第116節 並非衝動第194節 民心民氣第77節 要發戰爭財第168節 瓜分河南第135節 全面制裁第13節 錢臣第63節 張澈歸國第159節 總攻準備第120節 獵殺英艦(2)第67節 中糖公司第140節 回家第127節 抗英準備第6節 連青黴素廠也要建?第226節 捷報(1)第207節 北伐結束第37節 再見王崇陽第154節 英國人的反擊第88節 他又跑了第2節 衝突第220節 激烈的發佈會(2)第10節 朱老總第51節 胡萬的乾兒子第122節 獵殺英艦(4)第81節 北伐路線第53節 身兼兩職第76節 撣邦暴動第123節 獵殺英艦(5)第157節 坦克兵前進第111節 西線突進第9節 藥廠保安隊第11節 暴發戶造大屋第8節 青黴素建廠第155節 大胃口第126節 半壁第30節 主持海軍(1)第106節 犁定湖南第22節 影響第22節 諾貝爾獎第193節 四聲嘆息第2節 衝突第26節 辦報第21節 防彈衣加火箭彈第62節 我怕吃苦第169節 意大利人來了第215節 武裝直升機第89節 貴州請願第8節 平川第81節 北伐路線第88節 昆明市井第89節 貴州請願第19節 洋人求見第234節 廣島海戰第88節 昆明市井第43節 普小洪的末日第55節 我們都是混蛋第54節 烈馬奔騰第114節 局勢第70節 胡萬整軍第121節 獵殺英艦(3)第65節 尼龍出馬第123節 獵殺英艦(5)第162節 總攻打響第147節 全面進攻第71節 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