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節 李宗仁北上

意大利軍隊即使在積極,那也是二十多天以後的事情了,此時中國的局勢變化太快,馮玉祥在河南一番苦戰,基本上消滅了河南的奉軍精銳,奉軍開始撤離一寵成癮,豪門新娘太撩人最新章節。

而此時突然蔣價石向聯省軍發來命令,要求聯省軍北上進入河南。

這是什麼意思,奉軍主力都被馮玉祥打敗了,爲什麼還讓聯省軍進入河南作戰?

歷史上蔣價石好像就做過這種奇怪的舉動,當年馮玉祥的部隊逼近北京、天津,但是最後卻是閻錫山得到了這兩座城市。馮玉祥有幾十萬軍隊,那麼閻錫山出動了多少軍隊呢,答案是兩個人。

其中一個是傅作義,而且是以俘虜的身份。閻錫山宣佈加入北伐軍後,並不像跟奉軍打仗,可是奉軍還是攻入了山西的地盤,結果一番苦戰後,傅作義被俘虜,並被帶到了天津。當北伐軍節節勝利的時候,奉軍決定撤出關外,他們一撤離,傅作義就宣佈救人天津警備司令,天津就這樣離奇的成爲閻錫山的地盤。但是此後,馮玉祥就跟閻錫山有了隔膜。

現在馮玉祥在河南幾乎完成了所有的軍事行動,此時卻讓聯省軍進入河南,很簡單就是要挑撥聯省軍跟馮玉祥的關係。而且蔣價石大概還有另一層深意,那就是個廣東革命政府一個交代,因爲廣東政府受到英國人的壓力,他們倒是希望和平解決九江事件的,他們擔心如果任由事態一步步發展,怕是會把整個中國都捲入其中的。而英國人正希望廣東政府能夠將聯省軍調離九江,蔣價石此舉算是給了廣東政府一個交代,給了英國人一個答覆,同時又想給聯省使個絆子,因爲不管是聯省還是馮玉祥誰獨佔了北方,蔣價石都不會安心。

經過討論,聯省軍決定北上。

聯省那些軍官自不用說了。軍閥思想嚴重,地盤多了自然好,趙澤勇都不敢肯定,現在到底有多少軍官是希望聯省出面一統天下,而不是打着北伐軍的旗號,在他們眼裡,蔣價石跟張作霖一樣。還是打到的好。

趙澤勇自己呢,對地盤倒不是太在意,民國時代,地盤很重要,但是前提是你要有保護地盤的實力,就像一年前馮玉祥還志得意滿。帶領部隊入駐北京,可是呢,頃刻間一手組建的國民軍險些土崩瓦解,不是蘇聯人支持,不是北伐戰爭突然打響,他的部隊真的可能從此就煙消雲散,而他馮玉祥也將提前幾年推出中國舞臺。

所以趙澤勇進入河南的打算並不是去搶地盤的。而是爲了加速北伐戰爭的過程,戰爭遷延日久受害最深的永遠是老百姓,早一日結束戰爭,就早一日與民生息,就早一日進行建設,中國邁向世界強國的步伐就早一日開始。

李宗仁向來很擅長忽悠人,尤其是其他軍閥,比如唐生智。

李宗仁北上了。然後唐生智也跟着北上了。

在此之前,唐生智再次和聯省發生嫌隙,因爲安慶問題。安慶作爲安徽省府,不但地理位置重要,經濟地位也十分重要,控扼長江大小船隻都經此地,乃是安徽經濟最好的地方。而且跟徽州一起都是安徽最重要的地方,是徽商的發源地。少了這裡,毫無疑問唐生智就少了一個可以壓榨的地方。

再說了,安慶可是安徽的省府。拿不下安慶,何談佔有安徽。而之前聯省可是答應過他的,打下安徽之後,就讓他主掌安徽軍政民政。可是當唐生智費盡九二虎之力,打下合肥,消滅了孫傳芳在安徽主力,幾乎將整個安徽收復的時候,聯省卻不肯交出安慶來。聯省的解釋是,安慶地理位置重要,是列強沿長江而上的必經之地,此時聯省正跟英國人交戰,不宜此時將安慶移交給唐生智。

說白了,安慶等於是聯省向唐生智借的,可是唐生智總有一種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的感覺,總覺得自己再次被人給騙了。儘管自被騙前他是做好了心理準備的,當時作爲窮小子的他,一聽說可以佔領一個省做地盤,那還管得了什麼呢,當真的打下了一個省後,卻對少一個省府極度不滿起來。說白了,也就是窮小子變成了高富帥之後,胃口更大了,人永遠都不會知足。

但是這次李宗仁又來邀請他了,說要打河南,打下了河南就把河南交給唐生智。唐生智頓時就忘記了安慶的不快,心想拿下河南,怎麼也比得上一個安慶啊,到時候自己兩個省的地盤,在湖北還有自己的存在,對上聯省也就不用像現在這麼劣勢了異界橫行之錦衣衛最新章節。

此前蔣價石在南京修整期間,一方面穩定地方,另一方面拉攏各界勢力,還有一方面對軍隊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編,在這次改編中,他的黃埔系以何應欽第一軍爲核心,吸收吞併了不少軍閥部隊實力大增,成爲廣東革命家中最大的一個軍事勢力。同時蔣價石將第一軍和其他各軍改編成第一集團軍,而他拉攏過來的馮玉祥部隊則給予第二集團軍的番號。

本來這個第二集團軍番號蔣價石是想給與聯省軍的,可惜趙澤勇拒絕了,表示戰爭期間不宜對軍隊進行整頓。

趙澤勇開始很不明白,蔣價石爲什麼老是在軍隊番號上做文章,後來結合歷史纔想明白了。番號這可是蔣價石手裡的一張牌,有番號代表有部隊,有幾個番號就代表幾隻部隊,有幾隻部隊纔有幾隻部隊應該有的軍餉。在後來蔣價石屢屢以這種方式卡過馮玉祥等窮部隊的脖子。而且蔣價石每變動一次部隊,他的黃埔系就統統升一級,打散整編或者相互調動交換,這裡面文章太好做了。

另外一個就是,沒有番號的部隊,中央政府是不予承認的,而番號的發放就掌握在蔣價石的手裡,一旦大家都接受了這個程序,蔣價石又有了一張可以拿捏競爭對手的底牌。

趙澤勇之所以一開始沒想明白,那是因爲他根本就不靠蔣價石發放軍餉,不像其他部隊那樣,就是馮玉祥都要靠着蔣價石接濟才能戰鬥。而聯省呢。看蔣價石就像看乞丐一樣,怎麼可能向蔣價石要軍餉呢,那不是乞丐碗裡奪食嗎。

而且以趙澤勇的想法,戰爭中整頓軍隊確實不利於軍隊戰鬥力。一隻軍隊,形成軍事傳統不容易,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就在於番號,有部電視劇叫永不磨滅的番號的番號。主角之所以極爲渴求一個番號,正是因爲番號代表的是正規軍,代表的是榮譽。一隻部隊他的榮譽就是靠番號來標識的,當老兵不再年輕,走出軍營卸甲歸田後,他所能說的。不外乎,我曾經是某某部隊的士兵,然後充滿自豪感,在回憶中不斷的緬懷曾經的軍旅生涯,曾經的戎馬歲月,曾經的輝煌和光榮。

可是屢屢變動的番號,會讓士兵的榮譽歸屬感找不到寄託。番號代表着一隻部隊,而部隊則是士兵的家,番號變了,士兵就找不到家了。

作爲聯省軍的高層,趙澤勇是知道的,聯省軍已經進化到形成軍事傳統的時代,此時更加不能輕易改變番號,就像李宗仁桂林師擅長山地戰。唐宇縱第四師擅長阻擊戰,萬保邦第一師打仗十分詭異,劉猛第三師打仗中規中矩極少犯錯誤,這都是傳統。新老交替一代一代,這些部隊的後來者,將會把這些傳統繼承下去。而一旦突然改變了番號,改變了軍制。不說現有的士兵會不習慣,後來的士兵們將很難追溯他們部隊的根源。

一隻有軍事傳統的部隊,跟一隻沒有任何底蘊的部隊是不可同日而語的,蔣價石的部隊沒有什麼光榮歷史。也不重視培養這種榮譽感,所以他大可隨意的折騰自己的部隊,只要這種折騰有助於提高他的控制力,有助於他安插親信。可是趙澤勇不能不顧這些東西,聯省的部隊這些難能可貴的傳統趙澤勇可不想放棄,現在他打阻擊知道派唐宇縱第四師,打剿匪這種非正規戰萬保邦第一師很合適,要確保萬無一失打掩護戰,讓劉猛第三師打,打山地戰自然找李宗仁桂林師。但番號連天變動,趙澤勇自己怕是都不知道該如何針對性的調動軍隊了,只能像蔣價石那樣,抓到那隻部隊算那隻。

李宗仁率部先是撤回武漢,然後沿着京漢路北上,穿過大別山進入河南。唐生智則從安徽出發進入河南,在京漢路以東清掃河南部隊。兩支部隊的目的都是京漢路重鎮鄭州,要跟馮玉祥在鄭州會師,然後合併進攻開封。徹底清掃了河南境內的直奉軍隊之後,在繼續向北攻打河北,向東攻擊山東,徹底將奉軍趕出外內。

蔣價石的第一集團軍則在津浦路作戰,要徹底打垮孫傳芳和張宗昌,以及奉軍精銳組成的安國軍主力,佔領整個蘇北後,下一步就是跟其他部隊合圍張宗昌的老巢山東,將張宗昌這個奉軍大將徹底打垮。

這幾個方向中,毫無疑問是蔣價石第一集團軍任務最重,他們面對的是北洋軍勢力聯合起來的主力,但是蔣價石是絕對不會允許聯省軍介入幫助他們的,就是唐生智都不行,對江蘇這個富庶省份蔣價石是志在必得的腹黑竹馬,你被捕了全文閱讀。

而第二困難的,則是馮玉祥的第二集團軍,他們早早佔領了洛陽,並且徹底佔領了豫西北地區,搶在聯省軍之前開始進攻鄭州。他或許也不希望聯省軍佔領鄭州、開封這些大城市吧。於是馮玉祥也先一步碰到了在豫東地區的奉軍主力,而他的對手則是貴公子張學良。

唐生智的部隊較爲順利,沒有怎麼碰到北洋軍主力部隊,他也不敢碰北洋軍主力了,因爲此前在合肥和蚌埠兩地跟直魯聯軍主力硬碰硬了兩回導致損失慘重,要不是這次看清一路上都沒有北洋軍像樣的部隊的話,他可能都不會出安徽,而致力於繼續穩固安徽北部不太安穩的地方。

相比其他人,李宗仁運氣最好,本來京漢鐵路是必爭之地,他應該遇到最大的麻煩。可是京漢路沿線,此時聚集着大批過去吳佩孚的軍隊,他們跟聯省軍打過仗,對聯省飛機大炮等重武器有點恐懼症,等聯省軍這次打了英國軍隊後,他們更是覺得聯省軍絕對不可戰勝。加上此時河南境內十分混亂,河南本地部隊地位尷尬,直系分裂,有的傾向於拉曹錕出山,有的繼續終於吳佩孚,有的則聽命於靳雲鶚的保豫軍。

內部都不知道聽誰的,而敵人卻異乎尋常的強大,那還能有什麼選擇,要麼滅亡要麼投降,而圓滑的河南部隊大都選擇了投降。基本上李宗仁都很少遇到需要攻打的城市,駐馬店、漯河都兵不血刃,然後就一路北上趕到了許昌。

而這時候馮玉祥和張學良在鄭州激戰正酣,李宗仁也不着急,而是在一百公里外的許昌安心的停駐腳步,然後修整,修建機場,儲備物資。

直到時近元旦的時候,馮玉祥實在是看不過去了,自己拼死拼活的在鄭州玩命,可是一時間就是拿不下來,而對方卻躲在許昌看戲。也許等自己攻下了鄭州,對方就跑過來了,到時候是讓他們進入,還是阻止他們。不讓他們進入鄭州說不過去,都是北伐軍,都抱着一個目的,而讓他們進來吧,自己又不會放心,千辛萬苦打下了鄭州給他人做嫁衣的事情,他老馮可不想幹。

索性馮玉祥把心一橫,給李宗仁發去了求援電。

奶奶的,既然打下了也未必是我的,那還不如咱一塊拼命好了。

然後李宗仁快速北上,同時呼叫空軍日夜不息的對奉軍發動進攻。奉軍也有飛機,此前就一直用空軍起伏馮玉祥,可當聯省的空軍一到,奉軍的飛機立刻歇菜,僅僅一天時間,奉軍就徹底告別了掌握天空的時代。接着奉軍遭到聯省空軍的猛烈轟炸,就像他們此前轟炸馮玉祥西北軍那樣。

可是艱苦的西北軍能夠經受轟炸,而且繼續進攻,但是奉軍就不行了,失去了空軍優勢後,他們的士氣迅速降低,逃兵不時出現。而這時候馮玉祥突然停止了強攻,開始修整。顯然在等李宗仁到來一起攻擊,自己死夠了,也該聯省付出犧牲了。

很快李宗仁的部隊抵達了鄭州外圍,前鋒部隊抵近鄭州南三十里遇到張學良派出的攔截部隊,但一個照面就被馮玉祥的山地旅擊垮,都沒來得及使用重炮和秘密武器呢。

擊潰攔截部隊後,李宗仁順利跟馮玉祥會師。馮玉祥立刻就拜訪了李宗仁,然後向李宗仁詳細介紹了鄭州防禦形式,沒有隱瞞的將各種困難都和盤托出,同時表示第二集團軍的部隊損失慘重,已經無力繼續進攻,必須拜託李宗仁的部隊了。

就在馮玉祥等待看聯省軍笑話,看聯省軍怎麼攻擊對方機槍鐵絲網布置起來的嚴密陣地的時候,第二日迎着清晨的朝陽,轟隆隆開過一連串的坦克部隊,有三十輛坦克,橫衝直撞越過戰壕,碾過機槍,一連突破三道陣地,並且炮擊機會鄭州城門,接着揚長而去。

然後,沒有然後了,張學良坐飛機離開了鄭州,鄭州奉軍主力撤退了。

第110節 攻佔咸寧第145節 主動出擊纔是王道第44節 海盜航母?第86節 心理學家第79節 三大軍閥第92節 超級奧哈默第197節 緬甸變局第32節 桂林師第88節 昆明市井第116節 並非衝動第205節 蔣價石下野第61節 再訪女校第141節 馮玉祥的機遇第83節 明暗兩第113節 萬縣慘案第9節 四大龍頭第87節 學習飛行第28節 去做特使第45節 老總有請第76節 撣邦暴動第80節 出川第38節 張澈第222節 我不是阿斗第50節 凱恩斯信徒第14節 借槍第206節 海軍情況第221節 孫科投降第224節 偷襲日本(1)第230節 二次轟炸第152節 力圖全殲第40節 被發現了第3節 事情鬧大了第27節 組建工人聯合會第59節 廣西自治第229節 山本五十六(上)第84節 這不是賭第122節 獵殺英艦(4)第236節 山本五十六(中)第51節 胡萬的乾兒子第9節 四大龍頭第28節 去做特使第70節 爭地第154節 英國人的反擊第11節 暴發戶造大屋第108節 錢是個問題第64節 全民習武第150節 遭遇戰第18節 護法戰爭結束第140節 回家第44節 雙料諾獎的麻煩第135節 全面制裁第217節 你爸爸是總統了第125節 屈原鎮慘案第232節 突圍第115節 軍事調動第68節 很多個‘中’字公司第14節 借槍第35節 徐聞戰事第197節 緬甸變局第141節 馮玉祥的機遇第62節 移風易俗第146節 就是要蠻幹第14節 借槍第87節 意氣風發的蔣價石第232節 突圍第96節 中糧公司第157節 坦克兵前進第193節 四聲嘆息第63節 張澈歸國第50節 凱恩斯信徒第46節 囂張的海盜飛機第11節 暴發戶造大屋第26節 旅歐見聞第130節 英國出兵第236節 山本五十六(中)第79節 欽州港通車第219節 激烈的發佈會(1)第50節 凱恩斯信徒第154節 英國人的反擊第126節 半壁第212節 新的國家形態(2)第163節 大勝第37節 雲南省長第1節 穿梭門第31節 火炮登場第56節 鐵路超預算第86節 充實軍備第85節 改組訓練營第48節 檢查第63節 女人問題第198節 大力支持第126節 半壁第38節 平復第166節 李宗仁北上第69節 農業資本萌芽第50節 進佔廣西第66節 農會第71節 第一親信第39節 海盜?海軍?
第110節 攻佔咸寧第145節 主動出擊纔是王道第44節 海盜航母?第86節 心理學家第79節 三大軍閥第92節 超級奧哈默第197節 緬甸變局第32節 桂林師第88節 昆明市井第116節 並非衝動第205節 蔣價石下野第61節 再訪女校第141節 馮玉祥的機遇第83節 明暗兩第113節 萬縣慘案第9節 四大龍頭第87節 學習飛行第28節 去做特使第45節 老總有請第76節 撣邦暴動第80節 出川第38節 張澈第222節 我不是阿斗第50節 凱恩斯信徒第14節 借槍第206節 海軍情況第221節 孫科投降第224節 偷襲日本(1)第230節 二次轟炸第152節 力圖全殲第40節 被發現了第3節 事情鬧大了第27節 組建工人聯合會第59節 廣西自治第229節 山本五十六(上)第84節 這不是賭第122節 獵殺英艦(4)第236節 山本五十六(中)第51節 胡萬的乾兒子第9節 四大龍頭第28節 去做特使第70節 爭地第154節 英國人的反擊第11節 暴發戶造大屋第108節 錢是個問題第64節 全民習武第150節 遭遇戰第18節 護法戰爭結束第140節 回家第44節 雙料諾獎的麻煩第135節 全面制裁第217節 你爸爸是總統了第125節 屈原鎮慘案第232節 突圍第115節 軍事調動第68節 很多個‘中’字公司第14節 借槍第35節 徐聞戰事第197節 緬甸變局第141節 馮玉祥的機遇第62節 移風易俗第146節 就是要蠻幹第14節 借槍第87節 意氣風發的蔣價石第232節 突圍第96節 中糧公司第157節 坦克兵前進第193節 四聲嘆息第63節 張澈歸國第50節 凱恩斯信徒第46節 囂張的海盜飛機第11節 暴發戶造大屋第26節 旅歐見聞第130節 英國出兵第236節 山本五十六(中)第79節 欽州港通車第219節 激烈的發佈會(1)第50節 凱恩斯信徒第154節 英國人的反擊第126節 半壁第212節 新的國家形態(2)第163節 大勝第37節 雲南省長第1節 穿梭門第31節 火炮登場第56節 鐵路超預算第86節 充實軍備第85節 改組訓練營第48節 檢查第63節 女人問題第198節 大力支持第126節 半壁第38節 平復第166節 李宗仁北上第69節 農業資本萌芽第50節 進佔廣西第66節 農會第71節 第一親信第39節 海盜?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