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章堅壁清野

朝鮮鴨綠江邊,義州附近。

冷冽的寒風中,曠野裡出現一道黑線,隨着時間的推移,線條逐漸變粗變長,最後變成一張地毯,慢慢覆蓋大地。

東岸清軍營寨裡,清軍士卒涌到寨牆邊,看見移動的地毯,瞬間騷動起來。

無數頭戴軍帽,身穿過膝大衣,肩抗插着雪亮刺刀燧發槍的魏軍,昂着頭,嘴裡哈着白氣,向是一列列齊頭並進的蒸汽火車一樣向前挺進。

在無邊無際的軍陣中軍旗飄揚,二十萬大軍足有數百面認旗,寫着“關張趙馬黃”等漢字的旗幟獵獵作響。

雄赳赳氣昂昂的魏軍將士,向前挺進,軍官在認旗下昂首闊步,意氣風發。

他們呈現的畫面,彷彿高義歡曾讀過近代歷史課本中,八國聯軍進軍北京的一副插圖。

這時高義歡身上披着貂皮,身邊是氣宇軒昂,帶着一絲驕狂氣息,準備一展身手的武院生們。

這次高義歡拉出這麼多人馬,打朝鮮其實只是個藉口,更深層次的意圖,其實是藉機會提拔大批武院生,使得帝國軍校的高才生們,逐漸掌握軍隊。

魏軍的高級將領,多是舊式將領,許多人都是草寇出身,沒讀什麼書,不明大義,還有各種風吹兩邊倒的降將、軍閥。

這些人都有本事,大部分人都忠於高義歡,但是他們身上卻也有不少舊式軍官的毛病。

雖說高義歡相信自己能鎮住他們,只要繼續給好處,這些人就會一直效忠他,但是高義歡不可能把好處,全部都給他們。

高義歡與勳貴集團之間,出現了衝突,便使得他對老將們不太放心,所以他決定提拔接受過教育的武院生,來逐漸取代老將們。

這不僅能讓高義歡覺得安心,也是軍隊發展的潮流。

這時漫山遍野魏軍向前挺進,肩上的刺刀,隨着士卒的腳步上下起伏,騎兵在兩翼縱馬馳騁,火炮和輜重大車於後隨行,場面蔚爲壯觀。

高義歡騎在馬上,意氣風發,謂左右道:“萬曆年間,明軍曾從此渡江進入朝鮮,擊敗了倭國。今日朕率軍親征,再次進入朝鮮,不只要掃滅殘清,還要對朝鮮實施教化,納入大魏版圖。”

雖說朝鮮一地很窮,歷代中原王朝都看不上眼,就連皇太極令清軍擊敗朝鮮後,也因爲不合算,沒佔據朝鮮這個窮地方,但是高義歡覺得,既然打下來了,沒理由再扶植一個政權。

既然朝鮮一直仰慕中國文化,自稱小中華,作爲中國天子,高義歡還是很樂意,張開懷抱,讓朝鮮融入大魏這個大家庭的。

受到此前軍功授田制度的影響,魏軍上下對於版圖,都充滿了可望,充滿了兼併的慾望。

將士們誰也不知道,打下來的土地,會不會成爲自己的田產,而只要有可能,他們便有吞併的慾望。

現在高義歡雖然停止在關內賜予軍功田,但是爲了刺激移民和拓殖,卻沒有停止賜給將士關外土地和新佔據的土地。

衆多將領聽了高義歡的話,臉上都笑了起來。

誰也不會懷疑高義歡的話語,二十萬大軍必定能掃滅殘清,吞併朝鮮。

將士們向對岸看去,那就是明軍曾經戰鬥過,擊敗倭寇的地方。

如今比明軍更加強大的魏軍,來到這裡,朝鮮的清軍能夠抵擋大魏的雷霆之怒麼?

這時魏軍進抵江北,高義歡一揮手,身後大軍便陸續停止下來。

他目光遠眺對岸,發現對岸營地裡的清兵,居然還沒跑,不禁笑了,“這點兵馬,也敢攔朕!”

“陛下,臣願率三千兵馬擊破敵營!”一名年青軍官立時行禮道。

軍官是樑以樟的兒子,他父親是文官,他卻非要從軍,是軍中少壯派,被高義歡編寫的教材,深深毒害。

高義歡點了點頭,大笑道:“好,朕準了!”

這次出來就是拿清軍,給他們練練手,高義歡當即同意,還很有興致的跟李定國打賭,不出半個時辰,就能擊敗清兵。

魏軍斥候早就探查清楚,義州附近只駐紮了三千清兵,高義歡不曉得豪格這麼分配兵力有什麼意義。

這時旁邊的李定國卻詫異道:“奇怪,不逃也罷,居然還敢出來應戰!”

“咦?”高義歡順勢看去,果見清軍營門緩緩打開,一羣清軍涌出營寨,慌忙列陣。

“這些歪瓜裂棗,想做什麼,難到還要出營跟朕野戰?”高義歡氣笑了。

正當高義歡準備揮手下令,讓軍隊出擊,滅了敵兵時,對面卻奔出幾名騎兵,直接向魏軍跑來。

見此高義歡收回手臂,叫停了準備出擊的軍隊,眯眼注視着踩着冰面過河的清將。

他們沒穿鎧甲,沒帶兵器,一直奔到西岸,被陣前的魏軍攔住,然後被前軍士卒領至中軍。

幾名清將見了高義歡,爲首一人納頭便拜,用有些生硬的漢話,說道:“罪臣崔吉明,原朝鮮國兵曹判書,拜見天朝皇帝,恭請天兵入朝滅虜!”

高義歡眉頭舒展,原來是朝鮮軍隊,“你駐守於此不撤,就是爲了恭迎朕嗎?”

崔吉明道:“回稟皇帝陛下,虜首豪格,正於朝鮮燒死搶掠,意圖堅壁清野,對抗天朝,罪臣是特來肯請陛下救一救三韓百姓!”

朝鮮本來就窮,魏軍很難得到補給,豪格還來個堅壁清野,就有點討厭了。

高義歡問道:“豪格現在何處?”

崔吉明道:“還在平壤,不過正準備往南撤退!”

李定國道:“陛下,豪格不守平壤,又堅壁清野,退往南部,估計是想拉長我軍糧道,同我們比消耗。”

高義歡笑道:“朕的軍糧可自登州渡海而來,他的算盤恐怕打錯了。”

李定國道:“朝鮮境內多山,有幾座山城,要是讓豪格退入堅守,大軍無法展開,攻擊必然曠日持久,消耗甚多。”

二十萬大軍每日消耗確實很多,高義歡並沒有長期再外拉練的打算,他眼睛一眯,忽然喝道:“趙世仁,朕命你帶一萬騎兵,立刻南下追擊。”

第1001章衝向南岸第330章魏軍撤退第557章天予要取第22章新的任務第807章高名衡的建議第623章決戰豫南(十一)第521章豐富軍旅生活第253章太子到了第304章一錘子買賣第674章強秦之勢第910章祖墳被刨第165章藤縣破韃第830章燧發槍陣的對決第14章殺韃的豪傑第738章一觸即發第202章兼併友軍第823章滾滾而來第369章延安失守第852章新的威脅第534章這道題很難第868章主攻方向第830章燧發槍陣的對決第1004章江南士紳第185章刁民全反了第760章鐵人衛第557章天予要取第265章探花郎陳名夏第114章招降人才第455章高義歡不簡單第956章怪悲壯的第70章水灌開封下第436章拖明朝下水第166章回到歸德第595章金聲桓開溜第347章求撫求餉第736章伏擊鰲拜第580章順軍歸降第925章一定要搞到海船第235章西安開朝第782章準備就緒第607章兵臨洛陽第256章虜兵南下第929章王家屏進獻徐州第792章朕先退到船上第827章進入戰場第353章明軍有點瓢呀第372章好事、壞事第910章祖墳被刨第684章嫂嫂也在第702章魏國新政下第100章兄弟相會第437章高大帥仁義第178章各懷鬼胎第166章回到歸德第159章回河南第386章治你個通敵之罪第992章穿插突進第25章不要太浪第644章政治題第919章兵臨兗州第759章治好多爾袞的狂躁症第22章新的任務第513章返回南陽第146章傳首汝寧第1083章皇帝不高興第539章劉黑子的危局還沒寫完遲會兒更第63章私下交易第542章劉黑子還沒死第255章招攬人才第622章豫南決戰(十)第514章去明朝化第1090章真正的勝利者第472章高大帥很有才華第125章召集士紳第370章訓練新卒第256章虜兵南下第978章迅猛擴張的羅剎第778章夜間投降第421章高兄弟胃口很大第964章新的開始第735章繞道入關第111章破崇王府第609章打個野戰怎麼那麼難第861章西域風起第681章接受稱藩第1022章南明攻臺第788章朱慈烺膨脹了第328章大明還有沒有王法第647章科舉結束第243章李巖巡視豫南下第815章劉宗敏的騷操作第897章攻下錦州第15章大明國情第706章濟爾哈朗的盤算第668章敢進陣麼?第113章高賊義歡第2章高二哥失憶了第341章軍民魚水情第250章自生火銃
第1001章衝向南岸第330章魏軍撤退第557章天予要取第22章新的任務第807章高名衡的建議第623章決戰豫南(十一)第521章豐富軍旅生活第253章太子到了第304章一錘子買賣第674章強秦之勢第910章祖墳被刨第165章藤縣破韃第830章燧發槍陣的對決第14章殺韃的豪傑第738章一觸即發第202章兼併友軍第823章滾滾而來第369章延安失守第852章新的威脅第534章這道題很難第868章主攻方向第830章燧發槍陣的對決第1004章江南士紳第185章刁民全反了第760章鐵人衛第557章天予要取第265章探花郎陳名夏第114章招降人才第455章高義歡不簡單第956章怪悲壯的第70章水灌開封下第436章拖明朝下水第166章回到歸德第595章金聲桓開溜第347章求撫求餉第736章伏擊鰲拜第580章順軍歸降第925章一定要搞到海船第235章西安開朝第782章準備就緒第607章兵臨洛陽第256章虜兵南下第929章王家屏進獻徐州第792章朕先退到船上第827章進入戰場第353章明軍有點瓢呀第372章好事、壞事第910章祖墳被刨第684章嫂嫂也在第702章魏國新政下第100章兄弟相會第437章高大帥仁義第178章各懷鬼胎第166章回到歸德第159章回河南第386章治你個通敵之罪第992章穿插突進第25章不要太浪第644章政治題第919章兵臨兗州第759章治好多爾袞的狂躁症第22章新的任務第513章返回南陽第146章傳首汝寧第1083章皇帝不高興第539章劉黑子的危局還沒寫完遲會兒更第63章私下交易第542章劉黑子還沒死第255章招攬人才第622章豫南決戰(十)第514章去明朝化第1090章真正的勝利者第472章高大帥很有才華第125章召集士紳第370章訓練新卒第256章虜兵南下第978章迅猛擴張的羅剎第778章夜間投降第421章高兄弟胃口很大第964章新的開始第735章繞道入關第111章破崇王府第609章打個野戰怎麼那麼難第861章西域風起第681章接受稱藩第1022章南明攻臺第788章朱慈烺膨脹了第328章大明還有沒有王法第647章科舉結束第243章李巖巡視豫南下第815章劉宗敏的騷操作第897章攻下錦州第15章大明國情第706章濟爾哈朗的盤算第668章敢進陣麼?第113章高賊義歡第2章高二哥失憶了第341章軍民魚水情第250章自生火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