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舉旗造反(二)

北京城,滿清攝政王多爾袞同樣瞭解瞭如今大明境內所發生的事情,他甚至比李自成和張獻忠還要了解。自從上一次徐州大敗而歸之後,多爾袞便派遣更多的人手潛入南方各地,時刻監視南方大明的一舉一動,以防備大明派應龍軍北上的可能。

“同時得罪天下士族和同脈宗室,朱慈烺事先不可能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從事情的前因後果來看,朱慈烺是--故意這麼做的!”多爾袞雖然不想承認,但事實便是如此。

早先時候,在大明還未頒佈那道聖旨的時候,大明的應龍軍以及各路大軍頻頻調動,滿清散佈在南方各地的探子早就將這樣的情報傳到了多爾袞手中。

多爾袞剛剛接到探子情報的時候,只能斷定朱慈烺很可能有大動作,但猜測不出可能是什麼事情,無論如何他也沒想到朱慈烺會這樣做。

“朱慈烺小兒如此魄力,本王不如也,但他想要成功,本王亦不看好他!”話雖然這麼說,可是多爾袞心裡的壓力卻更大了。

畢竟,事情本沒有絕對,朱慈烺登基不過短短兩年便能扭轉大明原先大廈將傾的頹勢,將大明發展到至今天隱隱能令大清恐懼的地步,朱慈烺絕非庸才,多爾袞早就將朱慈烺放在了和他同等的高度看待,若是朱慈烺最後真的成功了呢?

多爾袞不敢想下去了,他已經不得不佩服朱慈烺的魄力和勇氣了,他更知道若是朱慈烺真的有辦法成功壓制住天下士族和宗室力量的反噬,強行將那道聖旨推行下去的話對大明到底意味着什麼。

做爲一代梟雄,掌握着大清和天下半壁江山,多爾袞的眼光很毒辣,從一開始他便清楚大明的弱勢在哪裡,便是一年下來根本入不敷出的稅收,大明立國近三百年,宗室龐大,最多時將近二十萬,就算當前大明失去了半壁江山也還剩下超過十五萬,這麼多的宗室佔據的資源是恐怖的,更何況大明每年還要給他們發放祿米和俸祿,這對大明的壓力可想而知,再加上幾萬士族,兩方加在一起足足佔據大明大半土地和資源,還要每年消耗大明國庫的開支,大明若只靠一年的稅收的話,根本養不了多少軍隊。

要打仗,金錢太重要了,徐州大戰,大明之所以能出動那麼多大軍,調動那麼多資源,其實便是得益於查抄東林黨二百多官員和魏國公府得到的銀錢,要不然,當年一下子得到的那三千多萬兩金銀的支持,徐州大戰,大明根本沒有半絲勝算。

就算是前些日子,朱慈烺查抄鹽政一下子獲得了比當年查抄東林黨和魏國公府還多數倍的金銀,多爾袞的壓力都沒有現在那麼大,畢竟那些都是不義得來的,一次而過沒有第二次。

可是一旦大明成功取消了對這些士族和宗室的特權,大明的國庫便能一下子多出兩倍的收入,而且源源不斷,時間推移下來影響是極大的,大明的實力將持續爆發式增長,這纔是多爾袞最擔憂的。

“可惜,徐州大戰八旗元氣大傷,蒙古諸部隱隱有些異動,八旗要料理這些‘瑣事’,抽不出力量,要不然本王必然揮兵南下橫插一槓,就算不能趁機覆滅大明,一統天下,也要打亂朱慈烺的部署,將他的設想扼殺在搖籃當中,同時加劇大明境內的動盪,讓大明不能穩定發展,達到不斷削弱大明實力的目的,可惜-時不待我啊!”多爾袞嘆息道。

這時,一名正白旗將領突然走了進來。

“啓稟攝政王,蒙古塔塔爾部聯合乃蠻部等七大部落起兵八萬反叛,科爾沁,察哈爾等部遭突襲,損失慘重,科爾沁王派使臣向大清求援!”

“啪!阿布拉!本王待他不薄,他竟敢反叛!”多爾袞一拳打在桌面上,怒道。

多爾袞雖然曾猜測蒙古諸部會有人反叛,但他並沒有想到居然是塔塔爾部牽的頭,想到當年阿布拉曾拉他參拜長生天結義,兩人都救過對方的性命,堪稱兄弟手足一般的情誼,想不到卻是他第一個在背後捅刀子,多爾袞如何能不痛心。

“王爺,有一則消息奴才並不能確定。”那名正白旗將領微微沉吟說道。

“說!”

“曾有探子看到幾個漢人出現在塔塔爾部,不過並未查出是否跟大明有什麼關係,屬下不敢自行斷定!”

多爾袞當即眼角一跳,下意識的便感覺塔塔爾帶頭反叛必然跟大明有關係。

“呵,原來朱慈烺是早有預謀,蒙古大部反叛攻打科爾沁等部,正中我大清的命門,讓本王不得不救!”多爾袞咬牙切齒,科爾沁是大清的鐵桿盟友,科爾沁草原更是滿人後方的屏障,一旦科爾沁抵擋不住,蒙古叛軍便能直搗八旗老巢,滿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放任不管。

大明中興二年三月二十四日,多爾袞親率兩萬七千滿八旗進入蒙古草原支援科爾沁。

消息很快經錦衣衛密探傳回南京城。

皇宮,朱慈烺冷笑一聲道:“哼,朕要做下那等關乎大明存亡的大事,自然有周全的準備,多爾袞想插手,朕也不會給機會給他!”

早在清洗鹽政之前朱慈烺便在這方面有所部署,就是爲了讓蒙古人和滿人狗咬狗,無瑕南顧,只要大明此次改革成功,滿人便如土雞瓦狗,大明瞬間便可將之碾碎。

江西豐城縣城外,人馬涌動。

“快快!”無數人影突然出現,向着城門奔來。

“打開城門!”鎮守城門的一名百總大喝。

“吱吱-”豐城縣城門瞬間被打開,城外上萬人影瞬間涌入。

“殺啊-----”

看着豐城縣瞬間陷落,福王無比激動,從今往後,這個天下就是他的了。

“報--”

“啓稟皇上,大明中興二年三月二十七日,福王在江西聯合數十豪強和三大藩王起兵六萬,豐城,奉先,安義等十數縣陷落,反軍以發展到十五萬人!”

朱慈烺瞬間站了起來,眼中殺機爆閃。

“終於要開始了嗎!”

“傳朕旨意,應龍軍各軍五天之內不得妄動。”朱慈烺冷笑,他要等所有想反叛的人都跳出來,好將他們一網打盡!

朱慈烺並非自大,而是對當前的應龍軍有絕對的自信,擁有強大野戰大炮配合的應龍軍戰力所向無敵,不是反軍臨時組建的烏合之衆能力敵的,這便是朱慈烺最強大的依仗!

--

第348章 臺灣光復第272章 鄭芝龍(二)第458章 泰安兵變(一)第1044章 摧枯拉朽第176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一)第405章 硬氣第484章 決戰燕碭山第89章 一石二鳥第8章 生擒李巖第280章 霹靂(下)第251章 軍制革新第959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七)第631章 德川家光之死(二)第65章 謠言第1081章 日益強大的歐洲第127章 應龍軍北上第861章 壯烈(二)第542章 反奴隸法出臺第832章 沙俄大軍入侵第259章 鋤奸(四)第412章 張獻忠退守成都第583章 東海艦隊封鎖海峽第537章 大明中央銀行(三)第183章 棄守泰安(上)第442章 關寧軍之殤(一)第326章 秋糧的大豐收(一)第540章 大明律法第489章 決戰燕碭山(六)第1003章 噩夢般降臨第224章 城外輪戰(一)第748章 東南亞攻略第201章 徐州第921章 攻佔墨西哥城(一)第810章 大海戰陰雲(二)第769章 圍殲暹羅大軍(二)第946章 鐵甲艦初顯威(三)第951章 規模龐大的歐洲聯合艦隊第354章 移民與漢化第825章 全軍覆沒第686章 決戰伊斯法罕(一)第928章 決戰巴拿馬(三)第916章 法國殖民軍的絕望第176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一)第956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四)第452章 北伐前夕(六)第775章 暹羅王投降第338章 妥協第965章 各國來使第1067章 愛琴海海戰一第731章 道教興起第166章 劉宗敏戰死(中)第1章 朱慈烺第90章 戲耍左良玉之計第972章 清奧之戰的轉折第659章 殺戮第467章 東光縣城下(二)第613章 準備攻打倭國第257章 鋤奸(二)第222章 徐州城下(一)第844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第366章 龍鳳彎之戰(二)第811章 大海戰陰雲(三)第1052章 決戰巴格達(一)第522章 朝鮮世子的憤怒第619章 決定倭寇命運的聖旨第1024章 清奧間的聯姻第914章 進攻加拿大第786章 暹羅國投降(二)第584章 朝鮮海峽海戰第925章 五國聯盟軍第1060章 無力迴天第319章 提倡經商(一)第958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六)第803章 佔領澳洲(三)第484章 決戰燕碭山第822章 決戰巴拉平原(六)第367章 悲慘的李自成(一)第924章 攻佔墨西哥城(四)第250章 撫卹事宜第58章 相聚第505章 蒙古臣服第336章 鄭家的恐懼(一)第905章 進攻北美十三州(二)第601章 戰後第721章 定計第270章 火器局的突破第270章 火器局的突破第323章 陳秀秀第827章 哥薩克之敗第348章 臺灣光復第1028章 非洲的爭奪第407章 慘烈(二)第1031章 與歐洲合縱?第141章 解決難民第15章 南下滄州第939章 橫掃南美洲(一)第225章 城外輪戰(二)第754章 南渡河之戰(三)第351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一)第143章 不甘寂寞的張獻忠
第348章 臺灣光復第272章 鄭芝龍(二)第458章 泰安兵變(一)第1044章 摧枯拉朽第176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一)第405章 硬氣第484章 決戰燕碭山第89章 一石二鳥第8章 生擒李巖第280章 霹靂(下)第251章 軍制革新第959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七)第631章 德川家光之死(二)第65章 謠言第1081章 日益強大的歐洲第127章 應龍軍北上第861章 壯烈(二)第542章 反奴隸法出臺第832章 沙俄大軍入侵第259章 鋤奸(四)第412章 張獻忠退守成都第583章 東海艦隊封鎖海峽第537章 大明中央銀行(三)第183章 棄守泰安(上)第442章 關寧軍之殤(一)第326章 秋糧的大豐收(一)第540章 大明律法第489章 決戰燕碭山(六)第1003章 噩夢般降臨第224章 城外輪戰(一)第748章 東南亞攻略第201章 徐州第921章 攻佔墨西哥城(一)第810章 大海戰陰雲(二)第769章 圍殲暹羅大軍(二)第946章 鐵甲艦初顯威(三)第951章 規模龐大的歐洲聯合艦隊第354章 移民與漢化第825章 全軍覆沒第686章 決戰伊斯法罕(一)第928章 決戰巴拿馬(三)第916章 法國殖民軍的絕望第176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一)第956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四)第452章 北伐前夕(六)第775章 暹羅王投降第338章 妥協第965章 各國來使第1067章 愛琴海海戰一第731章 道教興起第166章 劉宗敏戰死(中)第1章 朱慈烺第90章 戲耍左良玉之計第972章 清奧之戰的轉折第659章 殺戮第467章 東光縣城下(二)第613章 準備攻打倭國第257章 鋤奸(二)第222章 徐州城下(一)第844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第366章 龍鳳彎之戰(二)第811章 大海戰陰雲(三)第1052章 決戰巴格達(一)第522章 朝鮮世子的憤怒第619章 決定倭寇命運的聖旨第1024章 清奧間的聯姻第914章 進攻加拿大第786章 暹羅國投降(二)第584章 朝鮮海峽海戰第925章 五國聯盟軍第1060章 無力迴天第319章 提倡經商(一)第958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六)第803章 佔領澳洲(三)第484章 決戰燕碭山第822章 決戰巴拉平原(六)第367章 悲慘的李自成(一)第924章 攻佔墨西哥城(四)第250章 撫卹事宜第58章 相聚第505章 蒙古臣服第336章 鄭家的恐懼(一)第905章 進攻北美十三州(二)第601章 戰後第721章 定計第270章 火器局的突破第270章 火器局的突破第323章 陳秀秀第827章 哥薩克之敗第348章 臺灣光復第1028章 非洲的爭奪第407章 慘烈(二)第1031章 與歐洲合縱?第141章 解決難民第15章 南下滄州第939章 橫掃南美洲(一)第225章 城外輪戰(二)第754章 南渡河之戰(三)第351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一)第143章 不甘寂寞的張獻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