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收復嶽州

湖廣巡撫王聚奎、鄖陽巡撫李乾德、巡按御史劉熙柞等高級官員護送惠王朱常潤和吉王朱慈煃離開長沙,前往衡州。棄城出逃的這批官員和宗藩剛剛離開長沙城的次日,張獻忠大軍就包圍了長沙城。

“大王,我們得到內線消息,惠王和吉王都跑了,不過吉王府金銀財寶太多了,都沒有帶走,還把不少家人和宮女都留在城內。”張可望得到了內線送來的消息,立即向張獻忠稟報。

張獻忠冷笑一聲:“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我們攻下長沙,把他的吉王府給搶光了!把吉王的地契店契都燒了,再把土地、店鋪和房屋都分給我們的有功之臣。吉王府也一把火燒了!”

張定國道:“大王,吉王府佔了長沙城一半,若是一把火燒了,豈不可惜了?”

張獻忠牛眼一瞪,冷笑道:“可惜什麼?我們在這裡又不可能住長久,不燒了還留給朱慈煃回來住?”

張可望道:“義父高明!長沙水陸交通十分發達,湖廣之地四面受敵,無險可守,大軍應順江東下,奪取南京,爭得龍盤虎踞之地。”

軍師汪兆麟卻說道:“奪取了長沙之後,我軍不應往東,明軍重兵沿江駐守,尤其是駐紮武昌的武威伯,水陸大軍皆爲精銳;再往東進,有駐守黃州的左良玉,即便我軍僥倖抵達南京,有明將黃得功駐守,恐怕難以攻克南京堅城。以學生之見,攻下長沙之後,不如趁着闖王同孫傳庭在北方交戰之機,我軍西進,效法武侯諸葛亮奪取四川天府之國,以求日後稱雄天下,至少亦可如劉備也,以一天下三分也。”

張獻忠哈哈大笑:“仼先生真乃吾之諸葛孔明也!”

汪兆麟道:“大王,當務之急是先攻長沙。長沙城池堅固,若是強取,恐怕我軍損失慘重。攻城爲下攻心爲上,我軍當向城內喊話,力勸守軍投降。兩藩王兩巡撫都跑了,城中守軍還有多少鬥志?”

“好,那就依汪先生的,先圍城,再勸降!”張獻忠喝令下去,令人包圍長沙。

七百餘里外的武昌,李國棟已經發兵,他親自率領七千輕重騎兵、三千龍騎兵和一千夜不收,共計一萬一千清一色的騎兵,從武昌登船,一路逆流而上,沿着長江抵達嶽州。

張獻忠留在嶽州的兵馬不多,守將張能奇見明軍水師強大,又見是武威伯李國棟旗號,於是棄城而逃。

李國棟沒有下令追擊獻軍,而是先進入嶽州城內,清點損失情況,再派人去周邊農場視察民情。不久之後,派出去的輕騎兵就回來稟報,說城內士紳大族損失慘重,不是被殺就是跑了,也有不少士紳豪強投靠了獻賊。城內城外的百姓的損失情況還算比較好,張獻忠攻下嶽州之後,並沒有屠殺百姓,也未搞強行抓走青壯的惡行,所以老百姓受的損失不大。

原嶽州知府衙門內,李國棟翻看戶籍冊和地契的官府留底等資料,還有一批從周圍縣城請來的秀才幫着他一起整理資料。

“你們把所有的戶籍冊、地契、房契、店契都整理好,被滅門的士紳,投賊的士紳名下土地財產,全部另外整理出來,無論是無主之地,還是投賊叛逆之地,全部沒收充公。”李國棟對那些讀書人說道。

隨着晉陽軍實力大增,不少屢試不中的秀才、童生紛紛來投。一些多年不中的老童生和秀才,早就對科舉制度失去信心了,他們自知再考下去也沒有前途,於是就有一些“有識之士”看到了李國棟的未來,便來投奔晉陽軍,爲自己的將來博取一個前程。

特別是秀才,理論上來講,明朝的秀才就已經是步入士紳階層了,但還是最底層的士紳,沒有當官資格,充其量只能當個私塾老師,連給縣令當師爺,縣令還看不上一個小秀才。舉人是有當官資格,但只是有資格,能夠當個縣丞之類的小官,若是不中進士,就沒有升遷資格。

李國棟向這些讀書人承諾,來幫他做事,不入軍籍,只是來幫忙,這就意味着他們還是士紳的一員,而不是低賤的軍戶。

有一大批讀書人幫忙,資料很快就整理完了。

李國棟對那些不動產進行了分類處理:全家被滅(不一定都被殺光了,有的是家裡男人大部分被殺了,婦孺老弱被獻軍擄走)的那種士紳的不動產,全部沒收充公;投了賊的士紳不用說了,安上一個從賊之罪,家產全部沒收充公;至於是暫時逃走的士紳,地契、房契和店契之類的保留,等他們回來,這些不動產還是他們的。

“大哥爲何不趁機把所有的士紳都收拾了?”韓大山問道。

“不急着收拾他們,等以後有的是機會。湖廣士紳遭了獻賊,損失慘重;今後若是建奴入關,北方士紳想必會紛紛投敵。這樣不就剩下東林黨一家獨大了?我們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還得留下一些湖廣士紳來牽制東林黨。”李國棟笑道。

“建奴入關?大哥每次都說建奴入關,建奴真有可能竊取中原嗎?”韓大山表示不相信。

“你們就沒人相信我的話,那就當我沒說過。不過可以打個賭,看賭什麼?”

韓大山想了半天,最後還是搖了搖頭:“算了,我和大哥賭,就沒有一次贏過。只是大哥這話說了多次了,弟兄們也都半信半疑。”

兩人正在說話的時候,有夜不收走進了稟報:“主公,城外有一支軍隊前來,想要入城。”

“是何人旗號?”李國棟問道。

夜不收回道:“是駐守長沙的總兵孔希貴。”

聽到這個名字,李國棟腦中立即想起了他記憶中的這個傢伙的資料:孔希貴,貳臣榜上人物,遼東開原人,原本駐守荊州。可是李自成大軍抵達荊州的時候,他的兩萬人馬不戰而逃,倉促南下。到了嶽州之後,駐守城陵磯。張獻忠來了,他麾下有人開門迎敵,他又逃去了長沙。結果在長沙被張獻忠打了個大敗。後來此人被調往薊州,當上薊州總兵。清入關降。順治二年,隨豫親王多鐸平河南,屠殺抗清百姓。

“是孔希貴啊,他有多少人馬?”李國棟問道。

“大約七千。”

“好,你讓他稍候,說待會本伯親自出城迎接。”李國棟道。

過了一會兒,李國棟親自帶着一羣夜不收和親衛軍特工,來到城門口迎接:“孔軍門,嶽州本來就是你駐守的地盤,李某軍務繁忙,來迎接晚了,還請見諒。”

孔希貴走上前行禮道:“末將參見伯爺!”

“孔軍門,你的大軍暫時駐紮城外吧,還請孔軍門帶上家丁,隨本伯入城。”

“爲何不讓我軍入城?伯爺您剛剛不是說了,嶽州本來就是末將地盤?”

李國棟笑道:“本伯剛剛收復嶽州,城內魚龍混雜,尚有賊軍細作,還需等我軍清理賊軍細作之後,方可把嶽州還給孔軍門。”

孔希貴聽李國棟這樣一說,也沒有生疑,於是轉頭喊道:“各位弟兄們,爾等先在城外駐紮,本官隨伯爺先進城了。”

李國棟笑道:“各位友軍的弟兄,本伯已經準備好了豬羊、糧食和美酒,你們先紮營,等到下午,自然會把吃食送到你們軍營。”

“那卑職就代弟兄們謝過伯爺了!”孔希貴連忙道謝。

第95章 哨騎戰和軍情第693章 湖廣爭奪戰(五)第493章 再遇盧象升第834章 水騎配合(一)第102章 返回通州之路第638章 張書恆的場子第156章 收編軍戶(下)第756章 破城抄家第776章 崇禎遇刺(下)第380章 清軍西征第64章 渾水摸魚第913章 朱由榔出逃第771章 崇禎下揚州第589章 闖軍抵開封第777章 又能抄家了第359章 高麗水師第194章 再回塞外第57章 殺俘第1012章 一戰撅四王第530章 士紳商人炮灰(上)第98章 煙幕火雷加內應第829章 招降闖軍第449章 清軍再入寇(下)第713章 逃離京城第312章 殲滅金軍運糧隊第192章 擊潰水匪第855章 揚州大捷第53章 謀劃襲營第920章 伏擊何騰蛟(中)第362章 摧毀高麗船場第588章 開封周王府第95章 哨騎戰和軍情第80章 奇襲洪山口第198章 千里奔襲(三)第264章 堵死退路第866章 公田和炒地皮第624章 戰賊騎(五)第372章 山林賊窩第765章 殺肥豬和剪羊毛第64章 渾水摸魚第796章 南京內應(上)第329章 功敗垂成第295章 海蘭珠第632章 盾車破營(一)第785章 謀取南京第202章 祖大壽獲救第355章 皮島第853章 火燒揚州(四)第731章 實力反殺第78章 我願爲死士殺嶽託第291章 遭遇後金使團第826章 斬殺許定國第484章 救援高陽(六)第916章 謝尚政第590章 說客李巖第138章 返回通州第129章 鑄造三磅炮第447章 清軍再入寇(上)第246章 玉米豐收第636章 如何封賞第895章 擒殺高進庫第206章 成親和南下第258章 應對後金入寇第91章 車營和火器第32章 砂模鑄造三眼銃第869章 重型攻城巨炮(中)第259章 皇太極戰略第568章 工程兵第202章 祖大壽獲救第772章 弘光僞帝第389章 歸化攻防第120章 消毒救治傷員第223章 鄭家鐵匠鋪第265章 紮緊袋口第249章 嶽託毒計第718章 路遇災民(上)第225章 鑄模造車牀第352章 水師總兵黃蜚第575章 大災過後第357章 搶光高麗人第140章 朝廷的水很深第136章 夜襲固安(下)第905章 東江口之戰(中)第40章 撞上硬茬了第664章 張獻忠棄武昌第188章 騎兵衝賊陣第92章 改良火藥第196章 千里奔襲(一)第573章 大洪水(上)第892章 蛙人營奇襲(上)第765章 殺肥豬和剪羊毛第556章 田莊改農場第514章 募捐救濟南第671章 小寡婦第360章 僱傭軍(上)第121章 壕溝陷阱(上)第908章 鄭家軍入珠江第801章 賞一杯鴆酒第237章 水下導火索第646章 銀號貸款
第95章 哨騎戰和軍情第693章 湖廣爭奪戰(五)第493章 再遇盧象升第834章 水騎配合(一)第102章 返回通州之路第638章 張書恆的場子第156章 收編軍戶(下)第756章 破城抄家第776章 崇禎遇刺(下)第380章 清軍西征第64章 渾水摸魚第913章 朱由榔出逃第771章 崇禎下揚州第589章 闖軍抵開封第777章 又能抄家了第359章 高麗水師第194章 再回塞外第57章 殺俘第1012章 一戰撅四王第530章 士紳商人炮灰(上)第98章 煙幕火雷加內應第829章 招降闖軍第449章 清軍再入寇(下)第713章 逃離京城第312章 殲滅金軍運糧隊第192章 擊潰水匪第855章 揚州大捷第53章 謀劃襲營第920章 伏擊何騰蛟(中)第362章 摧毀高麗船場第588章 開封周王府第95章 哨騎戰和軍情第80章 奇襲洪山口第198章 千里奔襲(三)第264章 堵死退路第866章 公田和炒地皮第624章 戰賊騎(五)第372章 山林賊窩第765章 殺肥豬和剪羊毛第64章 渾水摸魚第796章 南京內應(上)第329章 功敗垂成第295章 海蘭珠第632章 盾車破營(一)第785章 謀取南京第202章 祖大壽獲救第355章 皮島第853章 火燒揚州(四)第731章 實力反殺第78章 我願爲死士殺嶽託第291章 遭遇後金使團第826章 斬殺許定國第484章 救援高陽(六)第916章 謝尚政第590章 說客李巖第138章 返回通州第129章 鑄造三磅炮第447章 清軍再入寇(上)第246章 玉米豐收第636章 如何封賞第895章 擒殺高進庫第206章 成親和南下第258章 應對後金入寇第91章 車營和火器第32章 砂模鑄造三眼銃第869章 重型攻城巨炮(中)第259章 皇太極戰略第568章 工程兵第202章 祖大壽獲救第772章 弘光僞帝第389章 歸化攻防第120章 消毒救治傷員第223章 鄭家鐵匠鋪第265章 紮緊袋口第249章 嶽託毒計第718章 路遇災民(上)第225章 鑄模造車牀第352章 水師總兵黃蜚第575章 大災過後第357章 搶光高麗人第140章 朝廷的水很深第136章 夜襲固安(下)第905章 東江口之戰(中)第40章 撞上硬茬了第664章 張獻忠棄武昌第188章 騎兵衝賊陣第92章 改良火藥第196章 千里奔襲(一)第573章 大洪水(上)第892章 蛙人營奇襲(上)第765章 殺肥豬和剪羊毛第556章 田莊改農場第514章 募捐救濟南第671章 小寡婦第360章 僱傭軍(上)第121章 壕溝陷阱(上)第908章 鄭家軍入珠江第801章 賞一杯鴆酒第237章 水下導火索第646章 銀號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