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董仲舒其人

在古老傳說天仙配天仙配裡面,七仙女和董永有一個兒子叫做董仲舒。

董仲舒,歷史上實有其人。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漢族,漢廣川郡(今河北景縣廣川鎮大董古莊)人,漢代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

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漢武帝下詔徵求治國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舉賢良對策》中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和“罷黜百家,表彰六經”的主張。董仲舒認爲,“道之大原出於天”,自然、人事都受制於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應該是統一的。董仲舒的儒家思想維護了漢武帝的集權統治,爲當時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穩定做出了一時的貢獻。

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任江都易王劉非國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年),任膠西王劉端國相,4年後辭職回家。此後,在家著書,朝廷每逢大事,就會讓使者及廷尉到他家,問他的意見,仍然受到漢武帝的重視。

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董仲舒病逝。

董仲舒的老家廣川(今河北棗強廣川鎮)在德州東南兩面,鄰近齊魯,北靠燕趙,西界三晉。漢文帝前元元年(前179年),董仲舒出生於家有大批藏書的大地主階級家庭。

董仲舒在30歲時,開始招收了大批學生,精心講授。他講學,在課堂上掛上一副帷幔,他在帷幔裡面講,學生在帷幔外面聽。同時,他還經常叫他的得意門生呂步舒等轉相傳授。這樣,很多人跟他學了多年,甚至沒有跟他見過面。通過講學,董仲舒爲漢王朝培養了一批人才,他的學生後來有的當了諸侯王國的國相,有的成了長吏。由於董仲舒廣招門生,宣揚儒家經典,他的聲譽也日益擴大,在漢景帝時當了博士,掌管經學講授。

漢武帝即位後,讓各地推薦賢良文學之士,董仲舒被推舉參加策問。漢武帝連續對董仲舒進行了三次策問,基本內容是天人關係問題,所以稱爲‘天人三策‘。第一次策問,漢武帝問的主要是鞏固統治的根本道理,第二次策問,武帝主要是問治理國家的政術,第三次策問主要是天人感應的問題。

董仲舒在對策中,詳細闡述了天人感應,論述了神權與君權的關係,並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

董仲舒對策後,被武帝派到江都易王劉非那裡當國相。劉非是武帝的哥哥,此人粗暴、蠻橫,一介武夫,但因爲董仲舒當時聲望很高,是舉國知名的大儒,所以對董仲舒非常尊重。而且劉非把董仲舒比作輔助齊桓公稱霸諸侯的管仲,也就是希望董仲舒要象管仲輔助齊桓公一樣來輔助自己,以篡奪中央政權。但董仲舒是主張‘春秋大一統‘的,因此,對於劉非的發問,他借古喻今進行了規勸,指出“仁人,做任何事情都是爲了匡扶正義而不是爲了個人的利益,明確瞭解自己的道義準則而不貪圖功勞。所以孔子的弟子即便是小孩也羞於提到五霸,因爲五霸是先行欺詐後行仁義。只是耍手段而已,所以不足以被真正有道義的人提及。”暗示劉非不要稱霸。董仲舒爲江都易王相六年,搞了不少祈雨止澇之類的活動。

漢武帝建元6年(前135年),皇帝祭祖的地方長陵高園殿、遼東高廟發生了大火,董仲舒認爲這是宣揚天人感應的好機會,於是帶病堅持起草了一份奏章,以兩次火災說明上天已經對漢武帝發怒。結果奏章還沒上,正巧主父偃到董仲舒家做客,看見奏章,因嫉妒董仲舒之才,就把奏章草稿偷走,交給了漢武帝。武帝看後大怒,決定將董仲舒斬首。後憐其才,又下詔赦免,但江都王相卻被罷免,從此,董仲舒不敢再說災異之事,而是幹起了老本行,從事教學活動,又教了十年的《公羊春秋》。

漢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公孫弘又推薦董仲舒做膠西王劉瑞的國相。劉瑞也是漢武帝的哥哥,他比劉非更兇殘、蠻橫,過去不少做過他國相的人都被殺掉,或毒死。因董仲舒是知名的大儒,劉瑞對他還比較尊重。

董仲舒一直提心吊膽,小心謹慎,唯恐時間長了遭到不測,遂於四年後以年老有病爲由,辭職回家。從此以後,也就結束了他的仕祿生涯,董仲舒暮年對什麼事情都不過問,只是埋頭讀書、著作,雖然辭去了官職,但朝廷有大事,還常派人到他家向他請教,董仲舒都有很明確的看法,後來,張湯把詢問董仲舒的部分材料,整理爲《春秋決獄》一書。董仲舒雖然養病在家,但仍十分關心朝政大事,甚至在臨終之前,還寫奏章給漢武帝,堅決反對鹽鐵官營的政策。

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董仲舒於家中病卒,葬於西漢京師長安西郊,有一次漢武帝經過他的墓地,爲了表彰其對漢王朝的貢獻,特下馬致意。由此,董仲舒的墓地,又名爲‘下馬陵‘。

第208章 小算盤第100章 聘禮第330章 戰國七雄二百八十九章 父子情深求點推收賞評第309章 鄧通第337章 剩者爲王第260章 唐太宗第41章 我不是故意的第112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三)第113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四)第138章 悲催(二十九)第12章 七仙女大展神威第115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六)第265章 黃巾起義第225章 血流成河第119章 悲催(十)第105章 古董男第192章 犯迷糊第149章 鬧洞房第198章 樣板房第180章 死因第67章 閉月第94章 不一樣的效果第319章 御駕親征第85章 老子傳道第117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八)第365章 六招足矣第274章 林黑兒第330章 戰國七雄第92章 走遍天下不滿升第91章 八字第101章 祠堂第85章 老子傳道第136章 悲催(二十七)第329章 義帝第68章 羞花第330章 戰國七雄第118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九)第220章 不了了之第133章 悲催(二十四)第6章 七仙女再發雌威第216章 幌子第200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21章 可憐的董永兩父子第328章 逼不得已第48章 三個裨將頂過午無雙第341章 楚漢之爭第180章 死因第311章 廷尉第348章 五子登科第71章 脈象怪異第229章 禍從天降第337章 剩者爲王第174章 怯場第94章 不一樣的效果第354章 返祖第311章 廷尉第166章 想不開第359章 這是做夢嗎第179章 逃亡第358章 願望落空第357章 賣身葬父第324章 初次交鋒第78章 傳說還在繼續第309章 鄧通第33章 事實真相第327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87章 老子姓名來歷第135章 悲催(二十六)第67章 閉月第48章 三個裨將頂過午無雙第139章 悲催(三十)第106章 事情的真相第252章 陰陽家第54章 老虎也要打個盹第331章 楚懷王第134章 悲催(二十五)第5章 聲勢駭人第48章 三個裨將頂過午無雙第213章 分一杯羹三百八十章 尼姑也有愛求點推收賞評第337章 剩者爲王第24章 道可道第80章 交談第259章 漢武帝第208章 小算盤第260章 唐太宗第110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一)第43章 寺中有佛好做僧第20章 禍不單行第99章 天意第10章 多洛米骨牌效應第237章 夢遊第91章 八字第36章 孤家寡人第155章 神交然後有人第122章 悲催(十三)第60章 那個時候是那個時候第343章 劉海砍樵第235章 破鏡重圓
第208章 小算盤第100章 聘禮第330章 戰國七雄二百八十九章 父子情深求點推收賞評第309章 鄧通第337章 剩者爲王第260章 唐太宗第41章 我不是故意的第112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三)第113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四)第138章 悲催(二十九)第12章 七仙女大展神威第115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六)第265章 黃巾起義第225章 血流成河第119章 悲催(十)第105章 古董男第192章 犯迷糊第149章 鬧洞房第198章 樣板房第180章 死因第67章 閉月第94章 不一樣的效果第319章 御駕親征第85章 老子傳道第117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八)第365章 六招足矣第274章 林黑兒第330章 戰國七雄第92章 走遍天下不滿升第91章 八字第101章 祠堂第85章 老子傳道第136章 悲催(二十七)第329章 義帝第68章 羞花第330章 戰國七雄第118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九)第220章 不了了之第133章 悲催(二十四)第6章 七仙女再發雌威第216章 幌子第200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21章 可憐的董永兩父子第328章 逼不得已第48章 三個裨將頂過午無雙第341章 楚漢之爭第180章 死因第311章 廷尉第348章 五子登科第71章 脈象怪異第229章 禍從天降第337章 剩者爲王第174章 怯場第94章 不一樣的效果第354章 返祖第311章 廷尉第166章 想不開第359章 這是做夢嗎第179章 逃亡第358章 願望落空第357章 賣身葬父第324章 初次交鋒第78章 傳說還在繼續第309章 鄧通第33章 事實真相第327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87章 老子姓名來歷第135章 悲催(二十六)第67章 閉月第48章 三個裨將頂過午無雙第139章 悲催(三十)第106章 事情的真相第252章 陰陽家第54章 老虎也要打個盹第331章 楚懷王第134章 悲催(二十五)第5章 聲勢駭人第48章 三個裨將頂過午無雙第213章 分一杯羹三百八十章 尼姑也有愛求點推收賞評第337章 剩者爲王第24章 道可道第80章 交談第259章 漢武帝第208章 小算盤第260章 唐太宗第110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一)第43章 寺中有佛好做僧第20章 禍不單行第99章 天意第10章 多洛米骨牌效應第237章 夢遊第91章 八字第36章 孤家寡人第155章 神交然後有人第122章 悲催(十三)第60章 那個時候是那個時候第343章 劉海砍樵第235章 破鏡重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