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進口設備
“這麼說吧,我的養雞場還要繼續擴大,現在洛京和大梁那邊市場已經打開了,宛城、鄴城、許州.咱們中原剩下的幾個地區也快差不多了,最近一兩年,我對紙箱和雞蛋託的需求起碼要增長十倍!”
“你們如果還是小打小鬧,肯定滿足不了我的需求;我給你們投錢,你們引進設備、擴大規模,我就不用再找其它供貨商了,伱們也不用爲銷路發愁,這既是合則兩利!”
“至於你們的日常經營,還是你們自己做主,只要賬目和產品質量不出問題,我就不會主動干涉!”李耒入股並不是圖能賺多少錢,而是想要一家靠譜的、能和自己共同成長的長期合作伙伴。
“我現在就回去給衛哥說!”秦志強馬上起身告辭,這麼大的事情,必須讓衛康第一時間知曉。
急匆匆回到董莊鄉紙箱廠,路上又遇到幾個攔路的,要是平時他非得跟這些人好好鬥一斗不可,現在他可沒這個功夫,一腳油門撞開木欄,直接衝了過去,氣得那些人跳起腳來罵了半天。
回到廠裡,衛康一見他臉上的傷痕,眉頭頓時皺了起來,“誰打的?”
“還能是誰?董有志的狗腿子唄!衛哥,咱不說這個了,反正我也沒吃虧!到裡頭去,我有要緊話跟你說!”秦志強火急火燎的把衛康拉到辦公室裡面,關上門把李耒的話原樣說了一遍,一個字都不敢漏掉。
“衛哥,我看李老闆誠意還是很足的,咱們現在不是缺錢麼,他願意出錢,咱們不就不用去求人了?”秦志強傾向於答應。
“他這是話裡有話啊,你光聽了合則兩利,就沒想過這話還有後半句——分則兩傷!也不對,他那麼大的家業,就算沒有我們供應紙箱,再找個人合夥幹也容易;我們沒了這麼大的客戶,想要東山再起就難了!”衛康嘆了口氣。
“咱要是不答應,他就不跟咱合作了?這不是威脅人嗎!”秦志強腦子轉的慢一些,等衛康解釋了他才領會到這些。
“也不算威脅吧,實話實說而已!咱們滿足不了人家的需求,人家不就得另找供應商嗎?而且大廠子的成本肯定比小廠子低,他每年要用那麼多紙箱、雞蛋託,那怕一個只便宜一分錢,總得算下來也不是個小數了!”
“換成你,明明有九毛錢的紙箱,你也不會買一塊錢的吧?做生意麼,交情是交情,生意是生意,不能混爲一談!”衛康拎得清。
並不覺得李耒這麼做有什麼不妥,以前合作愉快是以前的事;而且這件事理虧的是他們,誰讓他們扛不住董有志的壓力,沒辦法繼續給李耒供貨了呢?
“哎,也是啊!我們要是不爭氣,那也怪不得人家!咱們自己進原料的時候還要貨比三家呢!再好的交情,貨不行咱們也不會收!那衛哥你的意思是,咱們答應李老闆?把廠子搬到河陽去?”秦志強剛纔想了一路,他還是想答應的。
“搬過去的話,肯定能做大,就是到時候廠子是不是自己的有些不好說啊!咱們連董有志都頂不住,還能抗得過李耒?董有志只不過跟鄉上沾親帶故,李耒可是馬上就要娶縣長家外甥女啊!”衛康擔心的是這個。
“而且人家要是有啥想法,都不用使歪門邪道的手段;我們兩個現在手上有多少錢?蓋一個李耒想要的紙箱廠又得多少錢?還不是人家出大頭,我們出小頭?等廠子起來了,隨便找個藉口就能把我倆趕走!”
秦志強點了一根菸,掐着手指頭盤算起來,他倆的錢光建廠房都不夠,還有機器設備、人員工資怎麼辦?不都得靠李耒?
“李老闆不是這種人吧?倒是沒聽說他幹過啥不厚道的事,要不我們再過去跟他談談,看看他能給啥條件?咱們最近看的那幾個地方,就算去了還是會遇到董有志這樣的人,與其和這樣的打交道,還不如找李老闆!”現在在哪兒乾點啥都不容易,秦志強還是更信任李耒。
“是得談一談啊,不過怎麼談,談些什麼咱倆要先商量好!”衛康拿出紙筆,先把自己有的東西羅列出來,然後各種顧慮也寫上,和秦志強商量了一整天,晚上躺在牀上,依舊翻來覆去睡不着。
爲了假裝從容一些,他倆第二天中午纔到河陽找李耒正式商量,一開始,衛康還表現地很矜持。
“聽志強說李老闆想讓我們來河陽開廠?其實我們在中州也看了一些地方,中州交通各方面都比河陽好,辦廠子要方便一些;不過既然李老闆開口了,我們肯定要過來聽一聽,要是這邊確實更合適,我倆過來倒也不是不行。”
“中州交通肯定方面麼!不過你在中州辦廠,不還是得把紙箱、雞蛋託運到河陽來?把廠子建到河陽,這筆錢不就省下了?你們還能多賺些!”李耒知道他在討價還價,不過並不反感,這纔是做事的樣子麼;他要是啥也不問就滿口答應,李耒反倒不放心。
“我們也不是光供應你們麼!給其它客戶送貨,還是在中州更方便一些!來河陽,你們這邊的運費降下來了,其它地方的運費又漲了!”秦志強插話道。
“昨天志強回去應該給你說了吧?我現在又要擴大養雞場的規模,準備給全中原省供應雞蛋;起碼能消化新廠一半兒的產能,你不遷就大客戶,反倒去遷就那些零散的小客戶,做生意沒你這麼做的吧?”李耒笑道。
“李老闆你打算讓我們辦個多大的紙箱廠?”衛康沒有繼續糾纏交通的問題,意思點到就可以了,說多隻會讓人覺得煩。
“將來的話,起碼要趕上中州紙箱廠的規模;眼下麼,也得你們現在廠的三倍大,這才能滿足我這邊的需求!”這已經是李耒的底線了,再小的就沒必要了。
2021年,崇明政府和正大集團合作打造了亞洲最大的蛋雞基地,該項目擁有三百萬羽蛋雞,年產雞蛋八億枚。
按照12個雞蛋用一個雞蛋託,360枚雞蛋用一個紙箱的話,光這個基地,每年就需要六千多萬個雞蛋託、兩百多萬個紙箱,足夠養活一家大型工廠了。
李耒的養雞場現在有兩萬多隻蛋雞,年產雞蛋五百萬枚,他計劃在幾年內把這個數字擴大十倍,養活一家紙箱廠完全不是問題。
“你看下這個,這是我跟美國海蘭國際、德國羅曼育種公司簽署的合同,今後兩年,我會向他們購買大量種雞,把養雞場的規模擴大到二十萬羽!年產雞蛋五千萬枚,你想想看,這得用多少紙箱、多少雞蛋託?”李耒取出合同,遮住金額亮給衛康、秦志強看。
“現在定金都交了!已經容不得我反悔了!所以我必須在河陽建個紙箱廠,你們要是不答應,那我就只有找別人了!”
“還有,爲了避免雞蛋生產出來賣不出去,我還要建一家加工廠,生產松花蛋、滷蛋,這些同樣需要紙箱。”李耒又拿出了一份項目計劃書。
鮮雞蛋常溫下只能保存十天,賣不出去就壞了,做成松花蛋就能保存三個月以上,無形之中就拉長了銷售時間,還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增加了利潤。
這就跟雙匯同時兼顧養豬和火腿腸生產一樣,用自家養的豬生產火腿腸能保證質量、降低成本,同時養豬場也能降低豬賣不出去的風險。
許多大型養殖企業都是這麼幹的,希望集團旗下都有食品公司,專門生產薰煮香腸火腿肉製品、醃臘製品、醬滷肉製品,希望集團的美好牌系列製品深受消費者喜愛。
正大集團不僅有自己的食品品牌,還擁有卜蜂蓮花這樣的銷售終端,實現了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這樣的企業抗風險能力可比單純的養殖企業高多了。
衛康還能勉強維持鎮定,秦志強就不行了,他急切地看着衛康,咱就是光做李老闆的生意,一年就能賺翻了!
“李老闆,我們要是合作的話,股份怎麼劃分?廠裡到底誰說了算?”衛康也忍不住了。
“一開始按照投資額算,我再給多給你們倆百分之五,就算你們用技術和管理入股了!廠裡的日常管理我不干涉,還是你倆說了算,我就安排人查賬、監督!等你們兩個賺了錢,還可以回購股份,到最後我只保留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就夠了,剩下的你們能買多少就買多少!”
李耒並不打算親自涉足紙箱生產環節,貪多嚼不爛的道理他還是懂的,他只打算在農業領域發展,其他領域非必要不涉及。
這個條件可比衛康和秦志強預想的寬鬆多了,他倆壓根就沒想過管理和技術還可以拿來入股;而且李耒還承諾了回購條款,這說明人家真沒打算把廠子據爲己有,要不然何必給自己找麻煩?
“李老闆,我倆去商量下!”衛康趕緊拉着秦志強出去了,再不出去的話,他就要直接答應了。
“衛哥,我看能搞!這麼好的條件那兒找去啊!別的不說,人家願意把技術和管理算成股份,這就夠厚道的了;而且白紙黑字寫上,咱們到時候賺了錢,就能把股份買回來了!”剛一出來,秦志強就急切地說道。
“過兩年在買回來,肯定就不是現在的價了!”衛康其實也傾向於同意了。
“那肯定的啊,董有志不也是這麼說的,虧他好意思,我們來的時候紙箱廠是啥樣子,現在又是啥情況?將來按照行情出錢就行了!”這一點秦志強倒是想得開。
“那把這一條也加在合同裡吧,我們願意花錢買股份,但是也不能隨便開價,到時候廠子值多少就是多少!”倆人又商量了一些細節,比如每年年底怎麼分紅、願意過來的老員工怎麼安排等等。
過來一個多小時重新找到李耒,把這些細節一一拿出來進行討論,就這麼商量了幾天,衛康和秦志強終於在合同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今天就不要走了,晚上我們好好喝一場,就當是預祝咱們的紙箱廠越辦越好吧!明天我讓正陽帶你們去看地,你們好好選一選!”李耒一邊收好合同,一邊發出邀請。
衛康和秦志強爽快地答應了,等到了酒桌上,連連給李耒敬酒。
然後就開始忙活,先處理董莊鄉那邊的紙箱廠,衛康肯定不會便宜董有志,他找了一個市裡領導家親戚,把紙箱廠便宜處理了,董有志要是不開眼,將來有他的好果子吃。
同時也在河陽這邊尋找着合適的建廠地點,紙箱廠肯定不能和養雞場、飼料廠建到一塊兒,爲了避免污染的問題,最好是遠一些,而且還得在河流下游。
當然也不能離得太遠,紙箱廠還要靠二道灣水電站給供電呢,遠了的話用電沒有保障。
忙活幾天,總算是找到了合適的地方,李耒請李啓生幫忙引薦,和地塊所在村的村幹部喝了頓酒,基本上就把事情定下了。
然後找邢書望幫忙,儘快辦好各種手續,開始平整土地、修建廠房,至於這段時間的紙箱和雞蛋託,就只能用中州紙箱廠的了。
要想建廠,除了廠房和工人之外,還得有設備,李耒肯定不能再用原先那些過時的老設備了,按照他的想法,還是讓馬天佑出面,從國外購買設備。
但是衛康卻提出了另一套方案,“老闆,從國外買設備好是好,就是太花錢了,而且還得花外匯,有點不划算。”
自從簽了合同之後,他就自覺的略去了老闆前的李字,畢竟現在他們倆的身份關係已經變了,以前是合作伙伴,現在成了一家人。
“國產設備的性能跟不上吧?綜合而言,還是進口設備更划算!”
“其實國內也能買到進口設備,而且還是新的,價格也不貴!”衛康的話讓李耒有些意外。
感謝長江黃河、蘇老邁的打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