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5章 東北大米起源

名牌包這種東西,真沒啥技術含量,造價也不貴。它真正貴的,是設計,以及名聲在外。所以,最好山寨的,大概就是這些東西了。

事實上,前世就有一家很有名的時裝公司,每到巴黎時裝週或米蘭時裝週,就派手下人去抄襲人家創意。然後,在真正的設計方還沒鋪貨的時候,就以最快的速度將抄襲的產品大量出貨,名聲還挺響。

這就是時尚界一個很尷尬的問題——除了創意,時尚毫無技術含量。同樣的設計,你巴黎的大設計師能做出來,我鄉下小裁縫也能做出來,只要手藝不是太潮。

馬林前世交過一個女朋友,是個瘋狂的山寨奢侈品愛好者。她在某寶上買衣服,從來都是對比巴黎時裝展和米蘭時裝展的設計風格的,經常對照正版的圖片,去某寶上搜索類似的便宜山寨服裝,然後剁手買下……也就那短短几個月,馬林接受了各種時裝圖片的轟炸,還特麼被迫去當參謀。因爲,他總被問“這個怎麼樣?好看不?”,還需要發表一番評論……

就是那幾個月備受折磨的日子,讓馬林被迫記住了很多時裝和名牌包包的樣式。如今,也能回憶起來。

做皮包這種事情,只要找到足夠的皮匠,就能進行大規模量產。而且,馬林不打算在北海國本土建廠生產。主要是因爲,歐洲工匠工資太高了,也難以找到那麼多熟練的皮匠。

不過,明朝那邊皮匠多啊……

皮匠也是工匠的一種,官府和軍隊下面控制得很多。馬林只要肯花錢,就能賄賂那些明朝官員和將領,從他們手下挖來大批的皮匠。

然後,他們都會被送往北海道的北海道皮革廠,集中起來,按照馬林的“設計”,生產各種名牌包包。

明朝女人不能用包包裝比,那麼,就都運回歐洲,讓歐洲貴婦們裝……

大明工匠的工資非常低,官府每年給那些工匠的工食銀大概是7.2兩銀子,也就是每個月600文的樣子。但是,因爲工匠控制在官吏和軍官手裡,經過他們的盤剝,真正落到工匠手裡的,能有一半就不錯了。所以,大明的匠戶們,生活得非常苦逼,成天穿得破破爛爛的,還吃不飽肚子。跟歐洲的工匠老爺們相比,簡直活得像乞丐。

歐洲的工匠老爺們都調皮啊?最早的市民階層就是由工匠們組成的。也是這幫傢伙,跟商人們聯合在一起,跟貴族要權,還參加造反……

他們的收入本來就比普通人高一大截,還特麼各種不滿。總之,都特麼是大爺。而明朝的工匠,因爲殘酷的制度,過得跟奴隸沒啥區別。一個工匠,每月名義薪水600文,但拿到手能有300文就不錯了。而這300文,往往就是匠戶一家人的生活費,平均每天一家人只能用10文錢。當然,如果家裡有父子同爲工匠的,生活會好很多。另外,他們的妻子,往往也會感謝縫縫補補和幫人洗衣服的苦力活兒。不然,一家人是活不下去的。

而在歐洲,哪怕是最低級的年輕工匠,只要出了7年的學徒期,工資立馬達到每天3芬尼。也就是每個月90芬尼,摺合1.5金幣,或1.7兩白銀。而那些老牌工匠,工資要更高,翻番也是正常。

也就是說,在歐洲,最窮的工匠一年薪水也有20多兩銀子,是明朝工匠的幾倍。當然,歐洲的物價也遠比大明高。不過,即使如此,歐洲工匠的日子也比明朝工匠的日子好多了。最主要的是,他們地位高啊。而且,年薪20兩隻是最低級的年輕工匠的工資。那些厲害的老牌工匠,工資還要高出一大截。

馬林無意給明朝工匠同等的工資,若是在北海道設立皮革廠,引進大明工匠的話,不用多給,給個1兩銀子的月薪,就足夠把那些大明工匠樂死了。要知道,他們原先每月能拿到300文就不錯了。給他們1兩銀子每月,相當於收入是原來的三倍多。

而馬林也開心啊,換成使用北海國工匠,最低每個月要給1.7兩銀子。做久了的老皮匠,往往一個月要給幾兩銀子……

一個兩個的還行,但北海道皮革廠要辦成幾千工匠的大廠。若是都用歐洲工匠,光是薪水支出,就要多幾倍。而用明朝工匠,即便是老牌皮匠,一個月給1兩銀子也就頂天了。

……

另外,北海道的石狩平原,也可以開發出大片的水稻田。就用日本的水稻品種,適合寒冷地區種植。

在這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後世東北的水稻品種,其實是朝鮮人和日本人引進到東北的。最初,東北地區的漁獵民族根本不種田。即使後來清末闖關東後,闖入東北的多半是北方人,也是流行在東北種植小麥和高粱,以及大豆等作物。

而在19世紀日本入侵朝鮮後,部分朝鮮人逃往東北,帶去了朝鮮的水稻種植技術。不過,東北真正大規模種植水稻,還是日據時期,是日本殖民者強行推廣的。就連那首《松花江上》唱的也是“還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而不是到處是稻田……

至於爲什麼如此,是因爲古代華夏主要種植秈稻,而且主要集中在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區,北方還是種植小麥爲主。

wWW⊙ TTkan⊙ C 〇

而日本和朝鮮,雖然水稻是從華夏傳過去的,可人家主要流行水稻種植,不喜歡麪食。所以,後來日本和朝鮮經過千百年的培育,培育出了耐寒的北方水稻品種。然後,在佔據東北的時候,日本人不習慣吃麪食,也在東北強制推廣種植日本品種的適合高緯度地區的粳稻,這纔有了後世有名的東北大米。

講真,雖然日本侵略者很不是東西。但是,東北大米的確源自日本,是日本人在東北搞出來的。

當然,這個年代,日本的水稻品種還沒有後世那麼優良。不過,還是能夠找到一些優良品種的。而且,最關鍵的是,這個年代,也只有日本的水稻品種,才適合高緯度的北海道地區種植。

所以,馬林會派人在日本蒐羅優良的稻種,進行精心培育,以弄出後世的東北大米。然後,運往北海國本土,供自己享用。老實說,目前大明的秈稻米和印度秈稻米不夠軟糯,口感有點硬。而馬林在後世,習慣了吃粳米,也比較喜歡東北大米。而日本水稻就是東北大米的起源,所以,馬林想派人在日本蒐羅好的水稻品種,在北海道種植出口味好的東北大米。既能供自己享用,也能夠供應北海道地區的工匠和殖民者們食用。

甚至,馬林打算,若是能找到優秀的日本水稻品種,也可以引進到北美殖民地紐約附近,在當地種植這種東北大米的古老版本。畢竟,紐約那邊,距離本土近太多了,運大米回本土也方便。若是從北海道運大米回北海國,要繞地球大半圈,這個成本實在太高了……

第376章 威尼斯入坑(下)第521章 見面就互懟第1350章 戰後撫卹第348章 紐卡斯爾煤炭斷供第1715章 優惠酬賓和限購第910章 摩洛哥是個坑第313章 賣點鎧甲給格德司第57章 瓜分美女第970章 煮石灰法第1625章 埃爾祖魯姆之戰第201章 古巴島第45章 多尼.茨瑞第1260章 “內訌”中的“內訌”第323章 大豆油第1845章 加萊船第62章 募兵和秋雨第1753章 親自出馬第60章 大家一起找藉口第696章 先勒索,後撕票第1255章 哈布斯堡家族的危機第921章 鋼芯獨頭彈(二合一)第1283章 投名狀和“一箭三雕”第824章 美洲很危險,大家別去搶!第765章 遭遇倭寇第213章 果然是暴利啊第729章 幫波蘭組建翼騎兵(下)第569章 發現鉛鋅礦第1447章 米蘭再易主第101章 鐵門難破第1216章 殺氣騰騰第312章 喬治敗逃第769章 北歐戰雲第978章 換一種思路第194章 滿載而歸第2014章 鄉鎮公路和菜籃子工程第250章 運河構想和什一稅問題第1470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447章 王牌出馬第1249章 查理伯爵第1400章 凱撒泡妞第1293章 炮灰的命運第1232章 謀害三歲小孩第1510章 草織品的意義第168章 泄密和跑路第1514章 符騰堡農民起義第2012章 增發5000萬第340章 不服又能咋的?第1425章 勸教皇放行第1348章 敵軍崩潰了第1993章 匈牙利騎兵用戰錘?第2012章 增發5000萬第925章 英雄母親和婦產醫院第1183章 招攬張彩第1667章 帶頭認購贖罪券第1288章 弟弟們的安排第1020章 太陽竈是法寶?第1308章 我馬漢三又回來了啦!第1690章 被黑的原因第1316章 貴族私軍第390章 蹭飯第632章 春耕急缺勞動力第1862章 虎門炮戰(上)第1586章 逃跑和裹挾第1236章 哈茨山的礦我要了!第1972章 東番伯國開發計劃第1679章 奄美大島第1653章 法國馬穆魯克?第1960章 馬諾防線第1483章 反間計第693章 急行軍南下第63章 一個小球球第928章 家裡沒幾件瓷器,也好意思自稱貴族?第71章 一盤大米飯第1792章 “發展十萬基督徒”第2007章 缺民工第135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第1095章 兄弟第759章 我要當土司第957章 狗熊搶糖?殺之!第1620章 一坑更比一坑深第1674章 震驚的西班牙朝野第1289章 拉菲男爵第1747章 甩鍋第433章 巨大的影響第510章 智取威騰堡(上)第1511章 蜂窩煤第624章 “搶注”威士忌名稱第774章 新式縱帆船的使用方向第1996章 近衛騎兵團第1726章 潛水設備第1131章 “東轅西轍”第1572章 想不打了?沒門!第1288章 弟弟們的安排第238章 阿達的蒸汽機第1745章 一片譁然第452章 背水列陣第941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353章 法國人的陰謀第1371章 終於屈服第2007章 缺民工
第376章 威尼斯入坑(下)第521章 見面就互懟第1350章 戰後撫卹第348章 紐卡斯爾煤炭斷供第1715章 優惠酬賓和限購第910章 摩洛哥是個坑第313章 賣點鎧甲給格德司第57章 瓜分美女第970章 煮石灰法第1625章 埃爾祖魯姆之戰第201章 古巴島第45章 多尼.茨瑞第1260章 “內訌”中的“內訌”第323章 大豆油第1845章 加萊船第62章 募兵和秋雨第1753章 親自出馬第60章 大家一起找藉口第696章 先勒索,後撕票第1255章 哈布斯堡家族的危機第921章 鋼芯獨頭彈(二合一)第1283章 投名狀和“一箭三雕”第824章 美洲很危險,大家別去搶!第765章 遭遇倭寇第213章 果然是暴利啊第729章 幫波蘭組建翼騎兵(下)第569章 發現鉛鋅礦第1447章 米蘭再易主第101章 鐵門難破第1216章 殺氣騰騰第312章 喬治敗逃第769章 北歐戰雲第978章 換一種思路第194章 滿載而歸第2014章 鄉鎮公路和菜籃子工程第250章 運河構想和什一稅問題第1470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447章 王牌出馬第1249章 查理伯爵第1400章 凱撒泡妞第1293章 炮灰的命運第1232章 謀害三歲小孩第1510章 草織品的意義第168章 泄密和跑路第1514章 符騰堡農民起義第2012章 增發5000萬第340章 不服又能咋的?第1425章 勸教皇放行第1348章 敵軍崩潰了第1993章 匈牙利騎兵用戰錘?第2012章 增發5000萬第925章 英雄母親和婦產醫院第1183章 招攬張彩第1667章 帶頭認購贖罪券第1288章 弟弟們的安排第1020章 太陽竈是法寶?第1308章 我馬漢三又回來了啦!第1690章 被黑的原因第1316章 貴族私軍第390章 蹭飯第632章 春耕急缺勞動力第1862章 虎門炮戰(上)第1586章 逃跑和裹挾第1236章 哈茨山的礦我要了!第1972章 東番伯國開發計劃第1679章 奄美大島第1653章 法國馬穆魯克?第1960章 馬諾防線第1483章 反間計第693章 急行軍南下第63章 一個小球球第928章 家裡沒幾件瓷器,也好意思自稱貴族?第71章 一盤大米飯第1792章 “發展十萬基督徒”第2007章 缺民工第135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第1095章 兄弟第759章 我要當土司第957章 狗熊搶糖?殺之!第1620章 一坑更比一坑深第1674章 震驚的西班牙朝野第1289章 拉菲男爵第1747章 甩鍋第433章 巨大的影響第510章 智取威騰堡(上)第1511章 蜂窩煤第624章 “搶注”威士忌名稱第774章 新式縱帆船的使用方向第1996章 近衛騎兵團第1726章 潛水設備第1131章 “東轅西轍”第1572章 想不打了?沒門!第1288章 弟弟們的安排第238章 阿達的蒸汽機第1745章 一片譁然第452章 背水列陣第941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353章 法國人的陰謀第1371章 終於屈服第2007章 缺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