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被當廢銅爛鐵的槍炮

1507年農曆新年後,馬林進貢給大明朝的40門佛朗機炮和500支火繩槍,也送抵了京師。但是,這玩意被擱置了,還引起了朝野的爭議。

爲何?因爲作爲藩屬國的貢品,這批佛朗機炮和火繩槍首先被運往了負責朝貢事宜的禮部。可偏偏,此時的禮部尚書毛澄,是個保守派。飽讀詩書的毛尚書,並不認爲火器有啥用,而是認爲只要推行聖人教化嗎,就可感化胡夷,並可使“萬邦來朝”。所以,毛大尚書的意見是——那個叫北海國的小小蠻夷之國來朝是好事,不過,得走流程。另外,這些槍炮……稱一下多重,按照銅和鐵的重量,算北海國進貢了多少斤銅和多少斤鐵……

如果馬林知道毛大尚書把他進貢給大明的槍炮當成廢銅廢鐵看待,估計會氣得咬死毛澄的……

事實上,對於毛澄如此輕率的舉措,朝中有不少大臣是很不滿的。比如,內閣大學士王鏊,就對毛澄此舉很是不滿。

王鏊是一個懂軍事的文人,曾經在弘治時期上疏《上邊議八事》,提出自己的治邊八策——定廟算、重主將、嚴法令、恤邊民、廣招募、用間、分兵、出奇……而且多被採納……

所謂定廟算,就是指在朝堂上大家商議好戰略方針;而重主將,則就是針對大明朝以文御武的缺點了。文人監軍,往往會對主將用兵指手畫腳,讓主將帶着鐐銬跳舞,非常被動。不過,王鏊的這個好策略,只是被一時採納。後來,又被文官集團給推翻了。畢竟,“爲官一任,推翻前任(的主張)”是華夏官場的傳統……

而嚴法令、恤邊民、廣招募、用間、分兵、出奇等策略,也都是很有眼光的策略。當然,還是那個問題——“爲官一任,推翻前任(的主張)”……好政策沒有連貫性,再好也白搭……

只是,王鏊現在雖然是內閣三輔臣之一,算是大佬,可卻是三位大佬中地位最低的,沒啥話語權……

爲啥?因爲年前大明王朝發生了一件大事——劉健和謝遷辭職事件……

劉健本是大明王朝的首輔,謝遷也是內閣大臣之一。在弘治朝後期,劉健、李東陽和謝遷組成了弘治王朝的“鐵三角”——李(東陽)公謀、劉(健)公斷,謝(遷)公尤侃侃……

這話的意思是,李東陽善謀,劉健擅斷,謝遷……嘴炮一流……

謝遷這個嘴炮且不去管,李公謀和劉公斷就比較重要了。這有些類似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朝的房謀杜斷。有這樣的內閣大臣,加上弘治帝比較善於接納大臣的建議,弘治朝自然比較不錯了。

實際上,弘治朝的天災人禍也是不斷,雖然沒有明末崇禎朝時期天災那麼厲害,但因爲弘治帝知人善用,且有李東陽、劉健和謝遷這樣的良臣輔佐,加上自己也比較能夠接受大臣的意見,總算是熬了過來,還整出了個“弘治中興”。而崇禎呢,雖然不是壞人,可能力差太多了。首先,眼瞎……他一開始重用東林黨,被人玩弄於鼓掌……後期發現了東林黨的坑屬性,可也晚了……

因爲眼瞎,沒有選對大臣,導致最後崇禎自殺的時候,只有王承恩一個太監陪着赴死。至於他選擇出來的滿朝文武,全特麼投降了……

……

當然,以上都是題外話。公元1506年秋,也就是正德元年。內閣首輔劉健,率另外兩位內閣大臣李東陽和謝遷,因爲看不慣大太監劉謹等人忽悠皇帝玩耍而懈怠朝政,不斷上疏請求除掉劉謹、馬永成、谷大用、魏彬、張永、邱聚、高鳳、羅祥等八位近臣(正德八虎)。

可正德每次總是表面答應,但事後一轉頭就當做啥事也沒發生……

無奈之下,三位內閣大臣以辭職要挾,逼着正德皇帝除掉“八虎”。然而,這卻惹怒了熊孩子朱厚照……

正德帝朱厚照眼下只是一個15歲的少年,如果擱在後世,正好是中二的年紀。中二少年最是容易叛逆,加上從小被父母嬌慣壞了。於是,朱厚照這熊孩子直接發飆了——你要辭職是吧?好,準了……

然後,一干大臣傻眼了……偶們只是嚇唬嚇唬你,你居然當真了?

好在朱厚照沒有徹底中二,最終,他准許劉健和謝遷兩人辭職回家,但挽留下了李東陽……就這樣,曾經弘治朝的“鐵三角”,就剩李東陽一個光桿了……

李東陽之所以被留下,是因爲,李東陽這個人是三個人中最圓滑的,不像劉健和謝遷每次都當衆指責正德帝的過失,而是揹着人勸解小皇帝,算是給了小皇帝面子。

而對劉健和謝遷兩人,小皇帝朱厚照就是怨氣滿滿了——我不要面子的啊?你倆每次都當面打臉,我這皇帝的臉往哪兒擱?

所以,三人一起辭職的時候,朱厚照唯獨留下了比較給面子的李東陽,而讓劉健和謝遷回老家了……

……

劉健和謝遷被准許“告老還鄉”後,空出兩個內閣大學士的位置來。然後,朝中大臣和以劉謹爲首的閹黨爲這兩個位置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劉謹想扶持他的政治盟友焦芳上位,可廷推(就是大臣們公開推薦投票)的時候,朝中大臣一致推薦之前參與了上疏請誅“八虎”的直臣王鏊……

最終,焦芳和王鏊都入了閣。但是,王鏊不受皇帝和閹黨喜歡。因此,內閣三輔臣,王鏊是最沒話語權的那個……

另外,在這個時期,大明朝內閣的地位雖然上升了不少,但還沒有完全凌駕於六部之上,只是地位比六部高,卻未必能指揮得動六部。

更何況,毛澄領銜的禮部,乃是六部之首,底氣非常足。而王鏊雖爲閣臣,但卻排名最低。李東陽好歹兼職吏部尚書,管着天下官員的官帽子,自然底氣十足。可王鏊除了內閣大學士外,只兼任一個吏部左侍郎,面對毛澄這個禮部尚書,底氣很是不足。

因此,面對王鏊這個懂軍事的閣老的質疑,毛澄鳥都不鳥,依然把馬林進貢的槍炮當做廢銅廢鐵,丟在了禮部的庫房內,不管不問。至於馬林請求成爲藩屬國的請求,因爲材料不足,也不給辦理……

王鏊去求助首輔李東陽,但李東陽這個人比較圓滑。而且,他也不確定這批槍炮是否真的給力。因此,他並不願意爲了這點“小事”得罪禮部尚書毛澄。

至於另一位閣老焦芳,壓根和王鏊就不對付。而且,焦芳此人,有一個毛病,就是仇視南方官員。這貨屬於典型的地域黑,就是看不慣南方官員。只要是南方官員認爲好的,他一定會認爲不好。要是南方官員倒黴,他則會拍手稱快……

這批槍炮是廣東布政司的沈銳和劉孟搞出來的,而沈銳是江浙人,劉孟是贛西人,都是南方官員。所以,焦芳焦閣老,直接站到了兩人的對立面上——凡是南方官員說好的,他必定說壞……就是這麼奇葩……

所以,無人能阻止毛澄毛尚書的倒行逆施。而馬林進貢給大明的槍炮,暫時被封存在禮部庫房內吃灰了……

第364章 找到鎳礦了第1339章 援軍來了!第1158章 聽馬老師講故事第1813章 北海國第一艦隊第1179章 北海香露第1884章 多佛爾船成第1159章 馬老師講故事(續)第919章 北美野牛第931章 獵殺犀牛是正義的第978章 換一種思路第1496章 火車的重要性第212章 拉斯維加斯毛妹出山(下)第769章 北歐戰雲第1009章 喋血街頭之戰無不勝(上)第707章 真的給金幣了!第1856章 馬凱,字德華第1783章 論毒打的重要性(中秋快樂)第1029章 軍官生的安排第1613章 投降不殺第八章 一船東歐女奴第1755章 拼刺訓練第818章 老霍夫曼要回鄉顯擺第314章 震驚伊比利亞第412章 論聯姻的重要性第385章 英格蘭軍團第258章 獲得北明斯特地區第1144章 還有藤甲?第39章 進攻耶弗爾的準備第376章 威尼斯入坑(下)第510章 智取威騰堡(上)第1861章 珠江口第829章 強買雷克林豪森第587章 城市規劃和環境問題第314章 震驚伊比利亞第1831章 演戲第1548章 開發蒂羅爾銀礦第87章 一點小花招第820章 木材堆積如山第1927章 阿伊努人和捕鯨第351章 盜賊團計劃第1289章 拉菲男爵第1094章 了斷和阿德勒的新安排第504章 包圍維騰堡第780章 槍炮建功(中)第1642章 棚戶區改造和蜂窩煤推廣第1955章 軍服一定要騷氣!第1416章 聲東擊西第1280章 背叛第1977章 租借塞內加爾河流域?第278章 英軍登陸愛爾蘭(萌主+3)第621章 暢銷的二鍋頭第1074章 《羅馬公約》和皇帝加冕第1001章 雨天攻城,只求殺傷第1505章 菲利普的目的第1652章 法國也有人口交易?第903章 殖民基隆的準備第182章 拉斯維加斯一期工程完工第766章 救了一羣大明難民第1782章 殖民地道路建設第604章 再募兵一萬人第1789章 用冶煉廠高溫鍛鍊手下第949章 栽贓嫁禍第160章 再度招攬大學生第903章 殖民基隆的準備第928章 家裡沒幾件瓷器,也好意思自稱貴族?第157章 搬遷老煮鹽基地第157章 搬遷老煮鹽基地第1039章 山地步兵軍團抵達第1829章 昂古萊姆舊臣第1583章 獻藥第437章 人沒死,但不影響結果第842章 鎳白銅“銀幣”第1413章 三步走戰略第661章 血戰(下)第868章 “小李飛刀”第1834章 等對方上門第666章 躲進馬林的大營第1976章 毛里塔尼亞計劃第1163章 “一畝三分地”上試種紅薯第576章 給丹麥國王的建議第1762章 法國人被嚇住了第81章 日德蘭大海戰(中)第389章 新晉法國宮廷御廚第1660章 美洲事宜第658章 死戰到底第352章 愛德華登基和瑪格麗特公主第573章 路易十二的決定第174章 教皇軍團第1923章 庫頁島第1780章 無題第1285章 爲叔報仇?第941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498章 盟友也得分攤點第975章 愛德華的佈局第376章 威尼斯入坑(下)第622章 航海要喝二鍋頭第116章 食鹽貿易大單第1143章 組建藤牌兵第1923章 庫頁島第475章 影帝和利益劃分(上)
第364章 找到鎳礦了第1339章 援軍來了!第1158章 聽馬老師講故事第1813章 北海國第一艦隊第1179章 北海香露第1884章 多佛爾船成第1159章 馬老師講故事(續)第919章 北美野牛第931章 獵殺犀牛是正義的第978章 換一種思路第1496章 火車的重要性第212章 拉斯維加斯毛妹出山(下)第769章 北歐戰雲第1009章 喋血街頭之戰無不勝(上)第707章 真的給金幣了!第1856章 馬凱,字德華第1783章 論毒打的重要性(中秋快樂)第1029章 軍官生的安排第1613章 投降不殺第八章 一船東歐女奴第1755章 拼刺訓練第818章 老霍夫曼要回鄉顯擺第314章 震驚伊比利亞第412章 論聯姻的重要性第385章 英格蘭軍團第258章 獲得北明斯特地區第1144章 還有藤甲?第39章 進攻耶弗爾的準備第376章 威尼斯入坑(下)第510章 智取威騰堡(上)第1861章 珠江口第829章 強買雷克林豪森第587章 城市規劃和環境問題第314章 震驚伊比利亞第1831章 演戲第1548章 開發蒂羅爾銀礦第87章 一點小花招第820章 木材堆積如山第1927章 阿伊努人和捕鯨第351章 盜賊團計劃第1289章 拉菲男爵第1094章 了斷和阿德勒的新安排第504章 包圍維騰堡第780章 槍炮建功(中)第1642章 棚戶區改造和蜂窩煤推廣第1955章 軍服一定要騷氣!第1416章 聲東擊西第1280章 背叛第1977章 租借塞內加爾河流域?第278章 英軍登陸愛爾蘭(萌主+3)第621章 暢銷的二鍋頭第1074章 《羅馬公約》和皇帝加冕第1001章 雨天攻城,只求殺傷第1505章 菲利普的目的第1652章 法國也有人口交易?第903章 殖民基隆的準備第182章 拉斯維加斯一期工程完工第766章 救了一羣大明難民第1782章 殖民地道路建設第604章 再募兵一萬人第1789章 用冶煉廠高溫鍛鍊手下第949章 栽贓嫁禍第160章 再度招攬大學生第903章 殖民基隆的準備第928章 家裡沒幾件瓷器,也好意思自稱貴族?第157章 搬遷老煮鹽基地第157章 搬遷老煮鹽基地第1039章 山地步兵軍團抵達第1829章 昂古萊姆舊臣第1583章 獻藥第437章 人沒死,但不影響結果第842章 鎳白銅“銀幣”第1413章 三步走戰略第661章 血戰(下)第868章 “小李飛刀”第1834章 等對方上門第666章 躲進馬林的大營第1976章 毛里塔尼亞計劃第1163章 “一畝三分地”上試種紅薯第576章 給丹麥國王的建議第1762章 法國人被嚇住了第81章 日德蘭大海戰(中)第389章 新晉法國宮廷御廚第1660章 美洲事宜第658章 死戰到底第352章 愛德華登基和瑪格麗特公主第573章 路易十二的決定第174章 教皇軍團第1923章 庫頁島第1780章 無題第1285章 爲叔報仇?第941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498章 盟友也得分攤點第975章 愛德華的佈局第376章 威尼斯入坑(下)第622章 航海要喝二鍋頭第116章 食鹽貿易大單第1143章 組建藤牌兵第1923章 庫頁島第475章 影帝和利益劃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