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義養肺 (1)

現在醫學認爲腦死亡是真正判定一個人是否死亡的一個標準。現在的精英人士、企業家每年都有猝死的案例,這是爲什麼?就是這幾個原因:情緒波動、生氣着急、喝酒、熬夜。這些對於我們身體內部的損傷是非常嚴重的。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養肝呢?團結互助可以養肝,團結互助對應的就是仁慈。仁慈就像春天一樣,給人的感覺是非常和煦的,就像柳條一樣特別舒展。就是從內心裡來調整,愛人,愛己。有人說了,彭大夫,您說的這些可操作性太差。您總是讓我們不生氣,您知道這個社會的壓力這麼大,我們能不生氣嗎?這個是很難,但是我們要儘量地去調節,我們都知道最高明的人是才能大、脾氣小,這是第一流的人。就是在處理問題的時候需要智慧,一旦有了智慧,情緒就會化解了。要是實在憋不住,我在這裡再教大家幾個疏肝的小技巧,平時遇到一些事情,除了通過調整心態之外,也可以用這些小技巧來輔助肝氣的運行,把這些已經對身體造成的損傷降到最低。第一個是梳頭,梳頭的方法可以預防很多腦卒中、腦血管的疾病。

大家用手在太陽穴周圍找一找,會發現一些像疙瘩一樣的結節,中醫叫筋節,用勁揉的話會感覺很酸,把這些筋節給揉開。經常揉一揉,將來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會大大減輕。而且,揉開之後,大腦會感覺特別輕鬆。怎麼梳呢?把手指給張開,從前面往後捋,就像梳頭一樣往後捋,捋完幾下你就會感覺大腦一下子好像清醒了很多,因爲這樣一捋,頭皮下的毛細血管就會張開,氣血就會充盈,內在的氣血互動起來,大腦內的氣血循環就會好,就會感覺神清氣爽。第二個方法是按摩法。我們都知道敲打肝膽經對身體很有好處,膽經就是大腿的外側,把手握成拳從兩側開始敲,把膽經給敲開,身體的很多病就能好。尤其是肝經的經絡就會敲開,大腦就會輕鬆,就會預防腦卒中的問題。把肝經敲開,還可以幫助消化,因爲人的肝膽是連着的,肝膽疏通了之後,膽汁分泌增多,胃經蠕動就會增加,胃蠕動增加了之後,氣血就會通暢,身體就好了。第三個就是消氣法。

在說這個方法之前,我們先看看生氣的實質是什麼?生氣的表現第一點就是胸口、心窩這塊發堵、發悶,想發火,音量增大,這是爲什麼?實質是用聲音、語調把胸中的這股悶氣通過吼叫給噴出來,噴出來之後,你會感覺非常舒服,但舒服之後你會感覺很疲勞。爲什麼?損失了能量,而且還會產生毒性物質,這叫損人不利己。發火的實質就是這樣,等你通過吼、叫把這口“惡氣”發完了之後。冷靜下來,80%的人都會後悔,覺得沒有必要。但是對別人的損傷和對自己身體的損傷都已經造成了。說了這麼多,那怎麼辦呢?很簡單!生氣,感覺胸口悶得慌、想發火的時候,先找一個沒人的地方用1秒鐘的時間練一件事,就是深呼吸。具體操作方法是:先吸氣,吸足,吸到肺裡邊都滿了,然後慢慢地把胸中的濁氣、悶氣盡力徹底地全都呼出來,呼到一點氣都沒有,好像身體都癟了一樣,呼完後,再吸,再呼。等你練完1次之後,你就會感覺整個人像泄了氣的皮球似的,火氣消散了。這其實就是通過排濁氣的方法,把心裡不良的情緒連同產生的不好的物質給排出來了。

假如說有親朋好友在旁邊,可以讓他聞一聞,這時候呼出來的氣,一般都是很臭的,這說明什麼?說明我們內在分泌了很多毒素。如果這種又臭又濁的物質沉積在身體裡面,時間長了能不得病嗎?把它呼出來之後,很可能心情就會爲之一變。人只要情緒穩定下來,就會有智慧產生,就會把問題處理得更圓滿一些,這是消氣的方法。另外,提醒大家一點,練習的時候一定要找沒人的地方,然後往外呼濁氣排毒。否則把毒氣呼出來了,自己是沒事了,可別人呢,很可能因此而受傷。我們說仁愛養肝,在考慮自己的同時也一定不要忘了別人。故人莫貴乎生,莫樂乎安,所以養生安樂者,莫大乎禮義。——戰國·荀況《荀子·修身》“以服務人民爲榮,以背離人民爲恥”,這講的是義。“義”指的是道義、義務、責任,義對應的五行是金,對應的五臟是肺。大家都知道,人體與自然相應,大自然有“春夏秋冬”四季,人體就有“升降浮沉”四氣,所謂肝木主升,心火主浮,肺金主降,腎水主沉,其中脾土居中,主運化。這是五臟氣的常態,也就是健康態。假如體內四氣運轉失常,該升不升,該降不降,就會導致內臟的疾病。肺氣是主降的,如果肺氣不足,就會出現以下的一些症狀。

首先一點,會顯得臉色不好看,語聲低微,低得你都聽不到,因爲肺主氣。這樣的人非常容易感冒、咳嗽。肺熱的人,兩腮上會長痤瘡。其次,肺與大腸相表裡,所以大便乾溼不調,有便秘這種現象,中醫有時候會通過調理肺氣來治療。爲什麼啊?我們知道,治療便秘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促進大腸的蠕動,如果肺氣不足的話,大腸的蠕動也會減弱。所以調理肺氣能夠治療便秘。另外一個就是很多人關注的痤瘡,現在很多治療面部痤瘡的中成藥都含有通便的藥物成分。這又是爲什麼呢?長痤瘡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肺熱,尤其是腮幫子上長痤瘡。肺有熱發散不出去,肺和大腸相表裡,就通過大腸來泄熱,大腸氣通了,肺氣就了。肺氣通了,肺熱散去,臉上的痤瘡自然就消失,這是中醫很簡單的一個道理。第三個就是肺主皮毛,導致皮膚病。大家很明顯的一個感受就是,秋天的時候皮膚會很乾燥,這是因爲秋天的乾燥會傷肺,如果沒有養好肺的話,皮膚就會越來越差。大家都知道,抽菸是很傷肺的。但是傷了肺之後,還會傷腎,這點可能很多人沒有想到,因爲金生水,肺把氣收斂之後歸藏於腎,所以肺氣降,則腎無以藏。

第1章 打造內壯體質,鑄就健康人生第23章 素食 (1)第26章 四種生活方式 (2)第2章 願望與感恩第5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2)第9章 擺脫“架肩”困擾 (2)第23章 素食 (1)第17章 義養肺 (2)第26章 四種生活方式 (2)第17章 義養肺 (2)第10章 擺脫“架肩”困擾 (3)第6章 簡便內壯法 (1)第10章 擺脫“架肩”困擾 (3)第26章 四種生活方式 (2)第26章 四種生活方式 (2)第12章 鬆筋健骨 (2)第15章 五臟養生功 (3)第27章 腎精不足 (1)第5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2)第16章 義養肺 (1)第22章 智養腎 (3)第34章 不孕不育 (2)第27章 腎精不足 (1)第22章 智養腎 (3)第30章 腎虛遺精者最簡單的營養食譜 (2)第14章 五臟養生功 (2)第29章 腎虛遺精者最簡單的營養食譜 (1)第18章 禮養心 (1)第32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2)第1章 打造內壯體質,鑄就健康人生第16章 義養肺 (1)第7章 簡便內壯法 (2)第15章 五臟養生功 (3)第9章 擺脫“架肩”困擾 (2)第10章 擺脫“架肩”困擾 (3)第27章 腎精不足 (1)第32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2)第10章 擺脫“架肩”困擾 (3)第34章 不孕不育 (2)第13章 五臟養生功 (1)第34章 不孕不育 (2)第16章 義養肺 (1)第10章 擺脫“架肩”困擾 (3)第11章 鬆筋健骨 (1)第24章 素食 (2)第22章 智養腎 (3)第20章 智養腎 (1)第5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2)第14章 五臟養生功 (2)第14章 五臟養生功 (2)第13章 五臟養生功 (1)第4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1)第35章 睡眠黃金時間段 (1)第27章 腎精不足 (1)第30章 腎虛遺精者最簡單的營養食譜 (2)第25章 四種生活方式 (1)第4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1)第9章 擺脫“架肩”困擾 (2)第14章 五臟養生功 (2)第5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2)第25章 四種生活方式 (1)第28章 腎精不足 (2)第7章 簡便內壯法 (2)第16章 義養肺 (1)第34章 不孕不育 (2)第13章 五臟養生功 (1)第26章 四種生活方式 (2)第35章 睡眠黃金時間段 (1)第22章 智養腎 (3)第26章 四種生活方式 (2)第18章 禮養心 (1)第19章 禮養心 (2)第26章 四種生活方式 (2)第28章 腎精不足 (2)第1章 打造內壯體質,鑄就健康人生第15章 五臟養生功 (3)第30章 腎虛遺精者最簡單的營養食譜 (2)第34章 不孕不育 (2)第27章 腎精不足 (1)第19章 禮養心 (2)第19章 禮養心 (2)第28章 腎精不足 (2)第9章 擺脫“架肩”困擾 (2)第34章 不孕不育 (2)第5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2)第25章 四種生活方式 (1)第7章 簡便內壯法 (2)第22章 智養腎 (3)第15章 五臟養生功 (3)第12章 鬆筋健骨 (2)第10章 擺脫“架肩”困擾 (3)第28章 腎精不足 (2)第4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1)第21章 智養腎 (2)第31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1)第27章 腎精不足 (1)
第1章 打造內壯體質,鑄就健康人生第23章 素食 (1)第26章 四種生活方式 (2)第2章 願望與感恩第5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2)第9章 擺脫“架肩”困擾 (2)第23章 素食 (1)第17章 義養肺 (2)第26章 四種生活方式 (2)第17章 義養肺 (2)第10章 擺脫“架肩”困擾 (3)第6章 簡便內壯法 (1)第10章 擺脫“架肩”困擾 (3)第26章 四種生活方式 (2)第26章 四種生活方式 (2)第12章 鬆筋健骨 (2)第15章 五臟養生功 (3)第27章 腎精不足 (1)第5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2)第16章 義養肺 (1)第22章 智養腎 (3)第34章 不孕不育 (2)第27章 腎精不足 (1)第22章 智養腎 (3)第30章 腎虛遺精者最簡單的營養食譜 (2)第14章 五臟養生功 (2)第29章 腎虛遺精者最簡單的營養食譜 (1)第18章 禮養心 (1)第32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2)第1章 打造內壯體質,鑄就健康人生第16章 義養肺 (1)第7章 簡便內壯法 (2)第15章 五臟養生功 (3)第9章 擺脫“架肩”困擾 (2)第10章 擺脫“架肩”困擾 (3)第27章 腎精不足 (1)第32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2)第10章 擺脫“架肩”困擾 (3)第34章 不孕不育 (2)第13章 五臟養生功 (1)第34章 不孕不育 (2)第16章 義養肺 (1)第10章 擺脫“架肩”困擾 (3)第11章 鬆筋健骨 (1)第24章 素食 (2)第22章 智養腎 (3)第20章 智養腎 (1)第5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2)第14章 五臟養生功 (2)第14章 五臟養生功 (2)第13章 五臟養生功 (1)第4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1)第35章 睡眠黃金時間段 (1)第27章 腎精不足 (1)第30章 腎虛遺精者最簡單的營養食譜 (2)第25章 四種生活方式 (1)第4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1)第9章 擺脫“架肩”困擾 (2)第14章 五臟養生功 (2)第5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2)第25章 四種生活方式 (1)第28章 腎精不足 (2)第7章 簡便內壯法 (2)第16章 義養肺 (1)第34章 不孕不育 (2)第13章 五臟養生功 (1)第26章 四種生活方式 (2)第35章 睡眠黃金時間段 (1)第22章 智養腎 (3)第26章 四種生活方式 (2)第18章 禮養心 (1)第19章 禮養心 (2)第26章 四種生活方式 (2)第28章 腎精不足 (2)第1章 打造內壯體質,鑄就健康人生第15章 五臟養生功 (3)第30章 腎虛遺精者最簡單的營養食譜 (2)第34章 不孕不育 (2)第27章 腎精不足 (1)第19章 禮養心 (2)第19章 禮養心 (2)第28章 腎精不足 (2)第9章 擺脫“架肩”困擾 (2)第34章 不孕不育 (2)第5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2)第25章 四種生活方式 (1)第7章 簡便內壯法 (2)第22章 智養腎 (3)第15章 五臟養生功 (3)第12章 鬆筋健骨 (2)第10章 擺脫“架肩”困擾 (3)第28章 腎精不足 (2)第4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1)第21章 智養腎 (2)第31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1)第27章 腎精不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