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7節 準點

bookmark

黃石遇上東江鎮左協的巡邏隊後,他立刻向東江軍說明了自己的身份。被崇拜的部下迎進蓋州附近的營地後,黃石稍作休息,就把自己對趙二姑娘講過的一番話又對部下重複了一遍,

繪聲繪色地描述自己去遼陽的歷險記。

“黃帥殺了奴酋!”蓋洲的一百駐軍被這個消息震驚了許久。

黃石說:“離開這麼久都沒有追兵追上來,我猜第一是他們到了轉天清晨才發現不對的,第二,他們那裡現在準是一片大亂了。”

“黃帥說的好,定然如此!”聽衆們齊聲應道。

“好了,立刻派人往復州、長生島、金州、旅順、東江、遼東都司府,往朝廷……報捷。”

蓋州衛的負責軍官並不是黃石的嫡系,他猶豫着問道:“黃帥,這事是不是先確認一下。”

“還需要確認什麼?”黃石詫異地看了那個軍官一眼,雙手握拳做了擊打的動作:“我親手用木棍把老奴的腦殼敲癟了,他必死無疑!”

“黃帥明鑑,標下擔心會不會有替身什麼的,是不是等到確鑿無疑的消息再上報爲好?”

黃石不耐煩地揮手道:“不必再等了,我看得真切,那人定是努爾哈赤本人無疑,絕對不會是替身,你立刻通報東江鎮左協全軍。”

“遵命。黃帥。”

東江鎮左協官兵本來對黃石就有極大地信心,他們再也不多想下去了,隨即就向整個遼南系統發出了信使。

天啓六年八月十日,

黃石離開復州繼續南下,他昨天發出的命令是通報東江鎮左協全軍,所以這條道上迎接他的東江官兵都已經聽到這個驚人的喜訊。十餘年來,努爾哈赤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屠殺,遼東漢人十而去其八、九,東江鎮的官兵無不與努爾哈赤有着血海深仇,就是在睡夢中。他們也不曾忘記這個大仇敵的姓名。

聽說這個惡貫滿盈的仇敵死在他們敬愛的統帥手中時,他們先是不能置信,然後就激動得熱淚盈眶,一起涌到路邊向黃石發出歡呼聲。

……

“父親、母親,黃大帥替我們家討還了血債。”

“大哥,你安息吧。黃大帥替你全家報仇了。”

……

這一路走來,黃石看到無數東江官兵都在燒紙錢祭奠亡者。他們痛哭流涕地向黃石表達着最深切的感激之情,還紛紛說就是立刻戰死疆場,他們也此生無憾了。

“真不是大丈夫所爲。”在周圍沒有其他人地時候,黃石情不自禁地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他記得歷史上努爾哈赤是八月十幾號死的。努爾哈赤已經七十歲的高齡了,這半年來東跑西顛的就是累也累得夠嗆。努爾哈赤及時死亡那自然是最完美,但只要他活不過九月也就可以了。黃石已經基本立於不敗之地,因爲他完全可以把最後十幾、二十天說成是後金方面用替身來遮掩的。

如果說努爾哈赤死亡這種大事能用替身遮掩過去十幾天,似乎是不太可能地;但如果說不是黃石動手殺的話,那黃石提前預言努爾哈赤死亡就根本無法解釋了。兩種說法之間,黃石相信大家還是會選擇前者地,更不要說努爾哈赤之死還是大明上下打心裡願意相信的事情。

經過這幾年的征戰。黃石已經把眼前的形勢看得很清楚了,後金主力根本無法在某一個戰略方向上停留一個月以上,而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後金無論在哪一個戰略方向上都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個先天地戰略劣勢絕對無法靠戰術水平來彌補。

除了知道後金迫切需要喘息的機會外。黃石還知道努爾哈赤和他的子孫都是絕對不能信任的,因爲努爾哈赤有一套家傳絕技。當年努爾哈赤就是抱着殺父仇人的大腿喊“爹”。憑着這套本事活下來,他把這一招也傳給了他的子孫。

皇太極這個人滿身都是驕橫之氣,黃石不好做出什麼評價。但多爾袞卻是一個很明顯地例子,這個傢伙被努爾哈赤評價爲最像自己,還把汗位傳給了他。而多爾袞似乎也認爲自己很聰明,充分學到老爹那套“無恥就是智慧”的理念,更非常土鱉地給自己起名叫“睿親王”。

多爾袞對自己一生的評價是:“大家快來看啊,我很聰明啊。當年八哥逼死我老孃的時候,我跟着喊好;八哥整我同胞大哥的時候,我站在一邊給他添把手;八哥拿走老爹給我地遺產時,我像一條狗一樣地幫他搬;現在八哥死了,活活,我也算是奴才翻身了,既能強迫八哥的寡婦陪我睡覺,還能沒事欺負我地大侄子玩。看清了吧,我有這樣的大智慧所以就叫‘睿親王’。”

可惜“睿智”的的多爾袞同學忘記了他的侄子也是努爾哈赤的子孫福臨既能親手給孝莊老孃和多爾袞倆人鋪牀,也能

跪在地上喊多爾袞“親爸爸”,先讓“睿親王”多爾袞得意了幾年,然後等他一死就把他挫骨揚灰,近支屠戮一空,向世人證明了他也是當之無愧的一位。

推此及彼,黃石知道後金的無恥,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

“我本就不是正人君子,和建奴交手時,更不能去做一個正人君子。”

天啓六年八月十一日,

殘酷的殺人魔王努爾哈赤在連續三次遠征千里。先後同林丹汗、毛文龍和陳繼盛交戰後,死於從建州返回遼中平原地途中,結束了他的一生,終年六十九歲。

……

與此同時,黃石的通報正像長了翅膀一樣在遼東大地上飛速傳播着,並以遼南爲中心,向四周急速擴展開來。無論是遼東的百姓、還是蒙古的牧民;無論是東江鎮的將士、還是後金方面的滿漢官兵;無論是驚奇不已的衆多商人,還是呆若木雞的各路細作,他們都在口口相傳,加速着黃石神奇故事的流傳。

每一個聽到了黃石通報地人。或欣喜若狂、或將信將疑、或魂不守舍,他們都把目光投向遼陽,苦苦等待着從後金那裡傳來進一步的消息,確認或是駁斥努爾哈赤的死訊。

天啓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寬甸

“萬歲!”

“萬歲!”

“萬歲!”

雖然這樣的歡呼聲實在過於罕見,但無論是東江鎮右協副總兵陳繼盛。還是監軍太監都並沒有表現出一絲一毫的反感。在萬衆歡騰的同時,右協地東江軍官一個個也都露出欣喜欲狂的神態來。後金方面已經證實了努爾哈赤確實死了,而且死亡時間和黃石所說地相差不到三天,以當時的通訊手段來看,這點誤差就和同一時刻沒有什麼區別了。

整個寬甸地區都沸騰了,陳繼盛摸着鬍鬚笑道:“黃帥真乃孤劍鐵膽,成就如此奇功。真當世豪傑也!傳我的將令,殺豬宰羊,犒賞三軍,爲黃帥賀!”

“遵命,遵命,遵命!”陳繼盛的親兵一蹦三尺高。激動地跑出去傳令去了。親兵衝出營帳的時候因爲行動太猛,頭盔也都被碰歪了,但那親兵顧不得停下腳步,隨手扶一扶頭盔,就呼喊着跑到歡樂的人羣中去了。

天啓六年八月二十四日。東江島

自從遼南地消息傳來以後,毛文龍就一直滿懷希望地等待着證實。這些天他不斷地跟部下說,黃石是個穩健的人,絕不會胡言亂語的。

東江本部的人雖然也都很期待,但他們當中還有不少人心存疑慮,畢竟這個故事實在是太離奇了。所以剛從後金領地內傳來確認消息時,大夥兒仍然一下子不敢相信,毛文龍也同意再等等、再看看。幸好,確認努爾哈赤死亡的消息一波接着一波傳來,雖然死因千奇百怪,但有一點定而無疑:那就是在黃石宣佈誅殺努爾哈赤的三天內,努爾哈赤被大批後金貴族確認死亡了。

雖然努爾哈赤地很多隨行喇嘛,護衛,還有瀋陽附近的不少後金官員都竭力否認努爾哈赤是死於遼陽的,但是黃石已經掀起了滔天的浪潮,所有辯解的聲音在它面前都蒼白無力。等待多時地毛文龍終於把懸着的心放回了肚子裡,他滿頭地花發一夜之間彷彿也都亮了起來。

今天早晨再一次得到努爾哈赤的死亡確認後,毛文龍下令全軍歡慶,並立刻動手寫奏章。但是他幾次提筆要寫奏章,手總是哆嗦得太厲害了,怎麼也寫不出一篇像樣的字來。毛文龍身後的師爺看得不由心焦,忍不住說道:“東家,這封奏章還是讓我來代勞吧。”

“不,不,不。”毛文龍連忙回絕了師爺的好意。剛剛一份奏章的字寫得七扭八歪,毛文龍把那張紙團成一團扔到了旁邊,大笑着坐回到了自己的椅子上。毛文龍衝着桌面上的紙筆重重地指了幾下,但他還是笑得太厲害了,所以好半天都沒有說出話來。最後毛文龍長長地喘了幾口大氣,樂不可支地說道:“這……這份奏章,我……我一定要親手寫,親手寫啊。”

也是極其興奮的師爺完全能理解毛文龍的心情,反正他已經幫東家草擬好了稿子,於是師爺就告了聲罪,趕回去向家人報喜了。師爺走出東江本部大營的時候,看到一貫肅穆有序的本部大營也騷動不安,甚至連營門兩側的衛兵都無法保持安靜的站崗姿勢了,他們一個個都無視森嚴的軍規,紛紛湊在一起交談歡笑。

對這些不守規矩的士兵,東江本部的軍官們都視若無睹。這些軍官們自己也全是喜形於色,三三兩兩地聚攏起來交談,人羣裡不時爆發出一陣陣地歡笑聲。師爺臉上也掛着和藹的笑容,他一步三搖地邁着方步踱出營門,走在回家的道路上時,師爺自己還像抽風一般,毫無徵兆的突然仰天大笑上幾聲。

天啓六年八月二十七日,覺華

“真不愧是黃帥

姚與賢把桌子拍得震天動地的響,這些日子,每傳來一次努爾哈赤死亡的消息。姚與賢就要來上這麼一下,喊上這麼一嗓子。到昨天爲止,姚與賢已經這麼叫喊了沒有十次,也有七、八次了。今天的確認消息是從蒙古傳入遼西走廊的,死亡時間還是和黃石的通報相吻合,姚與賢覺得再也沒有什麼好懷疑的了。

現在姚與賢已經被提升爲僉事都督、遼鎮加銜總兵官。他身邊地金冠和胡一寧也都是僉事都督、遼鎮副總兵官,那二人也和姚與賢的看法基本相同。他們齊聲喝彩道:“果然不愧是黃帥,今夜當大擺宴席,爲黃帥賀。”

是夜,

“爲大明賀!”

“爲皇上賀!”

“爲黃帥賀!”

歡樂的營帳中,遼西官兵紛紛彈冠相慶,這歡呼聲不僅僅響徹在參與上次覺華之戰的遼西衆將之間。新任同知都督、實授遼鎮總兵官滿桂也在手下官兵面前,舉杯遙祝黃石身體安康、長命百歲、福及子孫。

天啓六年八月二十八日,巴彥蒙古

巴彥蒙古部和後金接壤很久了,雖然面對着巨大的軍事壓力,但巴彥蒙古內部的親明派仍然穩居上風。直到寧遠之戰時,只有上千騎兵地巴彥蒙古。仍然奮勇向後金大軍出擊,事後還斬殺了努爾哈赤的使者,向大明顯示他們不變地忠誠。

後金多年來的搶掠確實讓一些年輕頭人眼紅了,但這些心思活絡的人無一例外地被那些持重的老人痛斥:數百年來,所有招惹明國的人都沒有好下場。多少比巴彥部強大得多的部落都覆滅了,本部能流傳到今天。靠地就是堅定不移地維持着和大明的友好關係。

這個既定的政策在前些天受到了一定的挑戰,據說聞名遐邇的黃石親自到遼陽和後金的三貝勒、四貝勒討論招安問題。這個消息被傳得神乎其神,當天就有幾個年輕地頭人來找老酋長髮牢騷:既然存在招安的可能性,那現在我們先和後金一起搶一把富饒的大明,然後再跟着他們一起接受招安,豈不是最好麼?

就在一股莫名的騷動剛剛在部落裡升騰起來以後,一個悶雷就狠狠地打了下來,從遼南傳來消息說,黃石親手把與他討論招安問題的努爾哈赤勒死了,而且他竟然還安然地星夜逃回了遼南。

這個消息頓時讓整個巴彥蒙古部變得萬馬齊喑,今天老酋長下令部落地持重派、少壯派一起來他的帳篷議事時,每個人都知道這肯定是關於遼陽、黃石和招安問題地。

“雖然建州女真一口咬定他們的老汗是病死的,還一口咬定他們的老汗到死都沒有見過大明黃石的面,但我可以肯定他們是在撒謊。因爲根據時間來看,如果建州女真的老汗不是死在黃石手裡的話,那黃石就得在老汗死亡的兩天前預見到這件事。而這……這即使是我們草原上最有法力的大薩滿,也絕對是做不到的。”

一個持重派正在發言,他雄辯的論斷引發了一陣陣的贊同聲,這個持重派威嚴地掃視了全營帳的人一圈,全場都鴉雀無聲地等着他的下文:

“建州女真四貝勒所講的招安條件我們已經知道了,那幾乎不是招安而是投降,但就連這麼屈辱的條件,大明仍然不肯接受。大明爲了殺女真人的老汗,竟然不惜賭上他們最兇猛的將軍的性命,可見大明與建州女真勢不兩立。”

幾乎所有的人都鄭重地點了點頭,那個持重派的頭人激動地揮舞着手臂,大聲疾呼起來:“建州女真已經和死人無疑,爲了我們部落的年輕人和孩子,爲了我們的草原和牲口,我們絕不能和建州女真扯上一星半點的關係,絕不能啊!”

以往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營帳裡雖然大多是附和的聲音,但偶爾也會有些小聲嘀咕的反對意見。但今天巴彥蒙古部各位頭人的意見卻是高度統一,以往的中立派、甚至還有幾個少壯派都站起來大聲表示了贊同,而那些最死硬的反對派則都把腦袋縮到衣服裡,低着頭悶聲不語。

“大家都沒有異議了麼?”老酋長重重地拍了幾下大腿,把營帳裡的沸騰人聲壓了下去:“我知道這帳篷裡有些人曾經拿牲口、糧食和建州換女人換鹽巴,以前我也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誰叫他們建州賣得便宜呢。”

有幾個人聽到這話後就垂下了頭,臉上也露出了不安的神色。現在誰都知道和建州的任何私下關係都可能給族人帶來災難,雖然巴彥蒙古部一向和大明關係不錯,但這種事情還是最好別沾邊。

“但從今天開始,”老酋長的聲音猛地擡高了八度,對滿營帳的頭人們厲聲喝道:“再有敢這麼幹的,他就是背叛者,全家男子都得死!如果有人站出來告發背叛者,就可以得到他的一半牲口、女人和部屬!”

第六節第25節 綢繆第55節 鐵壁第十三節第6節 重臣第五節第一節第十三節第43節 義利第十五節第19節 愛戴第十五節第28節 謠言第八節第19節 愛戴第54節 狂瀾(上)第7節 膽色第一節第53節 赤水(中)第53節 橫掃第二十節第35節 詔獄第38節 臨危第21節 自尊第十四節第42節 賭博第十七節第19節 畫皮第31節 漩渦第32節 選擇第38節 追星第8節 插曲第37節 心軟第41節 重任第十八節第60節 開關(上)引子第八節第3節 惡鄰第18節 勸降第六十一節 重任中第3節 騎戰第七節第32節 殺機第28節 出兵第16節 互動第27節 入京第39節 帝心第12節 分功第20節 信任第35節 對峙第13節 定計第29節 轉折第1章 主線劇情的解釋第20節 傷逝第2節 合作第二節第六十一節 重任中第4節 銀幣第2節 寧遠第60節 開關(下)第39節 說書第53節 赤水(上)第十四節第4節 銀幣第14節 遲疑第25節 變化第一節第十一節第10節 戰備第二節第5節 窮鼠第十四節第二十節第20節 傷逝第十四節第56節 側擊第34節 天平第十二節第二節第19節 愛戴第31節 應對第十八節第十三節第54節 狂瀾(中)第17節 猜想第27節 對陣第24節 反撲第16節 互動第20節 出擊第九節第24節 刨牆第八節第十五節第6節 歸心第八節第二節第19節 愛戴
第六節第25節 綢繆第55節 鐵壁第十三節第6節 重臣第五節第一節第十三節第43節 義利第十五節第19節 愛戴第十五節第28節 謠言第八節第19節 愛戴第54節 狂瀾(上)第7節 膽色第一節第53節 赤水(中)第53節 橫掃第二十節第35節 詔獄第38節 臨危第21節 自尊第十四節第42節 賭博第十七節第19節 畫皮第31節 漩渦第32節 選擇第38節 追星第8節 插曲第37節 心軟第41節 重任第十八節第60節 開關(上)引子第八節第3節 惡鄰第18節 勸降第六十一節 重任中第3節 騎戰第七節第32節 殺機第28節 出兵第16節 互動第27節 入京第39節 帝心第12節 分功第20節 信任第35節 對峙第13節 定計第29節 轉折第1章 主線劇情的解釋第20節 傷逝第2節 合作第二節第六十一節 重任中第4節 銀幣第2節 寧遠第60節 開關(下)第39節 說書第53節 赤水(上)第十四節第4節 銀幣第14節 遲疑第25節 變化第一節第十一節第10節 戰備第二節第5節 窮鼠第十四節第二十節第20節 傷逝第十四節第56節 側擊第34節 天平第十二節第二節第19節 愛戴第31節 應對第十八節第十三節第54節 狂瀾(中)第17節 猜想第27節 對陣第24節 反撲第16節 互動第20節 出擊第九節第24節 刨牆第八節第十五節第6節 歸心第八節第二節第19節 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