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2節 職責

bookmark

“遼陽。”

“遼陽。”

復州堡內數千人有節奏喊出來的調子,如同水紋一樣在城市的上空散開,一圈接着一圈。被帶回來的婦孺老人們,本來大多都回到各自的家中了,他們現在也紛紛把窗戶打開一個縫,神色複雜地向聲音來源的方向望去。

位於這漩渦中心的黃石此時更是心潮澎湃,他自信以長生軍今日之戰力,一旦四營新兵練成,便足以對抗後金上百個牛錄。努爾哈赤時代,後金每牛錄滿編是三百旗丁,然後三丁抽一爲披甲兵,不過在他原本的歷史上,後金牛錄的資源也一直很緊張,二線牛錄的披甲兵甚至有沒盔甲的,不少牛錄也湊不起三百旗丁和一百披甲。

在黃石的前世,這個缺口一直到天啓六年才被後金填上。天啓五年十月遼西都司府風聞建州土匪一百八十餘個牛錄即將來襲,關寧總兵楊麒等人就向遼東經略高弟痛陳:“野地必不可戰,關外必不可守!”,遼東督司府遂下達了總撤退令。

孫承宗苦心編練的四十營關寧軍收到撤退令後發生了連續的炸營,幾十個營紛紛南逃的時候拋棄了價值百萬兩白銀的千餘門大炮,五萬多支火銃!鎧甲、兵仗更是扔得遍山滿谷,路邊隨處可見被整車拋棄的軍糧和布匹。

史載努爾哈赤在寧遠大戰前,就下令所有的無甲輔兵每兩人都要推一輛小車,後金強盜集團越過錦州後就變成了撿破爛大軍,後來努爾哈赤還緊急動員後方的阿哈、包衣推車來遼西協助收破爛。後金大軍前面一邊沿着遼西走廊南下,後面就形成絡繹不絕的小手推車隊,開始漫山遍野的拾破爛並運回去。

雖然後金軍最後止步於寧遠,但從此後金軍的動員就大大提高了。天啓六年正月他們每百人三十人披甲都未必能滿足,但到六年底就提高到每百人四十披甲,甚至還有餘力收買大量蒙古人來投,並重新武裝漢軍……

wWW •Tтká n •c o

黃石此時也跟他手下那樣一次次地揮舞着右臂,一聲聲地高喊着:“遼陽”,他相信在這個時空中,後金的資源和物力更是捉襟見肘,估計盔甲地缺額已經該有兩、三成了。後金八旗不過二百餘個牛錄。兩萬多連盔甲都湊不起的“披甲”兵,黃石自信以長生軍爲先導,足以掩護關寧大軍進入遼中地區。而一旦收復遼中,後金政權同晉商的聯繫也會受到極大影響——不僅僅是距離問題,黃石估計也沒有人會把賭注押在死狗身上。

——建奴如果退回長白山森林的話,明軍只要斷絕貿易,這些匪徒就只能在小冰河時期餓死在野人山裡了。海內的農民也不必再承擔加賦,中原也未必還會有大的戰亂。百姓也不會幾千萬、幾千萬的死去。

黃石看着眼前一張張既激動又忠誠的面容——我已經見過不少死人了,今天又是幾百條年輕地性命。如果我爲了一己之私非要竊取大明天下的話,這世間不知道又要平添多少孤兒寡母,不知道要多生出多少冤魂?

狂熱的官兵們已經喊得聲嘶力竭了,他們的身體本因爲長時間的激戰而變得疲憊不堪。但此時又被熱情和力量所充滿。每個人都想着早日結束遼東變亂,領到自己的那份土地,然後過上無憂無慮的和平生活。

黃石終於發現他還是希望中國少些變亂,畢竟一旦戰火紛飛。倒黴的總是底層地百姓,終歸還是無辜的人們來爲野心家和上位者的爭鬥買單。

——雖然沒有人會知道我的功績,沒有人會知道是我擊敗了華夏的大敵,千百年後也沒有人還會記得我。但我相信,在我老死地那一天,我不會爲今天的選擇而後悔;我和戚少保一樣,都做下了爲國爲民的大貢獻;我也會爲自己的一生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地……

吳穆還有他身後的陳瑞珂,此時站在遠處凝視着人羣。官兵的口號聲一浪高過一浪,這撲面而來的聲音把吳公公和陳瑞珂衝擊得微微後仰,就好像要被這聲音推開一樣。吳穆聽說黃石有去遼西的意向後,就急急忙忙地趕來想說服他留下,但當他看到、聽到這驚濤駭浪般的呼喊聲後,他心裡一下子升起了一股模模糊糊的念頭。這念頭像個小兔子一樣地在他眼前蹦來蹦去,吳穆雖然一下子抓不住到它,但心底卻莫名其妙地感到了迷茫和遲疑。

陳瑞珂倒是看得津津有味。同時也被感染得鬥志昂揚起來:“我從不知王師之威。竟至於此!”

吳穆聽見陳瑞珂的話以後,也沒多想就隨口說道:“不知道是官軍王師之威。還是黃軍門之威啊。”

這話如同一道閃電,撕開了吳穆眼前地黑幕,他猛然感覺眼睛裡有什麼東西掉下去了,以往一直模模糊糊看不清的東西也在這一瞬間變得清晰明白起來了。清晰的景象一下子就把吳公公嚇住了,他臉上的迷茫和不解一下子也煙消雲散了。吳穆冷不丁地對身邊的陳瑞珂說道:“三教九流,文武殊途。”

“嗯?”這句沒頭沒腦的話把陳瑞珂聽得一愣,他眼珠子連着轉了幾個圈,終於還是壯着膽子問道:“吳公公,您說什麼?”

吳穆嘆了口氣,他剛剛想到了孫承宗,又想到山東的文臣,還想到了長生島的軍戶士兵。上至朝中閣老,下至販夫走卒,都願意和黃石傾心結交,而且黃石無論和什麼樣地人都能相處愉快,就好像所謂地“與君子交,不覺自醉”,黃石的胸襟氣量讓每個遇到他地人都暗自佩服。今天一仗下來,遼南各部從張攀、尚可義這些大軍頭開始,到下面的每一個小兵都對黃石敬佩有加,差不多已經是五體投地了。

“陳瑞珂,如果朝廷把你調到長生島來,讓你在黃軍門軍前效力。你願意麼?”

“願意!”陳瑞珂想也不想地脫口而出,然後才反應過來,連忙問道:“吳公公可是對卑職有什麼不滿麼?”

“沒有。”吳穆苦笑了一聲,他想起兩年前出京的時候,東廠一再提醒自己要時時自省,魏忠賢也親口告訴他要永遠保持一顆警惕心,畢竟懷疑就是監軍的職業素質,嚴密監視武將的行爲就是他們地職責所在。吳穆這兩年和黃石相處下來。對黃石的武功人品也是心折不已,無論黃石做什麼事情他都會主動去理解,最近更是幾乎放棄了監軍的職權,他淡淡說出的話既像是在吐露心事,也像是在回答陳瑞珂:“不要說你了,便是咱家這個監軍,也甘爲黃軍門驅馳。”

“黃軍門身先士卒,金銀一介不取。美色毫無所動,不蓄私兵,不養家丁……”吳穆說道這裡自己也是一愣,鼎沸的人聲還在滾滾而來,吳穆笑容中的苦澀意味更重了:“黃軍門不蓄私兵。但長生島數萬軍戶個個都視他爲再生父母;黃軍門不養家丁,但這幾千官兵,又有那個不是他的死士呢?”

“吳公公你在說什麼啊?”陳瑞珂雖然沒有聽明白吳穆在說什麼,但他總覺得這口吻語氣聽起來有些不善。

吳穆的腦筋飛轉。把這些年長生島發生地事情和變化一樁樁地想了一遍,黃石治軍演武、開闢海貿、冶金鑄炮、定刑律衆,簡直就沒有黃石做不成的事情。而且黃石以前的表現也很突出,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吳穆搜枯心腸地想和歷史上的人比較一番,竟然沒有發現一箇中興良將能拿來和他作比較,這又讓吳穆嘆了口氣,他用陳瑞珂聽不見的聲音問自己道:“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老天降下這麼一個人纔來。肯定不是爲了這麼一個小小的建虜,那老天生此人又是要做什麼呢?”

吳穆一言不發的就要轉身離開,陳瑞珂奇怪地問道:“吳公公,您剛纔不是急着要來找黃軍門麼,怎麼到了這兒又要回去了?”

“咱家本有話要和黃軍門說,”吳穆眯着眼又看了看火光人影處,終於一甩袖子飄然而去:“但看現在這意思,咱家的勸告黃軍門那是肯定聽不進去地了。”

當夜酒宴上。黃石於衆將相飲甚歡。他心頭的一件大事落地,現在已經是無牽無掛了。回到自己的住處後。他藉着酒力就寫好了奏章,奏章裡他爲東江鎮左協各部軍官都說了好話,還保舉章明河來防守復州——黃石認爲選鋒營的底子還是不錯的,關鍵就是個將官地威信問題。

現在章明河的問題黃石也很明白,這廝升遷太速,威信、恩義都沒有建立起來,士兵對章明河也毫無信心。但他只要能獨立堅守復州幾個月,在前線和士兵同舟共濟上一段時間,自然情況就會大大好轉。

除了這些左協的部將外,黃石還爲東江本部的毛文龍大帥請了功,把自己地成長都歸功於他。最後他還提到了山東文官集團的支持,黃石一口咬定他們送來的糧食和軍餉對本次勝利有重大意義。

奏章一揮而就,心情愉快的黃石一時間還睡不着,就提起筆在一張白紙上算起了自己應分得的世襲田土和軍戶,他想個守財奴一樣算了又算。

“我一定要在海邊蓋個屋子,這樣我將來可以手把手地交我兒子游泳,就如同我父親當年一樣。”黃石在紙上輕輕畫了兩個頭像,很不像……但畢竟是他天人永隔的父母,黃石抿着嘴在燈下畫了很久,又看了很久。

終於隨着一聲長嘆,黃石把紙翻了過來,在上面又畫起了一個倩影,他回想自己在海邊和人分食粗糧餅的,笑意又慢慢爬上了他的臉,嘴裡還自嘲地笑道:“這也是一種浪漫……”

其他幾個將領可沒有黃石這麼悠閒,此時張攀正連夜和自己地幾個親信討論長槍問題,其中有一個親信撓着頭說:“大人,長槍實在是最便宜的東西了,按說一套刀盾的鐵,就是打造五杆長槍也出來了,屬下實在不知道這東西會這麼厲害。”

另一個親信也給出了他的分析:“主要還是黃軍門的甲好。我們的兵要一手拿盾,自然另一隻手就要持刀。”

張攀皺着眉頭想了想,斷然地搖了搖頭:“倒也不然,弓箭實在是沒有什麼威力,尤其是騎兵地軟弓,兵就是不穿甲,只要不是被射到要害,捱上五、六箭也沒啥問題。足夠後排的士兵衝到弓箭手跟前了。”

說話間張攀又有幾個親兵回來了,他們進了屋子就是一番比劃,這些人剛纔找機會和長生島地士兵喝酒,順便就把那幾個士兵地長槍取過來仔細看了半天。他們嘴上說這客套、奉承話,手下已經把長槍的規格摸了個清楚。

“槍九尺長。”

“槍刃一尺五到兩尺。”

“刃後還有一個套套在槍桿上,看起來似乎是用來防短兵削砍地。”

這幾個親兵回到屋子裡以後,張攀立刻鋪開了一張紙,幾個親兵一邊互相討論。一邊就把他們手量心記的長槍尺寸畫了出來,連槍刃上的血槽也都記得不離十……

與此同時,尚可喜和他哥哥尚可義也在軍營裡密議,桌子上擺着長生軍標準地長槍、火銃、匕首和頭盔。尚可義翻來覆去擺弄着那杆長槍,忍不住稱讚道:“黃軍門一定很看重小弟你吧。這長槍是黃軍門建功立業的根本,居然你一提就送了你一套。”

尚可喜嘿嘿笑了兩聲,又攤開一張圖給他哥哥看:“那算什麼?今天我還偷偷向黃軍門請教過他的陣法,當時黃軍門也和我說了。這是我時候記下來的,大哥你一起來看看吧。”

尚可義聞言連忙伸頭來看,他們兄弟指着圖交流了一番以後,尚可義把圖紙一把抓成了團,撕碎了放在燈上引火燒了:“唔,此物甚好,但千萬不可泄漏,這可是黃軍門的家傳絕技。要是全傳出去了,黃軍門一定不會放你我兄弟的。”

“還有這火銃,”尚可喜看他哥哥拿着長槍不放手,就捧着黃石給他的火銃遞了過去:“黃軍門說火銃也很重要。”

“我看倒也沒有什麼用。”尚可義對火銃不屑一顧,他今天明明看見火銃手最後也都變成長槍兵了,而且火銃手給他的震撼遠沒有長槍突擊時地那麼強烈。

“長槍兵是最好練的兵了,一個多月就能湊活上戰場了,刀盾至少要半年。”尚可義愛不釋手地撫摸着手中的長槍。腦子裡正在苦苦思索長生島長槍陣的奧秘所在:“四百個人。一人一個長槍,就這麼衝過去。就贏了……真好!長槍便宜,長槍兵又好練,我怎麼以前就沒有注意到這麼厲害的東西呢?”

“大哥你不看看火銃?”尚可喜記得黃石說過火銃也很重要,還說過火銃和長槍混編纔是長生島地標準模式,尚可喜就想讓他大哥分享這個重要信息。

“不看,那個太貴了,還是長槍好。”尚可義很固執,他的視線完全集中在手中那杆不起眼的長槍上了,連挑一下眼皮的興趣都沒有。

“公共食堂!官兵排隊領飯。”

“見面不磕頭,統用抱拳禮,還有一種奇形怪狀地回禮。”

“走路的時候不騎馬,牽着馬和士兵一起走。”

章明河在自己的帳篷裡來回來去地踱步,一面把自己能回憶起來的細節都大聲複述出來,下面的親兵則緊張地把他說的每一條都記錄下來。

“還有什麼?還有什麼呢?”章明河不停地敲打着自己的腦袋,苦苦回憶着他看到的一點一滴,他不耐煩地叫道:“你們也幫着想想?”

“有一種叫勳章地東西。”

“還分好幾種。”

“頭盔加面具。”

底下人七嘴八舌地說了一堆,這些東西也都被統統記錄了下來。

“四百人的戰陣,二百五十長槍,一百四十火銃,還有十個旗手和鼓手……”章明河敲了敲筆下的草圖,猛地一拍桌面:“好!從鎮守復州開始,本將就要吃那個……什麼什麼公共食堂了,我選鋒營也要按這個規矩編組。還有,再派幾個人去,去把長生島的所有條例,從穿衣吃飯到修茅坑廁所,統統給本將抄來……

——說到不貪污軍餉,不納嬌妻美眷,不佔軍戶田土,那黃石這麼拼命又是圖什麼呢?

吳穆的師爺戰戰兢兢地把三封寫好的信遞了上來,那師爺看到吳穆的眼光一閃,連忙低聲說道:“東家放心,小人一個字也不會說的。”

“知道就好。”吳穆接過了三封密信,第一封是發向大內,第二封是發去東江本部監軍那裡,吳穆思索了片刻,把第二封燒掉了,他捏着最後一封又看了看,終於下定了決心:

“孫先生深明大義,一定會支持咱家地吧?”

第29節 暗流引子第11節 捷報第33節 覺華(上)第33節 覺華(下)第56節 重建第33節 覺華(中)第二節第21節 漢賊第37節 準點第27節 入京第21節 歸去第26節 妙計第七節第23節 魔盒第4節 銀幣第十二節第9節 軌跡第49節 豪傑第42節 賭博第18節 潛流第52節 接觸第49節 豪傑第三節第20節 交情第23節 伙食第57節 屠殺第57節 屠殺引子第21節 勳章第十七節第53節 赤水(上)第19節 愛戴第四節第30節 患難第55節 鐵壁第18節 冤家第22節 正月第53節 橫掃第九節第38節 臨危第2節 合作第二節第44節 逆轉第十一節第55節 水師第13節 定計第11節 交流第24節 刨牆第12節 分功第18節 勸降第11節 捷報第22節 技巧第45節 兄妹第十節第三節第50節 偵查第28節 謠言引子第44節 逆轉第50節 防線第52節 接觸第18節 潛流第23節 分歧第41節 重任第16節 互動第十三節第50節 防線第五節第十二節第39節 說書第六節第15節 對射第八節第十六節第18節 冤家第六節第13節 定計第49節 豪傑第27節 對陣第七節第22節 正月第九節第33節 覺華(下)第38節 難支第13節 忍耐第21節 漢賊第十八節第13節 忍耐第23節 分歧第十六節第十五節第32節 牽制第53節 橫掃第十三節第18節 潛流第五節
第29節 暗流引子第11節 捷報第33節 覺華(上)第33節 覺華(下)第56節 重建第33節 覺華(中)第二節第21節 漢賊第37節 準點第27節 入京第21節 歸去第26節 妙計第七節第23節 魔盒第4節 銀幣第十二節第9節 軌跡第49節 豪傑第42節 賭博第18節 潛流第52節 接觸第49節 豪傑第三節第20節 交情第23節 伙食第57節 屠殺第57節 屠殺引子第21節 勳章第十七節第53節 赤水(上)第19節 愛戴第四節第30節 患難第55節 鐵壁第18節 冤家第22節 正月第53節 橫掃第九節第38節 臨危第2節 合作第二節第44節 逆轉第十一節第55節 水師第13節 定計第11節 交流第24節 刨牆第12節 分功第18節 勸降第11節 捷報第22節 技巧第45節 兄妹第十節第三節第50節 偵查第28節 謠言引子第44節 逆轉第50節 防線第52節 接觸第18節 潛流第23節 分歧第41節 重任第16節 互動第十三節第50節 防線第五節第十二節第39節 說書第六節第15節 對射第八節第十六節第18節 冤家第六節第13節 定計第49節 豪傑第27節 對陣第七節第22節 正月第九節第33節 覺華(下)第38節 難支第13節 忍耐第21節 漢賊第十八節第13節 忍耐第23節 分歧第十六節第十五節第32節 牽制第53節 橫掃第十三節第18節 潛流第五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