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4節 追逐

?狐假虎威的金冠向後金軍挑釁的時候,黃石和他的衛隊正在休養馬力,作爲一個現代人,他一直相信蠻族的經驗優勢可以、也一定會被近代軍隊的勇氣和組織壓倒。黃石在心裡默默地回顧了一下交戰的過程,用馬刀抵近攻擊不僅在訓練場上有着良好的統計數字,而且在實戰中也確實有着很好的效果。?

從實戰經驗上來說,現在的長生島官兵雖然有了極大地提高,但恐怕還達不到和後金軍持平的地步,所以水平上的差距就只有靠勇敢的進攻精神來彌補了。不過黃石相信水平差距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只要長生島堅持消耗戰,那麼雙方的水平就會越來越接近,比如在最近的戰役中,後金的白甲兵就再也不能像蓋州之戰中那樣給黃石以巨大的震撼感了。?

對面的後金軍看起來並不多,黃石估計人數似乎也就是東江軍的一半,雖然還有一些散兵正趕來圍攏在對面的旗幟下,不過看起來不太可能超過己方的兵力了。趁着對手集結的機會,黃石還有他的衛隊們,以及他們的坐騎都在用力的喘氣,儘快地恢復着體力。?

黃石的這個判斷並沒有什麼大問題,追擊近千逃亡明軍的不過是後金的兩個牛錄,此次出征遼西的時候,他們各都帶了八十甲兵。一路上不停因病減員,還要留下一部分人看守、保衛後路,更要派兵押送繳獲的糧草回海州,所以到了寧遠的時候,這兩個牛錄都只有六十騎而已。?

今天追擊的時候,因爲關寧軍已經跑散了。所以這兩個奉命追擊的牛錄也分開兩路包抄了,剛纔那一路地牛錄在東江軍的追擊下已經崩潰,人馬都逃之夭夭。現在這個牛錄看着遠處的蛇旗,突然感到胸口被一種無能爲力感充滿了。?

以往和東江軍作戰,雖然是互有勝負。但畢竟還是勝多負少,但和眼前的這個黃石交手,後金軍竟然是一仗都沒有贏過。開始的幾仗被後金軍說成是東江軍依多爲勝,但南關之戰後自己也覺得這個說法有點不靠譜了。但是後金軍上下都寧願相信南關之戰是己方過於疲憊了,如果不是因爲急襲旅順太疲勞,原本不該如此地。?

但復州之戰又把這種說法無情地粉碎了,努爾哈赤雖然極力掩蓋復州一戰的實情,但後金軍上下都找不出太多的理由,尤其是正藍旗的旗主莽古爾泰,更是氣沮已極。到了這次的覺華之戰。後金軍全軍都覺得對面不過是簡簡單單的野戰工事,完全不是什麼固若金湯的要塞,但他們扔下了那麼多條人命,卻連對手的皮都沒能擦破一片。?

現在後金軍軍中的士氣,已經不只是一片低迷這麼簡單了,但上至典型的三貝勒莽古爾泰。下至還沒有成年地十三、四歲童子兵。他們都堅信長生軍是絕對不敢和後金軍騎兵作戰的。不少悲觀的後金軍同意長生軍很勇敢、同意長生軍很團結、也同意長生軍很能打,但無論時間地點如何,每一個後金官兵都不會忘了加上一句:“如果是騎馬對衝,我們一個勇士能打二十個長生島雜種!”?

“建奴,可是來送死的麼?”?

金冠又衝着對面高喊了一聲,黃石還是沒有什麼反應,不過他忍不住在心裡充滿惡意地想到——如果建奴騎兵衝過來的時候,金冠這廝回頭一看,發現我已經跑了。他臉上又會是什麼表情??

雖然黃石很有涵養地聽任金冠出風頭,但是他身後的章明河卻再也忍耐不住了,他猛地從黃石背後衝了出來,很煞風景地衝着金冠嚷了起來:“金參將,我地三百支火銃呢?快快交還與我!”?

聽見章明河地喊叫聲後。金冠頓時臉上就是一片尷尬之色,雖然他們定計要去哄騙些長生島的物資。但最後爲了保險起見,金參將他們還是把行騙目標鎖定在了章明河身上。第一,因爲這個傢伙官職低而且年輕,他們這些老油子覺得肯定能把他哄得團團轉;第二,金參將他們還以己之心度人,覺得章明河另立一營肯定不是黃石嫡系,說不定黃石心裡還盼着章明河倒黴好整治他;第三,他們進一步認爲章明河也未必和黃石一條心,說不定可以給他點甜頭,把他也拉上賊船。?

“火銃交給胡參將了,等一會兒胡參將回來,章將軍一問便知。”金冠支支吾吾地把黑鍋推給生死不知的胡一寧了,剛纔看見章明河緊跟在黃石身旁後,金參將就在心底暗暗叫苦。現在一看自己好像把黃石得罪到了,還打了一個大敗仗,金參將真是後悔得腸子都青了。?

吳玉和張國青今天跟着金參將、胡參將一起出擊,現在也跟着金冠一起逃了回來,這兩個遊擊也趕快隨聲附和,一口咬定胡一寧不僅是制定、教唆、執行騙局的罪魁禍首,還把章明河所有的火銃都獨吞了。?

章明河臉紅脖子粗的似乎還要爭辯,黃石輕喝一聲把他?

招了回來,現在不是和這幫人計較的時候,黃石在這些人身上下了那麼大的本,眼看這場勝利也能幫助他們爬上高位,自己還指望他們能爲長生島傳播些好話呢。黃石想,要是將來到遼西來工作,有這些打過交道的熟人總是會好些,就算不來遼西也說不定能和他們做些買賣,爲長生島和遼南做些有用地工作,現在不好爲了幾百火銃搞得前功盡棄。?

不過這些理由都不是最關鍵的,黃石始終堅信一點:大敵當前的時候,絕不是內訌的好時機。?

叫回了激憤的章明河後,黃石感覺自己這邊地馬力休息得差不多了,而對面的後金軍似乎還沒有恢復狀態,他翻身躍上戰馬,又一次把長劍拔了出來。?

雖然有過長期地嚴格訓練。但只要一天還沒有經過實戰考驗,黃石就一天無法放下心來。經過了剛纔的親身實戰後,黃石得出了幾點結論,首先是被敵人先發制人地恐懼感是可以克服的;其次就是敵人先發制人的後果不是不可以忍受的;最後就是馬刀的抵近攻擊效果不錯,非常、非常地不錯。?

紙面上地理論永遠比不上親身感受。因剛纔一仗而充滿自信的黃石高舉着長劍,向着眼前敵軍的頭上虛劈了幾下,同時他環顧着自己周圍的部下。和黃石一樣,這些人也都展示出了比剛纔出發前更強烈的鬥志和信心,他們一個個迫不及待地躍身上馬,抽出了雪亮的白刃。?

軍官們按照從高到低的等級,紛紛策馬向前挪了一段,他們的身後是軍齡最長的內衛老兵,然後是軍齡一般的內衛,隊伍最後面是最缺乏戰鬥經驗、只上過一兩次戰場地年輕士兵。默默無聲中。按照等級排隊完畢的官兵們,都和黃石一起把馬刀遙指向對面的敵軍。?

眼前的友軍都識趣地躲開了。無遮無攔的大地,從馬前一直延展到遠方的敵人旗幟之下。黃石用餘光掃了一下右側地寧遠堡,上面有無數人頭攢動,他們射過來地**辣的目光,讓黃石頓生置身於驕陽旭日中之感:“兄弟們。讓我們去把建奴打垮!”?

“遵命。大人,把建奴打垮!”?

黃石落下自己的面具,雙腿已經重重地夾上了馬腹……?

山丘上的後金牛錄剛纔就一直在觀察對面山頭上的明軍,雖然眼前的這面蛇旗已經是後金軍的噩夢,但這個牛錄和所有的後金官兵一樣,相信長生島的騎兵也就是一隻追擊騎兵,他們絕沒有和後金軍當面衝突地勇氣。以前長生島的騎兵不都是隻有追擊的膽量麼?今天他們難道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嗎??

在後金軍修養體力的時候,這個牛錄就如同自我催眠一樣地反覆這樣嘮叨着,他試圖讓自己相信剛纔那個牛錄不是敗在堂堂對戰中。而是因爲被明軍突襲才遭到毀滅性打擊的。可是雖然他嘴上一直在羅裡羅嗦地嘮叨着,心底反駁地聲音卻越來越響亮,這反駁的聲音讓他始終不敢下令進攻。?

剛纔不下令進攻時,牛錄還可以找些理由來自己欺騙自己,比如“蓄養馬力。等待時機”這類地東西,可是等到對面的明軍開始排兵佈陣。明顯準備進攻的時候,牛錄就再也說不出什麼能安慰自己的理由了。?

黃石帶領全軍拔刀後,那個後金牛錄機械地下令全體上馬備戰,只是等看到遠處的明軍開始駛下山坡後,後金牛錄卻張口結舌,怎麼也吐不出迎戰的命令來。?

牛錄手下有不少人看到了剛纔對戰的全過程,在每一次交鋒中,被擊落下馬的友軍人數比敵軍只多不少。雖然明軍有人數上的優勢,但明軍確實是靠堂堂正正的騎戰取勝的。一個巨大的疑問沉重地撞擊在這個牛錄心頭上:“那個牛錄也是六十騎,只對衝了兩次就被打得全軍覆沒。黃石的人多不說,馬力也比我要好,我也是六十騎,那我能不能贏他呢?”?

等到明軍衝下土坡開始加速後,後金牛錄喃喃自語說了幾聲“來不及了”後,就飛快地撥轉馬頭,對着大家喊道:“撤兵,撤兵,和大隊會合。”?

黃石帶領着軍隊緊緊地追擊而去,纓盔兩側又響起了暢快的風聲,冬季地面上騰不起太多煙塵,面前的敵軍把背影和後腦展露在明軍面前。沿路狂飆的兩軍中,都不時有人失蹄落馬,那些倒黴的後金官兵要不是被疾馳而過的馬羣踏成肉泥,就是才勉強站起來就被無數把馬刀再次砍倒。?

在這種毫無危險的追殺中,黃石作爲衝在頭一個的人,自然最有機會讓自己的劍刃染血。一開始他就劈中了一個落荒而逃的敵軍,雖然他沒有把握那一劍定會要了對方的命,但是想想自己身後的那麼多人,那個敵兵逃得過初一、逃不過十五,下場肯定只有死路一條。?

現在面前又有一個敵兵部馬了,那個士兵拼?

命揮舞着雙臂。往前跑的時候後仰着腦袋,把臉都仰到了天上,黃石縱馬從他身邊馳過的時候,一個直劈就把奔跑中的人拍落塵埃。?

“嘿——”黃石痛快地大叫了一聲,仗打到這般田地。真讓他感到全身上下都是淋漓暢快之感。?

從山東文官那裡受地氣、在京師那些日子裡受的悶氣、還有遼西文武給他找得不痛快,彷彿都隨着這一下下的劈砍而逐出體外了。?

本來爲了包抄逃竄的明軍,這個牛錄和另一隊後金軍分開後就開始繞大圈,剛纔和明軍對峙的時候他們已經繞過了半個寧遠堡,長生島地軍隊已經橫在了他們回家的最近路程上。既然這個牛錄的後金軍連拼死殺開血路的勇氣都沒有了,那他們現在就只有繞着寧遠堡跑圈來擺脫明軍的追擊,在兩隊人環城而跑的時候,寧遠堡上密密麻麻都是瞪着眼向下觀看的士兵,還有協防的軍戶和百姓。?

就在他們的眼前腳下,一羣狠角色在前面玩命地跑。一羣更狠的角色在後面拼死拼活地追,堡內七個野戰營地關寧軍,無數的軍戶和壯丁在城牆上站得滿滿的,人們互相推搡着,都想擠到牆邊來觀看這罕見的盛況,而寧遠堡內的大人物們也都爬上城樓。瞠目結舌地看着後金軍被明軍追擊得亡命飛奔。?

後金軍本來也希望明軍會適可而止。等到圍着寧遠堡跑了半個圈子以後,後金牛錄才知道今天這事情恐怕是麻煩了。這些甲兵都是他的家奴,正因爲他手下地騎馬好手多,旗裡纔會給他這麼多馬,每次有人掉隊都讓他心痛如絞。?

這隊後金軍本來和明軍對峙地位置是在寧遠堡東門偏北處,爲了擺脫長生島官兵,他們先是筆直南下,然後從南門錢拐大彎向西,現在他們已經朝着西門逃來。兵鋒直奔寧遠北門前的官道而去。?

當城下的百多騎兵爭先恐後的從寧遠堡西門前衝過時,這場追逐已經進入了白熱化,他們再也沒有誰都還能去留心西門城樓上觀衆的反應了。先是一團後金騎兵從眼前橫着奔騰而過,跟兔子一樣地向着北方絕塵而去,然後就是更大的一團明軍騎兵呼嘯而來。如狼似虎地追着後金軍的步伐遠去。?

寧遠北城樓上的衆人看着目眩神馳,一時間竟然都說不出話來了。這兩軍都從眼前通過後,城樓上人羣的目光也都被黃石地旗幟牽走了,傻傻地看着那面紅旗在升騰的塵埃中起伏。一個被羣星捧月般圍在正中的人率先反應了過來,此人身材矮小、膚色黝黑,還穿着一套明顯很不合身的盔甲,他摸着頜下的鬍鬚,若有所悟地說道:“原來馬刀騎兵這麼厲害!”?

“袁大人高見啊!”?

“袁大人真是見微知著啊!”?

“袁大人一語中地,真是令末將茅塞頓開啊!”?

周圍的一羣感慨之聲纔剛剛響起,他們就又聽到左側傳來了雷鳴般地馬蹄聲,這讓他們又紛紛把投向右側的目光收了回來。只見西門南方又滾滾涌過一彪人馬,當前的大旗上書着一個大大的“金”字,這面大紅旗後還有兩面稍小的將旗,一面上有個“吳”字,另一面上則有個“張”字。?

來着正是金參將、吳遊擊和張遊擊帶領的近千關寧鐵騎,這浩浩蕩蕩地軍馬奔騰起來,那氣勢真是地動山搖,城上衆人眼中只見千軍萬馬如流而過,轟隆隆的蹄聲震耳欲聾,就連腳下的城池似乎都隨之抖動。?

這隊關寧鐵騎的爲首之人金盔銀甲、大紅披風,正是金冠金參將,他虎目圓睜、咬齒嚼脣,臉上的銅須也一根根地炸起。右手提着一柄不知道從哪裡找來的青龍偃月刀,左手死死抓着馬繮,金冠身體微微前傾,一馬當先引領全軍追擊,全身上下的彪悍本色盡顯無遺,正似那勇猛無敵的鋼鐵凌將,好個躍馬橫刀的無敵金剛。?

金冠身後就緊跟着另一位威風凜凜的大將,原來是關寧遊擊張國青,張遊擊雙手緊握馬耳邊的繮繩,人已經離鞍而起,弓着腰踩在馬鐙上。張國青雙脣緊閉,古井無波的面色沉靜如水,深邃的眼神越過金參將的身側,直向更前面的黃石將旗望去,兩腿不停地反覆夾緊,策馬緊緊隨在金冠身後。?

馬術最差的吳玉跟不上金冠和張國青的腳步,在他的竭力催促下,總算把自己的位置保持在了中軍裡。橫眉立目的吳將軍右手仗劍直指天空,把牙齒咬得咯吱作響,面目猙獰猶如地獄中的惡鬼。?

“駕、駕……”通過寧遠堡西門城樓前時,凶神惡煞的吳遊擊又用力地鞭策了幾下坐騎,然後寶劍向前用力一揮,不顧眼前瀰漫的煙塵撲面而來,兀自嘶聲大呼:“殺啊,兒郎們,殺奴啊!”?

第38節 臨危第36節 脫身第29節 暗流第九節第19節 潰圍第50節 偵查第27節 入京第九節第48節 工兵第一節第6節 重臣第20節 信任第51節 虎威第十六節第24節 乞討第32節 殺機第七節第17節 族權第六節第五節第29節 轉折第32節 殺機第11節 捷報第四節第35節 忍耐第36節 獨木第17節 陷陣第39節 震動第25節 越權第49節 豪傑第31節 應對第38節 追星第十五節第十四節第十二節第23節 鋼錠第八節第25節 後續第43節 馳援第16節 互動第19節 畫皮第53節 赤水(中)第38節 臨危第27節 廉恥第12節 分功第2節 寧遠第22節 正月第23節 登城第30節 再見第9節 魔戒第1節 忠言第31節 應對第五節第21節 漢賊第58節 勾結第19節 對策第56節 側擊第七節第52節 攻守第22節 職責第12節 潛伏第16節 白兵第十四節第8節 插曲第32節 牽制第36節 智勇第8節 詩人第34節 招安第九節第26節 威脅第21節 漢賊第26節 妙計第1節 形勢第36節 脫身第十一節第60節 開關(下)第33節 友軍第28節 出兵第56節 重建第十六節第十五節第42節 回家第十一節第十九節第17節 猜想第3節 騎戰第60節 開關(上)第十三節第14節 遲疑第十一節第59節 回頭第十六節第三節第九節第十五節第38節 臨危第5節 政策第18節 車輪第32節 牽制第12節 潛伏
第38節 臨危第36節 脫身第29節 暗流第九節第19節 潰圍第50節 偵查第27節 入京第九節第48節 工兵第一節第6節 重臣第20節 信任第51節 虎威第十六節第24節 乞討第32節 殺機第七節第17節 族權第六節第五節第29節 轉折第32節 殺機第11節 捷報第四節第35節 忍耐第36節 獨木第17節 陷陣第39節 震動第25節 越權第49節 豪傑第31節 應對第38節 追星第十五節第十四節第十二節第23節 鋼錠第八節第25節 後續第43節 馳援第16節 互動第19節 畫皮第53節 赤水(中)第38節 臨危第27節 廉恥第12節 分功第2節 寧遠第22節 正月第23節 登城第30節 再見第9節 魔戒第1節 忠言第31節 應對第五節第21節 漢賊第58節 勾結第19節 對策第56節 側擊第七節第52節 攻守第22節 職責第12節 潛伏第16節 白兵第十四節第8節 插曲第32節 牽制第36節 智勇第8節 詩人第34節 招安第九節第26節 威脅第21節 漢賊第26節 妙計第1節 形勢第36節 脫身第十一節第60節 開關(下)第33節 友軍第28節 出兵第56節 重建第十六節第十五節第42節 回家第十一節第十九節第17節 猜想第3節 騎戰第60節 開關(上)第十三節第14節 遲疑第十一節第59節 回頭第十六節第三節第九節第十五節第38節 臨危第5節 政策第18節 車輪第32節 牽制第12節 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