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七一 兒子們

bookmark

有首相關注紡織業,棉花來源自然不會被兩淮地區獨佔,最終,兩淮地區的棉花被限定在了整個江南紡織業的三成半以下,並且要求在兩年內達成這一目標,而在接下來的內閣會議中,商討的仍然是各地產業的分佈問題,李海完全按照戰略分配各地的優勢產業,並且利用稅收來進行調節,需抑制時上調稅收,需發展時下調,而在紡織業這一議題上,海外行省中,南非和澳洲也在重點扶持的行列之中。

按照內閣的要求,帝國需要在兩年內完成棉紡織品自給自足的,消除帝國,特別是印度洋沿岸各行省和殖民地對印度棉布的依賴,並且將帝國的棉紡織品向周邊藩國傾銷。

內閣會議到了晚上,李海纔是乘車回家,到了家門口,卻見門口停着十幾輛馬車,個個華麗非凡,看標誌,也都是勳貴家的,只是配色方面來看,當時女眷所用,李海不解,已近天黑,怎麼還有這麼多勳貴親眷在自己家裡,而進了家門,看到家裡的侍從來來回回的搬運東西,而在堂內,女人們嘰嘰喳喳說個沒完,簡直像菜市場一樣熱鬧。

見李海進門,一衆貴婦紛紛行禮,繼而告退,討論着離開了,看着擺了一屋子的東西,李海問道:“這是出了什麼事,怎麼像要搬家一樣。”

“哎,你還不知道麼?”成王妃詫異問道,見李海實在不知,她解釋道:“是君度要成親了,皇后捎來信,讓我幫着在南京多準備些婚慶的東西,好送往京城,您是知道的,若論皮草之類,咱南面不如北面,可這繡品和絲綿,南面可是要精緻好些。”

“君度成親?他不是在西南嗎?”李海有些不解,他當初去勸黃宗羲時,就讓他立刻去西南呢。

“這我就不知道了,定然是有皇上的旨意纔是。”成王妃道。

李海細細一想也是,西南已經平定,在經略下去就是安定地方和處置地方豪強之事,這種事卻是急不得了,特別是土司,千百年沉澱下來,盤根錯節,莫要說兩宋,就是強如蒙元也沒有解決,就算帝國由決心解決此事,也需要幾年時間,而英王作爲皇長子,理應該成家立業了,再想到李明勳在京城時對自己的身體的諸多憂慮,也明白這位開國定鼎的君王也要想着含飴弄孫之樂。

“好,你仔細幫辦就是,咱們那份也要籌備得當,實在不行就先去一趟京城,問一問皇后的意思,另外,臺北曾娘娘那你也派人去一趟,你往日與她來往不少,看看是否能勸她前往京城。”李海認真吩咐道。

成王妃應下之後,李海招來侍從,問道:“黃宗羲那邊可出發了?”

“回殿下的話,已經出發了,只是沒有用咱們的人,那老兒自備了車馬,孤身一人西去了。”侍從官說道。

李海道:“那就以內閣的名義向皇上請旨,問英王大婚之後是留在京城,還是返回西南經略,若是後者,適當的時候把消息公佈出去,以免黃宗羲去錯了地方,這個老頭實在是任性,若是不湊巧,累他輾轉幾次,怕是還要生氣呢。”

京城。

爲英王平定西南之功,帝國預備了盛大的凱旋儀式,祭天告祖,宣佈國內戰爭的結束,當然,不免又有幾百人加入到昌平戰犯管理所中。

儀式結束之後,李君度換下戎裝,常服出現在長春宮中,待皇帝皇后坐定,李君度下跪行禮:“兒臣拜見父皇,母后。”

“平身,快些平身,兩年多不見君度,君度黑了,也瘦了。”朱妤姝眼睛含着淚花,看着這個自小看大的孩子,忙不迭的讓人搬來凳子。

李明勳見李君度起身,指了指一旁小凳子上坐着的李君華說道:“君度,你還沒有見過太子。”

李君度徑直愣住,眼睛裡閃過複雜的光芒,顯然他沒有想到會有這麼一天,要向少年時整日跟在屁股後面喊哥哥的弟弟下跪施禮,他只愣了片刻,就要跪下,朱妤姝連忙攔住他,瞪了李明勳一眼:“你也是,又沒有外人,何必弄這些虛套的,兄弟之間,別生分了,君華君威快來給你哥哥問安。”

李君華落落大方,走到李君度面前,問候到:“兄長安好。”

李君威跟在李君華後面,悄悄打量着自己這個兄長,上一次兄弟相見時李君威還不足三歲,還不記事,所以頗爲有些陌生,學着李君華見了禮,但李君度對李君威可不陌生,直接把他抱起來,以往他可沒少抱了老三。

一家人難得團圓,一起在長春宮進膳,期間李君度聊起從軍征戰的事情,惹得兩個弟弟極爲豔羨,李君威更是聽的入了迷,纏着李君度繼續講,而晚膳用完了,李君度也該出宮回英王府休息,李君威卻是非要跟着去,繼續聽故事不可,見兄弟親近,李明勳便讓李君華也跟着去了,三兄弟當晚全都睡在了英王府邸,第二日李君度又親自送了兩個弟弟入學,纔是去宮中見駕。

養心殿裡,李明勳放下手中的奏摺,拉着李君度坐下,直接說起了大婚的事情,李明勳說道:“沈家女兒的畫像早就到了,我與你母后都是看過的,也差人問過了沈家在南華一帶的風評,你母后還讓人問了沈家女兒的老師和同學,反饋不錯,無論人家還是本人,都得體的很,你既然能與人家姑娘在榮王別院獨處一個多月,想來也是兩不相厭,因此也就定下了她做你的王妃,早兩個月以實習的名義調到了皇家陸軍醫院實習,皇后見了真人,也是滿意的,這次趁着你凱旋,也就把婚事辦了吧。”

李君度微微點頭,他對沈有容也是很滿意的,當日二人在廣州分離的時候,也談及這件事,沈有容也不排斥,這件事也就算定下來,李君度看向父親,問道:“那母妃那邊怎麼說呢?”

“皇后差專人去了臺北,送去了畫像,你母親也無異議。”李明勳選擇了實話實說。

李君度昂着頭,迎着李明勳的眼睛,堅定的問道:“爲何讓母后派人去問,父皇爲何不問?”

李明勳嘆息一聲,他也知道,自己與曾淑儀的關係是李君度的心結,以往談及此事,他要麼顧左右而言他,要麼就是選擇沉默,但到了長子大婚的時候,李明勳也不得不說實話了:“我與你母親已經多年未有交流了,京城光復之後,我幾次寫信,派人去傳話,希望她到京城來,一家人團聚,即便她執意禮佛,我也讓人在這紫禁城建了一座小庵堂,但她都無有應和,多年嫌隙,已如堅冰,難有紓解之計,自爲父稱帝,你母親更是與我恩斷義絕,若非顧及你的顏面,你母親怕是早已削髮爲尼了。”

“難道只是因爲改朝換代,父皇稱帝麼,在這件事上,父親難道就沒有責任嗎?”李君度問道。

“自然,我是有責任的,若能挽救,我也會去做,只是時移世易,已成定局了。”李明勳直言道。

李明勳與曾淑儀的關係惡化當然不只是因爲改朝換代,當年二人交惡,但曾淑儀已經懷孕,後誕育長子李君度,而李明勳常年出征在外,又自恃身份,未曾與其交流寬解,最終導致二人的徹底決裂,機會失去了,就再難回來了。

李君度聽了李明勳的話,語塞詞窮,已經說不出任何話來,在他的印象裡,自己的父親是威嚴莊重的,對自己是極爲嚴格的,卻不曾想今日卻如此真誠,不僅沒有隱瞞,甚至連一句辯駁的話都沒有,他想要生氣,想要憤怒,卻絲毫找不到機會。

“我明白了,父皇,是我失儀了,不該詰問於您。”許久之後,李君度愧悔說道。

李明勳搖搖頭:“你是要結婚的人了,也該知道這些了,我與你母親,與你母后的結合都是政治聯姻,你與沈有容之間也不能免俗,正如我常常與你說的那樣,到了我們這種位置,婚姻從來不由自己,所以,如果你不喜歡沈家姑娘,也請好好待她,希望我與你母親之間的悲劇不要發生在你的身上,如果你有所鍾愛之人,也無需瞞我,總有辦法是可以解決的,不是嗎?”

“兒子謹記。”李君度應過之後,選擇離開。

李君度離開之後,李香君從養心殿的側門進來,她揉捏着李明勳的額頭,見他情緒低落,認真說道:“其實你與曾姐姐的事上,並不能全怪你,是她性子太剛直了,這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哪有嫁給你,還要爲別人,爲朱明皇室想的。”

李明勳擠出一點笑容,說道:“哪怕有我一丁點的過失,我也該承擔所有責任,畢竟是我誤了她一生,所謂政治聯姻,是不公平的,我可以爲了利益爲了局勢迎娶任何女人,是因爲我可以再追求我愛的人,但她呢,只是政治的犧牲品罷了,如果我們沒有孩子,一切都還好說,但我們有了君度,我就永遠欠他們娘倆。”

李君度雖然在李明勳那裡得到自己想知道的一切,但對於他來說,卻是不折不扣的噩耗,他這些年的努力除了是爲了企及自己崇拜的父親,就是希望用自己的成績去拉進父母之間的關係,但今日他才真正的知道,自己的母親和父親之間已經永遠不可能挽回了。

心思鬱結的李君度走在出宮的路上,思索他被吵鬧聲驚動,擡頭一看是李君威揹着小書包回來了,與跟在身邊的侍從吵吵鬧鬧的,原本李君度也沒有多想,但走到近前卻是發現李君威的臉頰多了有一塊紫青淤傷,說話就疼,疼的小傢伙齜牙咧嘴,而李君威見到李君度,連忙捂住了傷口,就要跑開,卻哪裡跑得過李君度,很快就被捏了住了。

“怎麼回事,怎麼受傷了呢?”李君度拉開弟弟的手,看了一下傷口問道。

李君威擰着腦袋,不去看兄長,嘟囔道:“這是下車的時候不小心......不小心碰到了,撞傷的。”

李君度纔不會信這種胡言亂語,如果是撞傷應該有擦傷痕跡,這明明就被人打傷時纔有的傷口,再加上李君威躲閃的眼神和侍從官不敢擡頭,李君度更是認定這一點,畢竟他上學的時候也是不安分的,打架鬥毆是常事,對這種傷再熟悉不過了。

“這是和別人打架了吧,還敢對我說謊?”李君度說道,然後捧起李君威的臉,問道:“是不是別人趁你不注意,被人一拳打在了臉上,是不是?”

李君威臉上綻放出不敢相信的神色:“你怎麼知道的,大哥,你看到了?”

“還用看到麼,我似你這麼大的時候,沒少幹過,只不過是我打別人,而你是捱打!”李君度抱起李君威,笑呵呵的說道。

“真的,大哥你太厲害了,你就不怕母后母妃他們說罵你嗎?”李君威問道。

李君度道:“那個時候,自己的仇自己報,驚動大人算什麼本事,而且我打架後,如果有傷就躲到幾個舅舅家去,等傷好了再回家,怎麼樣,我教你打架吧,跟我學三天,保管三個人也打不過你。”

對於自己的伸手,李君度是很有自信的,而且自己的弟弟身體壯碩,比同齡人還要高一些,底子也是不錯的,學的肯定快,李君威卻是搖頭:“哪裡用你教,摔跤我都學會了,本來他們幾個打不過我的,但是卻被二哥看到了,二哥不讓我打架,我就住手了,不曾想,那幾個混蛋偷襲我,才把我打翻在地的,我自己就能去報仇,不用大哥幫我。”

“什麼,是太子不讓你還手的?”李君度立刻挑起了眉毛,而在宮門處,太子的馬車也是停下來了,李君華走了過來,李君度臉色一變,抱着李君威就對過去。

章五 聚兵章二二零 終案與體面章四八 幾多反覆章七四 藩務章二九五 切割章三七四 新課題章二二 絲割符制度章二十 收服章一二三 老大的不甘心章一七八 父親的認可章一一二 歸附章一九七 更大的意外章一四二 奉旨貪污章一二七 衍聖公章二九 hit and run章六 緣由章三六 廣而告之章一零七 爪哇海戰 二章五 瀕死章六四 路途坎坷的鐵壁級章一七八 夷兵兇猛章七四 宗教帶來的問題章四四零 宗教歸化章三八八 高喬人的出路章八三 多爾袞之死章一九零 落子埃及章一一零 水雷章一零六 商人的覺悟章一六一 一瞥章四二 大勢章一五零 哥薩克國章四六四 會面章四四 抗爭章一二八 聲名狼籍章三五 綏靖政策章一五三 私心章一零九 哈密章四五二 日本公主章一五二 女人,越多越好章一一零 加勒比海盜章一六八 末路窮途章一六零 兌子章六九 分鍋章三九四 請賜教章十 虎尾瓏社章二三五 英國的信譽章一九九 前鋒章一四九 真實身份章八七 遠航章三八六 戰鬥章二零九 副相章三 北美又叫大東北章一百 不僅反對加徵,還要建國章五零三 運河的‘意向合同’章一四九 真實身份章六一 圍攻章三八六 戰鬥章一零四 重磅的禮物章二二 唐通事章二一三 蘇州亂章四六 盛怒章三九六 菸草章一四六 噶爾丹的幸與不幸章二一二 收編章二九 登州章十二 李明勳的條件章二八 ‘招安’章七 東虜的覺悟章八七 長崎事變章二五 最後要做的事章一六二 加冕爲王 獲得力量章二八二 平衡章三七 救國良方 上章七十 紡織業章一零三 情勢所迫章四五二 日本公主章五三 海賊夜襲章七十 裁決朝鮮章四七六 分蛋糕章一五四 母馬計章十一 釀酒章三三零 上鉤章三四五 不凡的王子章一一八 殖民的原則章四六 談判章一零六 關島出現的意外章三九二 十姓奴部章三三 押送章一七二 頭皮早晚都要割章二二零 直布羅陀章五五 繼續培養章二八 權力的分配章二二五 變更著作權章四六二 藏妓院去章一一零 爪哇海戰 五章三四六 曼城鐵路章三五六 玩明白了章一零一 元老院和擴軍章四一六 奔馬的夢想章一二六 分而治之
章五 聚兵章二二零 終案與體面章四八 幾多反覆章七四 藩務章二九五 切割章三七四 新課題章二二 絲割符制度章二十 收服章一二三 老大的不甘心章一七八 父親的認可章一一二 歸附章一九七 更大的意外章一四二 奉旨貪污章一二七 衍聖公章二九 hit and run章六 緣由章三六 廣而告之章一零七 爪哇海戰 二章五 瀕死章六四 路途坎坷的鐵壁級章一七八 夷兵兇猛章七四 宗教帶來的問題章四四零 宗教歸化章三八八 高喬人的出路章八三 多爾袞之死章一九零 落子埃及章一一零 水雷章一零六 商人的覺悟章一六一 一瞥章四二 大勢章一五零 哥薩克國章四六四 會面章四四 抗爭章一二八 聲名狼籍章三五 綏靖政策章一五三 私心章一零九 哈密章四五二 日本公主章一五二 女人,越多越好章一一零 加勒比海盜章一六八 末路窮途章一六零 兌子章六九 分鍋章三九四 請賜教章十 虎尾瓏社章二三五 英國的信譽章一九九 前鋒章一四九 真實身份章八七 遠航章三八六 戰鬥章二零九 副相章三 北美又叫大東北章一百 不僅反對加徵,還要建國章五零三 運河的‘意向合同’章一四九 真實身份章六一 圍攻章三八六 戰鬥章一零四 重磅的禮物章二二 唐通事章二一三 蘇州亂章四六 盛怒章三九六 菸草章一四六 噶爾丹的幸與不幸章二一二 收編章二九 登州章十二 李明勳的條件章二八 ‘招安’章七 東虜的覺悟章八七 長崎事變章二五 最後要做的事章一六二 加冕爲王 獲得力量章二八二 平衡章三七 救國良方 上章七十 紡織業章一零三 情勢所迫章四五二 日本公主章五三 海賊夜襲章七十 裁決朝鮮章四七六 分蛋糕章一五四 母馬計章十一 釀酒章三三零 上鉤章三四五 不凡的王子章一一八 殖民的原則章四六 談判章一零六 關島出現的意外章三九二 十姓奴部章三三 押送章一七二 頭皮早晚都要割章二二零 直布羅陀章五五 繼續培養章二八 權力的分配章二二五 變更著作權章四六二 藏妓院去章一一零 爪哇海戰 五章三四六 曼城鐵路章三五六 玩明白了章一零一 元老院和擴軍章四一六 奔馬的夢想章一二六 分而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