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桓,鮮卑,哦不,現在是常春跟遼寧。
張啓用了十來天的功夫,將兩地巡視了一遍。
總的來說,兩地的發展蒸蒸日上。
無論是主管糧食生產,資源產出的常春(鮮卑),還是主管基建,甲冑生產,工坊設施的遼寧(烏桓)。
兩地的經濟,治安,產出都在張啓所做規劃中的預期之內。
所能產出的物品也在一步步的加強張啓麾下的軍事實力。
在他離開常春的時候。
烏桓的新興建築,罐頭生產基地已經開始動工了,爲今後要打的仗做着準備。
有了橡膠生產的密封圈,瓷罐,琉璃罐的密封性已然得到了保障。
屆時高鹽或者高糖的肉食罐頭與水果罐頭能讓前線的士卒們保持良好的作戰心態。
增加可持續作戰的能力。
而在騎砍世界中,三項研究科目在張啓的主持下開展了。
關於火藥的研究已然開始。
不過張啓定下了安全優先的條例,所以火藥研究的進度目前並不快,目前還只是粗略的將硫磺木炭硝石粉末三種摻雜在一起。
燒是能燒,只不過只冒黑煙不見火光。
在這上面張啓投入的人力不大,約莫十來個人的團隊,火藥是把雙刃劍,所以他此刻還不着急。
而另一項科目張啓投入的人力纔是多的。
整整八百人的團隊,加上騎砍世界所有物力得支持。
而被進行研究的,便是蒸汽機技術。
又是一個需要漫長時間才能見到成果的研究。
張啓已經做好了在外界兩三年後才能見到它問世的那一天。
即便最終也無法制造出來,那留下足夠的經驗供後世學習也是可取的。
而最後一項投入的人數也不多,百來號人,負責的項目是電。
相比起蒸汽科技。
電的入門反而是簡單的。
就以張啓高中物理的粗淺知識,他也知道電磁感應現象。
而這就是發電機的入門基礎。
別看蒸汽機比發電機早問世了不知道多少年,但說句實在的,發電機的製造確確實實要比蒸汽機簡單,特別是在只有基礎金屬技術的年代。
要不是劉珀倫從南美帶回來了橡膠樹的樹種,光是一條密閉性就足矣讓蒸汽機腹死胎中。
而發電機不同。
一塊磁鐵便已然有了先決的條件。
當然這裡說的磁鐵並不是天然的磁石,那東西太弱,這裡說的磁鐵指的是人造磁石,也稱強磁鐵。
而製造強磁鐵就更簡單了。
樹漆包裹銅線,或者直接用橡膠包裹銅線繞着一塊鋼鐵利用右手螺旋定律纏繞,提前去山上找個高處。
用木棍或者腳手架高高架起,只要牢靠不倒,人都不用再現場,等個下雨打雷天,引天雷而下擊中被架在高處的鐵塊。
這便得到了一塊強磁鐵。
而且一次還能量產。
一個旋轉的轉子,兩塊磁鐵,用木料拼接,最簡單的發電機就製作好了。
而驅動轉子的動能可以是水流,可以是風力,總之發電機是弄好了。
但然後呢?
這便是張啓在這個項目上所遇到的難點所在。
電好弄,但是電壓怎麼控制?
怎麼存儲?
以及電能做些什麼?
張啓現在就是手握寶藏而無法利用的絕佳體現,但凡多讀幾天書也不至於現在除了能想到【電椅】以外其他任何想法都想不出來的地步。
所以他乾脆不想了,將自己的經驗以及電可能利用在某處的想法記下然後交給了騎砍世界的學者。
專業的事情專業人做。
他,只負責提出要求。
當然,這其中跟電的誕生過早也是有關係的,光是有電不行,還需要電線之類的基礎製造業。
研究發電機用的銅線前期小打小鬧還沒有什麼問題,但一旦要將電力進行使用,那所需要的基礎行業就太多了。
而目前這個時代,這些行業如果成立的話那便只能負責於一個項目,這有些太雞肋了。
慢慢來吧,還是那句話,給子孫後代積攢經驗也是可行的。
船隻上,張啓對自己當初將騎砍世界定性爲科研基地的舉動,再次自豪。
這可比打打殺殺好用太多了。
遼河。
一艘比三桅帆船還要大上些許的船隻航行着。
這是遼寧船塢今年最新生產改進的船隻,第一艘送了張啓,以做君王座駕。
船體結構依舊與尋常的三桅帆船類似,只不過在兩側船體的吃水線上施加了新的工藝。
鋼板。
鋼板包裹了船體的下半身一直蔓延到了撞角之上。
這是楊迪生在實驗鋼鐵船隻的可行性,也是鋼鐵船隻系列所誕生的第一批船隻類型,目前只有兩艘,一艘給了張啓,另外一艘送去了海軍那邊。
對於此等大耗鋼鐵的行爲,張啓非但沒有阻止,反而舉起了雙手雙腳贊成。
很巧啊。
騎砍世界開始了蒸汽機的研究,而外界楊迪生也開始了鋼鐵船隻的研究。
這叫啥?
這就叫雙向奔赴。
шшш◆Tтkan◆C O 張啓的腦海中在看到這艘船的時候就想到了蒸汽動力船。
這可是真正的,可以擺脫風力限制的好東西。
能讓遠航的船在大海上航行的距離更遠,不在依賴於海岸的庇護。
這是好事,張啓沒理由去阻止。
況且,陸地上也急需一種能遠距離移動的交通工具。
東北這塊土地太大了,就目前張啓能利用上的不過幾分之一而已,更遠的雖然已經在他的掌控範圍之中了,但人過不去也沒轍。
而提升鋼鐵需要的最佳途徑就是去使用它。
一切的技術改進都源自需求。
有了需求,便會讓人產生頭腦風暴。
蒸汽動力。
火車。
鐵路。
交通網。
隨着船體的起伏,張啓坐在一個有窗的位置望着河面。
沿途已有煙火氣。
那些是從河運上謀得了生計的人所住的地方。
這些人中有漢人,有扶余人,肅慎人,還有匈奴人,以及大量的隱戶。
一個隱戶的出山往往會帶動越來越多的隱戶出山,久而久之,遼河兩岸便陸續有了村落。
當然,在他們露出了蹤跡後,遼東,遼寧兩地就已然派出過官員對他們進行登記,如今他們已經是張啓治下得子民,村制也是完全按照常春遼寧兩地的村制建立的,同樣,遼寧方面也派出了村管與治安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