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太太無處不炫富的心思讓麗姐兒真正開了眼界,終於理解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真諦。和這些富甲天下的鹽商相比,徐家在蜀州也不過就是土財主一般,沒什麼特別的。
在崔宅午膳用的是三頭宴,冷菜,大菜,點心林林總總加起來有將近三十道菜,可謂是豐盛了。崔太太不停地奉承着林氏,林氏自然也就無暇顧及幾個孩子,幸好有丫鬟在一旁服侍着,幾個孩子也都吃的很好。
待賓主盡歡,林氏要帶着孩子們回鹽園的時候,崔太太又給每位夫人送了一籃子雞蛋作爲禮物。知道其中雞蛋金貴的,都眼角眉梢帶笑;不知道的,也不過是笑容僵硬些,並沒有說什麼難聽的。不看僧面看佛面,林氏都笑意盈盈的,別人又怎麼敢落臉面,到最後還得個不識好歹的名聲。
待林氏到了鹽院的時候已經是黃昏,待用過了晚膳,徐熹和林氏夫妻兩人才在一起聊起了崔宅之事。
“崔宅中果然是金山銀山,山珍海味,處處都彰顯着富貴,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家有錢。”林氏有些無可奈何地道。
“不好好地炫耀一番,你又怎麼會與我說起崔家的富貴。”言外之意不過是崔家爲着顯示財力雄厚,好好地在林氏面前表現了一番。
“崔家的宅院不只富貴奢侈,我看着處處還透着精巧,恐怕崔老爺也是讀過書的。且看着客廳的佈置,想來崔老爺獨愛竹,無論是傢俱的雕紋還是牆面的古畫都是竹子。如此愛竹,想來崔老爺也不是俗人,倒也值得一交。”林氏笑着道。
“崔老爺是個什麼人,我倒是瞭解過一些,不過是附庸風雅而已。肚子裡並沒什麼墨水。崔宅中的精巧,還有那客廳中的竹紋樣,不過是他豢養的大批幕僚給出的主意罷了。說一千道一萬,其實崔家主要彰顯的還是他們家的銀錢。”徐熹接着道,“你知道他們家祖上是如何揮霍的嗎?”
“我倒是不清楚,他一個商賈,居然還養得起幕僚?爺身邊還沒有幕僚呢!”林氏對於一介商賈的崔老爺有幕僚一事很是驚詫,甚至自動忽略了徐熹的最後一句話。
“有錢能使鬼推磨,這話不假。讀書人也要吃飯養家,他們謀不上一官半職。自然要依附於財大氣粗的鹽商了。想來崔老爺雖然沒讀過什麼書,可野心倒是不小,他想當鹽總商的想法與一些文人不謀而合。自然就有人給他出主意來巴結我了。”徐熹爲林氏解惑。
林氏爲着徐熹的話沉澱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顯然是接受了徐熹的說法,平靜地道:“崔家的祖上都是怎麼揮霍的?”
“我也是到了揚州,做了巡鹽御史這個位置纔打探到的。雖然聽起來好似是假的,可聽當地人說確實千真萬確的。當年崔家的祖上靠着賣鹽賺了大筆的銀錢。可謂是富甲天下。他們住着花費高昂的園林,有成羣的妻妾,享受着窮奢極侈的飲食,每天過着窮奢極欲的生活,卻還挖空心思地尋歡作樂。聽聞每到櫻桃成熟的季節,崔家必會大量的買進。將這種市面上很是昂貴的時鮮果品全部倒爛,再倒入河中,使河水全部染紅。更有甚時。用黃金打造很多金箔,帶着僕人和這些金箔,去鎮江金山寺,迎着風將成千成萬的金箔飄灑。金箔在江面上閃閃爍爍,幾乎染黃了整個江面。路過的船爭相打撈,聽說是一時盛景。”儘管林氏已經有了準備。可是聽了徐熹風輕雲淡的語調敘述的事實依舊是驚訝不已。
“千萬別瞧不起這些鹽商,他們可是供者朝廷四分之一的稅收,說他們富可敵國也不爲過,要不然皇上怎麼會欽點兩淮巡鹽御史查鹽課。”徐熹接着道。
“看來崔家對鹽總商這個位置也算是盡心了,且爺又有心助崔家,那這麼看來崔家是勢在必得了?”林氏快速消化了崔家的窮奢極欲,轉而詢問崔家的形勢。
“眼前看來是,只是不知韓家的動作。”徐熹想着韓家必是對崔家有所忌憚的,只不知他們會如何做。
“不管怎麼說爺也是皇上欽點的兩淮巡鹽御史,那韓家哪怕是爲着不得罪人也不該如此怠慢爺。想來他們家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只憑着朝中有人就能坐穩千世萬世的鹽總商位置了。”林氏對於韓家的態度很是不滿。
不管怎麼說,鹽總商是介於官商之間的人,是鹽商和政府之間的協調者,既能管理其他鹽商,又代表着鹽商的利益。作爲鹽總商的韓家,對於鹽院的最高領導者兩淮巡鹽御史的徐熹態度如此冷漠,於情於理都讓人不舒坦。林氏對韓家有微詞,也在情理之中;而徐熹雖然面上不顯,嘴上不說,心裡也肯定是不高興的。鹽總商如此落他的面子,他又怎麼監督鹽課,如何立威呢?
“那韓家老爺子老了,在很多事情上是力不從心了。而他的三個兒子也全部都是敗家子兒,哪個都撐不起門面,只想着去朝廷的大員手中送銀子,卻不想他們巴結的人本就是皇上所不喜的。韓家倒有個年輕的俊後生是個人物,卻不想他的聰明都用在了內宅之事上,恐怕也難成大器。到最後恐怕也會和韓家灰飛煙滅,煙消雲散,好似從不曾來過這個世界。”徐熹喃喃地道。
“爺?”林氏沒聽清徐熹的說什麼。
“沒什麼,夜了,你也累了,安置吧。”徐熹笑着道。
在鹽院的日子愈發的長,麗姐兒和幾個弟弟也覺得愈發的無趣。鹽院比不上晨園,不說雕欄畫棟,只說院子大小,幾個孩子都施展不開,玩不起來。更何況林氏總是不停地應酬夫人太太奶奶,幾個孩子就更無趣了。
不過也正因爲如此,麗姐兒閒着沒事就想好了點心鋪子的另外幾道點心。因爲定了其中四樣爲糯米小圓子,算是中式傳統點心,所以麗姐兒就打算再要賣的點心必須是標新立異的,有創新意識的。於是她想到了前世的法式吐司,味道好,只是需要中式改良,就能隱藏起根本,變成原創點心。因爲麗姐兒不會在這個時代做麪包,就把重要原料麪包切片,進而改成了發糕切片。接着在調合由雞蛋,牛奶和糖的液體中浸泡發糕,再慢慢的煎熟。最後將兩片煎好的發糕夾上厚厚的一層芋泥,就大功告成了。
試吃的人選自然還是幾個弟弟,他們的嘴都被麗姐兒近來的許多試做點心給養刁了,所以要求特別高。幸好這道改良後的法式吐司味道特別的好,幾個孩子都不約而同地說好吃,就連徐老太爺和徐熹,林氏也覺得美味。
“這叫什麼?”徐老太爺心知這是曾孫女想出來的,要在點心鋪子裡賣的,也就把要將這種點心引入蜀香的心思給歇了。
“夾糕!”麗姐兒自來是不去花哨的名字給點心的。
“名字質樸,味道卻很好。”徐老太爺連連點頭。
麗姐兒笑了笑,覺得夾糕的餡料不能只芋頭,還得想想其他的味道。
“無非就是栗子,豆沙,梅子醬之類的,又有什麼難的。”麗姐兒把問題丟給了碧草,卻不想碧草張口就來。
“那就聽你的,味道一定要好!”麗姐兒笑着吩咐碧草。
“是!”碧草渾身的幹勁,看來對做飲食很有興趣。
點心鋪子的產品想出來了,麗姐兒又忙着清點匣子裡的財物。看來看去,除了匣子中的金瓜子,金花生,金銀稞子之外,無非就是幾樣金銀的小首飾和玩意兒能真正當作銀錢來使用。
“你看看這些大概能值多少?”麗姐兒問綠萼。
綠萼看着麗姐兒挑選出來的幾樣,算來算去一共是七百多兩,高興地不行。
麗姐兒想着自己的私房還有一千多兩,再加上金器鋪子的盈利和眼前的七百多兩,怎麼也能買下個小鋪面,然後招人手賣點心了。想到錢財解決了,而沒有人手又是一件難事,看來不去找曾祖父幫忙卻是不行的。打定了主意的麗姐兒趁着徐老太爺在家,把前幾日新做完的棉袍找了出來,打算去求助。卻不想這時有小丫鬟進來傳話,說是韓家的太太們大包小裹地來拜見林氏。
麗姐兒其實一直對韓家很是好奇,原因就在於韓家的桀驁不馴。什麼樣的商賈能如此的倨傲,像徐熹這樣的主管鹽政的主官都可以如此輕慢。都說韓家在朝廷有人,可朝廷中誰是靠山卻神神秘秘的,誰也含含糊糊地說不清楚,很是詭異。
“韓家?”林氏也很奇怪。
“夫人,可是請進來?”榴花問道。
“請進來吧。”林氏想着徐熹幫扶崔家,韓家已然感受到壓力,可能轉過彎來也不一定。就想着不看僧面看佛面,總之是不失了禮數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