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早朝如至,又是一個平靜的早朝,羣臣無事上奏,像往日一樣等待着天子再一次又三鬥師兄這個內務總議再誇上一番。
可是天子並沒有,也沒有讓太監宣退。衆人不解,突然天子龍顏大悅,站起來號鳴:“天佑我大江,盛世昌順,百姓安平,無災無禍。百官朝中無奏,即是體現。既然如此,何不休朝一個月,百官中大多數年齡尊長,亦可回府休養,日後時長,大江蒼生,還指着大家盡心盡力呢。”
休朝再出,頓時讓羣臣紛議,上次休朝,百官齊心,以爲是戰勝了天子的野心,無奈到今日不到一個月,天子又提出此事,必然再起紛爭。
最忍不住的就是紋龍將軍了,做爲全國大將軍,統管全軍,本不該插手政事,但見天子一意孤行,第一個站了出來反駁。
紋龍將軍首奏:“啓奏天子,想我大江今有如此盛世,是何爲?此乃先王瀝盡終生心血打造而來。先王自艱難創立大江後,凡事均親力親爲,無一日不稱太平,無一日休生養息,纔有如此繁華盛世。先王到臨逝之日仍關心着國家大事,先王用一生告誡我們, 只有這樣,我大江纔可以萬年永盛而不衰。絕非君休朝、臣養息、兵棄練而可以已的。”
一個下馬威煞的天子措手不及,這完全不是這樣想的,本以爲紋龍將軍沉得住氣,會在後面壓軸發言,沒想到上來就是當頭一棒,天子只好敬其三分,突然不知該說什麼是好。慷慨激昂地站起來了,在原地現動不了腳步,龍椅就在不遠處,卻要怎麼坐回去呢?
稍慮之餘,唯一的稻草也留不到最後用了,天子用眼神給了一旁的三鬥師兄,三鬥師兄立刻就領會到了天子的難處。
遂站起來說:“所謂盛世,自當以細水長流,創立大江,建造大江,先王自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大江諾大,繁世正當,先王先逝,終日爲國,是爲了大江。而天子念今朝中大臣,大多都是同先王一起建立豐功偉業,這部份人大多均已看過六甲,如今還在爲國操勞,固天子休朝是爲百官着想,亦是爲大江長遠。”
見三鬥師兄有反駁,天子才又覺得身子輕鬆了許多,但他仍不想坐回到龍椅上,因爲他看到了三鬥師兄的自信,似乎這場辯論已經看到了勝利,天子想站着迎接這場勝利。
後有臣附奏:“先王爲國操勞,方終日,實令我等汗顏,我等當以先王爲榜樣,鞠躬精粹,死而後矣,若我等都是等閒之輩,死後有何臉面去見先王,何以面對大江百姓?”
三鬥師兄繼續反駁:“鞠躬盡瘁,自當是我每一個大江人都應該做的。但要有長遠眼光,當今天子新登龍位三年,治國無驗。且三年前的天子對政事一概不知,只是一介平民,回宮後做了三年皇帝,天子又以守孝爲主,可以說對大江這皇宮之外毫無瞭解。固治國之事,算是一片空白。
朝中百官大多隨先王創立大江,建造大江,對大江瞭如指掌,日後天子治國還當有百官指點迷津,相教禮法之事,天子又慮衆臣數十載瀝精嘔血,今作長遠打算,理當先安身養自息,方可作全權之策。”
天子聽了,內心甚是讚賞,三鬥師兄這一駁先誇了衆臣一個遍,後又駁回了大臣的觀點,一石二鳥,實在是高啊。
另有大臣附議:“總議所言有所矛盾,方纔你說天子新執政,毫無治國經驗,且天子自小在宮外長大,對朝中之事毫無頭緒,我等自當竭盡全力而輔之。可時下,我等均看過六甲,這身老骨頭也動彈不了幾年,輔助天子治國之事當事不宜遲,趁着我們還能動,盡多的給天子教傳禮法,而休朝一日就少了一日的時光,說不定哪一天我們哪個就去見了先王了,豈不耽誤輔助天子之大事?
若真要休朝,何不等我等教完禮法,全然死去,到時候天子有了治國之道,再休朝也不爲太遲。”
此言一出,引起大臣們的共鳴,紛紛惟惟是道,個個表達現了自己盡忠盡責的決心。
三鬥師兄見老臣們有情緒都有些激動,便不敢再言,只好先好言相勸,令大家先冷靜下來,不可有什麼閃失。
天子開始見三鬥師兄在羣辯中佔盡上風,還有些高興,以爲休朝之事馬上就要成了,未料到開車老臣忠心耿耿,盡表至誠。心裡面認爲他們是倚老賣老,但念大家實屬忠心,也不敢再說。就只好示意退朝了。
一日下來,從紋龍將軍的當頭一棒,到後面合作項目一一諫言,井井有條,毫不顯得亂象。雖說自己和三鬥師兄秘密準備了十天,想來個實然襲擊,沒想到的是他們更像是做了充分的準備一樣。
爲此,下朝後,天子又密召見三鬥師兄,問其何因。
三鬥師兄說:“這和準備不準備毫無關係,老臣們只言表忠心而已,他們數十年都跟着先王,可見忠心十足,若要說是有所準備,那他們就是時時刻刻都在準備着,他們的這片忠心,是要隨着時間,被他們一直帶到黃土之中的,所以接下來,天子若仍想通過辯論之法來達到休朝之舉,是行不通的。”
天子說:“朕早就知道這行不通,我給他們面子了,和他們辯論是給個過程,大不了朕直接一道聖旨,看他們去倚老賣老,我看誰敢阻攔?”
三鬥師兄極力相勸:“萬萬不可,今日在朝上天子已經看到了,老臣們都以死相逼了,可不是你所說的倚老賣老啊,朝中老臣,哪一個有閃失都是擔當不起的啊!”
天子急的走來走去的,看來急於休朝之事,是不可成的,這事得往後緩緩了,反問三鬥師兄:“都說大忠似奸,他們個個表現的極爲忠誠,難道就沒有什麼問題?你能不能從中找到什麼把柄,我們從這裡治治他們,你看行不行?”
三鬥師兄卻不這麼認爲:“大忠是似奸,但這在開國老臣們身上卻不是,老臣們承先王創立大江,建造大江,大江雖屬你季姓,但也是屬於他們這幫人,大江如今的輝煌也有他們老臣的成就在裡面,或者說他們對大江是有感情的,他們是希望大江永久昌盛的。所以在大忠裡面,老臣們的身上更多的是有一從感情在裡面,感情是溢於言表的,感情是掩飾不了, 到了情動處,就都自然流露出來了。”
天子說:“那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就這樣算了。”
三鬥師兄說:“休朝之事當以從長計議,且不可急於一時,今日我們雖敗下來,但是皇上應該感到高興而已。”
天子說:“有什麼可高興的?”
三鬥師兄繼續說:“通過今日的辯論,皇上應該知道,在這朝中,有這樣一批忠心耿耿的老臣在,皇上大可高枕無憂,今日辯論失敗,只是違背了皇上的個人意願,但是對大江,對天下百姓,有這麼好的政事中心集體,實在是有福至極。
皇上可以再往後想想,等個幾十年,這羣老臣故去,皇上能保證說再找一批如此忠心耿耿而又對大江有感情的羣臣來嗎?可能是能找到這樣的年輕人,但是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到那時皇上可要有帝王之風,掌控全局之力,而不能再向這樣輕輕鬆鬆就能把一個諾大的大江治理好的。
換句話說,是有了現在的羣臣,纔有了天子現在治國有條。如此來說,皇上是不是應該感到高興纔是啊?”
至此,天子的強休再次失敗,可能在他還是一個青龍寺小和尚的時候,和天下的平民百姓想的一樣,皇上就是一個一手遮天無所不能的人,可當自己成爲天子,才發現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
再次以團結戰勝天子的文武百臣門,並沒有過多的高興,因天子的多次強提休朝之事,已經心動每個愛國老臣們的心,誓死衛國的決心再次在他們心中燃起,他們準備拼盡最後一點力氣,力扶一無所知的天子走上正軌,爲大江江山的長遠做更多的保護。
而再次敗下陣來的天子仍然沒有灰心,除了每天按時早朝外,其餘的時間基本都在召見三鬥師兄商榷休朝另外方案。有時候商議的太晚上,天子乾脆直接就讓三鬥師兄住在宮中,這也是史無前例的。
三鬥師兄心想,只要天子未達到心中所想要的休朝蹤龍一事,他天天都會這麼着急,竟然如此天子天天給自己壓力,倒不如先想個法子試試,若能讓天子先休朝一個月,緩解一下他一心想要辦到的事,也能減少自己身上的壓力。
況且自己在青龍寺專門追蹤青龍一事,三年都毫無進展,讓天子親自去查上一個月什麼都沒有了,或許他就會灰心,回到朝中一心治國的。
出現問題就得找到問題的源頭來解決,三鬥師兄再三回想,自己雖善辯,但問題不是輸在辯論上,而是輸在了開國老臣們的德高望重上,他們當中隨便是誰,就連當天天子都要敬讓上三分。何況是自己這個半道爲官的晚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