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搶一搶壓壓驚

由不得沈馳雲如此懷疑,雖然說和清軍交手多次,也多次擊敗清軍的頑抗,但是不管是揚州還是淮安,清軍的大規模撤退都是在己方破城之後,清軍面臨全軍覆沒的情況下才發生的(清末梟雄252章)。

這一槍不發就拿下一個城池,這對於中華軍來說還是頭一次!

而此時此刻沐陽城內也是一片慌亂,張國樑帶着所屬的五千綠營北逃後,城內的官員以及士紳們更是驚慌失措!

沐陽位於蘇北地區,雖說前些年有着太平軍的北伐,但是那時候太平軍的北伐並沒有經過這裡,因此可以說百年來,這沐陽還是頭一回經歷大規模戰爭。

先前沐陽駐紮了上萬清軍,這些清軍可不是和中華軍那樣有着大量的輜重部隊運輸補給的,這年頭的清軍以及太平軍都是比較‘就地自籌’這幾個字,一般來說除了槍炮以及大批的軍餉等會朝廷供應外,糧草朝廷雖然也會盡力湊集,但是大部分還是要靠在戰區自籌。

太平軍打仗如此,清軍打仗同樣如此,實際上早期的餘勝軍也是如此!

爲了供應上萬清軍所需的糧草,沐陽縣以及周圍幾個縣的官員苦不堪言,當地的士紳富商更是一個個被強行攤派諸多軍費以及糧食。

原本想着這麼多錢花了下去,雖然讓人很心痛,但是如果能夠保一方安寧的話那麼也算值了,但是沒想到不用多久駐紮沐陽的清軍就是南下宿遷,昨天更是跑來了一支更當初的清軍更加狠的張國樑所部。

雖然張國樑只在沐陽停留了不超過二十四個小時,但是張國樑所部的士兵本來及時打了數年仗的老兵,一個個都是刀口上喋血的狠人,平日裡就沒少幹這些劫掠民衆的事,所謂的人性早已經泯滅。

前幾天從淮安狼狽而逃,將士除了人人隨身攜帶的些許金銀外,其餘多年劫掠皆丟失於亂軍之中。

再加上一路上也是擔驚受怕,讓這些綠營士兵心中都憋着一股火,所以這到了沐陽縣城後。這些綠營將士就是忍耐不住了,而那些高級將領雖然說和曾國藩或者石達開那樣公開說什麼“三天不封刀”之類的話,但是也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彈壓,算得上是默認了士兵們的劫掠行爲。

興許他們心裡的想法就是:這一路上被中華軍打怕了。先搶一搶壓壓驚!

如此的張國樑所部給城內百姓造成的破壞絲毫不亞於戰火!

僅僅昨夜和今日上午這短暫的時間裡,城內就有上百名良家女子被玷污,數百戶百姓的宅院被亂兵掠奪而過,甚至一個致仕官員的家中都遭到了亂兵襲擊,一家二十餘口盡數被殺。年輕女眷盡數被玷污。

面對張國樑縱兵作亂,當地的知縣,同知等縣衙官員和士紳富商是有心阻擋卻是無能爲力,一個個只能是縮卷在家中聽聞外面的哭喊嚎叫!

當地的知縣應陽顯甚至是害怕亂兵直接劫掠縣衙,而沐陽縣衙裡的衙役以及本縣鄉勇隊共兩百餘人都待在縣衙。

這些擔驚受怕的人突然聽聞今天午時那些張國樑的兵馬呼嘯而出的時候,一開始還以爲他們是要和城外的中華軍打仗了呢,但是沒想到這些綠營士兵一個個提上褲子,手裡抓着金銀財物就是奪北門而逃,這逃跑的速度比昨天還要快上一些,也就半個小時而已。五千多人就走的乾乾淨淨,一個不剩。

留下一個飽受兵亂,民衆哀嚎不已的沐陽縣給中華軍!

張國樑走,而城外的中華軍已經進抵城下,知縣應陽顯帶着人上了城頭稍微一看,不用細看,也看不懂這些中華軍的裝備或者陣型之類的,只是稍微數一數中華軍的人數就知道,這城根本就沒法子守。

城外中華軍近萬人之多,先不提這些中華軍戰鬥力強弱與否。關鍵的是沐陽縣現在沒有哪怕一個正規的士兵,只有衙役以及本縣縣勇兩三百人而已,哪怕是發動城內士紳富商集合青壯,但是頂多也就湊上幾百人而已。根本就無法抵擋城外的大軍。

看着城外的大軍,應陽顯沒有露出太多的害怕神色,而是面露不甘!

他只是個舉人出身,這知縣的實缺還是向上頭送了好幾萬兩銀子纔買來的,剛當上縣太爺沒一年呢,連買缺的本錢都沒撈回來。自然是不甘心這麼把官帽子給丟了。

一旦城外中華軍來攻,己方擋是肯定擋不住的,到那時候自己逃跑固然可以暫時保得一命,但是誰也說不準朝廷會不會把他正法,以禁效尤,這幾年清廷斬殺逃跑的地方官員多了去,數都是數不清啊。

就算朝廷不殺他,但是這逃跑了後續這官帽子自然也就沒有了,不繼續當官的話,他還怎麼把買官的好幾萬兩銀子給收回啦?

如果收不回來的話,豈不是虧大了!

只是微微考慮後,應陽顯就是很乾脆的做出了決定,那就是投誠反正!

自己只是當官撈錢而已,給滿清朝廷當官和給中華帝國當官區別都不大,只要自己能夠繼續做這個官,他並不介意是效忠一個異族人,也不介意效忠什麼反賊,哪怕是效忠洋人他都不在乎,只要能夠繼續當官,讓他家裡的老母親賣了都行!

而這種情況也不是應陽顯一個人的特例,實際上江蘇浙江以及福建安徽四省裡有着數以萬計的滿清官員投誠反正,轉眼間就從大清官員成爲了中華帝國官員。

儘管他們的直接出發點可能不同,比如有的人是爲了百姓民生,又比如有的是爲了光宗耀祖,又比如是有的人爲了更好的前程,但是他們都有着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希望保住官位,甚至想要更進一步。

由此可見,官本位裡的中國,上下兩張口的官對人來說有多麼大的誘惑力,尋常人等根本無法拒絕當官的誘惑。

現在的應陽顯就是其中的一員!

確定了自己要投誠之後,應陽顯也聽說蘇南等地投誠中華軍的地方官員不在少數,而且大部分人投誠後都能官居原位,還有人深得南京那邊的部臣大佬們賞識,從而升遷者不在少數。

所以應陽顯不僅僅想要投誠,而且還想要博得中華軍的好感,所以當即就是給城外的中華軍送去了書信,城城內已經開始對接到鋪土灑水,他應陽顯和城內士紳屆時會親自到城門口喜迎王師!(。)

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705章 中英宣戰第236章 腥風血雨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27章 刺刀肉搏第434章 教育發展計劃第220章 對決練軍第659章 敵人和朋友第43章 慘勝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70章 圖謀江海北關第364章 視察帝國大學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639章 聯合調查局插手第700章 戰爭,起!第415章 橫掃巴東第354章 清軍出擊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523章 千里最強兵力第575章 交通和工業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351章 改革和掙扎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106章 大勝而歸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222章 步兵對騎兵第476章 炮擊下關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291章 談判退讓第603章 傾銷地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126章 傾巢而出第237章 甚於廠衛第94章 狂傲第278章 兵臨廣州第10章 出征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505章 鐵路通車第602章 重回戰國時代第310章 談判重啓第58章 價值百萬的上海第659章 敵人和朋友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277章 工廠內遷第313章 籌款國宴第605章 三國之勢第476章 炮擊下關第462章 隆豐收購案第565章 阿瓦恰灣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706章 凌晨海戰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131章 敵騎來襲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658章 海軍上將科倫克級鐵甲艦第477章 日`本內戰第635章 李平桐第100章 太平軍的戰壕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575章 交通和工業第629章 當塗之發展第706章 凌晨海戰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466章 海河工業區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57章 一路橫掃第270章 戰爭通牒第523章 千里最強兵力第445章 對美軍售第238章 財政預算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632章 帝大系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89章 湖州之危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529章 騎虎難下第687章 阿富汗亂局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394章 餓狼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63章 神經病和偉人第600章 開戰爭論
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705章 中英宣戰第236章 腥風血雨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27章 刺刀肉搏第434章 教育發展計劃第220章 對決練軍第659章 敵人和朋友第43章 慘勝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70章 圖謀江海北關第364章 視察帝國大學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639章 聯合調查局插手第700章 戰爭,起!第415章 橫掃巴東第354章 清軍出擊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523章 千里最強兵力第575章 交通和工業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351章 改革和掙扎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106章 大勝而歸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222章 步兵對騎兵第476章 炮擊下關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291章 談判退讓第603章 傾銷地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126章 傾巢而出第237章 甚於廠衛第94章 狂傲第278章 兵臨廣州第10章 出征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505章 鐵路通車第602章 重回戰國時代第310章 談判重啓第58章 價值百萬的上海第659章 敵人和朋友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325章 農忙時節第277章 工廠內遷第313章 籌款國宴第605章 三國之勢第476章 炮擊下關第462章 隆豐收購案第565章 阿瓦恰灣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706章 凌晨海戰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131章 敵騎來襲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658章 海軍上將科倫克級鐵甲艦第477章 日`本內戰第635章 李平桐第100章 太平軍的戰壕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575章 交通和工業第629章 當塗之發展第706章 凌晨海戰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466章 海河工業區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57章 一路橫掃第270章 戰爭通牒第523章 千里最強兵力第445章 對美軍售第238章 財政預算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632章 帝大系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89章 湖州之危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529章 騎虎難下第687章 阿富汗亂局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394章 餓狼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63章 神經病和偉人第600章 開戰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