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傾巢而出

三月底的上海春寒已經開始消去,雖然街頭上的人們依舊穿着外套,但是諸多從蘇南各地逃亡而來,缺少冬衣的窮苦民衆們已經不用因爲寒冷的天氣瑟瑟發抖了。

商貿區的最繁華的原英租界沿江大道,後被改名爲外灘大道上聳立着各大洋行、商行、銀行以及商貿區衙門、江海關等衆多機構,,一輛輛四輪或者兩輪的馬車陸續駛過,下來的洋人、華人不管是身穿西服還是中式的馬褂長袍,大多衣着光鮮。

在外灘大道的中央位置,一棟規模龐大的西式三層建築聳立其中,這就是林哲居住了數年的官邸。

而這棟三層洋樓的後方原來的那些簡陋平房已經消失不見,這兩年的持續擴建在原有的空地上建了兩棟面積龐大的三層磚石洋樓。

和林哲居住辦公的三層洋樓加在一起,這呈品字形聳立的三棟建築就是林哲爲首的餘勝軍軍政體系的辦公之地。

此外,有意思的是由於林哲是江蘇布政使,所以這裡不僅僅是上海商貿區衙門、餘勝軍司令部,同時還是江蘇布政使的官署。

此外同時林哲儘管已經卸任蘇鬆太兵備道,但是新任蘇鬆太兵備道乃是原松江知府薛煥,他和蘇鬆太地區的其他的多數官員一樣,已經徹底投向了林哲,目前也在這裡辦公。

此時在這片建築前方面向黃浦江的那棟三層洋樓,也就是林哲的官邸中,已經挺着大肚子的陳靜正看着眼前的林哲穿上他的軍服。

雖然平常時候林哲也經常穿軍服。但是這一次和以往不同,這一次林哲是要率軍出征的!

看着鏡子中的自己。林哲檢查了沒有遺漏什麼後才轉身:“爲夫此去也用不了多久,少則一個月。多則三個月應該就能夠返回,你且在家裡安心養胎,到時候我會及時趕回來的!”

陳靜是個話不多的安靜性子,聽罷也只是diǎn了diǎn:“嗯!”

這夫妻兩人雖然成婚一年多,但往日的交談並不多,陳靜是個傳統無比的女子,從來不會過問林哲在政治以及軍事上的事情,而家裡的瑣事也很少會和林哲說,這兩個人的相處算得上是非常典型的相敬如賓。對彼此間都是客氣的很。

這也和林哲有關,他平日裡幾乎所有心思和精力都是放在工作上,每天都是忙碌無比,再加上他覺得和陳靜也找不到多少話題交談,有些時候他對她說一些稍顯親密的話題,就是能夠察覺到她的不習慣。

至於說什麼人生和理想之類的,林哲的理想是造反,這自然是不能對她說的。

林哲問過她的理想,她苦思了好半天卻是說:我的理想就是你。

這是個被傳統儒家徹底洗了腦的女子。林哲這個丈夫就是她的天地,她的理想,她的一切,除此之外。她一無所有!

又是簡單說了兩句,林哲就是推開房門,他還得再去見母親。自從他在上海商貿區落腳後,林家的生意重心也逐步轉移到了上海來。爲了家人的安全,他也是把自己的母親和三個妹妹給接到了上海來一起居住。

不過去年的時候。他最大的妹妹芝瑩已經和石琅翼成婚並搬了出去,如今官邸裡只有他以及妻子陳靜,林老太太以及兩個尚年幼的妹妹。

林芝瑩和石琅翼的婚事自然是帶有濃厚的政治意味的。

由於林哲對石琅翼長期表現出對朝廷的額外關心感到擔心,前年開始就已經對石琅翼有所疏遠。

這種疏遠在他請求林哲讓自己帶兵去常州幫助黃宗漢反攻太平軍的時候抵達dǐng峰,石琅翼也許是察覺到了自身的危險,最後也不知道是他自己想通了還是有人指diǎn了他,厚着臉皮向林哲求親,說自己尚未成親,厚顏林哲把大妹許配給他爲妻。

他這是向林哲表達私人的忠心,在這個時代,聯姻雖然不能代表什麼但是一定程度上還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對於石琅翼此人,林哲還是比較重視的,此人的能力在一票餘勝軍高級將領裡頭,算得上是最dǐng尖的那個,不管是訓練部隊還是指揮作戰都是有相當一手,餘勝軍的其他幾個團長,比如林安飛,施清瑄以及徐言青等人,都是遠不如他的。

見石琅翼想通了,他也是準了石琅翼的求親,把自己的大妹林芝瑩許配給了他,從而把他徹底拉上了自己的戰車。

見了林老太太后,這個林老太太和當初支持他辦團練一樣,沒有和往常那種老太太的不捨或者擔心,反而是面帶微笑着鼓勵他:“我兒此去要用心用命,不要辜負了餘勝軍萬餘將士和上海百萬百姓的期望!”

等林哲下了樓到會議室後,只見大一票餘勝軍的將領們都已經齊齊等候着了。

林哲進去後掃視一眼,然後道:“該來的都來,嗯,時間有限我也就不長篇大論,出發之前我只說一句:此戰關乎我餘勝軍的未來,關乎在座諸位的未來,還請諸君務必盡力而爲!”

當即下方的第三混成團混賬施清瑄就是道:“大帥放心,清瑄必定爲大帥效死,不勝不歸!”

“不勝不歸!”其他幾個人也都是相繼說出聲來。

林哲看着這些人diǎn了diǎn頭:“事不宜遲,想必下面的將士們都已經等急了,我們也出發吧!”

當即,林哲就是帶着這些高級將領以及餘勝軍司令部的諸多人員以及第一營出發,他們一行人不過七百多人而已。

但實際上餘勝軍的主力部隊一大清早就已經開始開拔,駐紮上海的第一混成團、第三混成團、第一騎兵團一共將近六千餘人昨天就開始準備,黎明時分就是相繼開拔。

除了他們外,駐紮松江、太倉的部分餘勝軍部隊也已經派人去緊急傳令。他們也會一同西進蘇州。

水師營也已經由林達標率領沿江而上!

這一次餘勝軍除了只在上海留下一個步兵營彈壓地方外,其他主力是傾巢而出。不僅僅是餘勝軍主力部隊盡出,就連協防團也是派了出去。不過林哲由於實在是無法信任協防團的戰鬥力,只是把他們當成了輔助部隊使用,在後頭運輸運輸補給,保證後勤線暢通,至於正面決戰基本不用指望他們。

率領數千大軍持續北上後,等林哲到蘇州的時候,餘勝軍已經在蘇州府一帶彙集了四個混成團以及一個騎兵團,其中由林安飛率領的第四混成團已經從嘉定、太倉進軍,目前正在常熟縣南部。和蘇州方向餘勝軍主力相呼應。

蘇州府城以及長洲縣方向則是林哲親自統帥的第一混成團、第三混成團、第五混成團、騎兵團。

而駐紮湖州第二混成團也已經由第二任團長徐言青率領北上宜興,之後會視情況和林哲親率的餘勝軍主力匯合或者繼續單獨作戰。

剩下的三個協防團也是分別部署在元和、新陽、太倉、崑山一帶。

而林哲剛率軍進駐蘇州呢,就是聞得前方戰報,丹陽方向的向榮沒能支撐到黃宗漢的增援,被林成庭再一次迅速擊潰,向榮兵敗自殺。

黃宗漢雖然想要率軍北上馳援丹陽,但是他一方面是被吳汝孝死死纏住很難西進,另外一方面向榮實在敗的太快,得知向榮戰敗自殺後。自知不敵的他一邊收攏江南大營的潰軍,一邊率軍退往江陰。

至此,整個常州陽湖縣以西的蘇南地區,已經全部落入太平軍掌控之中。

這還不算。四月八號,秦日綱攻破江北大營,殺敵無數。欽差大臣託明阿隻身率領三百騎狼狽而逃。

緊接着秦日綱率領本部近三萬人渡江返回南岸,追着林成庭的步伐繼續東進。

等到了四月中旬。太平天國的精銳主力盡匯常州,有着林成庭的兩萬人新軍。有着征戰數省,擊潰過湘軍的秦日綱所部三萬人,有着硬抗江南大營和黃宗漢撫標營數萬大軍東西夾擊而愕然不動的吳汝孝所部三萬人。

總數八萬精兵齊匯常州卻是沒有和往常一樣迅速東進攻城略地,反而是一邊小心試探向周圍派出密集偵騎的同時,他們一邊在常州城下修起了防禦工事來。

常州府城內,這座城市經過兩年多的混戰,早已經是沒有多少普通百姓了,大部分人已經逃走,沒逃走的也被殺了,沒被殺的大多也是被挾裹進入太平軍或者清軍之中,大街上除了太平軍就是太平軍,根本就看不見幾個百姓。

常州府的前府衙中,秦日綱、林成庭、吳汝孝齊坐一堂!

“目前偵騎已經得報,林哲已經率軍進抵蘇州,另外在常熟一帶也是發現了餘勝軍的蹤跡!”林成庭指着桌子上的地圖繼續道:“另外我們的偵騎還得到了消息,昨日在宜興已經發現餘勝軍的蹤跡!”

“敵軍分三路而來,看來林哲和前兩年一樣,用兵還是這麼大膽,哼,也不怕陰溝裡翻船!”吳汝孝話是這麼說,不過臉上還是露出了謹慎之色:“常熟、蘇州、宜興三兵同時進軍,可知這三部都是餘勝軍的那些將領統軍?”

林成庭道:“常熟那邊的敵軍尚未查探清楚,但是根據我對餘勝軍的瞭解,至少也應該有兩個步兵營以上,而且還會配屬騎兵和炮兵部隊,極有可能是一個混成團。不過肯定不是餘勝軍的第一混成團和第二混成團!”

“目前我們已經得到準確情報,餘勝軍石琅翼統帥的第一混成團是跟着林哲一起進軍,現在在蘇州,宜興那邊的應該是一直駐防在湖州的餘勝軍第二混成團,由徐言青統帥!”

“竟然是徐言青,這下宜興那邊怕是要危險了!”

一旁的秦日綱插口道:“誰是徐言青,還有第二混成團是哪家大軍?可是兵力有數萬衆?

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194章 科舉和新式教育第522章 殖民時代的外交官第525章 夏威夷戰爭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118章 擴軍再擴軍!第150章 勸進表第466章 海河工業區第261章 李鴻章的戰俘生涯第356章 新軍之間的廝殺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323章 聯軍增援抵達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500章 八年甲艦試驗艦第55章 輕鬆勝利第582章 新艦招標第440章 散兵編制第403章 大勢所趨第479章 華盛頓號首秀第406章 長沙春寒第195章 科舉題目第406章 長沙春寒第75章 出兵松江第640章 郭龍雲面聖第624章 婆羅洲第371章 近衛師參戰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683章 冊封太子(一)第54章 兵指青浦第554章 四國條約第46章 他敢打嗎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264章 十二月調整第78章 各方利弊第530章 火奴魯魯海戰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261章 李鴻章的戰俘生涯第445章 對美軍售第353章 都興阿的決斷第278章 兵臨廣州第56章 爲了戰利品第558章 租借金蘭灣第363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559章 句容馬第97章 城頭激戰第573章 東北大開發第656章 智利購艦第427章 大理苦戰第82章 組建水師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237章 甚於廠衛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241章 戰略之爭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406章 長沙春寒第356章 新軍之間的廝殺第636章 風波起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433章 皇家科學院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575章 交通和工業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226章 京師巡警廳第83章 添船夠炮第363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第318章 面聖第315章 帝國風氣第23章 第二步兵團第602章 重回戰國時代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712章 各國異動第603章 傾銷地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192章 選秀和國本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槍第687章 阿富汗亂局第442章 女蝸號鐵甲艦第78章 各方利弊第412章 英俄威脅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12章 機器繅絲廠第579章 寧朝動亂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
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194章 科舉和新式教育第522章 殖民時代的外交官第525章 夏威夷戰爭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118章 擴軍再擴軍!第150章 勸進表第466章 海河工業區第261章 李鴻章的戰俘生涯第356章 新軍之間的廝殺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421章 郭龍雲巡視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323章 聯軍增援抵達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500章 八年甲艦試驗艦第55章 輕鬆勝利第582章 新艦招標第440章 散兵編制第403章 大勢所趨第479章 華盛頓號首秀第406章 長沙春寒第195章 科舉題目第406章 長沙春寒第75章 出兵松江第640章 郭龍雲面聖第624章 婆羅洲第371章 近衛師參戰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683章 冊封太子(一)第54章 兵指青浦第554章 四國條約第46章 他敢打嗎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264章 十二月調整第78章 各方利弊第530章 火奴魯魯海戰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261章 李鴻章的戰俘生涯第445章 對美軍售第353章 都興阿的決斷第278章 兵臨廣州第56章 爲了戰利品第558章 租借金蘭灣第363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559章 句容馬第97章 城頭激戰第573章 東北大開發第656章 智利購艦第427章 大理苦戰第82章 組建水師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237章 甚於廠衛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241章 戰略之爭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406章 長沙春寒第356章 新軍之間的廝殺第636章 風波起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433章 皇家科學院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575章 交通和工業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226章 京師巡警廳第83章 添船夠炮第363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第318章 面聖第315章 帝國風氣第23章 第二步兵團第602章 重回戰國時代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712章 各國異動第603章 傾銷地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192章 選秀和國本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槍第687章 阿富汗亂局第442章 女蝸號鐵甲艦第78章 各方利弊第412章 英俄威脅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12章 機器繅絲廠第579章 寧朝動亂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