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

“過去兩年裡,俄羅斯人在阿拉斯加的統治已經是到了搖搖欲墜的地步,尤其是我們拒絕向俄羅斯美洲公司進口皮毛等貨物後,該公司已經是頻臨破產的狀態,現在俄國人只能通過美國人的幫助,從北美西海岸對阿拉斯加的殖民地進行補給(清末梟雄613章)。

只要海軍能夠護送部隊到阿拉斯加,那麼登陸作戰將不會存在太大的障礙!”

林哲並沒有當場對他的話進行判定,而是說統帥部方面將會對阿拉斯加事務進行調研,並然他繼續努力研究北疆事務,另外還誇了他兩句在新東省事務上的功績,並當場表示已經決定授予他男爵爵位。

走出林哲的辦公室大門後,陳月川有些失望,他並沒有當場從林哲的口中獲得近期內會登陸阿拉斯加的消息。

這對於他這個把事業建立在北疆之地的將領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陳月川想要儘快發動對阿拉斯加的登陸作戰行動,但是陳月川到底只是一個普通的陸軍將領,他只考慮到了軍事問題,而沒有考慮到其他問題。

相反,作爲帝國的統治者,林哲所需要考慮的方面就太多了。

拿下阿拉斯加並不困難,這是林哲很早就知道的事,事實上如果帝國有足夠的決心,那麼一年前帝國就可以直接登陸阿拉斯加了,但是爲什麼沒有這麼去做呢?

因爲林哲的顧慮太多。

首先在考慮阿拉斯加問題的時候,必須明確一點的就是,現在的阿拉斯加是一片不毛之地,除了些許皮毛、漁業資源外,現在的阿拉斯加對於帝國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實際價值。

阿拉斯加在後世,其經濟價值體現是在發現金礦以後,至於百年以後,則是因爲發現了石油氣。

當然了,實際上後世阿拉斯加最大的作用和經濟沒殺關係,它的最大作用就是在冷戰時期充當了北美防空圈的前哨站,其軍事價值遠遠大於經濟價值。

現在說石油什麼的還太早,而金礦的話,現在也還沒有發現,興許要好幾年,又或者是幾十年,這種事誰也說不準,林哲知道阿拉斯加有金礦,但是阿拉斯加那麼大,他又不知道具體哪裡有金礦,所以和不知道也沒有什麼區別。

佔領阿拉斯加,短時間內是無法獲得什麼直接的利益,不管是經濟上還是軍事上。

同時,如果出兵並掌控阿拉斯加的話,將會進一步加大帝國和英國以及美國的矛盾。

英國和美國雖然對阿拉斯加沒興趣,但是不代表着他們願意看帝國掌控這片土地,對於英國來說,如果帝國控制了阿拉斯加,那麼就會對英國的另外一大殖民地,也就是加拿大聯邦造成重大的軍事威脅。

1867年的時候,英國把加拿大地區的三大殖民地整合爲加拿大聯邦,雖然說允許其自治,但是此地依舊是英國全球殖民體系的重要一環。

除了對加拿大會造成威脅外,美國人對帝國在北美的擴張也是感到了不安,儘管內戰以後美國的主流聲音是和平發展,但一些有眼光的美國人依舊是認識並重視帝國的擴張對美國帶來的威脅。

其中最爲明顯的就是夏威夷了,帝國在1866年嘗試吞併整個夏威夷的舉動可是引來了美國人的極大恐慌,甚至不惜爲此和帝國爆發戰夏威夷戰爭。

最後儘管迫使帝國取消了對整個夏威夷的吞併計劃,但是帝國依舊是在夏威夷獲得了珍珠港。

而這兩年帝國對珍珠港進行了大規模的開發,建設港口,並修築了炮臺和要塞,要塞常駐兵力達千人以上,並且常駐有一支‘夏威夷特遣艦隊’。

有了夏威夷的例子以後,美國人也是擔心着帝國控制了阿拉斯加後,會不會繼續向南擴張,繼而威脅到美國的戰略安全。

對此,這兩天英國和美國一直都是強烈反對帝國對阿留申海域以及北美沿海的探測活動,甚至數次派出軍艦進行阻撓。

林哲很清楚,要佔領阿拉斯加並不存在着多大的軍事問題,以帝國海軍的實力,掌控阿留申海域的制海權並不困難,但問題是,如果一旦因爲阿拉斯加重新讓好不容易纔緩和過來的中英、中美關係惡化,這對於帝國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帝國需要美國和英國以及其全球殖民地的廣大市場,需要向這些地方出口產品,也需要向英國進口一些工業原料。

所以這幾年,帝國一直都是非常謹慎的處理和英國的外交衝突。

再加上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帝國海軍並沒有十足的把握來對抗英國人的海軍,別說對抗一整支英國皇家海軍了,就算是對抗英國皇家海軍下屬的東印度艦隊都是感到非常困難。

所以林哲也是不得不壓下對外擴張的想法。

如今帝國需要的不是戰爭,甚至都不是擴張得到的領土。

帝國需要的是穩定和平的發展環境,繼而完成工業化,只要完成工業化,到時候纔是對外擴張的時候。

一旦帝國完成工業化,依靠國內的工業生產能力,到時候就是組建一直龐大艦隊和陸軍的時候,同時工業化的完成,對工業產品的市場和工業原料的來源需求也會變的更多,到時候不管是帝國願不願意,都將會走上擴張之路。

現在?

還太早!

如今以帝國的工業規模,連內需都無法滿足,談何對外擴張啊!

這從帝國的工業體系就可以看得出來,帝國現在的工業體系算得上是比較完善的了,輕工業和重工業,化工行業裡的日常化工用品再到油漆,火藥,機械產業裡的五金零部件製造再到蒸汽機的製造,再到機牀的製造都有。

然而帝國可供出口的商品裡,絕大部分依舊是初級加工產品,帝國進行工業發展十多年了,核心產業依舊是紡織業。

出口的商品依舊是生絲、茶葉、瓷器,另外這幾年隨着東北的大開發,東北那邊廣泛種植大豆後,大豆也是逐漸加大了出口量,成爲東北地區的一大輕工業經濟支柱。

但是不管是生絲還是大豆又或者是茶葉,這些都是經過初級加工的農業產品,而帝國最近十年重點發展的機織布產業,其出口量少的可憐。

帝國的紡織業是經濟核心,其中棉紡行業總產值已經不比生絲產業差多少,但是國內的棉紡產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種,那就是國內的棉紡產業主要針對的是國內市場,暫時沒有什麼精力去開闊國外的市場。

這主要是國內的棉紡市場實在是太大了,好幾億人口的帝國,這每年得需要多少布料啊!

而棉紡產業也算是國內大部分產業的一個典型代表,那就是產品以內需爲主,出口和它們關係不大。

同時帝國的那些生絲、茶葉之類的農產品雖然對國外的市場依賴性比較大,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國際上的茶葉和生絲市場都比較狹窄,主要的茶葉市場集中在英國本土。

爲啥?因爲這年頭就只有英國人流行喝茶,而這個習慣是英國東印度公司花費百年才培育出來的,至於其他歐洲國家,現在只是少部分流行,並沒有成爲主流。

生絲的話,這東西不用擔心市場,因爲來自中國的生絲是受到全世界追捧的奢飾品,這麼多年來,中國每年出口的生絲數量都在穩步增長中,但是對於龐大的全球市場而言,依舊是供不應求的。

上述也就代表着,現在的帝國還遠遠沒有到需要去爭奪國際市場,才能夠消化國內過剩的工業產品的地步,所以和英國爆發戰爭,都不符合帝國的利益。

當然了,如果真到國內的工業產品過剩,需要國外的市場才能夠消化,那麼戰爭又是必須的,而帝國的軍方一直都是爲未來的戰爭在做準備。

不然的話,帝國海軍爲什麼投入巨資要建設艦隊。

在蚩尤級的三號艦正式開工後,帝國海軍就是開始敲定了蚩尤級戰列艦的後續艦的設計方案。

而今天海軍艦政部的部長鬍立才少將來到新華殿,就是爲了親自向林哲報告新式戰列艦的設計方案。(。)

第133章 協防團和鎮江第597章 曼德勒混戰第698章 摩天大廈第7章 募兵買槍第352章 第六軍的北伐第108章 主動出擊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346章 李鴻章的好奇第495章 齊琳隨駕第75章 出兵松江第99章 撤軍和追擊第658章 海軍上將科倫克級鐵甲艦第619章 海軍行政改革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318章 面聖第兩百零九 漲當塗工業區第321章 風雲再起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262章 李鴻章南行記第710章 南海大捷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52章 上海亂第340章 江南大學第488章 所謂治國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656章 智利購艦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四百而十二章 獨特的上海第188章 營造皇宮第308章 勝了嗎?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441章 鐵甲艦第15章 公然敲詐第75章 出兵松江第399章 西征展開第189章 財務處諸事第165章 石達開的艱難抉擇第650章 超前的設計第356章 新軍之間的廝殺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401章 與民同樂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52章 上海亂第499章 華盛頓號的一生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7章 募兵買槍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191章 清軍南援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343章 侯客室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島第406章 長沙春寒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324章 戰爭中的發展第177章 江南礦務公司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70章 圖謀江海北關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213章 兩軍聯合第714章 太子監國第149章 董離第400章 元宵佳節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550章 夏威夷戰事再起第590章 海關艦隊第192章 選秀和國本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133章 協防團和鎮江第427章 大理苦戰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707章 帝國興衰在此一戰第623章 後裝野戰炮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109章 四千對四萬第779章 立儲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154章 戰火再燃第211章 三國領事來訪
第133章 協防團和鎮江第597章 曼德勒混戰第698章 摩天大廈第7章 募兵買槍第352章 第六軍的北伐第108章 主動出擊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346章 李鴻章的好奇第495章 齊琳隨駕第75章 出兵松江第99章 撤軍和追擊第658章 海軍上將科倫克級鐵甲艦第619章 海軍行政改革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318章 面聖第兩百零九 漲當塗工業區第321章 風雲再起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262章 李鴻章南行記第710章 南海大捷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52章 上海亂第340章 江南大學第488章 所謂治國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656章 智利購艦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四百而十二章 獨特的上海第188章 營造皇宮第308章 勝了嗎?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441章 鐵甲艦第15章 公然敲詐第75章 出兵松江第399章 西征展開第189章 財務處諸事第165章 石達開的艱難抉擇第650章 超前的設計第356章 新軍之間的廝殺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401章 與民同樂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52章 上海亂第499章 華盛頓號的一生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7章 募兵買槍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191章 清軍南援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343章 侯客室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島第406章 長沙春寒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324章 戰爭中的發展第177章 江南礦務公司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257章 最強者的對決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269章 死城安慶第70章 圖謀江海北關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213章 兩軍聯合第714章 太子監國第149章 董離第400章 元宵佳節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550章 夏威夷戰事再起第590章 海關艦隊第192章 選秀和國本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133章 協防團和鎮江第427章 大理苦戰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707章 帝國興衰在此一戰第623章 後裝野戰炮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109章 四千對四萬第779章 立儲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第154章 戰火再燃第211章 三國領事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