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過了新春,但是北邊的風依舊冷,還是像刀子一樣從臉頰吹過,長髮飄凌,遠遠看去像一尊戰神,迎風傲立,楊東方站在城頭對着城外洪聲一吼:“我是楊東方,誰敢出來一戰,叫你們的主將出來說話,老子有話問他。”
閻敬銘激動得不行了:“兩位大人你們聽,你們看,那個人說他是楊東方,楊妖人,大人快快用炮轟死他。皇上可是說過,誰打死他,賞兵部尚書,直接封王。”
劉長佑撇了他一眼,笑了笑不出聲了,老子現在就是宋王了,還封個蛋的王。
楊鼎勳也不說話,賴得看閻敬銘小丑的表情,要不是看這傢伙理財是一把好手,軍餉都靠他,早想按地上揍一頓,聽風就是雨的傢伙,除了錢跟官你的腦子裡還能裝點別的嗎?
他對封王到是很意動,但是他不傻,真開炮了,打不到人家楊東方,城內的大炮會先把自己的炮隊給幹掉。
射程不是一個檔次的,不然這幾天的攻城也不會這麼耗費時間了。
怎麼說自己手裡的武器也是恩菲爾德,不輸新民軍。
“走吧,楊大人,陪本王上去,怎麼着我們也不能墮了士氣,不然還當我們怕他楊東方了。”劉長佑帶着楊鼎勳走上前去,閻敬銘想說不要中計之類的,但是話剛到喉嚨就被一個眼神給秒殺,不敢鬧騰了。
“楊東方,放了兩宮太后,否則本王定要踏破此城,殺盡你等。”劉長佑先放狠話壯膽,面對楊東方他可不敢拿性命作賭注,走到一個合適的位置就停了下來,對一念千里很是忌憚。
楊東方瞧了瞧,遠遠打量他,問道:“你是何人,敢稱王,難不成又是一個大逆不道曾國藩。”
楊東方還真是有些困惑,看這些人應該是奕訢的僞清人馬纔對,什麼時候跑出一個漢臣王來了。
“我乃劉子默!”
“哦!原來是湘軍的劉長佑,久仰久仰!”湘軍十大排名之一人的湘將,楊東方點了點頭,到還算有點膽氣。
爲毛他跟着奕訢混,不跟曾國藩混呀,不過一想到他自稱本王,楊東方又瞭然了,不會是奕訢這傢伙封了他一個什麼破王爺吧。
還真捨得下本錢,看來奕訢還是很好很強大的,不拘擬於形勢,會變通呢?這傢伙果然就是一個政客,玩陰的有一手。
“我叫楊鼎勳!楊東方本官問你一句,皇上可是在城中。”
“楊鼎勳!不認識,你是從哪裡冒出來的,本大帥問你話了嗎?”楊東方撇了他一眼,不屑一顧,當然他是真不知道楊鼎勳是誰,淮軍裡他只聽過李鴻章,劉銘傳,還有後來一票甲午海戰的英雄。。
楊鼎勳氣得七竅生煙,擡着右手,指着楊東方:“你你。。!”
楊東方更加鄙視他:“不服來幹呀!你什麼你!”
“你們淮軍的大炮呢,送來沒有,沒有大炮,恩菲爾德火槍也行呀,我不挑,通通上繳吧,知道嗎?當年我能打下四川,你們李大人的那八千杆火槍可是發揮了巨大作用呢,我還沒好好感謝他呢?”楊東方對李鴻章可是一點都不感冒,連帶對淮軍也沒什麼好感,就衝楊鼎勳那口氣,他就來火。
堂堂的兩宮太后都臣服在自己身下,一個個提督總兵什麼的也跳出來亂叫,還有沒有點羞恥心,這麼忠心大清腦子都生鏽了。
“噗!”
“是你,是你。。”
楊鼎勳氣得不輕,李鴻章丟槍那事,他可是知道的,如果有那批槍,常州可以早點打下來,南京也能早點打下來,瑪尼,原來被楊妖人給偷去了。
資敵,資敵,難怪楊妖人可在以四川崛起,原來是那批槍炮,妄淮南王查了這麼久,念念不忘,原來當年從上海逃走的就是楊妖人。
當時要是把楊妖人留在上海了,現在天下早就太平了,不會有南北兩帝,皇上就不會,太后就不會。。
有句話說得好,知道得越少活得越快樂,楊鼎勳直接氣暈了。
“楊大人,楊大人,你這是怎麼了,快快,來人把你們楊大人擡後面去。。”劉長佑那個錯鄂,蒙逼的,暗道此子嘴好生了得,堂堂提督,一言不和就給罵暈了。
阿瑪尼張飛喝斷長板橋也沒這麼厲害吧。
“哎,現在世界安靜了,劉子默奕訢封了你個什麼破王,還是改邪歸正,棄暗投明吧,你跟着這羣亂臣賊子沒前途的。”
劉長佑眼角一陣黑線,眉頭皺成川字:“楊東方現在恭親王是皇上了,請你文雅一點,我現在是宋王,到是我要勸一句,及早收手吧,繳械投降,隨我去京師向皇上請罪,我想吾皇念在你會妖法的份上,還可以封候加官,子孫永享洪福。”
“哈哈。。你確定現在奕訢在北京,他敢回北京我就敢去找他玩,不過你說得也很對呀,奕訢的王皇位說起來也有我的一份功勞,而且還是最大的一份,他應該感謝我來着,你問下他把皇冠送給我怎麼樣。”
劉長佑那個尷尬,臉上火辣辣的,還真被楊東方說對了,奕訢哪敢回北京,真要回了,還不分分鐘被楊妖人玩壞掉,這才讓奕訢現在變得有些被動,至使曾國荃擁立曾大帥稱帝成功。
在者說沒有楊東方幹掉同治,奕訢哪有機會當皇帝,這麼說來,曾國藩也要感謝楊東方,還有左宗棠、李鴻章、還有自己,不然拼死拼活,這輩子死後也只能追封個男爵都算燒高香了。
“好了不跟你說這些,我知道你們恨不能找塊地縫鑽進去,現在我來問你們,如果你們的小皇帝還活着,你們會如何決擇,你們還要不要遵從兩宮太后的懿旨了。”楊東方突然很嚴肅認真的問道:“還是說,跟着你們的僞帝,繼續禍國殃民。。”
楊東方把滿清皇權的幾方大印拿出來,同時一招手讓人把同治小皇帝還有慈禧慈安都弄上城牆,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俘虜。
“那是。。這是。。”
“皇上。。兩宮太后。。”
“皇上真的還活着,兩宮太后真的在平陰縣。。”
三方軍隊一時大亂,議論紛紛,交頭接耳,心思複雜,天命之主在這裡呀!那南北兩位真的是亂臣賊子造反叛亂嘍!
普通士兵可是不通其中訣竅的,自然是看什麼是什麼,畢竟楊東方手裡的是真實的同治,你說他炸死了皇帝,誰信吶。
肯定是北京城裡那羣當官的造反編的理由,一個個道貌岸然,明明是自己想當皇帝而以。
“去告訴你們的主子們吧?他們得位不正,都是亂臣賊子,人人得爾誅之,凡大清之臣民,一概歸順新民軍,歸順楊大帥。。”慈禧拿出一道詔書,當然是楊東方讓她寫的,慈禧的字不錯,書法很好,所以楊東方讓她炮製了一份聖旨,這事她駕輕就熟。
分別蓋上慈禧慈安兩人原本掌握的那兩方大印,傳召四方,發往全國各地,痛斥奕訢跟曾國藩乃是竊國大盜。
表示新民軍是正統,大清願意歸順新民軍,滿八旗願意尊漢人爲正統,放棄自己一直實行的殘酷統治,並號召漢軍旗也同樣選擇投降新民軍,抗擊湘漢僞政權還有關東政權。
從法理上,情理上痛斥奕訢與曾國藩,指責他們早有謀反之意,一個個都是大奸臣,天下會變成現在這樣,烽煙四起,就是這些人搞的鬼,要全天下來反他們,來擁護新民軍,擁護楊大帥。
所有官員,將軍要迷途知返之類的,徹底搞臭二人,讓奕訢與曾國藩失去民意,在民間站不住腳,在知識份子那裡更站不住腳。
楊東方這一招釜底抽薪,也算是害苦了二人,因此一舉還真有不少人脫離二人的政權,奔投新民軍,其中最早的一批是還沒有收到這個消息的安慶城裡就有兩個人。
“什麼!趙惠甫去了四川。”
在南京登基稱帝的曾國藩,還等着趙烈文過來給他破解心中之迷,帝星繁亂之象,不想收到他投新民軍的消息。
“皇上,趙烈文不僅自己去了四川,他還帶走了容閎。”
“去就去吧!人各有志。”曾國藩擺擺手表示自己知道了
容閎他不感興趣,在他眼裡這就是半個洋人,乃是一個從小就在國外長大的人,說洋話行洋人舉止,穿洋衣,還遊說自己行洋政法度,推翻滿清,搞什麼共和建什麼銀行,要不是看他還有點用,能幫着到國外買機器,早趕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