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心懷天下

秦天雨縱身躍上皓月樓,婢女侍琴和侍畫見秦天雨到來又驚又喜,忙帶秦天雨去見趙欣。

趙欣見是秦天雨到來心頭竊喜,恨不得立即投入他的懷中,又想到秦天雨竟然來到皓月樓,那莞蘭公主豈不更加傷心難過。本想狠下心來令侍女叫走秦天雨,卻見秦天雨渾身溼透站在門外不敢擅自進屋只得問道:“你還來幹什麼?”

秦天雨嘆道:“都是我不好,我怎麼可以在新婚之夜把你趕走,若不是徐福相救,你差點遭到歹人欺負,那樣我豈不是要悔恨終身。我身爲你的夫君空有一身武藝,居然要靠徐福來守護你,我真是無顏面對你,從今以後就讓我在樓下大院天天守護着你。”秦天雨正要下樓離去只聽趙欣說道:“你若要在此留夜,你要叫莞蘭公主爲你獨守空房,徹夜不眠等你到天亮嗎?”

“是她叫我來這找你的,你們都是善良的人。”

“善良?情之一物豈是可以用善良之心來相讓?”

“那你叫我如何抉擇,我本不該來到薊城,更不該結識二位公主,這麼多年來,我無親無故,孤獨慣了,今晚卻能同時迎娶二位如花貌美的公主爲妻,卻叫我如何抉擇?”

“你快回到聽雨樓吧,你不知道一個女人在默默等她心上人的那種痛苦滋味。”

“爲夫在風雨之夜居然把你趕走,你一定還在生我的氣,我又怎敢奢求你的原諒,爲夫這就下樓去,我會在院牆門口守護你。”

秦天雨說完便要轉身離去,趙欣趕至秦天雨身後緊緊的抱住秦天雨說道:“你不要走,都是我不好,愛一個人怎麼可以讓他陷入兩難,讓他陷入痛苦之中,是我錯了。”

秦天雨轉身又將趙欣擁在懷中:“錯的是我,公主屋內裝飾簡樸,衣着無華,又怎麼會是貪圖富貴權勢的人,而當年秦王政離開趙國時也不過十三歲,公主才只有七歲。一個七歲的孩童又怎麼會懂得愛,又怎麼會愛上秦王,我不明白真像,亂意揣測,可是我到現在還不明白你和徐福怎麼會是護秦人?若是維和天下,更應該殺了秦王纔是。”

趙欣推開秦天雨問道:“徐福他已經告訴了你維和劍派的事?”

“他跟我說了很多,可是我還是不明白維和劍派既然是維護天下和平,卻爲何又要擁護暴秦嬴政,這樣豈不是自相矛盾?”

“你我今日新婚,良宵苦短,你全身溼透,爲妻爲你寬衣解帶,今晚我們只談風月,莫論國事。”

秦天雨心道:“不管公主是何門何派,意欲何爲,她對我都是真心的,雨夜屋暖,我又怎忍心拂卻愛人之意,一切大事都暫拋腦後。”但見紅綃帳旁,桐燈搖曳,映在趙欣的臉頰動人心魄,其時溫柔鄉里郎情妾意相親相愛更勝一場美夢。

天微熹,春雨仍在下,莞蘭公主還在倚欄佇望。侍女小紋,小蘭又在催促:“公主,天都快亮了,快回屋休息吧,從你遇見他,這三天你都沒有好好睡過,他既然負你而去,你又何必爲他傷心。”

莞蘭公主依然望着遠方,口中喃喃念道:“本是鸞鳳和鳴夜,匆匆離去枕邊人,聽雨樓臺聽風雨,秋水望斷君未回。我怎麼這麼傻,居然會勸他去皓月樓”

“公主,你太善良了,你怎麼可以把心愛的人拱手相讓。”

“即是心愛之人又怎麼捨得拱手相讓,我只是不想讓他左右爲難,不想讓他傷心痛苦。”

“此時此刻,他倆郎情妾意,自是開心快樂,又怎麼會念及公主在這徹夜思念,獨自傷懷。”

“小紋,你年歲尚小,又懂得什麼情愛,我哪裡是獨自傷懷,只要他開心,我就開心,只要他喜歡的我都會爲他辦到。”

“公主又何必自欺欺人,你現在哪有半點開心的樣子,你這樣傷着自己身體,小紋看着心疼,你就回屋去吧,就算我倆求你啦。”

小蘭也拉起莞蘭的手哭着道:“公主回屋去吧,外邊冷。”

莞蘭公主強笑道:“看你們這兩個小蹄子,倒哭成了淚人,我自己個人的事,卻還要折騰你們。”

小蘭又道:“公主,你回屋吧,你若心中難受,心中有氣,要打要罵,公主儘管對我們發泄。”說完硬攙着莞蘭公主回屋。

屋內碳火正旺,小蘭拿起撣子跪在莞蘭面前說道:“小蘭剛纔對公主不敬,就請公主責罰。”

莞蘭公主道:“你們都是我的好妹妹,我又怎麼捨得打你們。”說着又伸手將小蘭小紋一起抱住。

主僕三人相擁在一起,爐火雖暖,又怎麼比得上姐妹三人的友情暖心。

春雨朦朧,連綿不斷。皓月樓琴聲又起,琴聲憂鬱和着雨聲,恰似離人悲泣。只聽皓月公主唱道:“春雨長,良宵短,恨與夫君相見晚。琴有意,劍無情,揮斬情絲心亦連。若不是地獄冤魂鳴不平,怎忍將情郎送上無歸路。閣樓暖,易水寒,北雁南飛不復返。朝也盼,暮也思,轉眼青絲化成霜。喜得是,天下祥和人歡慶,唯有離人歌曲夢斷魂。”

秦天雨給趙欣披上暖披,輕柔道:“天剛破曉,窗前甚寒,欣兒你又何必暗自傷懷,凍壞了身子骨,卻叫爲夫於心何忍?”

趙欣道:“我只恨良宵苦短,好夢不長,爲什麼我們這一代人偏偏生逢亂世?”

秦天雨道:“欣兒你又何必自尋煩惱,說什麼良宵苦短,好夢不長,若欣兒執意要護秦,我大不了不做刺秦人,我與二位公主一起隱居世外,晨起而作,日落而息,雖是清苦,有二位公主相伴,其情融融,正合我意。憑我這身防身絕技,世道再亂,卻也奈何不了我。”

趙欣卻道:“生逢亂世,大丈夫立身於世,豈可枉顧天下蒼生,獨善其身?”

秦天雨道:“我放下父母叔父之仇,不再刺秦,願與二位公主避身世外,從此不再問塵世之事,什麼戰爭殺戮與我又有何相干?”

趙欣道:“因爲你是秦天雨,你本已決心退隱江湖,千刀聚會自相殘殺又與你有何相干,塵世中每天都有人在流血犧牲枉死九泉,秦天雨若不是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心,又怎麼會隨太子進入王宮,欣兒又怎麼會與你情投意合,同處鸞綃帳中。”

秦天雨更加不解:“欣兒何不明話直說,爲夫聽你的就是,秦王殘暴,殺我父母,我本應當殺之後快,欣兒憂我安危令我捨棄雙親之仇,與你避身世外,我答應便是,可你又說什麼枉顧天下蒼生,獨善其身,欣兒究竟心願何爲,明說便是。”

趙欣眺望窗外若有所思,許久才道:“徐醫官已經跟你提及維和劍派的事情?”

“可是我仍然不理解即是維和卻爲何還要護秦?”

趙欣繼續說道:“秦趙兩國本實力相當,三十年前長平一戰,趙軍慘敗,留下多少孤兒寡母,無依無靠。至那時起人心思安,都盼天下早日和平統一。我三哥趙信網羅天下熱愛和平義士成立維和組織會,不分秦趙魏楚燕齊韓,其宗旨目的就是罷止戰爭,維護和平。三哥以仁義之舉遊說天下列國,意欲以和平方式統一天下,三哥的行爲得到列國同道者擁護,趙國的文臣武將更是欲意擁其爲國之儲君,卻遭到太子哥趙遷的嫉妒陷害。太子趙遷繼承大統,心胸狹窄聽信讒言,殘殺我三哥後又罷黜武安君李牧將軍軍權,剿殺趙國維和會成員,武安君一死,趙國內的維和劍派便已解散。”

秦天雨道:“三公子太過仁慈,沒有帝王之威,終究成不了霸業,更爲可笑的是他居然遊說天下列國臣服於他,若要不費一兵一卒單憑口舌之利便想一統天下,豈非異想天開,試問列國君王又怎麼會捨棄權威將國土權勢拱手相讓?”

趙欣道:“三哥太過仁慈,優柔寡斷,他怎知天下一統長治久安,需要的是無數人的鮮血換來,縱觀當今世道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實行均田制,賞罰分明,早已從一個貧窮落後的西陲小國,成爲兵強國富的強國,秦王政更是雄心壯志,意欲一統天下,成爲天下共主。橫看七國君王,楚國雖然地大國強,奈何楚地各路諸侯爲存實力,其心不和。韓趙已然歸秦,齊王更是偏安一隅,懶於朝政。燕太子雖然大權在握,卻不思謀訪賢臣,只攻心於一些江湖劍士,意欲靠行刺強敵首領而維持國運,終究不是長久之計。自從我三哥趙信慘遭殺害,趙國一統華夏無望,維和會的義士分爲兩派:護秦派一齊把目光投向強秦,蒼天之意,大勢所趨,唯有秦王嬴政才能統一天下,唯有天下一統,才能真正罷止戰爭,迎來天下大和。而刺秦派卻認爲秦王殘暴,凡是仗義之輩都應奮勇當先,將其誅殺。”

秦天雨道:“所以當年維和會一部分的成員又成立了護秦會。”

“不錯,這場戰爭實在太久了,多少人枉死沙場,自周平王至今,這五百年來,天下諸侯列土分王,華夏裔族盛時分爲一百四十餘國,列國之爭唯有兵戎相見。如今七雄爭霸,各國君王拉丁充軍,家有男丁者,不過十五歲齡都被徵兵服役。浴血沙場,血流成河,積屍如山,何時纔是盡頭。”

“秦天雨大聲道:“公主之意我已經明白了,我縱然可以放下父母之仇不報,卻絕不會做護秦人,太子丹若是派其他使者前往刺秦,那是秦王生死有命。”

趙欣道:“舍小家爲大家,你有父母之仇,我有亡國之恨,爲了天下蒼生,你必須做護秦人!天下一統,近在咫尺,秦王若是突然遇刺身亡,天下勢必再亂,列國復燃,華夏兒女再次四分五裂,今後五百年,甚至一千年,恐怕連年戰爭,永無休止。”

秦天雨道:“秦王殘暴,殺人如麻,我身爲俠義之輩,就算他與我沒有殺父弒母之仇,我也要爲民除害,我又怎麼會相助於他,百劍門的數千好漢,凡事熱血男兒都急欲剷除暴秦而後快!”

趙欣道:“俠之大者,當心懷天下,秦王是殘暴,多有殺戮,可是秦王若像我三哥那樣能一統天下嗎?秦王政一死,天下只有再次四分五裂,戰爭再次爆發,三軍交戰,不論秦趙楚韓燕魏齊,犧牲的都是百姓兒女,權衡輕重,天哥心中可有定數?”

秦天雨忽然悽然慘笑:“我若護秦,不報父母之仇,視爲不孝,我與太子義結金蘭背信棄義,視爲不義,我枉顧性命舍下二位嬌妻乃是無情。人生當世若是無情無義,不忠不孝,又有何顏面苟活於世,就算死後也定當被世人唾罵。”

“個人名節事小,天下蒼生爲大,天哥細細斟酌。”

天已大亮,屋外風停雨止,陽光從雲縫鑽出格外耀眼。秦天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向屋外走去。這三天時光比常人三十年發生的事還要多:福來客棧一舉殺盡長劍門的二十六位劍士,又在千刀大會技壓羣雄,幸與太子丹荊軻義結金蘭,受到百劍英雄的愛戴擁護,又得兩位公主如花美眷。突然峰迴路轉我由刺秦人變成護秦人,我若刺秦縱使秦軍十萬護軍又奈我何,可是爲了天下早日一統大和,護秦使命責無旁貸,俠之大者更應當心懷天下。可是我若護秦,眼看義兄荊軻刺秦失手,亡命當場,試問我又有何面目回到燕國面見太子義兄和千位劍士?我唯有一死了卻殘生方可無愧於心。自古忠孝難以兩全,短短三天走到人生最輝煌,又在短短一夜從溫柔鄉中不知不覺走向死亡之路。秦天雨想到此不由哈哈大笑。這正是:美人遲暮有人憐,英雄末路笑也哀!

第一百六十章 心慈手軟第七十一章 彩雲設防第一百六十章 心慈手軟第七十章 天下大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真情流露第一百七十三章 養虎爲患第二十章 竹葉桃花第一百零四章 送別路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涅槃重生第一百二十四章 蘭摧玉折第三十章 首戰告捷第一百三十三章 誠心誠意第三十五章 世外高人第十五章 獄中勇士第五十七章 天狗食月第七十八章 毒草之謎第四十五章 丹心日月第一百零五章 意想不到第一百二十二 幕後真兇第十一章 喜怒哀樂第三十二章 兵敗臨水第一百一十章 雲裡霧中第一百三十章 挺身而出第四十四章 侍琴救主第一百六十五章 絕望到底第五十二章 故國家園第五章 天賦異稟第十四章 心懷天下第五章 天賦異稟第二章 千刀大會第一百六十五章 絕望到底第九章 奇貨可居第一百二十九章 秋雪融化第十一章 喜怒哀樂第一百五十七章 劍下留情第一百二十三章 別有用心第二十六章 燕二公子第七十六章 忍辱負重第六十章 驪山寒水第七十七章 救世爲懷第八十九章 自毀容顏第三章 劍壓羣雄第九章 奇貨可居第九十五章 各人心思第六十九章 居有定所第一百二十三章 別有用心第七十三章 滿腹疑雲第二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八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五十六章 童謠噩夢第九十八章 守參如玉第一百三十二章 黃金鐵馬第三十二章 兵敗臨水第五十七章 天狗食月第一百一十章 雲裡霧中第七章 義結金蘭第一百一十四章 姐妹情深第一百二十七章 投石問路第六十三章 金玉鈴鳥第一百一十七章 青山之戰第六十一章 好心之過第三十五章 世外高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真情流露第八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一百二十三章 別有用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徹夜難眠第五十八章 天降隕星第三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七章 義結金蘭第二十六章 燕二公子第一章 天雨劍客第一百三十三章 誠心誠意第三十二章 兵敗臨水第十五章 獄中勇士第六十二章 互相制衡第一百三十二章 黃金鐵馬第十九章 風陵客棧第八十三章 夜半歌聲第二十五章 秦王朝議第四十九章 千刀再會第二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十三章 善心善行第十二章 聽雨樓臺第八十九章 自毀容顏第九十五章 各人心思第一百六十九章 徹夜難眠第十七章 將軍獻首第十一章 喜怒哀樂第一百四十六章 巨鷹主人第六章 十三劍派第一百零五章 意想不到第一百五十九章 防不勝防第一百二十七章 投石問路第一百六十六章 難捨難分第七十五章 真心相待第五十五章 重歸於好第三十七章 運籌帷幄第一百二十二 幕後真兇第八十章 絕地求生
第一百六十章 心慈手軟第七十一章 彩雲設防第一百六十章 心慈手軟第七十章 天下大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真情流露第一百七十三章 養虎爲患第二十章 竹葉桃花第一百零四章 送別路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涅槃重生第一百二十四章 蘭摧玉折第三十章 首戰告捷第一百三十三章 誠心誠意第三十五章 世外高人第十五章 獄中勇士第五十七章 天狗食月第七十八章 毒草之謎第四十五章 丹心日月第一百零五章 意想不到第一百二十二 幕後真兇第十一章 喜怒哀樂第三十二章 兵敗臨水第一百一十章 雲裡霧中第一百三十章 挺身而出第四十四章 侍琴救主第一百六十五章 絕望到底第五十二章 故國家園第五章 天賦異稟第十四章 心懷天下第五章 天賦異稟第二章 千刀大會第一百六十五章 絕望到底第九章 奇貨可居第一百二十九章 秋雪融化第十一章 喜怒哀樂第一百五十七章 劍下留情第一百二十三章 別有用心第二十六章 燕二公子第七十六章 忍辱負重第六十章 驪山寒水第七十七章 救世爲懷第八十九章 自毀容顏第三章 劍壓羣雄第九章 奇貨可居第九十五章 各人心思第六十九章 居有定所第一百二十三章 別有用心第七十三章 滿腹疑雲第二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八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五十六章 童謠噩夢第九十八章 守參如玉第一百三十二章 黃金鐵馬第三十二章 兵敗臨水第五十七章 天狗食月第一百一十章 雲裡霧中第七章 義結金蘭第一百一十四章 姐妹情深第一百二十七章 投石問路第六十三章 金玉鈴鳥第一百一十七章 青山之戰第六十一章 好心之過第三十五章 世外高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真情流露第八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一百二十三章 別有用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徹夜難眠第五十八章 天降隕星第三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七章 義結金蘭第二十六章 燕二公子第一章 天雨劍客第一百三十三章 誠心誠意第三十二章 兵敗臨水第十五章 獄中勇士第六十二章 互相制衡第一百三十二章 黃金鐵馬第十九章 風陵客棧第八十三章 夜半歌聲第二十五章 秦王朝議第四十九章 千刀再會第二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十三章 善心善行第十二章 聽雨樓臺第八十九章 自毀容顏第九十五章 各人心思第一百六十九章 徹夜難眠第十七章 將軍獻首第十一章 喜怒哀樂第一百四十六章 巨鷹主人第六章 十三劍派第一百零五章 意想不到第一百五十九章 防不勝防第一百二十七章 投石問路第一百六十六章 難捨難分第七十五章 真心相待第五十五章 重歸於好第三十七章 運籌帷幄第一百二十二 幕後真兇第八十章 絕地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