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兵敗臨水

冷風加勁,瀟瀟細雨中攜帶簌簌雪花,太子丹迎着冷風雨雪在百樹林點兵派將。正要領兵啓程向臨水以北進軍,江海天又道:“李信小兒借帥不借兵,已經威懾我軍,直叫我三軍聞之駭然,然而秦王政更是棋高一着,居然自爲三軍主帥,御駕親征,末將只怕…?”

太子丹厲聲道:“秦王政此番前來要的是本太子的命,本太子都不怕,你又怕什麼?”

江海天道:“末將出自江湖,之前雖然未曾領兵派將征戰沙場,但是江湖廝殺,其中兇險毫不遜於沙場征戰,末將又豈是貪生怕死之輩,末將只怕大王和二公子一聽秦王親征,便多有顧慮不會再派樑將軍增援易城,到時…”

樑尚雄大軍早已到達薊都卻遲遲未繼續南下,江海天此番言語正中太子丹心坎中,太子丹爲振軍心拔劍指向江海天怒道:“江海天,我北燕姬氏一族,北抗東胡,南戰列國,雖然不曾雄霸天下讓四夷臣服,可這數百年來可曾有貪生怕死之王族,如今大敵當前,你擾亂軍心,辱我王族你可知罪?”

江海天大悟嚇得忙跪下請罪:“末將胡言亂語,擾亂軍心實在罪該萬死,但等驅逐秦奴後末將再到太子座前以死謝今日之罪。”

太子丹大聲道:“江海天,你擾亂軍心,罪無可恕,本宮念你剛纔也是無心之過,允你戴罪立功,樑尚雄已經領兵繼續南下,不出所料天明之前便可以到達易城,本宮今晚便敢爲先鋒,親自前往臨水以北誓與秦軍決一死戰。”

江海天正要起身,復又跪下道:“殿下慎行,臨水以北可不比百樹林易守難攻,殿下乃是我大燕命脈怎可以身犯險,還請殿下速速回往易城。”

衆軍士也都跪下請太子丹回城,太子丹大笑數聲說道:“連嬴政都可以御駕親征,本太子又爲何不敢領兵臨水。”

江海天急道:“兩軍交戰,刀箭無眼,太子殿下怎可身臨其境,甘冒大險,這都怪末將方纔一句錯言,才叫殿下親赴臨水,殿下若是執意前往,末將此刻唯有以死謝罪。”

太子丹扶起江海天大聲道:“秦軍繞道臨水以北,北有代國五萬盟軍,東南又有我與柴哲兩路大軍向臨水包抄,只要秦軍一踏入臨水以北便是甕中之鱉,再加上樑尚雄率兵斷其後路,此番不但要叫王翦大軍有來無回,本宮還定要親自活捉秦王政,哈哈哈……”太子丹說完便身先士卒帶領大軍向臨水進兵。

至子夜,雖然風停雨止,但道路卻是泥濘難行,秦軍點燃火杖仍然踏泥前行,此時距離臨水以北不過五十里路,王翦突然叫停大軍,大聲道:“辛勝將軍何在!”

辛勝上前領命,王翦繼續下令道:“本座令你領兵五萬先行臨水,誘敵深入,但等燕軍援軍齊聚臨水以北,辛將軍以撞鼓爲號,我大軍再從後將其包抄。”

辛勝正要得令領兵而去,李信卻道:“大將軍好一招誘敵深入之計,可是燕軍之中也有能人異士,將軍就不怕此計讓人識破,況且北方還有代王嘉率領的代國盟軍向我北面襲擊,燕國的遼東大軍此刻不知兵行何處,更是令人防不勝防,,末將只恐怕此番深入臨水最終被包圍的反而是我秦軍。”

辛勝不顧李信勸阻快速領兵而去,秦王政見辛勝人馬已經遠去,李信不停的扼首長嘆,秦王政才忍不住說道:“大將軍征戰沙場,大小數百戰,從未落敗,臨水之戰,孤王對大將軍信心十足,可是李將軍所慮也不無道理。”

王翦跪下道:“臣有罪,臣惶恐,此役微臣兵行險着,確實無有十足把握,可是敵衆我寡,若不出奇制勝實在別無選擇。”

李信嘆道:“辛將已經出兵臨水以北,此刻多說無益,大將軍兵行險着,原是不錯,可是我秦軍纔剛一到達燕界,衆軍已精疲力盡,大將軍卻不容緩喘在這風雨交加的夜晚發兵臨水以北,我看不是兵行險着,卻是送羊入虎口。”

王翦見秦王政聽李信這麼一說,滿臉更是焦慮,忙解釋道:“越是環境惡劣越是進兵燕國的最好時機,我秦軍趁此雨夜發兵臨水,燕太子更相信我秦軍是傾巢出動,燕太子調動三軍將辛勝五萬大軍合圍,滿以爲可以像百樹林一樣把我軍包圍,待燕軍三路大軍齊聚臨水以北,我軍聽撞鼓爲號,再全面包抄燕軍,與辛勝大軍裡應外合,定將燕軍全部殲滅。”

秦王政轉憂爲喜大聲道:“兩軍交戰勇者爲勝,辛勝將軍已發兵臨水,我等此刻怎可未戰先餒,搖首哀嘆,衆卿還猶豫什麼,還不快各司其職,速速布兵列陣,準備發兵臨水。”李信見秦王下令,只得下去配合王翦布兵列陣。

戰馬嘶鳴,喊殺震天,辛勝五萬秦軍對陣薛義五萬燕兵,兩軍兵力相當,燕軍以逸待勞士氣高漲,秦軍雖然勞師遠征卻仗着秦弓弩在手,直逼得燕軍節節敗退。

薛義大聲說道:“秦軍弓弩一弦多發,既快又準,秦軍追逐我軍始終保持一段距離,就是爲了方便他們用箭,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我軍若還是一味後退只怕會全軍覆沒,無一生還,騎兵隊單齊將軍何在?”

“末將單齊這就率三千騎兵直衝敵陣,敢叫秦軍陣腳大亂。”單齊剛一說完便率部衆直衝秦軍,緊接着燕軍百十位鼓手齊擂戰鼓,所有燕軍全部冒死掉頭向秦軍衝去。很快兩軍便已交融,混戰一片,但聽戰馬嘶鳴,刀劍碰撞,兩軍吆喝慘叫聲不絕於耳。只見兩軍死傷不計其數,地下早已血流成河。

秦燕開戰一開始秦軍就仗着強弩在手,令燕軍已傷亡過萬,此刻兩軍交融,以身肉搏,秦軍仍是略勝一籌,待兩軍正殺得難解難開,只見東北方向殺出一軍,火光耀天,爲首大將正是燕太子姬丹。燕軍見援兵到來士氣大振,更加勇猛。

太子丹率兵逼近臨水,見秦燕兩軍近身肉搏,兩軍都傷亡慘重,江海天正要一馬當先投入戰隊之中,太子丹忙喝止道:“將軍且慢,將軍不見正在交戰的秦燕兩軍總共不過十萬,原來秦國大軍既然沒有全軍出動,那定然是埋伏在不遠處,只等我燕軍齊聚臨水後再從後包抄,此乃正是王翦將軍的誘敵之計。”

江海天恍然大悟:“太子所言甚是,可是眼前戰事,敵強我弱,我們又怎能眼睜睜看着薛義兵敗,而不施與援助呢?”

太子丹嘆道:“你道本宮率兵臨水以北,所謂何來?只是如今眼看秦軍設下陷阱我們還要陷下去嗎?”

“那該怎麼辦?”

“事到如今,我們只有在此伏兵,靜觀其變。”

太子丹正命人駐足不前,忽見西南方向一隊大軍向兩軍衝去,爲首之人正是易城守將柴哲。柴哲見秦燕兩軍混戰一片不容遐想,直衝戰亂之中。

秦將辛勝見燕國柴哲的援兵到來,忙下令撞鼓求援。但見數十名秦軍擡出一座大鼓,那大鼓比平常戰鼓不知大了多少倍,十幾名秦軍合抱一棵撞城木向大鼓撞去。太子丹見狀便知秦軍是以撞鼓爲號求助援軍,忙下令道:“江門主,本宮命你速領百劍門的一千勇士,騎上戰馬揹負弓箭,儘快消滅撞鼓秦軍,趁王翦大軍未到之際全殲辛勝殘餘兵馬,餘者與本宮一起扎駐此地,待秦援軍到來再全面出擊。”

江海天得令率百劍聯盟的千位英雄直衝撞鼓秦軍,撞鼓秦軍一波倒下又換一波,只聽撞鼓聲隆隆劇響如晴天驚雷,山崩地裂直響徹雲霄。

柴哲薛義兩路燕軍夾擊秦軍,燕軍很快反敗爲勝,秦軍死傷無數仍然負隅頑抗,那面大鼓早已被燕軍繳獲,不知過了多久,東方已露白,卻仍不見王翦大軍到來,太子丹只道王翦無法聽到撞鼓信號遂遲遲不發援兵,忙下令全面出擊,速戰速決。

三路燕軍合攻秦軍,秦軍仍然奮勇抵抗,又過半個時辰,秦軍死傷已過大半,辛勝受傷多處,滿身血跡,數千秦軍將辛勝守護中央,怎奈燕國百劍聯盟的千位勇士以一敵十,直衝辛勝殺來。秦軍掩護辛勝殺開一條血路向臨水以北逃去,但見臨水河擋道已無退路,太子丹正在得意,忽聽身後萬馬奔騰,王翦大軍從東西南三面向燕軍包抄而來,秦軍還在數百步之外便密箭如雨向燕軍射來,燕軍如風吹麥浪一般倒下,秦軍剛行到百丈開外便駐軍不前,只在原地放箭。

太子丹大驚失色,忙指揮燕軍掉頭,以騎兵隊爲先行直衝秦軍,數千燕騎兵還未接近秦軍已被射殺過半,燕軍才頃刻間便大勢已去,連臨水守將薛義也中箭身亡,辛勝殘餘軍隊從後襲擊,又指揮所有箭手一起向太子丹射去,太子丹大驚失色縱馬北逃,突然身後劇痛翻下馬來。百劍聯盟的千位勇士見太子丹中箭落馬無不大駭,一起過來把太子丹護在中心向北方代國逃去。

秦軍直追數十里,又不知射殺了多少燕兵,眼見已到了代國境界,王翦忙下令收兵,見辛勝所率的軍隊剩下不足一萬,辛勝滿身傷痕向王翦將軍跪拜道:“末將幸不辱命,已將燕軍引誘到臨水以北,然大軍卻在我手中傷亡慘重,末將領軍不利,還望大將軍責罰。”

王翦忙扶起辛勝熱淚盈眶:“將軍受累了,請受本座一拜!”辛勝連忙跪下回禮:“我與大將軍出生入死,大小數百戰,不知多少次身陷絕境,只要有將軍在都能化險爲夷,反敗爲勝,此戰我部下能守到最後,能等到大將軍援軍到來,只因爲我們相信只要有大將軍在,我們就一定能戰勝燕軍”

王翦再次扶起辛勝,又攙扶辛勝向秦王帳中走去。秦王政老遠見辛勝滿身血跡歸來,忙向辛勝迎去,李信緊隨秦王身後,秦王政抓住辛勝的雙肩不讓辛勝下跪,說道:“將軍爲我大秦征戰沙場,以五萬之軍抵抗燕軍十五萬兵馬卻能與敵軍奮戰一夜,直把燕軍引入絕境,看到將軍傷痕累累,孤王到今天才知道勝利是怎麼得來的,將軍受累了,請受孤王一拜。”

辛勝連忙下跪:“臣受君萌寵,又得大將軍知遇之恩,被封爲裨將軍,臣感君之恩,忠君之事殺敵蕩寇,實乃份內職責,我王之禮,豈不折煞爲臣了。”

秦王政扶起辛勝道:“孤王今日總算明白,何爲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我大秦有將軍如此,一統六國指日可待,哈哈哈…”

李信見秦王政,王翦,辛勝都哈哈大笑,想到之前怎麼也不信辛勝能以五萬兵馬頂住燕國的十五萬三路大軍,此戰打敗燕軍而自己卻是毫無半分功勞,想到此心中慚愧至極,唯有靜站一旁悶聲不語。

第四十六章 夢魘纏身第五十章 羣龍有首第一百六十四章 言而有信第五章 天賦異稟第一百三十五章 千里尋蹤第八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九十四章 情不自禁第一百二十三章 別有用心第十一章 喜怒哀樂第一百六十一章 廬山面目第一百四十章 幽靈谷主第一百零五章 意想不到第七章 義結金蘭第七十六章 忍辱負重第七十八章 毒草之謎第六十二章 互相制衡第三十五章 世外高人第二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八十八章 喜結連理第八十九章 自毀容顏第十七章 將軍獻首第一百六十七章 迫不得已第五章 天賦異稟第一百一十三章 真情流露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本善良第四十八章 忠義王府第一百三十二章 黃金鐵馬第一百七十一章 涅槃重生第十五章 獄中勇士第一百五十章 良知不改第五十五章 重歸於好第一百四十五章 驚爲天人第三十一章 秦王親征第一百六十七章 迫不得已第一百五十四章 百般狡辯第三十七章 運籌帷幄第三章 劍壓羣雄第七十一章 彩雲設防第十八章 易水橋頭第七十八章 毒草之謎第一百四十四章 無助吶喊第一百一十八章 青陽之盟第八十四章 七色花草第一百四十二章 潸然淚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驚爲天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防不勝防第一百五十九章 防不勝防第六十三章 金玉鈴鳥第八十八章 喜結連理第一百五十四章 百般狡辯第十四章 心懷天下第六十章 驪山寒水第一百一十九章 巧出重圍第一百七十一章 涅槃重生第六十章 驪山寒水第一百一十七章 青山之戰第七十二章 家園之難第六十八章 狼巢虎穴第一百七十二章 愧疚難安第七十三章 滿腹疑雲第一百一十五章 酒後真言第二十章 竹葉桃花第五十七章 天狗食月第一百二十六章 傳劍授業第六十三章 金玉鈴鳥第四十三章 鋒芒初露第八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九十八章 守參如玉第七十七章 救世爲懷第四十章 風雪驚變第二十六章 燕二公子第四十五章 丹心日月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楚部落第一百二十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一十三章 真情流露第四章 百劍盟主第一百五十七章 劍下留情第四十五章 丹心日月第九十七章 阿諛奉承第一百零七章 逃生劍法第五十八章 天降隕星第一百六十二章 聲名鵲起第五十章 羣龍有首第十四章 心懷天下第十六章 巾幗紅顏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個故事第九十七章 阿諛奉承第六十八章 狼巢虎穴第五十五章 重歸於好第九十三章 四大高手第四十章 風雪驚變第二十一章 風雨夜行第五十六章 童謠噩夢第十八章 易水橋頭第一百六十八章 和睦共處第六十三章 金玉鈴鳥第一百六十六章 難捨難分第一百五十七章 劍下留情第一百六十七章 迫不得已第七十五章 真心相待
第四十六章 夢魘纏身第五十章 羣龍有首第一百六十四章 言而有信第五章 天賦異稟第一百三十五章 千里尋蹤第八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九十四章 情不自禁第一百二十三章 別有用心第十一章 喜怒哀樂第一百六十一章 廬山面目第一百四十章 幽靈谷主第一百零五章 意想不到第七章 義結金蘭第七十六章 忍辱負重第七十八章 毒草之謎第六十二章 互相制衡第三十五章 世外高人第二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八十八章 喜結連理第八十九章 自毀容顏第十七章 將軍獻首第一百六十七章 迫不得已第五章 天賦異稟第一百一十三章 真情流露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本善良第四十八章 忠義王府第一百三十二章 黃金鐵馬第一百七十一章 涅槃重生第十五章 獄中勇士第一百五十章 良知不改第五十五章 重歸於好第一百四十五章 驚爲天人第三十一章 秦王親征第一百六十七章 迫不得已第一百五十四章 百般狡辯第三十七章 運籌帷幄第三章 劍壓羣雄第七十一章 彩雲設防第十八章 易水橋頭第七十八章 毒草之謎第一百四十四章 無助吶喊第一百一十八章 青陽之盟第八十四章 七色花草第一百四十二章 潸然淚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驚爲天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防不勝防第一百五十九章 防不勝防第六十三章 金玉鈴鳥第八十八章 喜結連理第一百五十四章 百般狡辯第十四章 心懷天下第六十章 驪山寒水第一百一十九章 巧出重圍第一百七十一章 涅槃重生第六十章 驪山寒水第一百一十七章 青山之戰第七十二章 家園之難第六十八章 狼巢虎穴第一百七十二章 愧疚難安第七十三章 滿腹疑雲第一百一十五章 酒後真言第二十章 竹葉桃花第五十七章 天狗食月第一百二十六章 傳劍授業第六十三章 金玉鈴鳥第四十三章 鋒芒初露第八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九十八章 守參如玉第七十七章 救世爲懷第四十章 風雪驚變第二十六章 燕二公子第四十五章 丹心日月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楚部落第一百二十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一十三章 真情流露第四章 百劍盟主第一百五十七章 劍下留情第四十五章 丹心日月第九十七章 阿諛奉承第一百零七章 逃生劍法第五十八章 天降隕星第一百六十二章 聲名鵲起第五十章 羣龍有首第十四章 心懷天下第十六章 巾幗紅顏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個故事第九十七章 阿諛奉承第六十八章 狼巢虎穴第五十五章 重歸於好第九十三章 四大高手第四十章 風雪驚變第二十一章 風雨夜行第五十六章 童謠噩夢第十八章 易水橋頭第一百六十八章 和睦共處第六十三章 金玉鈴鳥第一百六十六章 難捨難分第一百五十七章 劍下留情第一百六十七章 迫不得已第七十五章 真心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