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燒糧

第137章 燒糧

王賁擊破寧陵君主力,並水淹魏都,把周圍城邑的魏人嚇得心驚膽顫,再沒了勤王奮戰之意,可謂談秦色變。

在這種情況下,王賁留下四萬戰卒繼續圍困大梁城,防止城中魏軍突圍。

坐待城破,虜王滅國。

同時他也遣軍略地,趁勢攻取魏國城邑。

其中一萬淮陽之師作爲主力,沿東南道而下,欲擊雍丘,攻寧陵,最終奪取魏咎退守的大宋郡。

主力之外,還有幾路略地偏師。

桓昭所部來自關中,其自身又曾是王翦麾下的戰將,再加上手下幾千士卒還在這裡挖了一段時間的泥巴。

於情於理,王賁都不會少了他的功勞。

故此,桓昭得到的命令,是攻取大梁城東邊數十里外的一座大城。

……

陳留,地處中原要地,乃天下之衝,四通五達之郊。

其城多有積粟,是大梁以東的一座重要城邑。

當王賁率軍從淮陽北上,迅速擊破魏軍主力時,整個魏國還沒有從秦軍凌厲的攻勢中緩過來。

直到秦軍兵圍大梁,挖河開渠,展示出滅國之態,來自魏國東部的勤王之軍才姍姍來遲,聚集於陳留駐足不前。

這批勤王軍的領頭者,是魏國宗室,公子豹。

“公子,據斥候報,秦軍距離陳留只剩三十里了。”

魏豹面無表情的看着西邊,那裡,是大梁所在的方向,亦是他祖祖輩輩輝煌的地方。

“城中還有多少士卒?”

聽到這話,那將領面露一絲遲疑,說道:“昨夜又有一將帶人離去,如今願隨公子守城的尚有三千士卒。若是再讓陳留令徵召城中男子,還能得一二千人,足以擊退這支秦軍。”

聞聽這話,魏豹冷冷一笑。

擊退秦軍?

他的兄長寧陵君魏咎,率萬餘魏軍北上,尚且被秦軍一戰擊破。

就憑他魏豹,加上城裡一羣心驚膽顫之卒,也想擊退這支五千人以上的秦軍?

開什麼玩笑!

“縱使擊退這支秦軍,又能如何,其後尚有王賁數萬之師,若是再遣一軍前來,吾等還有勝算乎?”

“陳留,死地也!”

“你速去召集士卒,隨吾東撤,往東邊走,背靠齊、楚,或還有一線生機。”

“唯。”

那魏將領命,正要離去。

魏豹卻又開口道:“等等。”

“公子?”

魏豹臉上露出一抹狠辣之色,說道:“此城之中,尚有積粟數萬石。吾等帶不走,也絕不能便宜了秦軍,你且帶人去將這些糧食一把火燒個乾淨,讓那些狗秦人吃矢去吧。”

魏將面露不忍道:“公子,今歲春耕剛剛結束,庶民家中沒有多少積蓄。若是燒了倉中糧食,那些秦軍必會搶奪城中百姓庶民之食,此城尚有上萬魏人啊,到時候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

魏豹冷笑道:“你說錯了。”

“今日我這一走,此處城邑中的庶民百姓都不再是魏人。”

“我燒的,乃是秦人之食!”

那魏將呆呆的看着眼前的魏國公子,最終拱手道:“諾。”

……

“哎喲,這城裡好大的煙啊。咱們都還沒到,那些魏人咋就自己燒起來了。”

行路的軍陣中,黑臀騎馬走在路側,指向數裡外那座城邑,忍不住叫了起來。

趙佗聽到這聲喊,看着遠處陳留城裡的沖天黑煙,面無表情。

他轉頭,見涉間在軍陣尾部殿後,不在身邊。

便向一旁的短兵屯長西乞孤問道:“孤,伱可知這把火代表着什麼。”

西乞孤蹙眉想了下,說道:“稟五百主。我軍未至,城中就有煙火燃燒。若不是城內魏人相互廝殺點燃房屋,就是有人故意縱火焚燒,製造亂局。”

趙佗點點頭,不再多問。

西乞孤是他手下三人中唯一學過書籍,受過教育的,在見識談吐上要勝於涉間、黑臀兩人。

但終歸是天分有限,西乞孤平日幫助趙佗處理軍務管理士卒,當個秘書使用還行,但卻沒有作爲將帥或是謀士的資質。

黑臀這傢伙就更別說了,見識少,性格粗鄙,難當大任。

但天生我材必有用,黑臀對趙佗很忠心,而且性格狠辣,若是當做親信使用,做一些特殊的事情倒是很合適。

唯有涉間性子沉穩,天資聰穎,有做將軍的天分。

只是礙於出身境遇,涉間現在還稍顯稚嫩。不過趙佗已經在利用空閒時間,常與他討論兵法軍爭之術,相信經過一番鍛鍊打磨,涉間日後可以成爲獨當一面的將領。

“黑臀可爲我之心腹。”

“西乞孤、涉間勉強對應廉價版的蕭何、韓信。唉,可惜手下沒有謀士啊,哪怕來個二三流的都行。”

趙佗心中暗道,來自後世的他,自然知道人才的重要性。

也知道在這秦漢之時,會有無數謀臣武將登場,衆星璀璨,裡面就有不少強人猛人。

只可惜他雖然也有心收集人才,但礙於身份地位,如今能網羅到的也就這區區三貓兩狗,上不了多大的檯面。

“陳留是中原大城,魏國又是著名的人才輸送基地,不知這城裡是否有人才啊。”

趙佗眼中露出一抹希冀,他此番請命東征,未嘗沒有提前儲備人才的想法。

若是有機會挖一挖劉老三的牆角,趙佗還是很樂意的。

“五百主,我剛纔可能說的不對,不知這城中燃火,是何原因?”

這時,西乞孤突然低聲詢問。

趙佗愣了下,嘴角露出一抹笑容,西乞孤這人能虛心好問,就代表有成長的可能。

他也不隱瞞,伸手一指,說道:“我聽說陳留是魏東屯糧之所,魏國東部的郡縣每年秋收後都會運送一批糧食來這裡,入倉儲存,以供軍用。若是猜的不錯,這恐怕是城中魏軍在燒糧啊,他們要棄城而逃。”

這個道理,不僅是趙佗懂。

軍侯桓昭亦是沙場宿將,自然知道王賁派他攻取此城的目的之一,便是奪取城中那堆積如山的粟米,反哺圍困大梁的秦軍,因糧於敵。

如今眼見城中濃煙滾滾,桓昭頓時大驚失色。

“快!”

“衝!”

“給我速取陳留!”

《史記·酈食其列傳》:夫陳留,天下之衝,四通五達之郊也,今其城中又多積粟。

(本章完)

第827章 回都第804章 前奏第81章 質疑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241章 淮陽之戰第51章 疑點第397章 相見公主第466章 砲轟臨淄第811章 口音第517章 印刷配紙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164章 秦寇第779章 陣戰第168章 五大夫第815章 刺佗(上)第475章 悉定齊地第671章 死國可乎第672章 叛亂之火第71章 不更第413章 趙佗伐代第83章 甘棠第570章 皈依之心第25章 問對第617章 朕全都要第748章 越人第235章 草木皆兵第173章 勵士第536章 皆爲利益第293章 國力對耗第801章 投降第630章 主動提議第333章 項燕釣龜第24章 荊軻刺秦第694章 李氏第97章 爵制第647章 趙佗施救第6章 駕車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119章 趙中郎第105章 中車府令第465章 簞食壺漿第764章 蠶食第51章 疑點第320章 楚將染病第537章 守法之將第234章 壽春城第776章 雨季第101章 虎符第561章 馬踏賀蘭第375章 越王無友第291章 義與不義第205章 楚動第583章 秦匈交易第242章 以假代真第665章 刺客行蹤第119章 趙中郎第554章 騎兵對決第58章 義兵論第232章 八山之戰第265章 劉季娶妻第335章 右司馬第841章 制度第739章 請求第313章 笑那秦將無謀第198章 李戶將第292章 滅楚之策第606章 北伐落幕第787章 詛咒第298章 李由練兵第796章 志向第582章 巧舌如簧第368章 將勇者勝第134章 東行第709章 昭武第757章 辟穀第19章 公主第405章 徙民之策第328章 砲車破軍第113章 楚戚第327章 火牛衝陣第604章 單于授首第651章 麒麟降世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411章 秦王震怒第40章 巡營第103章 封賞第295章 堅壁自守第709章 昭武第798章 餘衆第698章 太子第424章 兩王同車第166章 陳餘第166章 陳餘第303章 趙佗墜馬第167章 地勢第341章 秦軍驅魔砲第764章 蠶食第657章 徐巿獻獸第319章 項渠之謀
第827章 回都第804章 前奏第81章 質疑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241章 淮陽之戰第51章 疑點第397章 相見公主第466章 砲轟臨淄第811章 口音第517章 印刷配紙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164章 秦寇第779章 陣戰第168章 五大夫第815章 刺佗(上)第475章 悉定齊地第671章 死國可乎第672章 叛亂之火第71章 不更第413章 趙佗伐代第83章 甘棠第570章 皈依之心第25章 問對第617章 朕全都要第748章 越人第235章 草木皆兵第173章 勵士第536章 皆爲利益第293章 國力對耗第801章 投降第630章 主動提議第333章 項燕釣龜第24章 荊軻刺秦第694章 李氏第97章 爵制第647章 趙佗施救第6章 駕車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119章 趙中郎第105章 中車府令第465章 簞食壺漿第764章 蠶食第51章 疑點第320章 楚將染病第537章 守法之將第234章 壽春城第776章 雨季第101章 虎符第561章 馬踏賀蘭第375章 越王無友第291章 義與不義第205章 楚動第583章 秦匈交易第242章 以假代真第665章 刺客行蹤第119章 趙中郎第554章 騎兵對決第58章 義兵論第232章 八山之戰第265章 劉季娶妻第335章 右司馬第841章 制度第739章 請求第313章 笑那秦將無謀第198章 李戶將第292章 滅楚之策第606章 北伐落幕第787章 詛咒第298章 李由練兵第796章 志向第582章 巧舌如簧第368章 將勇者勝第134章 東行第709章 昭武第757章 辟穀第19章 公主第405章 徙民之策第328章 砲車破軍第113章 楚戚第327章 火牛衝陣第604章 單于授首第651章 麒麟降世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411章 秦王震怒第40章 巡營第103章 封賞第295章 堅壁自守第709章 昭武第798章 餘衆第698章 太子第424章 兩王同車第166章 陳餘第166章 陳餘第303章 趙佗墜馬第167章 地勢第341章 秦軍驅魔砲第764章 蠶食第657章 徐巿獻獸第319章 項渠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