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投桃報李

“絕對兵力,四面壓境?”

上將軍這也太粗暴了吧。

趙佗神色驚訝,他本以爲王翦面對楚軍地利,會有何高論奇謀,沒想到竟是如此簡單粗暴。

不過細想之下,王翦此策看似簡單,卻還真是將秦軍的優勢發揮到了極點。

楚軍的優勢是地利,秦軍的優勢則是人衆。

既然從正面難以攻進楚軍佔據的水澤沼地,戰局陷入了僵持階段。

那就不要和對方在此處糾纏,而是將目光從這個局部戰場收回來,放眼到更大的戰場形勢上,重新調整秦軍的戰略部署。

爲將之人,格局一定要大。

秦軍人數是楚軍的兩到三倍,哪怕是分頭出擊,在每一處戰場上,面對防守的楚軍,秦軍依舊佔有人數優勢。楚軍需要防守各處,其兵力必將分散,就會顯得捉襟見肘,有些不夠用。

雖然秦軍這樣的戰術可能會出現很大的傷亡,甚至傷敵八百,自損一千。

卻不料早有人開口:“既要統率奇兵突襲淮陰,又要防備楚軍襲擊糧道,此路主將當需有勇有謀方可。趙佗將軍昔日以奇兵轉戰楚地,今歲又以偏師大破齊人,南下攻破壽春,此等能力吾等難以比及。末將以爲,今日軍帳之中,唯有趙佗將軍方能擔此重任。”

諸將頓時歎服。

羌瘣正要站起來說一句“捨我其誰”。

先用優勢水軍將楚人在淮水上的舟楫幹掉,讓楚軍失去對淮水的偵查能力,如此一來,秦軍便佔據了絕對的主動權,何時渡淮,從何處渡淮,楚軍都無法得知,只能加派兵力在沿岸巡查。

之前王翦大軍東征時,曾派了兩路秦軍南下,其中楊原率領的一路奇兵深入江水,欲襲擊楚軍後方,如今正好派上用處。

項燕領楚軍在善道對敵,僞王熊啓就很有可能在淮陰城中坐鎮後方,此路偏師的主將,很有可能再得一個虜王滅國的功勞。

眼見王翦笑眯眯的開口問詢。

當然,馮無擇部兵力有限,再加上淮水天險,渡淮的人數不可能太多,所以就需要其他方面的秦軍進行配合。

他轉頭望去,發現說話的是一個名爲白孟的裨將軍,此人近四十歲,出身平陽白氏,是昔日武安君白起的旁支後人。

真正起到大用,當是另一路偏師。

就連趙佗也心中暗贊,王翦這招可真是將虛實結合用到了妙處。

不管是在哪一個時代,終歸都是人情社會。

就在趙佗心中感嘆時,王翦敲定下此番用兵戰術,也不耽擱,立刻對各路兵馬進行安排。

這一次偏師主將的人選,有機會擒獲僞王熊啓的大功,就是衆將還給趙佗的人情。

“看似簡單粗暴,實則是大巧若拙,以力破局啊。上將軍用兵,真是格局宏大。”

趙佗還未來得及迴應,就聽帳中諸將跟着附和起來。

“快馬傳令深入江水的楊原部帶兵繞道北上。”

王翦淡淡開口,詢問偏師主將的人選。

“然也,我也認爲趙將軍能當重任。“

“趙將軍有勇有謀,如此大任,定能擔當。“

趙佗則在驚訝後,看着那一張張滿是友好笑容的臉,心裡明白了。

“分出一部船隻給馮無擇部渡淮所用。剩下的,我將派一萬人來做佯攻使用。讓他楚人在淮水沿線處處烽火,路上的楚軍跑的再快,莫非還有我順水的船隻來的快嗎?”

淮陰一旦被攻破,善道縱使有水澤防護,也將陷入秦軍四面包圍中,成爲真正的死城絕地,屆時就真是甕中捉鱉之勢了。

羌瘣大喜,這路偏師可是能立大功的啊。

所謂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趙佗,諸將皆認爲唯有你能當此重任,你可願意領命?“

聽到諸將一致的附和聲,話到嘴邊的羌瘣硬生生又將毛遂自薦的話語給吞了回去,一張臉紅的發亮。

“馮無擇已到下邳、下相一帶,讓人到淮北傳令給他,讓其部放棄攻略淮北各城邑,掉頭南下,從東部尋找機會渡過淮水南下,直取淮陰。”

只不過這支秦軍因爲深入楚地,補給線太長,故而人數不多,只有萬人左右,再加上道路艱險,雖能當做奇兵,卻還不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白氏一族在白起死後,雖有人在軍中擔任裨將軍的職務,卻再沒有出現過那種獨當一面的大將,已被王氏、蒙氏等將門超越,呈現衰敗之勢。

而這時秦軍再以佯兵假裝渡淮,吸引岸上的楚軍聚集,將其調動疲憊,無法實現全面防守。淮水北岸的馮無擇部便可避實就虛,從楚軍空虛處直接渡過淮水,一舉插入到淮陰後方,直掏敵人腹心。

“上將軍英明,此真乃虛虛實實,敵不能備也。”

甚至秦軍若形勢良好,還可以對淮陰圍而不攻,將水澤中的楚軍引誘出來,來一個圍點打援,在平原處將其殲滅。

趙佗之前攻破壽春後,放着楚宮不打,等着大軍到來,將滅國的功勞分潤給這些裨將軍,他們心中自是感激。

“此路偏師率軍數萬,繞道東陽,避開北邊大片的水澤沼地,從西南向插入淮陰。此部兵力,當配合馮無擇部,完成對淮陰的襲取。不知帳中有何人能當此重任?”

但秦軍損失的起,只要有任何一處戰場突破,那就能徹底改變戰局形勢,贏得最終的大勝。反觀楚軍,人少而寡,處處防守,哪怕幾處皆勝,但只要一處失誤,讓秦軍突破進腹心淮陰之地,那可就全完了。

此番這白孟推薦自己,恐怕就有交好之意吧。

衆將除了示好外,也是在投桃報李。

此話一出,趙佗愣了下,如此大功當前,居然有人不自請立功,反而主動推薦我?

“同時向壽春和淮陽方向傳令,除去必要的運輸船隻外,其餘船隻盡數來此地作戰,先將淮水上的楚人舟楫盡數掃蕩擊毀,掌控淮水一線的控制權。”

故而白氏常與有潛力的秦將示好攀交,比如之前李信風頭正盛之時,白氏便將女子送與李信,以求結好。哪知道那場投資翻了車,如今只能另尋目標,瞄到了趙佗身上。

趙佗深吸一口氣,在諸將溫和的眼神,以及羌瘣幽怨的目光中,起身昂首道:“衆位將軍既信任趙佗,趙佗必定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好。既如此,這一支偏師便由趙佗統領,我再給你一萬戰卒,一萬輔卒,如此兵力也不至於糧道吃緊。“

說到這裡,王翦又看向帳中的戴罪之將蒙恬。

他笑眯眯道:“蒙恬,你收攏本部兵馬後,就跟在趙佗將軍麾下效力吧。“

第542章 三星璀璨第377章 無約立約第292章 滅楚之策第695章 熊心第708章 反對第391章 齊代何先第311章 夜破齊營第750章 內鬥第19章 公主第548章 武剛車陣第683章 公孫第822章 餘孽第596章 奇計破秦第699章 儲君第390章 大王愛我第123章 農家第5章 刎頸第162章 戰後第281章 章邯之名第770章 內亂第153章 突襲戶牖第454章 司馬殺招第181章 城降第100章 天兵第508章 趙佗鑄幣第22章 鹿鳴第390章 大王愛我第648章 數奇之論第194章 投壺第177章 名聲第546章 秦軍出塞第662章 尋仙不如修仙第825章 變故第574章 叛秦者死第44章 金鼓第231章 雲中君第612章 趙佗封侯第800章 說媒第299章 這不是歷史第742章 從軍第806章 刺樊第185章 伏兵第614章 滿朝諂媚第144章 各懷心思第186章 死戰到底第47章 踵軍第762章 南越王第633章 鳥盡弓藏第214章 李信策第711章 滅國第713章 日照第360章 捕蟬之勢第604章 單于授首第479章 平一宇內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701章 張蒼第83章 甘棠第630章 主動提議第810章 召見第820章 重用第759章 梅氏第630章 主動提議第752章 項不更第551章 大風弩陣第796章 志向第340章 秦亦有神第353章 趙佗高論第282章 將門第761章 將攻第696章 外孫第13章 豎子陰險第234章 壽春城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160章 任囂第414章 燕王歸來第224章 釣魚第194章 投壺第771章 擒王第763章 小目標第735章 推辭第2章 秦舞陽第294章 楚軍利器第256章 將計就計第687章 勢力第14章 舞陽死第31章 少女第152章 魏策第627章 始作俑者第158章 魏將第113章 楚戚第320章 楚將染病第745章 產蟲第30章 生當封侯,死當廟食第464章 田氏兄弟第401章 李由南征第445章 滅齊之策第810章 召見第229章 喜報第52章 分功第272章 李斯之怨
第542章 三星璀璨第377章 無約立約第292章 滅楚之策第695章 熊心第708章 反對第391章 齊代何先第311章 夜破齊營第750章 內鬥第19章 公主第548章 武剛車陣第683章 公孫第822章 餘孽第596章 奇計破秦第699章 儲君第390章 大王愛我第123章 農家第5章 刎頸第162章 戰後第281章 章邯之名第770章 內亂第153章 突襲戶牖第454章 司馬殺招第181章 城降第100章 天兵第508章 趙佗鑄幣第22章 鹿鳴第390章 大王愛我第648章 數奇之論第194章 投壺第177章 名聲第546章 秦軍出塞第662章 尋仙不如修仙第825章 變故第574章 叛秦者死第44章 金鼓第231章 雲中君第612章 趙佗封侯第800章 說媒第299章 這不是歷史第742章 從軍第806章 刺樊第185章 伏兵第614章 滿朝諂媚第144章 各懷心思第186章 死戰到底第47章 踵軍第762章 南越王第633章 鳥盡弓藏第214章 李信策第711章 滅國第713章 日照第360章 捕蟬之勢第604章 單于授首第479章 平一宇內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701章 張蒼第83章 甘棠第630章 主動提議第810章 召見第820章 重用第759章 梅氏第630章 主動提議第752章 項不更第551章 大風弩陣第796章 志向第340章 秦亦有神第353章 趙佗高論第282章 將門第761章 將攻第696章 外孫第13章 豎子陰險第234章 壽春城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160章 任囂第414章 燕王歸來第224章 釣魚第194章 投壺第771章 擒王第763章 小目標第735章 推辭第2章 秦舞陽第294章 楚軍利器第256章 將計就計第687章 勢力第14章 舞陽死第31章 少女第152章 魏策第627章 始作俑者第158章 魏將第113章 楚戚第320章 楚將染病第745章 產蟲第30章 生當封侯,死當廟食第464章 田氏兄弟第401章 李由南征第445章 滅齊之策第810章 召見第229章 喜報第52章 分功第272章 李斯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