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將門

趙佗交出佩劍,大步走入宮門。

一路所過,宮中那些昔日同僚全都既羨慕又敬畏的看着他,行禮問好,恭敬叫道:“趙中更。”

趙佗點頭,對他們報以微笑,不時還能叫出一些中郎的名字,更讓對方受寵若驚。

一年多以前,趙佗還和他們一樣是個宮裡駐守的小小中郎,一年後卻已經搖身一變,成爲秦國家喻戶曉的少年英雄。

爵位更是達到中更級別,與不少老臣名將相同,這種飛躍足以讓衆中郎羨慕到眼睛發紅。

趙佗走後。

一箇中郎看着他的背影,不由羨慕道:“早知如此,我也跟着請命去戰場了,說不定現在也和趙中更一樣,升爵立功……”

旁側的中郎立刻嗤笑道:“得了吧,你上次要是去了,說不定是跟着李中更一起奇襲壽春,一不小心就死在楚地。別忘了,之前伐楚的關中精銳可大都在李中更手下。”

另一箇中郎卻笑道:“跟着李中更都還好,至少有活着回來的機會。要是跟着咱們原來那位李戶將。哈哈,那可就慘了,全軍覆沒,唯他一人獨生呢。”

“說的也是,不過李戶將之前在宮裡的時候,看上去也是個響噹噹的大丈夫,怎麼一上戰場就只剩逃跑的本事呢?現在咸陽人都在暗地裡叫他‘李跑跑’,也不知道是誰取得這名號,還挺貼切的。”

“嘿嘿嘿。”

……

相比於那些中郎同僚的羨慕和友好,原本的一些上司領導卻讓趙佗有些尷尬。

中郎騎將王離。

趙佗路上和他相遇,王離看着趙佗的眼神十分複雜。

昔日趙佗入秦,不過是一無爵黔首,而他王離彼時已是擁有五大夫爵位的中郎騎將。

哪怕之後趙佗接連立功,甚至打完燕國拜爵公乘,入秦宮爲中郎,那也是位居王離之下。

王離當時還對趙佗起了收服之心,認爲此人頗有軍略之才,日後等他爲將時可收爲手下,委以重任。

哪知道這才兩年過去,原來那個無爵小子,如今竟已經成了高高在上的趙中更,而他王離還是一變不變,依舊是五大夫爵位。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他王離的父、祖接連在外領兵打仗,王氏一族自然得留一代人在咸陽。

王離名爲中郎,實則也是秦王制約王翦父子的質子。

李信伐楚時,王離倒是有上戰場的可能,可惜王賁認爲那一戰風險太大,讓他忍住,故而又在宮中呆了一年。

如今由王翦領大軍出征,他王離自然不可能去沙場立功。

如此一來,他便和趙佗的差距越來越大。

王離心中暗歎一聲,對趙佗拱手道:“王離,見過趙中更。”

趙佗連道不敢,還禮道:“王君莫要如此,趙佗雖有功勞,但一身本領全賴王老將軍和王將軍教導,若無王氏,安得有今日功勳。”

“王君之禮,趙佗萬不敢受。且趙佗欲與王君相交爲友,王君勿要再以爵位相稱,平白生疏了許多。”

聽趙佗這麼一說,王離臉上露出一抹笑,心中嫉妒之意不由減輕。

是啊,不管這趙佗如何少年風光,得大王寵愛,但他終歸是王翦帶出來的,是他王氏天然的盟友。

王離笑着道:“既如此,那我便不稱爵位,就叫一聲趙君了。”

趙佗亦笑着應了一聲。

王離羨慕趙佗能沙場立功,趙佗何嘗不羨慕王離出生將門。

他趙佗拼死拼活在戰場上廝殺戰鬥,轉戰千里,九死一生,如今也只能到中更爵位,封侯更是遙遙無期。

而王離呢?

他只需安坐咸陽,不需要冒着什麼危險,自有父、祖爲他攢功勞。

哪怕王離什麼都不做,等王翦死了,他就能穩當當的繼承一個侯爵。

人比人,比不得啊。

趙佗與王離又寒暄了幾句,告辭離去,很快就在陛前遇到了披甲佩劍,爲大朝會護衛的中郎將蒙恬。

相比於之前王離的友好態度,蒙恬卻顯得軟硬不吃。

見趙佗過來,他依舊站的筆直,目視前方,做出一副認真宿衛的模樣。

蒙恬可以不理趙佗,但趙佗作爲他曾經的下屬,卻不能不主動問好。

“趙佗,見過中郎將。”

趙佗主動拱手。

蒙恬轉頭,瞥了趙佗一眼,冷冰冰道:“趙中更爵位在蒙恬之上,又是沙場名將,蒙恬安能受中更一禮?”

“依我秦國爵位之尊卑,只有蒙恬向中更行禮的道理,只是要恕蒙恬甲冑在身,執行宿衛公務,不便行禮。”

趙佗嘴角一抽。

這蒙恬好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直接把自己的示好之意堵了回來,讓趙佗討了個沒趣。

“是趙佗唐突了。”

趙佗聳聳肩,看來他和蒙氏果真不太對路。

之前的趙高之事,雖然不至於結怨蒙毅,但那個鐵面無私的廷尉府奏讞掾,肯定不會對他趙佗有好感。

如今蒙恬又是這種態度。

他趙佗註定和蒙氏走不到一起。

趙佗若有所思,與蒙恬告辭後,向殿中走去。

身後,蒙恬看着趙佗的背影,眼露覆雜之色。

“這一次,我也要請命伐楚……否則,日後只能望此子項背,蒙氏之名,自我衰矣。”

想到此處,蒙恬心中又升起一抹古怪的感覺。

上一次李信伐楚,他在秦王政的暗示下,認爲自己就要成爲伐楚副將,馬上就能立功升爵,不由飄飄然,哪料到朝堂之上直接被震驚懵了。

大王暗示的副將之位最終落到了自家父親頭上,這讓蒙恬很無語,如果是其他人,他心裡還會有不忿甚至是怨恨。但那是蒙武,他蒙恬就只能打落了牙往肚裡咽,連一句抱怨的話都不敢說。

但沒想到李信伐楚竟是一場大敗,他蒙恬沒有作爲副將參加,反倒成了一件大好事,而他的父親蒙武更像是代他受了一劫。

每當想起這事情,蒙恬就感覺哭笑不得,心情古怪的很。

只是蒙恬心中一直存在一個疑惑,困擾了他很久很久。

“大王明明暗示了要讓我做副將,爲什麼最後會變成父親?”

“是大王自己改變了心意,還是有人進讒言?”

“那人是誰?爲何如此做?”

……

“此番伐楚之戰,寡人要一雪前恥,一切戰陣之事盡數託付給王老將軍。”

“王翦,爲我秦國上將軍,統率六十萬大軍,伐滅荊楚!”

大殿上,秦王政開口,正式將任命王翦爲伐楚主將的事情宣告下來。

王翦走出來,行了一禮,說道:“謝大王,臣王翦必不辜負王命。”

相比上一次李信的各種豪言壯語,王翦的話很少,卻讓殿上諸人聽的十分安心。

“王翦穩啊,這一次終於可以打個順風仗了。”

趙佗看着這一幕,心裡很高興,有王翦領軍,完全不用擔心大敗的風險。

當今秦國的國力,只要主帥不亂搞,勝算是極大的。

“只是不知副將是誰?楊端和?”

事情就如趙佗所料,在宣佈完王翦爲上將軍之後,秦王政立刻又宣佈了此番伐楚的副將,正是楊氏老將楊端和。

衆人皆感覺理所當然,沒人驚訝。

不同於上一次李信伐楚,秦王政想要用一干新鮮血液來替換秦軍中堅。

這一次,他的目的是爲了徹底覆滅楚國,一雪恥辱。

爲此,他不惜親自前往頻陽請王翦復出,更是發動了秦國六十萬大軍,堪稱傾舉國之力。

這種情況下,秦王政決不能允許有任何的失敗。

所以這一次,他一切用的是最穩重的搭配。

主將王翦,穩。

副將楊端和,穩。

此戰,必須穩贏!

沒有第二個選擇。

趙佗捧着墨玉圭,站在殿上,看着楊端和老將軍出來行禮謝恩的模樣,心中卻若有所思。

他發現,整個秦國的高級武將,似乎都被幾大將門壟斷。

王氏。

蒙氏。

辛氏。

楊氏。

李氏。

桓氏。

……

雖然這時代有一句話叫做“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但實則,真正壟斷上層的還是各大將門氏族。

秦國的軍功爵,給底層的人開通了一個上升渠道,但真正的平民,能夠從小兵開始,爬到頂層的實在是太少太少,甚至可以說沒有。

哪怕像羌瘣,那也是出身羌人大姓,入伍就有爵位優待,非一般人能比。

或許,他趙佗能算一個真正從小兵爬起來的。

……

大朝會上。

秦王政正式任命了此番伐楚的主將和副將人選。

之後就由王翦、楊端和兩位老將,前往邦尉府,和邦尉尉繚共同定下其餘裨將軍的人選。

此番秦國出兵六十萬。

除去三十萬輔兵民夫外,戰卒也有三十萬左右。

如此便需要三十個校尉級別的秦將,以及十餘位裨將軍。

“這趙佗該如何安排?”

“他現在可是中更爵位,真是傷腦筋。”

楊端和看着簡牘上的趙佗之名,不由犯了愁。

中更爵位,足以擔任裨將軍之職。

但按楊端和所想,這趙佗雖然在李信伐楚之戰中創造了輝煌的戰績,但畢竟年齡太小了,最高只帶過五千士卒,沒有帶大軍作戰的經驗。

若是陡然升爲高職。

這年輕人,恐怕把握不住。

最終落到李信一般的下場也有可能

楊端和想到王翦穩重的性子,以及之前在伐燕時打壓李信的情況,不由試探出聲。

“趙佗陡升高位,恐怕會重複李信之事。莫不如將其任爲校尉,只帶一萬人?如此便可穩妥一些,但趙佗爵位太高,不便居於人下,就讓其歸於上將軍直轄如何?”

聽到這話,一向穩重的王翦卻笑着搖了搖頭。

“不用如此安排,你別看他趙佗年少,但本領可不小,並不差於其他裨將軍。”

王翦想到趙佗在伐魏之前,就跑來詢問自己若是“秦軍伐楚大敗,被楚人尾隨追擊,該如何應對”的事情。

如今想來,此子竟然有這般先見之明,甚至比他王翦還看得遠。

從昌平君的異常表現,就看出對方會有反叛可能,從而又推演出一系列的戰爭變化……趙佗這般見微知著的能力,光是想想就讓王翦歎爲觀止。

更別說,趙佗在楚地的戰績也讓王翦覺得很亮眼。

此子,不可以常理待之。

想到此處,王翦笑起來,對一旁的尉繚道:“尉公,我看咱們也不用故意壓着趙佗,就依他的爵位,任爲裨將軍如何?”

尉繚笑道:“善。”

晚上還有第三更,會晚一些

第619章 李由數奇第391章 齊代何先第698章 太子第721章 戰將第463章 君子之殤第705章 身毒第156章 城下之戰第135章 大梁第358章 羌瘣類陀第445章 滅齊之策第285章 王翦伐楚第617章 朕全都要第723章 核心第227章 悔意第522章 新的目標第745章 產蟲第488章 舌戰羣儒第112章 定策第65章 夜襲第150章 計功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690章 召子第211章 心疾第96章 秦風第211章 心疾第623章 老父與子第484章 左丞相第193章 魏亡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843章 權力第746章 劉羽第644章 博浪沙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697章 考校第712章 覆韓第702章 秦數第606章 北伐落幕第316章 四方之謀第88章 大澤第701章 張蒼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401章 李由南征第67章 燕人第801章 投降第655章 急不可耐第597章 單于乞降第312章 十萬齊軍第569章 滅匈奇謀第302章 齊楚兵勢第131章 戰爭前奏第606章 北伐落幕第396章 強國強軍第578章 狼王上鉤第667章 李由爲郎第483章 秦始皇帝第543章 兵力對比第596章 奇計破秦第269章 趙佗迷蹤第557章 屁股轉換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743章 南下第652章 紫服細腰第763章 小目標第195章 歸詔第636章 侯生末路第540章 橫槊用間第844章 事變第472章 臣欲死戰第758章 賜子爵第408章 修改秦律第831章 心病第640章 朕欲長生第119章 趙中郎第180章 襲戰第484章 左丞相第590章 連環套路第434章 燕王落馬第507章 公輸御女第269章 趙佗迷蹤第97章 爵制第824章 黃石第612章 趙佗封侯第459章 田衝覺醒第546章 秦軍出塞第166章 陳餘第521章 百越難徵第795章 二代第616章 拒絕皇帝第609章 燒火將軍第91章 父子第79章 墨者第391章 齊代何先第87章 大膽想法第270章 驚聞大勝第524章 全面戰爭第454章 司馬殺招第814章 賞不逾時第26章 賜爵第335章 右司馬第236章 三萬秦軍
第619章 李由數奇第391章 齊代何先第698章 太子第721章 戰將第463章 君子之殤第705章 身毒第156章 城下之戰第135章 大梁第358章 羌瘣類陀第445章 滅齊之策第285章 王翦伐楚第617章 朕全都要第723章 核心第227章 悔意第522章 新的目標第745章 產蟲第488章 舌戰羣儒第112章 定策第65章 夜襲第150章 計功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690章 召子第211章 心疾第96章 秦風第211章 心疾第623章 老父與子第484章 左丞相第193章 魏亡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843章 權力第746章 劉羽第644章 博浪沙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697章 考校第712章 覆韓第702章 秦數第606章 北伐落幕第316章 四方之謀第88章 大澤第701章 張蒼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401章 李由南征第67章 燕人第801章 投降第655章 急不可耐第597章 單于乞降第312章 十萬齊軍第569章 滅匈奇謀第302章 齊楚兵勢第131章 戰爭前奏第606章 北伐落幕第396章 強國強軍第578章 狼王上鉤第667章 李由爲郎第483章 秦始皇帝第543章 兵力對比第596章 奇計破秦第269章 趙佗迷蹤第557章 屁股轉換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743章 南下第652章 紫服細腰第763章 小目標第195章 歸詔第636章 侯生末路第540章 橫槊用間第844章 事變第472章 臣欲死戰第758章 賜子爵第408章 修改秦律第831章 心病第640章 朕欲長生第119章 趙中郎第180章 襲戰第484章 左丞相第590章 連環套路第434章 燕王落馬第507章 公輸御女第269章 趙佗迷蹤第97章 爵制第824章 黃石第612章 趙佗封侯第459章 田衝覺醒第546章 秦軍出塞第166章 陳餘第521章 百越難徵第795章 二代第616章 拒絕皇帝第609章 燒火將軍第91章 父子第79章 墨者第391章 齊代何先第87章 大膽想法第270章 驚聞大勝第524章 全面戰爭第454章 司馬殺招第814章 賞不逾時第26章 賜爵第335章 右司馬第236章 三萬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