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大王欽定

“僞王熊啓已經過江?”

王翦跪坐主位,表情平靜的看着帳中彙報軍情的信使。

這是已經抵達廣陵附近的楊原和鍾離眛兩軍,派回來的快馬使者,帶來了關於逃跑的僞王熊啓的最新消息。

之前趙佗利用四面楚歌之計,讓熊啓麾下兩萬楚軍一夜之間發生內訌,自行崩潰逃散。

因爲天黑混亂,再加上趙佗許下承諾的緣故,秦軍作壁上觀,靜靜看着楚軍內亂,並沒有趁機發動攻擊。

趙佗對此自有算計,他在南下的道路上,部署了由鍾離眛統領的五千秦軍,準備將熊啓在半道上擒殺。

但因爲兩萬多的楚軍四處潰逃,場面太過混亂,彼時又有夜色掩護,再加上熊啓易服改裝,由短兵護衛着潛入山林水澤中逃跑。

這等手法相比當初帶着主將旗幟逃跑的齊國大司馬,要高明許多。

導致鍾離眛一開始錯過了逃跑的熊啓。

不過鍾離眛好歹也是可以稱“智”的將領,一番追逐查探後終於發現了熊啓的蹤跡。

秦軍正要一鼓作氣,追上去將這僞王擒殺,卻發現身後又追來了楚將蔡嫋和景駒統領的楚國一萬大軍。

爲了防止被身後的楚軍殲滅,鍾離眛只能暫時放棄熊啓,調轉兵力與一萬楚軍大戰。

熊啓見到援軍已至,竟心生勇氣,不再逃跑。帶着麾下千人士卒返身和蔡嫋部的一萬人聯合夾擊秦軍。

鍾離眛是第一次獨立領軍,戰鬥經驗有些缺乏,最開始被楚軍以衆擊寡壓着打,兩戰兩敗,連退十餘里。

但隨着戰鬥的繼續,鍾離眛漸漸進入了狀態了,自身的指揮天賦和所學兵法的積累開始發揮作用。再加上秦軍士卒士氣頗高,越打越勇,竟然以剩下的四千多人抗住了一萬多楚軍的攻擊,甚至還有了反攻的勢頭。

當然,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還是鍾離眛的對手太菜。

對面的楚將除了蔡嫋略有沙場經驗外,熊啓和景駒兩人都是兵爭新手,就沒參與過幾次戰鬥。

就在兩方主將菜雞互啄,秦楚兩軍打的不相上下的時候。

一支從南方來的軍隊趕到此地。

在壽春時就被王翦軍派出去當奇兵的楊原部一萬人,沿着江水東行後轉向北進,欲從後方突襲淮陰。

這一個北上,就剛好撞到了此處戰場。

隨着萬餘勇猛的秦軍從後方撲上來,正與鍾離眛打的熱火朝天的楚軍驚呆了,陣腳大亂。

鍾離眛趁機率軍猛襲,一萬多楚軍當場崩潰,士卒做鳥獸散。

鍾離眛和楊原率軍大殺一場,斬獲頗豐。

但在混亂中,僞王熊啓再次跑掉了。

鍾離眛想到趙將軍交予的使命,馬不停蹄的率軍南下,直追熊啓而去,但結果還是慢了一步。

當秦軍趕到廣陵附近時,才從附近漁夫的口中得知,僞王熊啓竟然已經渡過了江水,進入了江水對面的江東吳越之地。

“大江廣闊,對岸有敵。鍾離軍候不敢擅自渡江,故遣小人回報將軍,還請上將軍決斷。”

待信使彙報完後,王翦便揮手讓其退下,轉頭對帳中諸將道:“僞王如今已經渡過江水,恐怕會佔據江東之地,再與我軍對抗。”

“此等事情沒有什麼好說,我軍當攜斬殺項燕之威,一路南下砥定江東,擒殺僞王而還,如此楚地方可徹底平定,吾等也可回報大王之命。”

“上將軍說的是。”

諸將附和點頭。

江東之地,乃是昔日吳越之土,後來被楚國所佔據,就成爲了楚地。

此番王翦滅楚,奪取江東是必然之事,更別說熊啓南逃渡江,定然不能放過。

秦軍必定渡江。

“上將軍,末將請命率兵渡江,擒殺熊啓而還!”

嗓門最大羌瘣第一個站了出來,生怕別人與他搶下這個功勞。

羌瘣一邊說,一邊斜着眼睛瞥趙佗。

他臉上的表情彷彿在說,你這小子不僅打着我的旗號立了功勳,如今還擊敗了項燕,得了破軍之功,這擒殺熊啓的功勞就該讓給我了吧。

但羌瘣話音剛落,主座上的王翦便開口道:“擒殺熊啓的人選早由大王欽定,爾等勿要再爭。”

“大王,欽定了?”

羌瘣驚愕的張着嘴。

衆將也是滿臉愕然,緊接着有人反應過來,看向帳中面容平靜的少年將軍。

“趙佗,此番便由你率軍南下,我會讓白孟隨你,平定江東,擒殺僞王而還,勿要讓大王失望啊。”

隨着王翦淡淡開口。

除了羌瘣滿臉失望外,衆將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看來他們之前的投桃報李之舉果然做對了,哪怕當初諸將開口爭奪,不推舉趙佗作爲突襲淮陰的奇兵,王翦也會因爲大王之命派趙佗出征啊。

大王,對這趙佗竟如此寵愛,真是讓人羨慕。

就在衆將心中羨慕時,趙佗站起來,拱手應諾。

“末將尊上將軍令,此番必平江東,擒殺叛賊熊啓而還。”

趙佗的腦海裡,浮現出此番出征前,他被秦王政招去問話時的場景。

那時候,他曾對大王許下承諾。

“臣此番定擒斬逆賊熊啓,不管他跑到江東,還是百越,亦或是四海天下任何一個地方,臣必殺之,爲王復仇!”

熊啓,那個背叛了王的男人。

由我趙佗來殺!

……

大江以南。

昔日的勾吳首都,如今的楚國吳城。

楚王啓坐在一處宮殿中,神色茫然。

他望着負責江東政務的南武君吳雍,喃喃道:“江東楚人,竟不願支持不穀?”

吳雍,乃是昔日吳國之後。

他的祖先在楚國破越,吞併江東之地的時候,出了不少力,因功封於吳城以東的南武。家族世代傳承下來,在本地擁有很大的勢力,乃是江東真正的地頭蛇,也是楚王啓之前在江東主事時的重要輔佐。

“公……大王。”

吳雍叫到一半,纔想起對方身份已經變了。

他連忙改了個稱呼,低聲道:“大王之前率數萬江東子弟北上攻秦,結果戰敗而歿,唯有數人隨王南歸。”

“那數萬江東子弟的父母兄姊,心中豈能釋懷,再遣家中男子爲王抗秦啊!”

感謝書友20220323的打賞,以及各位書友的投票支持,謝謝!

第572章 大興土木第19章 公主第757章 辟穀第87章 大膽想法第126章 握手第687章 勢力第47章 踵軍第613章 特殊倫侯第621章 復徵西南第500章 少府趙佗第422章 以強凌弱第472章 臣欲死戰第519章 項氏謀劃第738章 惡化第685章 海東第120章 宮中第531章 關東大徵召第764章 蠶食第418章 趙佗已死第230章 橘子第485章 老匹夫第729章 馮無擇第291章 義與不義第731章 將歿第501章 通西南夷第481章 六王伏辜第294章 楚軍利器第83章 甘棠第366章 秦楚決戰第387章 居安思危第334章 欲效田單第265章 劉季娶妻第578章 狼王上鉤第123章 農家第103章 封賞第403章 橫陽君死第10章 我願意第368章 將勇者勝第797章 君恙第230章 橘子第297章 足球運動第802章 勸諫第397章 相見公主第604章 單于授首第77章 散鬱第688章 胯下第18章 咸陽第91章 父子第258章 秦王怒第476章 四方傳蕩第351章 東征僞王第107章 扶蘇第200章 左庶長第443章 秦軍雲集第612章 趙佗封侯第117章 橫之義第253章 京觀第54章 升爵第80章 投石機第245章 降計第366章 秦楚決戰第324章 懸羊擊鼓第807章 抽薪第794章 徵西第202章 白氏女第263章 覆軍殺將第527章 北方變故第369章 楚國之殤第627章 始作俑者第76章 鬱結第593章 大秦卻月第609章 燒火將軍第697章 考校第629章 朝有奸佞第150章 計功第750章 內鬥第162章 戰後第210章 對手第775章 自強第454章 司馬殺招第674章 囚禁項籍第668章 力士揮椎擲祖龍第97章 爵制第14章 舞陽死第378章 月圓之夜第38章 出征第786章 執戟第711章 滅國第496章 同姓不婚第497章 諸姬通婚第335章 右司馬第802章 勸諫第556章 影響世界第412章 臣薦李信第357章 景同妙計第282章 將門第574章 叛秦者死第579章 千里鏡第794章 徵西
第572章 大興土木第19章 公主第757章 辟穀第87章 大膽想法第126章 握手第687章 勢力第47章 踵軍第613章 特殊倫侯第621章 復徵西南第500章 少府趙佗第422章 以強凌弱第472章 臣欲死戰第519章 項氏謀劃第738章 惡化第685章 海東第120章 宮中第531章 關東大徵召第764章 蠶食第418章 趙佗已死第230章 橘子第485章 老匹夫第729章 馮無擇第291章 義與不義第731章 將歿第501章 通西南夷第481章 六王伏辜第294章 楚軍利器第83章 甘棠第366章 秦楚決戰第387章 居安思危第334章 欲效田單第265章 劉季娶妻第578章 狼王上鉤第123章 農家第103章 封賞第403章 橫陽君死第10章 我願意第368章 將勇者勝第797章 君恙第230章 橘子第297章 足球運動第802章 勸諫第397章 相見公主第604章 單于授首第77章 散鬱第688章 胯下第18章 咸陽第91章 父子第258章 秦王怒第476章 四方傳蕩第351章 東征僞王第107章 扶蘇第200章 左庶長第443章 秦軍雲集第612章 趙佗封侯第117章 橫之義第253章 京觀第54章 升爵第80章 投石機第245章 降計第366章 秦楚決戰第324章 懸羊擊鼓第807章 抽薪第794章 徵西第202章 白氏女第263章 覆軍殺將第527章 北方變故第369章 楚國之殤第627章 始作俑者第76章 鬱結第593章 大秦卻月第609章 燒火將軍第697章 考校第629章 朝有奸佞第150章 計功第750章 內鬥第162章 戰後第210章 對手第775章 自強第454章 司馬殺招第674章 囚禁項籍第668章 力士揮椎擲祖龍第97章 爵制第14章 舞陽死第378章 月圓之夜第38章 出征第786章 執戟第711章 滅國第496章 同姓不婚第497章 諸姬通婚第335章 右司馬第802章 勸諫第556章 影響世界第412章 臣薦李信第357章 景同妙計第282章 將門第574章 叛秦者死第579章 千里鏡第794章 徵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