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潁水

第223章 潁水

“李將軍已經攻破寢丘,並在寢丘城外,大破來自新蔡方向的五千楚軍!以時間來算,恐怕李將軍的奇兵現在已是兵臨潁水,即將過河了啊!”

項城外的秦軍大營中,裨將軍楊原臉帶喜色,帳中其他幾個裨將軍聽到這消息也都笑了起來。

“看來楚軍果真不堪一擊,李將軍雖是孤軍深入,但那些楚人完全攔不住啊。”

“是啊,以眼前的大好形勢來看,李將軍還真有可能突襲楚都成功,一戰擒獲楚王。嘖嘖,這要真成功了,那可就是驚世功勳,震驚天下,連昔日的武安君也比不了啊。”

衆將皆是讚歎不已。

雖然開戰之前,大家都覺得李信的奇襲之策很冒險。

但如今連着傳回來的都是好消息,一切彷彿都像李信說的那般,楚國腹地空虛無比,被他從側翼插入後,任其車騎縱橫馳騁,無人可當。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原本感覺不太可能成功的策略,讓衆將的心中,也不由生出一絲李信真有可能一戰定乾坤的想法。

畢竟楚軍到目前爲止採取的都是守勢,在戰場上沒有取得任何勝利,楚人如此怯懦虛弱,不由讓這些裨將軍產生了輕視之意。

唯有蒙武依舊冷着臉。

他皺眉道:“除開新蔡那支楚軍外,還沒有發現來自楚國東境的援軍嗎?”

聽到這話,帳中安靜下來。

“稟蒙將軍,我軍騎兵已到百里之外,沒有見到楚軍蹤跡。”

“新郪呢?”

“新郪戒備甚嚴,不過據我軍斥候觀察,那裡也沒有兵馬調動的跡象。”

“項城中也沒有派人出去嗎?”

“自數日前,我軍放一些楚人帶着平輿失陷的消息入城後,項城四面城門一直緊閉。”

蒙武閉上眼,不再說話,手指輕輕叩擊着身前的木案。

來自楚國南部的援軍被李信撞見一支,但更近的楚國東部援軍卻全然不見蹤影,這不合理。且秦軍並未圍死項城,在得知平輿失陷的消息後,於情於理,項燕都該派人出城,與後方的楚人聯絡,驗證真假,以及調度楚軍兵馬,但從始至終項城都沒有任何反應。

不好的預感在蒙武心中升起。

而且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讓蒙武心臟劇烈跳動起來。

消失的楚國東部援軍,會去哪裡呢?

砰!

一向穩重的蒙武突然拍案而起,嚇得衆將一個哆嗦。

“將我軍攻破寢丘的消息傳遍軍營,振奮軍心!”

“然後傳我軍令,圍三闕一,強攻項城!”

“不管是巨砲還是其他攻城器械,全都給我用上,晝夜不停的攻城!”

蒙武低吼着,他臉上的猙獰表情讓諸將驚懼,連忙拱手應諾。

見諸將一個個領命出去。

蒙武才一屁股坐了回去。

“楚軍不出來,那我就逼出來,逼你們來支援項城。”

他喃喃着,目光憂慮的望着南方。

李信,如今應該到了潁水邊了吧。

……

潁水西側,距離寢丘數百里外的胡邑。

胡邑,古時胡國之地,亦是後世的汝陰縣所在。自楚王在兩百多年前滅掉胡國後,此地就成爲楚國的商業都市和軍事重鎮,因胡邑瀕臨潁水,又南靠淮水,交通十分發達,所以戰略位置很重要。

如今,這座古老的城邑上有烽煙升騰。

扛着簡陋攻城梯的秦軍如同黑色的螞蟻般瘋狂涌來,順着胡邑的三面城牆往上攀爬。

最簡單的蟻附戰術,也是此刻最實用的攻城戰術。

在上萬秦軍步卒的圍攻下,這座有着兩千守卒的古老城邑,在硬扛了整整一天後,終歸也是淪陷了。

城頭楚幟換秦旗。

大量的楚卒頭顱被秦劍砍下來,堆積在城門口築成京觀,顯示着秦人的赫赫兇威,也震懾着城中殘存的楚人。

代表着“蒙武”將軍的大纛開進了這座臨水的城池。

一個校尉前來稟報:“將軍,潁水上的橋樑已被撤離的楚人折斷燒燬。不過我軍已收繳到大小船隻近百艘,足以搭建通往潁水東岸的浮橋,可供我大軍渡河。只是……”

那校尉頓了一下,咬牙道:“只是胡邑囤積的軍糧和輜重被楚人盡數焚燒,我軍在此處難以獲得補給。”

李信面無表情。

不用這校尉說,他也能看見城中那沖天而起的火焰和煙霧。

胡邑守軍扛了整整一天,城中的楚將有足夠的時間將府庫糧倉盡數燒光,不給他李信留下一點存糧。

而秦軍,從寢丘奔馳數百里至此,整整兩萬多人,人吃馬嚼之下,耗糧巨大,若無補給,恐怕前路難行。

李信臉上閃過一抹煞氣。

“既然府庫沒有,那就從城裡的楚人手中強徵,不管是貴族豪富,還是黔首庶民。只給他們留下活命的糧食,其餘的盡數收繳。若有抵抗者……誅殺。”

“唯。”

校尉被那充斥了殺意的聲音嚇得一顫,忙俯首應諾,然後拱手退去。

李信則走到胡邑東側的城牆上,默默看着城外那條南北走向的潁水。

胡邑被拿下,代表着他穿插敵後的戰略取得初步成功。

李信這支奇兵可以通過潁水獲得來自淮陽大營的補給支持,當然,想要做到這樣,必須要位於潁水中段東側不遠處的鉅陽楚將,不會派人在半道上截擊秦軍舟師。

不過這些對於李信來說不重要。

因爲他不會在此處空等蒙武的舟師。

一來一回,耗時太多,沒有十天半個月,是拿不下的。

而胡邑雖然被李信攻下,但一部分楚人已經渡過潁水上的橋樑逃到了東岸,還有一部分則駕着舟楫逃竄,這代表着逃跑的楚人會將他李信兵鋒抵達潁水的消息四處擴散,甚至傳到壽春的楚王案頭。

所以李信必須抓緊時間,他要在那些楚人反應過來之前,在楚王調集軍隊向壽春靠攏勤王之前,迅速突破到楚都,以雷霆般的攻勢嚇破壽春城裡的楚人之膽。

“我這兩萬多人,就算強徵胡邑楚人的糧食補充軍需,也支撐不了多久。蒙武那邊等不及了,那就靠鉅陽!”

李信低語着:“鉅陽的楚將昭平,是昭氏族人。他通過君侯投向我秦國,如今就是用到他的時候了。鉅陽大城,糧草衆多,只要有昭平的支持,足以讓我完成滅楚之戰。”

……

鉅陽。

曾做過楚國首都的鉅陽,是一座大城,城中不僅兵卒衆多,更囤積着楚軍大量的糧秣輜重。是楚國自項城、平輿、新郪防線之後,第二道抵禦秦軍南下的堡壘。

如今,在鉅陽的守將府邸中。

一個髮絲斑白,年約五十的老將站在府中。

他腰板挺得筆直,正伸手拍着院中的一個青銅大鼎,砸了咂嘴,道:“好東西啊,要是再年輕個十歲,我定要舉一舉它。”

門外,一個年約四旬的楚將走進來。

見到項燕正拍着那青銅鼎嘀咕,楚將不由笑道:“上柱國,這可是昔日的周天子珍藏,世間難得的寶器啊。”

項燕怔了怔。

“周天子?”

楚將解釋道:“這是當年莊王從周都洛陽帶回來的東西。”

聽到這話,項燕就明白了這鼎的來歷。

約三百年前,在楚莊王這位雄主的帶領下,楚國強盛無比,邲之戰中大敗天下霸主晉國。

楚軍聲威震於天下,飲馬於黃河之畔,並觀兵於周疆。

周天子懾於楚國威勢,派王孫滿慰勞陳兵於洛水的楚莊王。

楚莊王趁機問鼎之大小輕重,意欲移周室重寶九鼎於楚國,不過馬上就被王孫滿一句“統治天下在德不在鼎”給懟了回去。順手留下了一個“問鼎中原”的典故。

楚莊王沒得到周之九鼎,但不甘心的他還是從周天子處“獲賜”了不少寶物,其中就有眼前這個天子賜鼎。

因爲是得自周室,在楚人眼中,此鼎就代表着楚國的強盛和威武。

看到此鼎,就能想到昔日那強大到威震天下的楚國。

就算是周天子,也得在其面前低頭。

所以當年楚國郢都被白起攻破,逃跑的楚王還是將這個鼎帶在身邊,一直跟隨着遷徙,直到從鉅陽遷都壽春時。

那時,周天子已經沒了。

而曾經強大的楚國也只剩下半壁江山,楚王更是不斷遷都東逃,以躲避秦人的兵鋒。

這個鼎,讓楚王一見,便心中難受。

昔日強大的楚國,已是一去不回。

所以,它被留在了鉅陽,沒有前往新的楚都。

明白了此鼎的來歷,項燕輕輕一嘆,拍着鼎身道:“莊王的時代雖然一去不返,但那秦國想要吞併天下,滅我楚國社稷,也絕不容易。昭平,看你神色,想來是有好消息傳來吧。”

“上柱國明見,那李信派人來了。”

昭平微微一笑,說道:“秦軍已攻破胡邑,搭建好了渡過潁水的浮橋。不過胡邑的守將在城破前燒燬了府庫糧草,所以秦軍現在糧秣缺乏,李信派人前來,正是讓我爲他提供糧草支持。”

聽到這話,項燕的臉上露出古怪的神色。

“好個李信,讓吾等給他提供糧草,然後再讓他去打我楚國的都城?”

“既如此,你便回信給他。就說大王派了親信來此城中監軍,獲得城中貴族的支持,已經掌握了一部分軍權。伱不好調動糧秣,光明正大的支持他了。讓他李信帶兵前來鉅陽,你作爲內應,可以爲他打開鉅陽城門。如此一來,鉅陽城中糧秣輜重就全是他的。”

聽到這話,昭平笑道:“上柱國好策。鉅陽大城,若能一戰而破,對他李信來說也是大功一件,而且這城中儲存的糧秣亦是個誘魚上鉤的香餌,他定然會率軍前來。嘿嘿嘿,如此一來,吾等在此聚集的三萬大軍,就可提前上場了。”

項燕笑了笑。

“畢竟是個年輕後生啊,不識人心險惡,也該老夫來教教他了。”

感謝書友20220428105650107和書友我纔不是大魔王的打賞,以及各位書友的投票支持,謝謝!

(本章完)

第152章 魏策第581章 烤了酈生第781章 剋制第693章 回家第258章 秦王怒第699章 儲君第695章 熊心第3章 雨夜殺人第519章 項氏謀劃第13章 豎子陰險第442章 齊有精銳第87章 大膽想法第549章 貴霜翕侯第49章 斬將第126章 握手第349章 奪爵升爵第710章 朝鮮第349章 奪爵升爵第358章 羌瘣類陀第348章 項燕熊啓第360章 捕蟬之勢第420章 張良覺醒第250章 銍邑第161章 屠睢第635章 武功無德第333章 項燕釣龜第774章 喜信第846章 番外:兩千年後第195章 歸詔第621章 復徵西南第31章 少女第418章 趙佗已死第534章 義渠故地第454章 司馬殺招第97章 爵制第464章 田氏兄弟第752章 項不更第660章 朕與趙佗共長生第456章 濫竽充數第821章 喝藥第479章 平一宇內第689章 遷令第750章 內鬥第283章 蝴蝶效應第342章 山鬼狐鳴第236章 三萬秦軍第151章 陳平第261章 泗水大戰第655章 急不可耐第599章 蒺藜陷馬第201章 尉繚第239章 公子啓第706章 兵力第30章 生當封侯,死當廟食第69章 高漸離第741章 離別第139章 入屋第57章 秦無忌第229章 喜報第788章 家園第777章 老卒第24章 荊軻刺秦第775章 自強第280章 謠傳楚都第716章 近親第470章 舌戰勸降第427章 購買燕王第378章 月圓之夜第225章 奇兵第503章 臣有一策第143章 喇叭戰術第750章 內鬥第792章 戰死第836章 革弊第216章 斧鉞第589章 頭曼求婚第146章 上車第210章 對手第767章 覆巢第788章 家園第460章 抄他後路第800章 說媒第721章 戰將第250章 銍邑第728章 戰略第5章 刎頸第690章 召子第431章 冒頓王子第483章 秦始皇帝第833章 事死第674章 囚禁項籍第780章 搏象第820章 重用第819章 處置第45章 後發第642章 潛龍公子第756章 野戰曲第74章 熟人第575章 殺雞儆猴第711章 滅國
第152章 魏策第581章 烤了酈生第781章 剋制第693章 回家第258章 秦王怒第699章 儲君第695章 熊心第3章 雨夜殺人第519章 項氏謀劃第13章 豎子陰險第442章 齊有精銳第87章 大膽想法第549章 貴霜翕侯第49章 斬將第126章 握手第349章 奪爵升爵第710章 朝鮮第349章 奪爵升爵第358章 羌瘣類陀第348章 項燕熊啓第360章 捕蟬之勢第420章 張良覺醒第250章 銍邑第161章 屠睢第635章 武功無德第333章 項燕釣龜第774章 喜信第846章 番外:兩千年後第195章 歸詔第621章 復徵西南第31章 少女第418章 趙佗已死第534章 義渠故地第454章 司馬殺招第97章 爵制第464章 田氏兄弟第752章 項不更第660章 朕與趙佗共長生第456章 濫竽充數第821章 喝藥第479章 平一宇內第689章 遷令第750章 內鬥第283章 蝴蝶效應第342章 山鬼狐鳴第236章 三萬秦軍第151章 陳平第261章 泗水大戰第655章 急不可耐第599章 蒺藜陷馬第201章 尉繚第239章 公子啓第706章 兵力第30章 生當封侯,死當廟食第69章 高漸離第741章 離別第139章 入屋第57章 秦無忌第229章 喜報第788章 家園第777章 老卒第24章 荊軻刺秦第775章 自強第280章 謠傳楚都第716章 近親第470章 舌戰勸降第427章 購買燕王第378章 月圓之夜第225章 奇兵第503章 臣有一策第143章 喇叭戰術第750章 內鬥第792章 戰死第836章 革弊第216章 斧鉞第589章 頭曼求婚第146章 上車第210章 對手第767章 覆巢第788章 家園第460章 抄他後路第800章 說媒第721章 戰將第250章 銍邑第728章 戰略第5章 刎頸第690章 召子第431章 冒頓王子第483章 秦始皇帝第833章 事死第674章 囚禁項籍第780章 搏象第820章 重用第819章 處置第45章 後發第642章 潛龍公子第756章 野戰曲第74章 熟人第575章 殺雞儆猴第711章 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