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悉定齊地

趙佗領軍駐守臨淄,招攬城中的親秦勢力,在這些當地豪族的幫助下穩定臨淄局勢,避免城中的幾十萬齊人出現異動。

同時他派諸將攜帶齊王建的勸降詔書,分略齊國諸城。

齊地七十餘城,濟水以北之地已落入秦國的手中。

故而秦軍這次出擊,主要集中在濟水以南的廣大區域。

蒙恬率軍南下,目標是攻拔莒城,直到與南方的原屬於楚國的地域接壤,完成對齊國南部的佔領。

趙佗之所以派遣蒙恬打這個方向,是因爲蒙氏本就是齊人。

蒙恬大父蒙驁,出身於莒城西邊的蒙山附近。

這片土地乃是蒙恬的祖籍所在,讓蒙恬率軍打這裡,可以讓蒙山周圍大片區域的齊人產生親近之意,減弱他們對秦軍的抵抗意志。

另一位秦將趙廣,率軍走郚、諸等城邑,沿着齊長城,直取東南方向的琅琊。

至於最後一路的涉間部,則是任務最重,手下兵卒也是最多。

涉間要率軍攻杞(淳于),然後過濰水、膠水,攻取膠東半島上最大的城市即墨,然後再分兵略取夜邑、黃邑等小城邑,將黑色的秦旗插遍整個膠東半島。

三路秦軍分頭出擊,氣勢洶洶。

齊人幾十年未經戰事,如今接連收到三十萬大軍敗於甄城,大司馬自刎殉國,秦軍佔領臨淄,齊王建舉國投降,並下達詔書勸說各城降秦的消息,一個個的早已人心惶惶,毫無戰意。

如果說齊王建戰死臨淄,各地的齊人可能還會被這股血勇之氣激勵,奮力抵抗秦軍。

但如今卻是齊王建和滿朝公卿主動投降,這對齊人的心理上造成了極大衝擊,直接失去了抵抗意志。

再加上秦軍手中,還有之前擒獲的齊人俘虜作爲誘惑。

只要乖乖投降,秦軍便立刻釋放俘虜,讓齊人一家團圓,父子相聚。

在這種情況下,秦軍所過之處,齊國城邑紛紛開門投誠。

短短時間內,蒙恬和趙廣兩路秦軍,就完成了戰略任務,全據齊國南部地域。

唯有涉間一路在征伐膠東半島時,在即墨城外碰了個釘子。

即墨乃是齊國大城,是昔日田單復國的根據地。

這地方的許多人都和即墨大夫田朗一樣,有着某種使命感。

甚至還有即墨人將此刻的情況和昔日五國伐齊時進行對比。

幻想着整個齊國就剩他們即墨一城未降,然後再出現一個田單那樣的人物,帶着他們即墨人反殺秦軍,再光復全齊之地,重塑昔日傳奇。

即墨,就是齊國的希望。

想象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涉間圍而不攻,用甄城和臨淄城下捕獲的數千即墨俘虜瓦解了城中齊人的戰心,引發城中齊人內鬥,那些俘虜的家人趁亂打開城門,放秦軍入城。

入城之後,涉間並不手軟,將帶頭反抗的即墨人盡數誅殺,人頭堆於城外進行震懾。

然後又釋放俘虜,安撫了那些降秦的齊人。

在恩威並施的手段下,最後一座齊國大城即墨,也臣服於秦軍的劍戟之下。

即墨既然降服,半島上剩下的那些齊國小城自然是更沒了抵抗的意志。

不過半月之間,秦國的黑旗就遍插齊國全境。

天下之間,再無飄揚着齊旗的城池,昭示了田氏齊國的真正滅亡。

臨淄城中,當三路秦軍佔領齊國全境的消息傳來時。

趙佗長長的舒了口氣。

“齊地兩千餘里,七十餘城盡入吾之手中,齊國終於亡了。”

趙佗很高興,立刻手寫信帛,然後命酈商派使者晝夜兼程前往咸陽,將秦軍佔領全齊的好消息稟報給大王。

同時,在三路秦軍攻佔齊國全境的時間裡,秦軍也基本掌握了臨淄及周邊各城邑的田氏宗族的情況。

佔領齊地之後,趙佗將開始着手第二步動作了。

“歷史上秦末六國復辟,就是以六國王族爲首,其中田氏諸王數量很多,勢力也大。這一次正好藉着覆滅齊國之威,將田氏之人遷到關中。”

“沒了田氏的齊地,定然好治理的多,縱使日後齊地有叛變之事發生,也不可能再有田氏之人冒出來自詡齊王,收攏齊人。”

趙佗心中暗暗思索,拿起案上的名錄打量。

他在咸陽時獻遷徙諸侯貴族和豪富強宗之策,被秦王政採納。

但這事情關係極大,如果處理不好,還容易將新徵服的城池逼反。

再加上秦國的官吏數量還有些不足,去年擴招的文法吏還在培訓學習中,秦國想要控制新徵服的齊地,還是需要藉助當地的豪富強宗方能完成。

所以經過朝堂商議後,遷徙之策需要分開進行,因地制宜。

這一次趙佗滅齊,主要的任務是將齊國的田氏宗族拔走,而不動當地的豪俠富商。

秦軍不僅不動這些豪富之家,還要培植他們中的親秦派來輔助秦軍管理當地,扶他們上位,任命爲當地的官吏,用這些人來代替原本的田氏地位。

這種拉攏當地豪富,遷走田氏的做法,可以極大的避免當地齊人的騷動和反抗。

甚至一些豪富爲了攫取田氏離開後的地產、權力等東西,在利益的驅使下,會表現的比秦軍更加熱心,幫助秦軍將田氏宗族孤立起來。

這就是後世所謂的團結大多數,打擊極少數。

田氏之人,就是這一次被打擊的極少數。

在齊國滅亡的震懾下,秦軍手中的劍戟威脅下,田假等公卿貴族帶宗族財富西去的榜樣下,以及各地一心等着上位的豪富逼迫下。

各城邑的田氏宗族想來不會有多少人反抗,只能乖乖收拾好財富,帶着一族之人被秦軍押送西去,前往關中。

在那裡,他們將會在無數秦人的監視下安家落戶,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被秦人同化。

除了齊國田氏外,秦軍後續率軍回咸陽,還會沿途遷徙魏國和韓國的公族強宗進入關中。

魏、韓之地乃是秦軍回關中的必經路,秦軍回程,剛好可以藉着滅齊之威順路搞定,不費功夫。

至於不順路的更遠的楚、趙、燕等地的公族貴戚,就要等待下一批了。

待到秦國大批的文法吏培育出來後,再慢慢的一批批遷徙和輪換,最終達到給六國之地大換血的目的,增強秦人在諸侯故地的控制力,翦除六國餘孽所帶來的威脅。

“命各地守將拉攏當地豪富,待準備充足,名錄理清後,就開始遷徙各地田氏。”

趙佗鄭重開口,傳令下去。

同時,他也傳令給了後方的屠睢,讓屠睢趕來臨淄全權主持這件大事。

遷徙田氏入關中,牽涉面非常之廣,並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夠弄完的。

光是統計那些剛征服的城邑的田氏名錄就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而且還要將這些人從齊地遷往關中,那耗費的時間得更久,全部弄完至少要到明年。

趙佗作爲此番伐齊的主將,尚需押送俘獲的三王,和齊、代的公卿、嬪妃、珍寶等回咸陽獻俘,那是大事一件,自是不可能親自留在臨淄操持遷徙之事。

他在定下大略的方針後,就要將這件事交給副將屠睢來主持,自己則是率精銳前往濮陽,押送三王入朝咸陽。

當然,留在齊地主持此事的屠睢和諸多秦軍將士,也會得到相應的功績和獎賞,並不會有多少怨言。

趙佗將手中的帛書放到案上,擡頭看向西方。

“我要回去了。”

明天要去醫院做個檢查,估計下午才能回家,更新應該要到晚上。

感謝書友20220622215353184和書友不太老的老書蟲的打賞,以及各位書友的投票支持,謝謝!

第526章 扶蘇來訪第779章 陣戰第361章 四面楚歌第52章 分功第191章 劉季背主第762章 南越王第377章 無約立約第510章 趙佗獻紙第724章 盟友第638章 咸陽大事第722章 徵越第221章 選擇第390章 大王愛我第777章 老卒第174章 桓軍侯第250章 銍邑第707章 真實第841章 制度第112章 定策第194章 投壺第792章 戰死第310章 東伐無信第291章 義與不義第69章 高漸離第715章 科技第787章 詛咒第544章 後繼有人第174章 桓軍侯第277章 公子身份第822章 餘孽第830章 名與器第341章 秦軍驅魔砲第763章 小目標第364章 進退兩難第759章 梅氏第39章 軍營第180章 襲戰第113章 楚戚第290章 時代變了第728章 戰略第229章 喜報第327章 火牛衝陣第62章 宴飲第354章 宿命之敵第809章 斬首第93章 燕丹第566章 休密月氏第359章 兵進淮陰第516章 信口雌黃第696章 外孫第74章 熟人第236章 三萬秦軍第709章 昭武第423章 代王北走第266章 呂氏淑女第523章 少府良策第489章 諸夏一家第490章 改變皇帝第326章 趙佗如龜第166章 陳餘第83章 甘棠第278章 鍾離歸心第413章 趙佗伐代第667章 李由爲郎第441章 李信徵遼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690章 召子第405章 徙民之策第458章 兵者勢也第715章 科技第326章 趙佗如龜第459章 田衝覺醒第450章 王離軍候第25章 問對第12章 舞陽相召第92章 上架感言第289章 墨守第744章 文脈第84章 破城第731章 將歿第378章 月圓之夜第519章 項氏謀劃第646章 胡亥之親第163章 軍令第671章 死國可乎第131章 戰爭前奏第168章 五大夫第128章 蒙毅第747章 攻策第56章 攻心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517章 印刷配紙第320章 楚將染病第384章 饋書韓信第833章 事死第210章 對手第822章 餘孽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532章 陳平入幕第117章 橫之義
第526章 扶蘇來訪第779章 陣戰第361章 四面楚歌第52章 分功第191章 劉季背主第762章 南越王第377章 無約立約第510章 趙佗獻紙第724章 盟友第638章 咸陽大事第722章 徵越第221章 選擇第390章 大王愛我第777章 老卒第174章 桓軍侯第250章 銍邑第707章 真實第841章 制度第112章 定策第194章 投壺第792章 戰死第310章 東伐無信第291章 義與不義第69章 高漸離第715章 科技第787章 詛咒第544章 後繼有人第174章 桓軍侯第277章 公子身份第822章 餘孽第830章 名與器第341章 秦軍驅魔砲第763章 小目標第364章 進退兩難第759章 梅氏第39章 軍營第180章 襲戰第113章 楚戚第290章 時代變了第728章 戰略第229章 喜報第327章 火牛衝陣第62章 宴飲第354章 宿命之敵第809章 斬首第93章 燕丹第566章 休密月氏第359章 兵進淮陰第516章 信口雌黃第696章 外孫第74章 熟人第236章 三萬秦軍第709章 昭武第423章 代王北走第266章 呂氏淑女第523章 少府良策第489章 諸夏一家第490章 改變皇帝第326章 趙佗如龜第166章 陳餘第83章 甘棠第278章 鍾離歸心第413章 趙佗伐代第667章 李由爲郎第441章 李信徵遼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690章 召子第405章 徙民之策第458章 兵者勢也第715章 科技第326章 趙佗如龜第459章 田衝覺醒第450章 王離軍候第25章 問對第12章 舞陽相召第92章 上架感言第289章 墨守第744章 文脈第84章 破城第731章 將歿第378章 月圓之夜第519章 項氏謀劃第646章 胡亥之親第163章 軍令第671章 死國可乎第131章 戰爭前奏第168章 五大夫第128章 蒙毅第747章 攻策第56章 攻心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517章 印刷配紙第320章 楚將染病第384章 饋書韓信第833章 事死第210章 對手第822章 餘孽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532章 陳平入幕第117章 橫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