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範義

第127章 範義

範義已經年過半百,頭髮花白,身體微微佝僂。

他一張嘴便是滿口秦音,若是不知道他的底細,根本不會知道此人是楚國出身,只會把他當做一個普通的關中長者。

接到項渠的傳信時,範義是不想見此人的。

他知道,以秦國邦尉府曹掾的身份,去暗中會見楚國副使是什麼性質。

也知道對方找他相見,是抱着怎樣的目的。

但他還是和項渠見面了。

範義人如其名,就像那些燕趙慷慨壯士一樣,他信奉一個“義”字。

項渠的祖父曾對範義有恩,如果沒有項氏,他早就死了,更別說來到秦國。

知恩要圖報,就像他在隱宮當小吏時,救過的那個叫做趙高的小子。

趙高就很講“義”,知道報恩。

發達之後,也不忘送範義一個好前程。

隱宮中長大的卑賤之子尚且講“義”,更別說是以“義”爲名的範義了。

所以當項渠將那些話問出口的時候。

範義回答了。

……

項渠悄悄回到楚國車隊。

讓那個穿着他的衣服僞裝成他的替身,重新變回餵馬的隨從。

“渠,那個範義是怎麼說的?”

景昭急不可耐的問道,看着項渠的神色,他心裡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項渠搖頭道:“範義說他也不清楚秦王是否有伐楚之意,不過邦尉府自從正旦之後,就開始調運全國的糧秣兵甲,似乎是要在春耕之後攻打魏國。”

景昭聽到這話,一下笑起來。

“此人是邦尉府的曹掾,秦王若是要伐楚,他肯定會知道。如今連他都說不清楚秦王是否有伐楚之意,那就肯定是沒有了。”

景昭的話有道理,楚國乃是當世大國,秦國想要滅楚絕非一戰就能拿下,若是有伐楚之意,肯定會提前很久就開始準備。

景昭又忍不住嘆道:“秦王的野心可真是大啊。滅了韓趙兩國,燕地還未徹底吞下,如今就有了攻打魏國的想法,唉……”

項渠眼睛眯着,冷冷道:“松陽君不習戰事,未免想的太簡單了。如今魏國殘破,其勢比燕國還弱,在同秦國的戰爭中,魏國屢戰屢敗,毫無還手之力。”

“秦國若想滅魏,只需讓那王賁率數萬之師,便可就近將魏國拿下,根本用不着調集全國的糧秣兵甲。”

“按範義所說,邦尉府調運的糧草,足以供二十萬人食用,數量如此之巨,若是用來滅魏,豈不是如同用宰牛之刀屠戮小雞麼。”

景昭愣住了。

他非武將,自然不懂戰場軍爭之事,但如今聽項渠這麼一說,也知道有些不對勁。

“秦國伐燕時,也不過派了十萬軍隊,如今調運二十萬人的糧草,若是滅魏,確實有些不對。但如果說他秦國想用這點人數來伐我楚國,未免又太過輕狂。”

“這幾年我楚國雖戰事不順,但也有持戟之士百萬,地方萬里,豈是他這二十萬人就能滅掉的。如此人數,我看他秦王是想在滅魏之後,順勢攻打齊國纔是。”景昭不願意相信秦王有伐楚的可能。

項渠看了他一眼,也不爭辯,而是說道:“不管如何,此事疑點重重,吾等儘快回國,報於大王知曉,也好提前做足準備。”

“嗯,”

景昭點頭,項渠乃楚國大將項燕之子,在這方面,他確實要比自己敏感的多。

……

“那範義並不知道大王要在明年伐楚,但卻告訴了項渠,邦尉府在年後調集糧食的事情。那項渠是項燕之子,定能猜到我們在明年會有攻伐之事。”

姚賈站在屋裡,向着主位上的秦王政回稟情報。

秦王政問道:“楚國使者已經出了城?”

“大王只要下令,頃刻間就能擒拿,無人能夠跑掉。”姚賈聲音很冷,帶着一股殺意。

秦王政皺了皺眉,並未馬上回答,而是看向屋中的另一人。

“尉卿,事情出在你的手下……”

尉繚吹鬍子瞪眼,道:“大王,此事可與我無關。這範義並非我所提拔,而是被人舉薦,豈能說是出在我的手下。而且我並未泄露過伐楚之事,那調運糧秣本就該範義負責,又豈能瞞過。”

不怪尉繚如此推責,秦國講連坐之法,範義泄露機密,若是追究起來,他這上司恐怕難逃干係。

“好了好了,寡人知道此事與尉卿無關,那範義我稍後自會懲處。只是如今楚國使者已經出城,吾等該如何處置?”

秦王政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這事情有些傷腦筋。

尉繚略一沉吟,說道:“範義只泄露了調運糧草的事情,並沒有提及伐楚大計。那項渠和景昭就算心有猜疑,也很難確定。不足爲慮。”

“反倒是我們派人前去擒拿,不僅結盟之事會破裂,還會和楚國直接翻臉。擒拿使臣,不亞於直接開戰。”

“嗯,寡人懂你的意思了。那景昭和項渠就不管了,繼續按原本的計劃行事,就算他們能猜到一二,也影響不了大勢。”

秦王政點點頭,想到範義背叛之事,目光漸漸冷冽下來。

他擡頭,望向屋外,見今日當值護衛的是趙佗。

秦王政略微猶豫,叫道:“趙佗,你去廷尉府,讓專司審理案件的奏讞掾前來。”

“唯。”

趙佗恭敬應答,與一旁值守的楊熊交代了一聲,就快速離開秦宮,往廷尉府走去。

他剛纔守在門口,屋裡的事情,他聽到了大半。

知道是邦尉府有一個官吏出了問題,將一些情報泄露給了楚國使者。

這種事情性質十分惡劣,不亞於叛國,想必等待那官吏的必是可怕懲罰。

“只是,大王要論罪,直接將那曹掾丟到廷尉府便是了,爲何還要讓我專門來請奏讞掾入宮?”

趙佗心有不解,但他如今也有了做郎衛的素質,聽到的事情爛在肚子裡,不該問的絕不亂開口。

平靜的表情,一直持續到趙佗進入廷尉府。

當他傳達完秦王政的詔令後,當值的奏讞掾拱手應諾,並說出了自己的名字。

聽到那名字的瞬間,趙佗的眼皮猛跳。

中郎將蒙恬的兄弟。

蒙毅。

(本章完)

第491章 公子胡亥第421章 代城險固第759章 梅氏第579章 千里鏡第449章 我答應第743章 南下第645章 天命之說第374章 秦王臨楚第553章 沉沒成本第789章 大坑第699章 儲君第475章 悉定齊地第520章 六國城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536章 皆爲利益第483章 秦始皇帝第694章 李氏第305章 久仰大名第569章 滅匈奇謀第160章 任囂第582章 巧舌如簧第592章 萬事俱備第433章 夜攻匈奴第44章 金鼓第242章 以假代真第398章 二世人選第65章 夜襲第361章 四面楚歌第502章 誘惑趙高第196章 驕心第261章 泗水大戰第666章 鼎於何處第316章 四方之謀第747章 攻策第545章 通敵叛國第575章 殺雞儆猴第836章 革弊第111章 辭相第244章 鍾離眛第523章 少府良策第271章 奏捷受賞第642章 潛龍公子第271章 奏捷受賞第407章 無敵司馬第579章 千里鏡第666章 鼎於何處第295章 堅壁自守第34章 入伍第619章 李由數奇第473章 齊亡第424章 兩王同車第315章 酈生使齊第20章 秦王第529章 騎兵至寶第685章 海東第386章 趙高絕殺第413章 趙佗伐代第447章 佗乃君子第554章 騎兵對決第554章 騎兵對決第600章 秦火燎原第501章 通西南夷第689章 遷令第744章 文脈第679章 李兄第201章 尉繚第597章 單于乞降第258章 秦王怒第373章 趙佗渡江第260章 背水爲陣第402章 齊使田衝第261章 泗水大戰第352章 蒙恬校尉第214章 李信策第703章 懷孕第48章 奪長城第811章 口音第360章 捕蟬之勢第90章 戰車第167章 地勢第766章 血祭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532章 陳平入幕第281章 章邯之名第27章 贖罪第626章 收買民心第221章 選擇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191章 劉季背主第91章 父子第703章 懷孕第346章 計毀趙佗第685章 海東第341章 秦軍驅魔砲第200章 左庶長第152章 魏策第130章 韓王死第650章 帝國危機第810章 召見第321章 睢水罵戰
第491章 公子胡亥第421章 代城險固第759章 梅氏第579章 千里鏡第449章 我答應第743章 南下第645章 天命之說第374章 秦王臨楚第553章 沉沒成本第789章 大坑第699章 儲君第475章 悉定齊地第520章 六國城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536章 皆爲利益第483章 秦始皇帝第694章 李氏第305章 久仰大名第569章 滅匈奇謀第160章 任囂第582章 巧舌如簧第592章 萬事俱備第433章 夜攻匈奴第44章 金鼓第242章 以假代真第398章 二世人選第65章 夜襲第361章 四面楚歌第502章 誘惑趙高第196章 驕心第261章 泗水大戰第666章 鼎於何處第316章 四方之謀第747章 攻策第545章 通敵叛國第575章 殺雞儆猴第836章 革弊第111章 辭相第244章 鍾離眛第523章 少府良策第271章 奏捷受賞第642章 潛龍公子第271章 奏捷受賞第407章 無敵司馬第579章 千里鏡第666章 鼎於何處第295章 堅壁自守第34章 入伍第619章 李由數奇第473章 齊亡第424章 兩王同車第315章 酈生使齊第20章 秦王第529章 騎兵至寶第685章 海東第386章 趙高絕殺第413章 趙佗伐代第447章 佗乃君子第554章 騎兵對決第554章 騎兵對決第600章 秦火燎原第501章 通西南夷第689章 遷令第744章 文脈第679章 李兄第201章 尉繚第597章 單于乞降第258章 秦王怒第373章 趙佗渡江第260章 背水爲陣第402章 齊使田衝第261章 泗水大戰第352章 蒙恬校尉第214章 李信策第703章 懷孕第48章 奪長城第811章 口音第360章 捕蟬之勢第90章 戰車第167章 地勢第766章 血祭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532章 陳平入幕第281章 章邯之名第27章 贖罪第626章 收買民心第221章 選擇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191章 劉季背主第91章 父子第703章 懷孕第346章 計毀趙佗第685章 海東第341章 秦軍驅魔砲第200章 左庶長第152章 魏策第130章 韓王死第650章 帝國危機第810章 召見第321章 睢水罵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