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趙佗如龜

“稟將軍,前方五里樹林處沒有埋伏。”

“稟將軍,前方十里沒有秦軍伏兵。”

……

前方斥候不停探查回報,讓跟在大軍中行進的景同十分安心。

此番項渠北上,是準備讓景同率五千人殿後,負責造船和從睢水西岸運送糧秣輜重的,對軍爭之事來說後勤十分重要,必須要有大將鎮守。

但景同拒絕了。

他在上次泗水之戰中被秦將趙佗留下了心裡陰影,生怕項渠進軍彭城的路上又被趙佗埋下伏兵,重演昔日泗水之事。

所以景同勸說項渠,讓其他將領負責後勤和糧秣轉輸的事情,他自己則跟在項渠身側,爲其時時警醒。

他怕項渠一時衝動,被趙佗伏擊,落到和左司馬昭平一個下場。

項渠與趙佗數次交鋒以來,皆是落於下風,對於這個敵手也頗爲忌憚,被景同這麼一說,他也覺得有道理。

“壁壘後的秦軍約有千人!”

在第七道壁壘和軍營之間的寬闊土地上,有上萬經過數日休憩的秦軍士卒,已經列好了戰陣。

“不過無所謂了,打下此處壁壘,通往彭城之路便暢通無阻。”

便下令讓麾下部將帶五千兵馬負責後方接應,他自己則和景同,以及從相邑支援的蔡武共率三萬大軍北上,直取逃向彭城方向的趙佗部秦軍。

殘肢拋灑,血液飛濺。

這第二道壁壘更加高大,在第一道壁壘的士卒盡數撤進來後,將旁側通道也重新封上,遠遠看去像極了一道銅牆鐵壁,壁壘上還站滿了架好弓弩,虎視眈眈的秦軍士卒。

接下來,楚軍以一日攻克一道壁壘的速度向着彭城進擊。

趙佗神色淡然。

項渠又氣又惱。

壁壘之後,怎麼還有壁壘?

“報……項將軍,我軍已經將秦軍的壁壘推平鏟除,道路已可供我軍通過。只是斥候夜探道路前方,在秦人第一道壁壘之後約兩裡左右,發現了秦軍的第二道壁壘。”

楚軍士卒在激昂的戰鼓聲和軍吏的呵斥怒吼下,奮起勇氣向前拼殺,他們冒着秦軍拋射的箭雨,扛着簡單製作的木梯直奔牆壘,與上面守壘的秦卒相互廝殺血戰。

“什麼!秦軍還有第二道壁壘!”

除去傷亡外,楚軍數日頓於秦人壁壘外,且攻壘傷亡慘重,導致兵卒士氣大降,底層楚卒間,已開始怨聲載道。

蔡武笑着送上一頓馬屁。

不過作爲一軍主將的項將軍是無暇顧忌這些的,因爲在連續數日的攻堅作戰後,楚軍已經連破秦人六道營壘。

“趙佗,這是最後一道了吧。”

項渠下達命令。

景同那不好的預感成了真,到了第二日,楚軍付出近千人的傷亡,拿下這道壁壘後,果真又在後方一里處再次發現了秦軍的第三道壁壘。

嘹亮激昂的戰鼓敲響,楚軍向着前方的秦軍壁壘,正式發動攻擊。

“趙佗……還真有一手!”

項渠微微頷首,千人守壁壘,果真和他猜想的差不多。

項渠更是意氣風發,一戰擊破秦軍壁壘,打碎了趙佗的烏龜殼,這可是個好兆頭啊。

楚軍在休憩飲食後,立刻北上,直驅秦軍所築壁壘處。

除了正面攻堅的部隊外,項渠還命人以竹木扎筏,欲要從河中窺伺壁壘後的秦軍情報。

項渠下達進攻軍令。

其東有河阻,西有險坡。

在項渠對此事的分析中。

牆壘處有陣陣喊殺聲傳來,對面的楚軍正在發動連綿不絕的攻勢,妄圖在今日攻破這最後一道秦軍壁壘。

這些牆壘之所以難啃,主要還是這條道路一側靠河,一路爲險坡,讓楚軍無法繞行。只要這段隘路到了盡頭,憋屈的日子就會結束。

楚軍人數多,秦軍人數少。

時間在士卒的慘叫和廝殺聲中流逝,楚軍在付出數十人的傷亡後,終於將壘前的障礙掃除,壕溝也被屍體和泥土填了大半,接下來便是真正的攻堅戰了。

如今一路追擊下,終於發現了秦軍的蹤跡,項渠正要奮力一戰,好狠狠發泄心中怒火。

項渠恨恨開口,事到如今,他已經沒有了選擇。

若是要強行繞路,那起碼得多花上大半個月的時間,到時候啥事情都遲了。

景同心中冒出不好的預感,顫聲道:“若是這條路夠長,那秦軍豈不是要連着修築壁壘。我軍打下這道牆壘後,後面還會有嗎?”

三萬楚軍在營中生火造飯,大吃一頓後,便立刻按照軍令開始有序出擊。

“我軍已攻下秦人壁壘!”

嗖!

秦軍又是一陣飛箭拋射,盾兵擋下大半,但還是有倒黴的傢伙哀嚎着中箭倒下。

“王翦是老龜,這趙佗就是個小龜!”

壁壘上有全副武裝的秦軍士卒,持着弓弩矛戟,嚴陣以待。

然而楚軍乘筏下河,剛劃到壁壘後,就被早有準備的秦軍弩手一頓亂箭射翻。

“趙佗!你這豎子還真是烏龜變的不成!”

他一心想着直衝彭城,支援項越的五千人,和趙佗的秦軍堂堂正正打一仗,利用兵力優勢將其正面擊破。

趙佗站在專爲他搭建的高臺上,眺望遠處橫立在道路中的秦軍牆壘。

這時,舉着巨盾的楚卒掩護擔着泥土的兵卒們向前。

項渠一驚。

但在這不到十米的壘牆處,雙方接戰的人數卻同樣多,楚軍的人多勢衆不怎麼能發揮出優勢,只能靠着人命去填補秦軍的壁壘。

但在如今形勢下,項渠並沒有其他選擇,此地通往彭城的路就這麼一條。

哪怕時值深夜,項渠、景同和蔡武等楚將還是聚在帳中議起了戰事。

項渠一口白牙都快咬碎,氣的滿臉漲紅。

景同聽完軍情彙報,臉色一變,轉頭看向主將項渠。

項渠一拳狠狠揮下,聲音斬釘截鐵。

因爲有前面第一道壁壘阻隔,爲後面的秦軍爭取到了更多修築的時間。

景同深吸一口氣。

楚軍連續趕路數日,終於到了彭城以南約四十里處,一路沒有發現秦軍伏兵,直到斥候回報在前方發現了秦軍的壁壘。

所以楚軍想要從自家營寨前來攻打秦軍的壁壘,還得先走五里的道路才行,精力勢必會受到削弱,這也是秦軍修築壁壘時考慮到的一個因素。

“壁壘?”

“哈哈,項將軍不愧是令尹之子,說一日破秦軍壁壘,果真就在一日內拿下了,真是我楚國猛將!”

“隘路修壘,這秦軍還真會選地方。”

“此餐大饗士卒,讓兒郎們吃飽喝足,給我連夜攻堅,將這秦軍的龜殼一戰捅破!”

景同和蔡武臉上的笑容更是凝固住了。

景同則是眉頭微皺,楚軍中午抵達,到夜間攻克秦軍營壘,所耗時間確實不到一日,只是傷亡略顯慘重。

險坡上全是一個個的坑洞,還有那些密密麻麻的是什麼東西?

鐵蒺藜!

哪怕景同早猜到秦軍防禦設施厲害,此刻見到這般景象,也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看我將其擊破!”

強弓勁弩架在前陣。

此處,便是秦軍的第七道壁壘,也是阻擋楚軍的最後一道牆垣。

在這般戰法下,終於到半夜時候,營壘後的秦軍再也堅持不住,拋下一堆屍體,剩下的數百人盡數後撤。

這他母的叫打仗?

這是啃龜殼吧!

項渠勒馬迴轉,帶着景同等人南下回營。

打不破壁壘,拿不下彭城,那真就是萬事皆休!

土壘前是秦人挖出來的壕溝深塹,上面還灑滿了鐵蒺藜和各種障礙物,所以他們必須將障礙掃除,將壕溝填平,爲後續的進攻部隊提供便利。

壁壘後方兩裡處,秦軍大營,黑旗在風中獵獵招展。

● TTκan● c ○

“秦人在道路正中修築壁壘,以阻我軍?”

這種道路,這種防禦,楚軍怕是得拿人命上去填了。

楚軍一個倒下,後方便馬上有人衝上來,壘上的秦軍也是倒下一個,身後的袍澤便立刻持着武器接替上去。

如今退又不可能退,項渠只能捏着鼻子一路打下去,他就不信趙佗能將壁壘一直修到彭城下。

雙方對射一陣,楚軍缺少壁壘遮擋,傷亡稍多一點,但也成功將壁壘上的秦軍壓制了下去。

景同心中安慰,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項渠忍耐不住,帶着景同縱馬夜奔,通過被剷平的第一道壁壘,又跑了一里多的路程,果真看到前方數百米外,在那清亮的月色下,又有一道高大的壁壘佇立在道路正中。

“這趙佗倒是有一手。”

項渠神色冷漠,低語道:“斷路起牆,想要將我軍擋在南方,拖延我軍行程,好回師支援彭城嗎?”

項渠亦是滿臉陰沉,他想起了數月前在鴻溝所面對的秦軍營壘。

因道路寬度所限,不宜駕車奔馳,項渠便和景同驅馬前行,到秦軍壁壘數百米外進行觀察。

就在他準備下令,讓前方奮戰了一夜的楚軍士卒收兵回營休息,待到天明再出發北上的時候,又有來自前線的士卒縱馬奔回營中,稟報最新的消息。

前方道路逐漸開闊,右側的險坡山道已經到了盡頭,在最後一道壁壘後徹底消失。

“連破我六壘阻礙,楚軍傷亡不輕。且鈍兵挫銳下,楚人士氣衰竭,軍無戰心。就算今日能打破我這第七道壁壘,又能剩下多少戰鬥力呢?”

而壁壘前,則有壕溝深塹,鹿角拒馬。

不過楚軍人多也並非一點優勢都沒有,他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換下受傷和疲憊的士卒,另派一部生力軍上去,與營壘後的一千秦卒進行車輪戰。

只是這些修築於隘路的秦軍牆壘一道比一道難攻,楚軍所付出的傷亡也一日大過一日。

他認爲趙佗很有可能是留下一部兵馬在此處修築牆壘阻擋自己,拖延時間,趙佗自己則率領剩下的秦軍回師彭城,圍殲項越的東楚軍。

因爲秦軍在隘路修築壁壘的緣故,這不到十米的道路根本無法讓楚軍紮營,故而楚軍的營寨紮在五里外的一處開闊地帶。

據前方傳回來的戰報,就在這不到一天的時間裡,楚軍傷亡有七八百人,而殲滅的秦軍才兩三百人左右。剩下的秦軍都是因爲奮戰廝殺,力不可支纔會後撤。否則繼續死扛的話,楚軍傷亡恐怕還會更多。

千人罷了,我三萬人難道還打不破?

“給我擊鼓,進攻!”

……

待到楚軍攻破第七道牆壘之時,便是秦軍以下山猛虎之勢發動猛攻之際。

項渠咬牙切齒,雙手死死握拳,上面筋脈根根鼓出。

“回營!”

第一批楚軍的任務並非攻壘,而是填充溝壑。

“不過區區一層壁壘也想阻我?看我一日破之!”

不過楚人居於河流縱橫的南方,不少人水性不錯,還是有士卒從冰冷的河水中游了回來,一邊打着哆嗦,一邊彙報壁壘後所看到的軍情。

不過秦軍這次似乎沒有以伏兵攻擊的打算。

劍戟戈矛立在後方。

一路上,景同吸取上次被秦軍埋伏的經驗教訓,在大軍之前廣撒斥候騎兵,探查前方道路上所有可能遭遇秦軍埋伏的地方。

楚軍攻克秦軍壁壘的消息傳回五里外的大營。

前方的秦軍壁壘高達一丈,皆由泥土夯成,一看就很堅實,橫斷了整個道路。

哪料到一路衝來,雖然追到了秦軍,但面對的卻是一道比一道難啃的堅壁牆壘。

最前方是弓弩兵,搶先對壘上的秦軍進行火力壓制。

睢水之畔,他破釜沉舟準備和秦軍大戰一場,結果秦人夜遁,空營以待,讓他難受到了極點。

楚將項渠和秦將趙佗近兩月的糾纏,也將在這一戰決出勝負。

第114章 涉間之仇第64章 宋意第699章 儲君第423章 代王北走第217章 淮陽第112章 定策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384章 饋書韓信第77章 散鬱第288章 陽夏第737章 辦法第259章 泗水畔第23章 圖窮匕見第582章 巧舌如簧第278章 鍾離歸心第631章 皇帝賜藥第158章 魏將第490章 改變皇帝第729章 馮無擇第131章 戰爭前奏第670章 項氏抉擇第672章 叛亂之火第599章 蒺藜陷馬第771章 擒王第636章 侯生末路第138章 酈氏兄弟第247章 鍾離降秦第236章 三萬秦軍第249章 蘄邑第283章 蝴蝶效應第505章 爲了皇帝第155章 滎陽第374章 秦王臨楚第832章 絕症第661章 泗水天子氣第818章 項籍第290章 時代變了第731章 將歿第731章 將歿第414章 燕王歸來第387章 居安思危第578章 狼王上鉤第269章 趙佗迷蹤第792章 戰死第74章 熟人第713章 日照第80章 投石機第71章 不更第272章 李斯之怨第475章 悉定齊地第153章 突襲戶牖第51章 疑點第788章 家園第801章 投降第73章 迴應第413章 趙佗伐代第403章 橫陽君死第575章 殺雞儆猴第90章 戰車第521章 百越難徵第772章 處刑第834章 帝崩第597章 單于乞降第699章 儲君第745章 產蟲第141章 小黃第742章 從軍第47章 踵軍第97章 爵制第345章 不穀欲降第100章 天兵第409章 李斯善意第469章 齊宮交鋒第105章 中車府令第76章 鬱結第439章 放火燒山第554章 騎兵對決第88章 大澤第504章 黑龍幣第798章 餘衆第248章 路線問題第121章 李由第639章 英雄暮年第415章 大義在我第517章 印刷配紙第244章 鍾離眛第184章 商亳第274章 戰爭將至第686章 楚漢第394章 趙佗推磨第208章 李信伐楚第733章 噩耗第424章 兩王同車第468章 烹了酈生第488章 舌戰羣儒第459章 田衝覺醒第128章 蒙毅第393章 扶蘇覺醒第98章 李將軍,可比武安君
第114章 涉間之仇第64章 宋意第699章 儲君第423章 代王北走第217章 淮陽第112章 定策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384章 饋書韓信第77章 散鬱第288章 陽夏第737章 辦法第259章 泗水畔第23章 圖窮匕見第582章 巧舌如簧第278章 鍾離歸心第631章 皇帝賜藥第158章 魏將第490章 改變皇帝第729章 馮無擇第131章 戰爭前奏第670章 項氏抉擇第672章 叛亂之火第599章 蒺藜陷馬第771章 擒王第636章 侯生末路第138章 酈氏兄弟第247章 鍾離降秦第236章 三萬秦軍第249章 蘄邑第283章 蝴蝶效應第505章 爲了皇帝第155章 滎陽第374章 秦王臨楚第832章 絕症第661章 泗水天子氣第818章 項籍第290章 時代變了第731章 將歿第731章 將歿第414章 燕王歸來第387章 居安思危第578章 狼王上鉤第269章 趙佗迷蹤第792章 戰死第74章 熟人第713章 日照第80章 投石機第71章 不更第272章 李斯之怨第475章 悉定齊地第153章 突襲戶牖第51章 疑點第788章 家園第801章 投降第73章 迴應第413章 趙佗伐代第403章 橫陽君死第575章 殺雞儆猴第90章 戰車第521章 百越難徵第772章 處刑第834章 帝崩第597章 單于乞降第699章 儲君第745章 產蟲第141章 小黃第742章 從軍第47章 踵軍第97章 爵制第345章 不穀欲降第100章 天兵第409章 李斯善意第469章 齊宮交鋒第105章 中車府令第76章 鬱結第439章 放火燒山第554章 騎兵對決第88章 大澤第504章 黑龍幣第798章 餘衆第248章 路線問題第121章 李由第639章 英雄暮年第415章 大義在我第517章 印刷配紙第244章 鍾離眛第184章 商亳第274章 戰爭將至第686章 楚漢第394章 趙佗推磨第208章 李信伐楚第733章 噩耗第424章 兩王同車第468章 烹了酈生第488章 舌戰羣儒第459章 田衝覺醒第128章 蒙毅第393章 扶蘇覺醒第98章 李將軍,可比武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