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爭端又起

如果說晉悼公即位的年齡是一大閃光點,那麼他執政的特點就是一個“正”字。除掉夷羊五等人是“正”,除掉屠岸賈那更是“正”。這就在晉國弘揚了正氣,國風爲之一變。尤其是他在這一系列事件中展示出來的智慧和勇氣,以及果斷的作風,的確令所有的人佩服。

在冊封趙武爲司寇之後,晉悼公派人去宋國召回了趙勝,並且將邯鄲又賜給了趙勝。

其實趙勝是一個出奔他國的大臣,無論原因是什麼,他從來沒有想過能夠再回到晉國。

可是晉悼公這樣做了,這不但體現了他的大度,更體現了他的細心。

趙武是趙盾的嫡孫,而趙勝也是趙氏子弟,既然同樣受了牽連,那必須一起平反。

如果說之前在晉國之內爲趙氏平反的事情令百姓大臣佩服,那召回趙勝,就讓大家感到感動了。

領導把老趙家的事兒當作自己的事兒辦了啊!

這件事情處理完之後,晉悼公進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主要是選舉能臣,有功之臣處尊位,有過錯的小錯則赦免,大錯就按照規矩處理。在軍隊領導方面,任命韓厥爲中軍元帥,士匄爲副帥;荀罃爲上軍元帥,荀偃爲副帥;欒黶爲下軍元帥,士魴爲副帥。趙武爲新軍元帥,魏相爲副帥。

十四歲的晉悼公上任不久,居然將一潭死水一樣的晉國大刀闊斧改變的煥然一新了。

領導的變化帶給晉國新的希望,晉國重新蓬勃發展。

宋國和魯國等諸侯國,聽說晉國形勢一片大好,都紛紛前來參拜。這就是實力所致,真正能讓人臣服,不一定靠打仗。靠個人能力和魅力讓人佩服,那纔是真正的佩服。

只有鄭成公沒有參拜晉國。

爲什麼?

楚共王爲了給鄭成公出頭,眼睛都被射瞎了,兒子都被俘虜了,這深情厚誼,鄭成公要是再兩面倒,那也太沒良心了。所以這次鄭成公堅定的不去討好晉國。

而楚共王得知晉國大治的消息卻高興不起來。

寡人都成了獨眼龍了,他們晉國找了一個小孩兒當領導還繁榮富強了?

上哪兒說理去?

天呀,你爲何如此對我!

楚共王決定不能讓晉國好受了,不行,還沒分出來勝負,必須再打!

不得不佩服楚共王的決心以及勇氣,要是一般人受過這樣的重挫恐怕一時半會沒有這個信心。

此時楚國的令尹是公子嬰齊,不過公子嬰齊陷害人有一套,說到打仗他就束手無策了。

不過楚國也不都是廢物點心,比如公子壬夫就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公子壬夫認爲,既然這次鄭國堅定的站在了我們這邊,那我們這次攻打中原就不能再禍害鄭國了。

鄭成公聽見會感動的!

公子壬夫認爲,宋國在中原諸侯之中爵位最高,那我們就打宋國。而且宋國的右師華元在國內獨大,導致宋國大夫紛紛出奔他國,目前投靠我國的就有魚石、向爲人、鱗朱、向帶、魚府五人。假如我們攻打宋國,只要派給這五個人兵力,許諾將來攻打的地盤分給他們,這不是讓宋國自亂嗎?

看來公子壬夫是放高利貸的,他這是希望把兵馬當錢財借給魚石等五人,將來收取更高的利息。

楚共王一心復仇,覺得公子壬夫說的不錯,同意了他的建議,任命公子壬夫爲大將,魚石爲嚮導。

楚軍正式攻打宋國!

這一次,楚軍非常順利就攻下了宋國的彭城。楚共王非常開心,看來公子壬夫還真是個人才,他命令留下三百乘兵馬,彭城就交給魚石等人駐守了。

這一次爲什麼楚共王能這麼快就得以滿足退兵呢?

關鍵是彭城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晉國爲了遏制楚國的擴張,在巫臣的時代就和吳國發展友好關係。吳國也不負衆望,經常騷擾楚國,並且吞併了楚國很多的小附屬國。

彭城,屬於宋國,但是是晉國前往吳國的必經之地。

這次楚國控制了彭城,進攻那指向的是宋國,就算楚共王乾耗着,就駐守彭城,也能阻止晉國和吳國的聯繫。

彭城雖小,意義重大。

如此關鍵的戰略要地,宋國自然不能善罷甘休。這年冬天,宋國就馬上展開了攻打彭城的戰鬥。戰鬥進行的非常慘烈,先是宋國大夫老佐打敗了魚石。不過緊跟着公子嬰齊率兵前來增援,老佐在一次戰鬥中過於輕進又中箭身亡。

戰爭形勢陡然逆轉,公子嬰齊趁機率領楚軍攻打宋國,而且來勢甚猛。

這下子宋成公害怕了,玩兒真的啊?一向你們楚國不是都衝着鄭國發狠嗎?

多新鮮呢,鄭成公這次徹底表示態度,跟着楚國混了,人家還衝鄭國發狠?

宋成公覺得根本不是楚國的對手,怎麼辦,趕緊想轍吧!

思來想去,當今諸侯,能和楚共王叫板的也只有晉國了。

宋成公派右師華元赴晉國求救。

韓厥建議晉悼公要抓住這次機會,想當年晉文公稱霸便是從救助宋國開始的,現在絕對不能放任不管,讓楚國擴張勢力。

的確,楚國和晉國兩強爭鋒,鄭國現在已經死心塌地跟着楚國混了,此時晉國如果稍一放鬆,楚國再把宋國拿下,那晉國

和楚國的實力對比可就拉開了。

晉悼公親自率領大將韓厥、荀偃、荀罃等人發兵救助宋國,晉軍屯兵於臺谷。

不過晉軍剛在臺谷屯兵,公子嬰齊便撤退了。

這次爭鬥,晉軍和楚軍並沒有正面交鋒。

不過彭城就像卡在晉國喉嚨裡的一根刺,讓晉悼公如鯁在喉。

周簡王十四年,晉悼公率領宋、魯、衛、曹、莒、邾、滕、薛八國聯兵,攻打彭城。

對,爲了彭城晉悼公發動八國聯兵,這絕對不是高估敵人,因爲楚軍隨時可能增援。

在具體作戰的時候,宋國採取了攻心戰術。宋國大夫向戍派軍士登上巢車,對着城內進行宣傳:“各位鄉親們,魚石背叛宋國,你們何苦跟着他送死呢?眼看大軍壓境,爲何不給自己找一條活路呢?”

向戍口才不錯,把魚石等人說的天理不容,將彭城的形勢說的危在旦夕。

這也是實話,八國圍攻小小的彭城,想想也知道會怎麼樣。

果然城內百姓經過宣傳之後,開門迎接晉軍。

城門洞開,楚軍留下駐守彭城的軍士四散逃亡。而魚石等五個宋國叛賊也被抓住,晉悼公命令將他們斬首示衆,並將他們的族人安置在河東壺丘之地。

接下來晉悼公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他率領八國聯兵攻打鄭國。

你打我小弟,我就打你小弟!

楚共王沒想到晉悼公小小年紀居然如此凌厲,倒也吃了一驚。不過楚國解決這次危機的原則和晉悼公一樣,楚國派出公子壬夫繼續攻打宋國。

你打鄭國?

那我打宋國。我看你怎麼辦。

晉悼公不得已回軍救助宋國,而楚軍一看鄭國之圍得以解救,也就撤退了。

這一年周簡王去世,世子泄心即位,是爲周靈王。

據說周靈王非常早熟,從出生開始就有鬍鬚,所以人稱髭王。

髭王元年,鄭成公病危。但是鄭成公放心不下鄭國,鄭國將往何處去?

在苦苦掙扎了幾日之後,鄭成公囑咐上卿公子偪,以前我們鄭國在楚國和晉國之間搖擺不定。現在楚共王爲了救助我們,連眼睛都被晉國射瞎了。所以我們不能忘記楚共王的大恩大德,鄭國以後要堅定的跟着楚國走。

鄭成公交待完,放心離世。

世子髡即位,是爲鄭僖公。

鄭成公把鄭國託付給了楚國,很放心。

但是堅定的跟楚國走,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徹底把晉國得罪了。尤其碰上晉悼公這樣的狠茬子,根本沒完。

晉悼公心裡一直覺得鄭國的背棄不能原諒,我們晉國可是諸侯霸主,那楚國不過是蠻夷,算得了什麼?

我非得讓鄭國重新當我們晉國小弟不可。

晉悼公召集諸侯商議怎麼對付鄭國,果然有人獻出妙計。魯國大夫仲孫蔑從地理位置上進行了分析,鄭國最險的地方,無非是虎牢。而且虎牢關是鄭國和楚國相通的地方,如果我們在這裡派大軍威逼,鄭國肯定沒辦法,只能投降。

巫臣也獻計道,“吳國和楚國距離很近,經過前一階段的發展,吳國已經逐漸強大,而且和我國關係不錯。如果此時派一向導,說服吳國攻打楚國,那楚國爲吳國所困,怎麼能有精力和我們晉國爭鋒呢?”

晉悼公覺得兩個人的方案都很好,那就都採納吧!

恰好此時齊靈公派世子光和上卿崔杼出使晉國,晉悼公於是聯合齊國,加上之前的諸侯,一共是九國聯軍,在虎牢修築大城,建立墩臺。這次聯軍大國出兵千人,小國出兵三百五百不等,共同駐守,和鄭國對抗。

其實聯軍國家這麼多,倒不是單純爲了藉助兵力。如果單從戰鬥力而論,光晉國一國,那也能打得鄭國鼻青臉腫。這主要是一種氣勢,一種聲勢,看看我們,我們大家齊心合力,你小子還不服氣?

果然這陣勢把鄭僖公嚇得不輕,我們鄭國怎麼了,這麼沒有人緣嗎?得罪人都得罪到姥姥家了!

當然鄭僖公記得父親鄭成公的交待,可是他真心害怕了。再跟楚國走下去,恐怕鄭國就沒活路了。

爹啊,你就原諒我吧!

鄭僖公向晉國請成。

此時中軍尉祈奚年過七十,準備告老還鄉。晉悼公說那你推薦一個你的繼任者吧!

祈奚說那就推薦解狐吧。

晉悼公可奇了個怪了,解狐,那不是你的仇人嗎?

祈奚淡淡說道,“主公問我的繼任者,可沒問誰是我的仇人。”

晉悼公身爲佩服,於是召見解狐。誰知道還沒見到,解狐就患病去世了。

晉悼公一看還得問祈奚,解狐都病故了,那接下來誰能繼任呢?

祈奚說,那就得是午了。

晉悼公又奇怪了,午不是你的兒子嗎?

祈奚說,“主公問誰能繼任,沒問誰是我兒子。”

看來祈奚果然是舉賢不避親,心裡只有國家,真正的職業精神。晉悼公非常欣賞祈奚,說中軍尉副羊舌職也去世了,您看誰能繼任?

祈奚說羊舌職的兒子赤和肹都很有才華,他們其中任何一個都能勝任這個職務。

晉悼公於是任命祈午爲中軍尉,任命羊舌赤爲中軍尉副。

第3章 蔡澤求職記第8章 齊桓公的怒與悲第6章 過不去的河第8章 史上最輕鬆政變第10章 誰與爭鋒第33章 人才與羣毆第53章 雙面間諜鄭文公第84章 喝酒引發的事故第50章 一時之利與千古信義第18章 苦難中第16章 禍禍與反禍禍第47章 轉換軌道第39章 出其不意第29章 奈何以死懼之第53章 魯莊公在行動第40章 未卜先知的小孩第11章 祈年宮之亂第51章 螳螂捕蟬第60章 魯襄公見義勇爲第16章 神奇的湛盧第1章 餡餅爭奪戰第13章 士會的舞臺第25章 孔父嘉的妙計第14章 刺慶忌第19章 一鳴驚人第24章 愚蠢的勇者第41章 命運輪轉第8章 力量對比:七比一第2章 小白的大麻煩第18章 楚國的敵後武工隊第47章 救兵何時到?第36章 憤怒的牛羣第49章 晉國的動盪第22章 聰明人第34章 絕境第26章 容人雅量楚昭王第37章 謠言是可怕的工具第54章 勇鬥偪陽第33章 演技派第94章 重量級貪官第64章 樹倒第3章 蔡澤求職記第58章 重耳和夷吾的危機第4章 呂不韋的收益第48章 高貴是高貴者的墓誌銘第17章 經濟版會盟第5章 合縱第一次第20章 石碏的選擇第39章 柳下惠的驚人才華第10章 最小大使:甘羅第52章 爲了你的理想第40章 未卜先知的小孩第41章 不服不行第57章 不服從命令的人第25章 連衡第83章 瘋狂的音樂愛好者第62章 繞樑三日第34章 齊國未死第14章 刺慶忌第34章 打出來的婚事第44章 超人遇上綠燈俠第7章 深夜猛虎第28章 知識改變命運第34章 被告鄭文公第43章 肖申克的救贖第30章 魯國發燒第44章 爲錢而戰第3章 崤之戰第41章 世子鄭的親友團第22章 祖籍索馬里第15章 馬陵第45章 長平之戰第41章 相國張祿第31章 馮諼收德第79章 強權派第17章 何時換場第35章 鬧心並亂套的聯姻第56章 幸福終結者第17章 風吹雲散第29章 不能沒電第14章 領導去世帶來的一切第49章 一分鐘親密戰友第40章 楚王熊通的邏輯第6章 過不去的河第55章 歸國路漫漫第14章 請你和我作對第26章 弄巧成拙第41章 屠岸賈的報復第60章 魯襄公見義勇爲第20章 縱約長第9章 讓人煮了吧第4章 華麗轉身第74章 晉平公綁票第47章 救兵何時到?第29章 留君恩義於心知第38章 士氣!士氣!第47章 轉換軌道第11章 諸侯爭霸風向標第8章 姥爺的高招
第3章 蔡澤求職記第8章 齊桓公的怒與悲第6章 過不去的河第8章 史上最輕鬆政變第10章 誰與爭鋒第33章 人才與羣毆第53章 雙面間諜鄭文公第84章 喝酒引發的事故第50章 一時之利與千古信義第18章 苦難中第16章 禍禍與反禍禍第47章 轉換軌道第39章 出其不意第29章 奈何以死懼之第53章 魯莊公在行動第40章 未卜先知的小孩第11章 祈年宮之亂第51章 螳螂捕蟬第60章 魯襄公見義勇爲第16章 神奇的湛盧第1章 餡餅爭奪戰第13章 士會的舞臺第25章 孔父嘉的妙計第14章 刺慶忌第19章 一鳴驚人第24章 愚蠢的勇者第41章 命運輪轉第8章 力量對比:七比一第2章 小白的大麻煩第18章 楚國的敵後武工隊第47章 救兵何時到?第36章 憤怒的牛羣第49章 晉國的動盪第22章 聰明人第34章 絕境第26章 容人雅量楚昭王第37章 謠言是可怕的工具第54章 勇鬥偪陽第33章 演技派第94章 重量級貪官第64章 樹倒第3章 蔡澤求職記第58章 重耳和夷吾的危機第4章 呂不韋的收益第48章 高貴是高貴者的墓誌銘第17章 經濟版會盟第5章 合縱第一次第20章 石碏的選擇第39章 柳下惠的驚人才華第10章 最小大使:甘羅第52章 爲了你的理想第40章 未卜先知的小孩第41章 不服不行第57章 不服從命令的人第25章 連衡第83章 瘋狂的音樂愛好者第62章 繞樑三日第34章 齊國未死第14章 刺慶忌第34章 打出來的婚事第44章 超人遇上綠燈俠第7章 深夜猛虎第28章 知識改變命運第34章 被告鄭文公第43章 肖申克的救贖第30章 魯國發燒第44章 爲錢而戰第3章 崤之戰第41章 世子鄭的親友團第22章 祖籍索馬里第15章 馬陵第45章 長平之戰第41章 相國張祿第31章 馮諼收德第79章 強權派第17章 何時換場第35章 鬧心並亂套的聯姻第56章 幸福終結者第17章 風吹雲散第29章 不能沒電第14章 領導去世帶來的一切第49章 一分鐘親密戰友第40章 楚王熊通的邏輯第6章 過不去的河第55章 歸國路漫漫第14章 請你和我作對第26章 弄巧成拙第41章 屠岸賈的報復第60章 魯襄公見義勇爲第20章 縱約長第9章 讓人煮了吧第4章 華麗轉身第74章 晉平公綁票第47章 救兵何時到?第29章 留君恩義於心知第38章 士氣!士氣!第47章 轉換軌道第11章 諸侯爭霸風向標第8章 姥爺的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