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最小大使:甘羅

有勇無謀的樊於期遇到了膽小沒注意的長安君,這謀逆的事業還真是難以進行。

楊端和成功瓦解了長安君僅存的一點點勇氣,並且趁熱打鐵送上王翦的書信。

王翦在信裡對長安君進行了簡單說教,您這麼尊貴的身份何苦如此胡鬧呢?同時他也給長安君指出了一條明路:如果你能殺了樊於期,那大王還是能夠寬恕你的。

殺了樊於期?殺了爲了給自己鳴不平的樊於期?

如果說長安君沒有謀逆的理由,那麼樊於期更沒有了。

生死關頭,殺了樊於期就能保住自己的性命,長安君雖然苦惱,不忍心,但是又不能馬上拒絕這個唯一的生路。長安君讓楊端和等候一些時候,自己再做考慮。

第二天,樊於期找到長安君,如今這形勢,人心惶惶,咱們還是出奔別的國家吧!

成矯苦笑道,我們出奔,別的國家能夠收容我們嗎?

樊於期說,各國都和秦國不對付,他們怎麼會不收容我們呢?

即使出奔,秦王一封書信,這些國家也會將你們拱手獻出的,到時候還是難逃一死。

楊端和的話夢魘一般迴響在長安君的腦海裡,樊於期看着長安君猶豫不決的樣子還想勸告,但是有軍士報告,秦軍又開始了一次猛烈的攻擊!樊於期只能先去應付秦軍。

楊端和陪同長安君站在城頭觀看,只見樊於期力戰秦軍,果然驍勇過人。只可惜雙拳難敵四手,軍士士氣不揚,樊於期逐漸落了下風,樊於期回馬便叫開城門!

楊端和早在城頭高叫道,長安君已經投降了,樊將軍自便!城頭上豎起一個降旗,長安君默默流淚,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原來剛纔長安君的猶豫不決是有原因的,樊於期覺得自己心都涼了,他長嘆一聲,真是庶子不足與謀!樊於期是不會投降的,不管長安君是否對得起自己,他必須對得住自己。樊於期一個人殺出一條血路,而王翦等人由於秦王要生擒樊於期的命令所以無可奈何,眼睜睜看着樊於期殺奔了燕國。

楊端和命令大開城門,迎接秦軍。成矯被幽禁在了一所館驛,辛勝前往咸陽報捷,同時請示如何發配長安君成矯。

太后脫簪爲長安君成矯求情,而且呂不韋也爲長安君求情。試問被長安君搞得緋聞滿天飛的秦王如何能咽得下這口氣?秦王命令將長安君成矯處死,而且所有跟隨長安君叛亂的軍士也一概處死,甚至連屯留的百姓都被遷移到了臨洮。

大概此時,那些心中猶豫不決的軍士包括長安君成矯都知道樊於期的正確了。

秦王切齒之恨尤不解,甚至發佈命令,有人能活捉樊於期的,賞賜無座城池!

而長安君成矯聽說了秦王的命令,在館驛裡自縊身亡。王翦還是將長安君成矯梟首示衆,屯留百姓被遷徙一空。

謀逆需要的不止是勇氣,還有智慧和能力,可惜樊於期雖然勇猛,但是長安君這幾條是一條都不佔,所以這場謀逆毫無懸念的被剿滅了。

秦王嬴政這時候已經是成年人了,而且經過長安君叛亂一事,他的果敢表露無遺。而且秦王嬴政從此凡事都自己做主,既然平定了長安君,緊接着秦王嬴政就決定討伐趙國,爲蒙驁報仇!

剛成君蔡澤爲秦王嬴政分析道,燕國和趙國經過幾次戰爭,已經成了死敵了,如果我們能夠對這個矛盾加以利用,讓燕國稱臣,使得趙國孤立,那麼討伐趙國是一定能夠獲得成功的。蔡澤還自薦出使燕國,完成這個任務。

秦王嬴政大喜,於是命令蔡澤即刻出使燕國。

蔡澤見到燕王也沒留面子,直接說燕國也是一大強國,可是自從燕國和趙國發生衝突以來,第一次打仗,慄腹被殺;第二次作戰,劇辛被斬,燕國如今反而要對趙國稱臣。可是燕國聯合趙國對抗秦國,就算能夠成功,那不是給趙國解圍嗎?這樣有利於貴國的發展嗎?

蔡澤說的都對,但是他有一個根本問題沒有說,那就是秦國對六國的兼併之心,從來沒有改過。就這一條,就足夠六國摒棄成見,聯合抗秦了。

可是燕王能夠兩次逆時代潮流行事,說明他根本就沒看清楚秦國的野心和局勢發展。所以蔡澤一說,燕王立刻心碎不已,寡人怎麼能願意稱臣呢?趙國,那是我們的死敵!這不是實力不行,打不過嗎?

蔡澤一看燕王很配合,趁機說道,我們秦國現在也希望和別的國家搞好關係,如果您能和我們秦國搞好關係,這不是就牽制住趙國了?如果您有此意,可以派燕國世子去咸陽作人質,再讓秦國的大臣作燕國的相國,那時候和秦國的關係一定迅猛發展,何愁打不過趙國?

和你們秦國搞好關係,就得又送世子去作人質,又任命你們的人作相國?怎麼都是對你們秦國有利的地方呢?

可是燕王復仇心切,居然覺得蔡澤說的真是有道理極了。於是燕王派出世子丹到咸陽作人質,而且招聘一員秦國的大臣來燕國作相國。

呂不韋想任命張唐到燕國作相國,經過占卜之後,發現也很吉利。但是張唐自己不願意,說自己多次討伐趙國,這次去燕國,那是一定要路過趙國的,到時候可能要不好。張唐託病推辭,呂不韋親自去張唐府邸請他,也被拒絕了。

呂不韋回到府邸這個鬱悶啊,怎麼辦點事就這麼難呢?我這個相國,是不是太沒有權威了?

此時呂不韋的門客有人看到了他很煩悶,於是前來問候。這門客是甘茂的孫子甘羅,此時年僅十二歲。呂不韋就對甘羅說了,張唐這個同志啊,太不以大局爲重!組織上派他去燕國作相國,多好的一件事情,他居然說要路過趙國,死也不肯去。

沒想到甘羅笑道,這是小事兒啊,請您派我去吧,一定能夠說服張唐。

呂不韋煩躁的揮手說道,你一個小孩能頂什麼用呢?我還是相國呢,人家張唐不一樣拒絕了?

沒想到甘羅說,那項橐爲孔子師,我還比他大五歲呢!爲什麼您就不相信我呢?

呂不韋一聽這小甘羅說話還真是有一套,於是很客氣的說,行,那你去吧,如果你能辦成此事,一定任命你爲卿位。

甘羅來到張唐府邸,張唐當然知道甘羅是呂不韋的門客,但是他還是輕蔑的對甘羅說,相國真是無人可派了啊,居然派你這麼一個小子來說服我。

甘羅一點都不生氣,反而非常悲慼的說道,我是特地來爲您弔喪的啊!

這孩子從這一點看就有主意,能成大事。

果然張唐非常吃驚問道,此話怎講?

甘羅問張唐,您的功勞和武安君白起比如何呢?

張唐非常恭敬的說,我怎麼敢和武安君相提並論呢?武安君南挫楚國,北伐燕趙,我連武安君的十分之一都比不上啊!

甘羅又繼續問道,那您覺得應侯和文信侯,他們兩人誰對朝政把持的比較厲害?

張唐說,那當然是應侯比不上文信侯把持國政厲害了。

當然,文信侯是當今秦王的親爹,你說應侯怎麼能和文信侯比?

甘羅繼續說,我記得應侯請武安君討伐趙國,武安君就是不肯,結果應侯一怒,武安君最終被賜死在杜郵;現在文信侯請您去燕國作相國,您也是堅決拒絕,這和武安君當日有何分別?難道應侯容不得武安君,文信侯就能容下您?

甘羅說完,張唐頓時汗流浹背,他趕緊感謝甘羅,多謝你今日點醒我啊!

張唐當天去呂不韋府邸謝罪,而且是當天就整頓行李,前往燕國。

但是甘羅又對呂不韋說,張唐雖然被自己說動前往燕國赴任,可是他心裡還是害怕趙國的。請您派給臣五輛車,讓臣先去趙國爲張唐開路。

呂不韋又是驚訝又是欣喜,這甘羅果然是天才兒童!呂不韋將此事稟告了秦王,秦王召見甘羅。秦王問甘羅,你要去趙國,見了趙王你該如何說呢?

甘羅笑道,臣會察言觀色,卻沒有一定的說詞。

秦王也很高興,立馬派出十輛馬車,僕從百人,派甘羅出使趙國。

趙悼襄王早就得知秦國和燕國聯合的事情,正在頭疼,聽說秦國使者到了,趕緊出城二十里地迎接。

誰知道一見面居然是一個孩子,趙悼襄王暗自吃驚,問甘羅道,曾經爲秦國打通三川之路的甘氏是你的什麼人?

甘羅回答道,那是臣的祖父。

趙悼襄王又問道,先生貴庚啊?

甘羅恭恭敬敬的回答道,臣十二歲了。

趙悼襄王問,難道秦國沒有大人了嗎?爲什麼派一個孩子出使呢?

甘羅說,我們秦國都是按人分配任務,大人有大事做,甘羅最小,所以出使趙國。

趙悼襄王沒想到被甘羅諷刺一下,於是問您有何貴幹?

甘羅問,大王聽說燕國的世子丹到咸陽作人質和我國的張唐去燕國作相國的事情了嗎?

趙悼襄王說聽說了啊,甘羅說,這兩件事情說明了燕國和秦國交往的誠意。既然燕國和趙國要建立友好關係,那麼趙國危險了!親臨東周

———————————————————————————————

第6章 從管夷吾到管仲第43章 白日見鬼第41章 命運輪轉第43章 肖申克的救贖第19章 閉不上的臨淄城第34章 齊國未死第18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93章 軍令如山第72章 一念之差第17章 風吹雲散第79章 強權派第25章 孔父嘉的妙計第17章 風吹雲散第32章 枉費心機第27章 又是馬廄第7章 合縱長的恥辱第34章 絕境第41章 世子鄭的親友團第15章 扁鵲治不了的齊桓公第11章 大戰龍門山第8章 史上最輕鬆政變第56章 幸福終結者第18章 大棒威力第11章 大戰龍門山第48章 需要小強第1章 信陵君竊符救趙第14章 刺慶忌第36章 周襄王停薪留職第57章 齊襄公之死第8章 春申君之死第21章 瘋狂娛樂場所:桃園第4章 呂不韋的收益第50章 一時之利與千古信義第12章 穆姬在崇臺第35章 結草銜環第66章 無可奈何的秘密情人第52章 身穿囚服的衛成公第39章 聲勢驚人第1章 自由的叛國者:伍子胥第24章 美夢如煙第31章 魯難未已第15章 一封重要的書信第32章 人才決定勝利第43章 信陵君的污點第21章 瘋狂娛樂場所:桃園第5章 合縱第一次第6章 從管夷吾到管仲第50章 一時之利與千古信義第44章 低碳環保的會盟:葵丘之盟第41章 命運輪轉第21章 適得其反第17章 世子昭的坎坷歸路第8章 吳起跳槽第22章 鄭莊公的暴力合作第53章 魯莊公在行動第30章 大器晚成的晉文公第1章 信陵君竊符救趙第7章 嚴遂的決心第48章 需要小強第4章 周宣王之死第3章 荀寅設計的不和平演變第10章 驅逐犬戎第41章 屠岸賈的報復第86章 聲討狼外婆第44章 嘗不到的新麥第26章 不能幫助你,也是朋友第63章 恐怖齊莊公第45章 陽奉陰違與退避三舍第53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29章 種瓜得瓜第12章 誰是軟柿子?第36章 周襄王停薪留職第37章 晉文公深化改革第11章 默默無語幾度春第21章 郢都第35章 物是人非事事休第29章 冷血的理智第23章 奇妙的轉化第55章 隨心所欲第60章 魯襄公見義勇爲第54章 毒不死的衛成公第21章 郢都第10章 最小大使:甘羅第16章 神奇的湛盧第10章 驅逐犬戎第9章 爲了管仲,我們在行動第21章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22章 一臭十年第64章 樹倒第41章 屠岸賈的報復第7章 不戰而勝第32章 頭須的智慧第15章 天降異象第42章 世子友的啓發式教學第56章 誠意動人第41章 命運輪轉第50章 富有想象力的鬥爭第57章 回首此生,痛快淋漓第9章 伍子胥的一石三鳥
第6章 從管夷吾到管仲第43章 白日見鬼第41章 命運輪轉第43章 肖申克的救贖第19章 閉不上的臨淄城第34章 齊國未死第18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93章 軍令如山第72章 一念之差第17章 風吹雲散第79章 強權派第25章 孔父嘉的妙計第17章 風吹雲散第32章 枉費心機第27章 又是馬廄第7章 合縱長的恥辱第34章 絕境第41章 世子鄭的親友團第15章 扁鵲治不了的齊桓公第11章 大戰龍門山第8章 史上最輕鬆政變第56章 幸福終結者第18章 大棒威力第11章 大戰龍門山第48章 需要小強第1章 信陵君竊符救趙第14章 刺慶忌第36章 周襄王停薪留職第57章 齊襄公之死第8章 春申君之死第21章 瘋狂娛樂場所:桃園第4章 呂不韋的收益第50章 一時之利與千古信義第12章 穆姬在崇臺第35章 結草銜環第66章 無可奈何的秘密情人第52章 身穿囚服的衛成公第39章 聲勢驚人第1章 自由的叛國者:伍子胥第24章 美夢如煙第31章 魯難未已第15章 一封重要的書信第32章 人才決定勝利第43章 信陵君的污點第21章 瘋狂娛樂場所:桃園第5章 合縱第一次第6章 從管夷吾到管仲第50章 一時之利與千古信義第44章 低碳環保的會盟:葵丘之盟第41章 命運輪轉第21章 適得其反第17章 世子昭的坎坷歸路第8章 吳起跳槽第22章 鄭莊公的暴力合作第53章 魯莊公在行動第30章 大器晚成的晉文公第1章 信陵君竊符救趙第7章 嚴遂的決心第48章 需要小強第4章 周宣王之死第3章 荀寅設計的不和平演變第10章 驅逐犬戎第41章 屠岸賈的報復第86章 聲討狼外婆第44章 嘗不到的新麥第26章 不能幫助你,也是朋友第63章 恐怖齊莊公第45章 陽奉陰違與退避三舍第53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29章 種瓜得瓜第12章 誰是軟柿子?第36章 周襄王停薪留職第37章 晉文公深化改革第11章 默默無語幾度春第21章 郢都第35章 物是人非事事休第29章 冷血的理智第23章 奇妙的轉化第55章 隨心所欲第60章 魯襄公見義勇爲第54章 毒不死的衛成公第21章 郢都第10章 最小大使:甘羅第16章 神奇的湛盧第10章 驅逐犬戎第9章 爲了管仲,我們在行動第21章 爲他人作嫁衣裳第22章 一臭十年第64章 樹倒第41章 屠岸賈的報復第7章 不戰而勝第32章 頭須的智慧第15章 天降異象第42章 世子友的啓發式教學第56章 誠意動人第41章 命運輪轉第50章 富有想象力的鬥爭第57章 回首此生,痛快淋漓第9章 伍子胥的一石三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