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巖古鎮位於貴陽市南郊花溪區,與鎮遠、丙安、隆裡並稱爲貴州四大古鎮。古鎮始建於明代,原爲軍事要塞,鎮內完好地保存了大量明清時期的古建築,電影《尋槍》的拍攝,使得青巖古鎮爲更多人所熟知。
古鎮建築依山就勢,城牆用巨石築於懸崖上,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鎮內建築精湛的石雕、木雕工藝是一大看點。鎮內景點大多是風格各異的古建築,每個景點獨自收費,如果第一次來,可以購買聯票,將古城內景點全盤掃過。如果僅僅是在古城內悠閒度日,則可根據需要挑選幾個景點分別購買。
古鎮南門定廣門是四大城門中最爲氣勢恢宏的一座,歷史上,這裡曾是扼守貴陽南大門的第一座門戶。巨石砌成的城門樓和城牆高大威武,加上城外蜿蜒的石板路和兩側的農田,構成一副壯美的畫圖,很多青巖古鎮的宣傳照都是出自這裡。
沿着定廣門走進古鎮,先看到的是趙理倫百歲坊。牌坊是清道光帝御賜而建,稀奇的是:四根立柱上雕刻的石獅子很反常的尾上頭下,與平時所見不同,頗爲奇特。沿着石板鋪就的古驛道前行,街道兩側幾乎全都是售賣當地特產的店鋪,滷豬腳、烤豆腐、玫瑰糖等特色小吃也別具風味,走累了不妨停下里買一點嚐嚐。
從南門蜿蜒向北一直到北門的古驛道,既是古鎮的中軸線,也是主街。主街以古鎮中心的古文化廣場爲界,以北稱北街,以南稱南街。與主街相交的向東有東街,向西是西街。沿着東街向東,可抵達文昌閣,文昌閣位於東街143號,建於明萬曆年間,磚木結構,依山而建,爲攢角重樓八角式。是舊時讀書人常去讀書、聚會、祭拜文昌帝君的地方,有興趣也可祭拜一番。
主街向西可抵達迎祥寺、慈雲寺、萬壽宮和天主教堂等風格各異的宗教建築,無不各具特色,精雕細琢,是遊人拍照的好地方。在南街與西街之間有一條幽靜小巷,稱爲背街。背街是青巖古鎮最具特色的一條石巷,路面的青石板經過幾百年的沖刷、磨礪,已光可鑑人,如鏡面般泛着青黑的光芒,感覺幽深而靜謐。街邊都是層層片石壘起的院牆,路窄而幽靜,沿山勢起伏,是攝影的絕佳地點。
青巖古鎮街巷幽深,曲折複雜,但主街和每個重要路口都有指引牌,況且大多數小巷都可以兜回主街,所以,在古鎮內穿行,無須擔心迷路問題。一般來說,步行逛完古鎮約2小時左右,所以也無需在鎮上住宿。
黔靈山公園位於貴陽市區西北隅,園內可以爬山觀景,也可以遊湖、看鐘乳洞,還可以去弘福寺禮佛,或者逛動物園。這座公園內容豐富,門票卻很便宜,即使公園內要另外收費的小景點,也都只要幾元錢,性價比很高。
黔靈山公園有東西南北四個大門,其中南大門是公園的正門,途經的公交車最多,上山索道也是在南大門這邊的,所以建議遊客從南大門進入公園。進入南大門,首先看到的是七星潭,泉水從麒麟洞流向公園南門,形成七個階梯狀的水潭。順着七星潭走幾步,就是上山路了。如果不想爬山,可以坐索道直達象王嶺上的瞰築亭,索道單程15元。
爬山的話,沿着九曲徑拾級而上,山上植被茂密,空氣很新鮮,一路上還能看到摩崖石刻羣。山不是特別高,距離地面的垂直距離大約是200米。山頂有一座始建於清代的弘福寺,門票2元。據說寺裡祈福很靈驗,所以來拜的信徒很多。弘福寺後再爬一些山路,就到象王嶺的瞰築亭,在亭子處可以俯看貴陽羣山中高樓林立的景色,是個不錯的拍攝點。
若特別喜歡爬山,黔靈山公園的山是由幾座山頭連綿而成的,還可以去白象山、關刀巖、大羅嶺爬爬,而一般遊客看過弘福寺、瞰築亭就差不多可以下山了。弘福寺及下山的這段路上獼猴特別多,不少遊客來黔靈山公園就是爲了看這些獼猴,猴兒們是公園放養的,一點不怕人,人反而要讓它們三分,有照相機的手裡要拿好,有食物的要特別藏好,因爲猴子會來搶。
下山遇岔路,先走黔靈湖方向,黔靈湖邊有小吃店,可以補充一點能量。黔靈湖是個人工水庫,湖畔有一座革命烈士紀念碑。湖中可以划船,參考價15元/小時。到了夏季,荷花盛開,景色很美。
接着去動物園,動物園邊上也有小吃店,有烤肉串、烤魷魚、烤豆腐等,味道不錯,價錢都不貴。動物園門票5元,動物品種不是很多,不過如果有小孩子同行的話,看到黑熊、獅子、梅花鹿、鴿子等,也已經樂得合不攏嘴了。
動物園南邊就是麒麟洞,門票5元。在洞中可以看到一些鐘乳石,其中有一塊長得酷似麒麟。張學良、楊虎城曾先後被蔣介石關押於此,這裡還有張、楊二將軍文物陳列室,能看到他們當年在此的臥室,與二人相關的圖文介紹等。
這樣一圈逛下來,黔靈山公園的主要景點就玩得差不多了。若是帶小孩的遊客,還可以去公園南大門進門處的兒童遊樂場,有碰碰車、轉馬、海盜船等遊樂設施,費用在5-30元間不等。
黔靈山公園南大門出來的棗山路上有許多賣貴陽街頭最常見的小吃“絲娃娃”的小店,各種蔬菜切成絲,放在小盆子裡,拿一張薄餅,挑自己喜歡的蔬菜卷在薄餅裡,再注入酸酸辣辣的醬汁,非常好吃,一定要品嚐一下。
甲秀樓是貴陽的標誌性建築,它始建於明代,坐落於市區內南明河中的一塊巨石上,是一座三層的木質閣樓。甲秀樓是第一次來貴陽的遊客必去的景點,這裡的夜景也非常漂亮,樓旁同樣建於明代的翠微園也可一併遊覽。
甲秀樓景區主要分爲三部分,即浮玉橋、甲秀樓、翠微園。甲秀樓建於明代萬曆年間,其名字取“科甲挺秀”之意。這座木樓高22.9米,共有三層,頂層題“甲秀樓”三字,遊客可登樓俯瞰南明河岸風光。數百年來衆多文人墨客在甲秀樓留下了讚美詩詞,其中以清人劉玉山所撰206字長聯最爲膾炙人口,此聯概括了山城貴陽的地理形勢及歷史變遷。
浮玉橋是一座縱跨南明河的石橋,由北向南將石木牌坊、涵碧亭、甲秀樓、翠微園串連一線。翠微園原名觀音寺,現爲一組將寺廟和園林結合爲一體的古代建築羣,有亭臺樓閣、假山、長廊,如今主要是當地人品嚐聊天和交流字畫的去處。
著名古樓閣甲秀樓矗立在貴陽南明河中的萬鰲礬石上(這塊石頭酷似傳說中的巨鰲)。從古到今甲秀樓經歷了六次大規模的修葺。歷經四百年的風吹雨打而仍舊矗立不倒,它是貴陽曆史的見證,是貴陽文化發展史上的標誌。防火原因,甲秀樓的燈光照明被取消,夜景不如傳說。
黔靈山是由象王嶺、檀山、白象山、鉢盂山、大羅嶺等羣山和黔靈湖等景觀組成。這裡有弘福寺、黔靈湖、瞰築亭、動物園、麒麟洞等幾大景區。
沿九曲徑可到弘福寺。九曲徑是一條盤山古道,有383級石階,24個之字拐,因有九個大彎道而被稱爲“九曲徑”。沿途有許多古蹟,有清代黃宗源的題壁“第一山”,有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所提的“古佛洞”,最爲醒目的是嘉慶年間徐鈍書寫的“佛”字和清代咸豐年間趙德昌所刻的“虎”字,不過,據說這是他的同僚孫竹雅代寫的。爲什麼在這佛山上會有“虎”字呢?大家都知道,虎是山中之王,以虎鎮山,還有什麼妖魔鬼怪敢接近呢?於是,佛法弘揚,得一清淨之地。九曲徑或數步一折,或數十步一折,曲曲折折,峰迴路轉。董必武先生信遊至此,吟詩讚曰:“竟上黔南第一山,老夫腰腳尚稱頑。泉清樹古葉微脫,寺外雙峰峙若關。”可見黔靈山之美。
走過九曲徑,我們來到了弘福寺。弘福寺坐西朝東,其佈局猶如一個巨大的“甲”字。現在我的右手邊這幅巨型石雕叫做“九龍浴佛”,它說的是釋迦摩尼誕生的時候,有九條龍吐水來爲他沐浴。再往這邊走,我們會看到上面鐫刻着“黔南第一山”5個鎦金大字。這是赤松和尚的道場。在山門東側有一鐘樓,是人們祈求通過撞擊大鐘來減輕煩惱,增長智慧,遠離痛苦,希望能得到佛祖的保佑,快樂地度過一生的去處。信佛的遊客們,不妨一試。擡頭仰望鐘樓的屋檐,看到的是一塊關於人生感悟的石牌。這石牌也是對撞鐘意義的闡釋。景區內遊客量常年穩定,其中,慕名來這裡上香祈福的佔了不少,年輕人佔的分量也不少。大雄寶殿裡,陸陸續續的遊客,無一不認真上香,默默祈福。香火旺盛,從未斷絕。遊客們,大家跟着我過來這裡摸一下這兩塊帶鐫刻的石板。傳說,摸了這兩塊石板,就會帶來好運哦。來到這寺,怎麼能不見一下其創建人的廬山真面目呢?這裡便是赤松和尚的畫像和他的生平介紹。在大雄寶殿後有一個玉佛殿,玉佛殿上爲藏經樓,珍藏着乾隆四年朝廷頒贈的《乾隆大藏經》一部。
說起黔靈山就不得不提及赤松和尚,公元1672年,他曾雲遊於此,發現在貴陽某山上匯聚了大量的天地靈氣,爲了驗證這種靈氣,他把松樹倒栽在山上,沒想到這棵松樹竟然奇蹟般的存活了下來,於是他四處化緣,在栽樹的地方修建了弘福寺,並把山命名爲“黔靈山”,以黔之山靈的意思來表示該處爲貴州人傑地靈之所。他曾吟詩讚曰:“翠幛青溪跨白牛,樂眠水草已忘憂。橫吹鐵笛無腔調,水月松風一韻收。”在山頂有一瞰築亭,若在秋夏兩季晴朗的清晨,可透過那薄如輕紗的霧靄,可以觀看貴陽全景,黨和國家已故領導人朱德欣遊於此,曾題詞到:“黔靈山上望貴陽,十年建設換新裝。青年子弟多豪俊,鼓足幹勁建家鄉。”看到這麼可愛的小猴子,大家是不是心動了呢?是不是也想跟他們親近親近呢?黔靈山的猴子很頑皮的,一點兒都不怕人,反而會主動的向你們奔來,甚至跳到所以要注意安全哦!黔靈湖位於公園的西面,20世紀50年代,曾是貴陽人民的飲用水源,這裡是動物園,大家跟上,到動物園去。
參觀了那麼多景點,遊客們是不是覺得意猶未盡呢?放心,還有一個典型的溶洞洞穴——麒麟洞等着我們。因洞口處有一鍾乳巨石,形似麒麟,故稱“麒麟洞”。洞口崖壁陡峭,雜樹叢生。洞前有繁茂的紫薇和石榴。這裡常是遊人駐足留影的好去處。你們是不是也要來一張呢?其實,人們之所以在這裡駐足,還不完全在於它的景緻美,更在於這裡曾一度作爲蔣介石囚禁愛國將領張學良和楊虎城將軍的場所。張、楊二將軍的不幸遭遇,給這個古蹟和這裡的人們留下了無盡的歷史憂思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