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 收尾,人踩我尾

見劉備沒動靜了,許褚還怕他沒死,就仔細地用糞勺壓住劉備的頭,把他的嘴臉壓在糞水裡,過得一會兒,確定他死透了,這才扔掉了糞勺。

許褚見到一身糞的劉備泡在糞池裡,咧嘴憨憨地一笑,拍拍手,過去和夏侯兄弟、馬家兄弟招呼,四人用手捂着鼻子叫道:“好臭好臭,你快去洗洗!”

即有勤務兵過來服待,在菜園裡的水井裡打水洗豬去了。

夏侯兄弟和馬家兄弟皺眉看着劉備,一是嘆息!一代梟雄竟然死於糞池裡,而且死後還被糞水浸屍,真是好慘啊!二是驚懼,這許褚竟然用這樣手法殺了劉備,最大的可能還是李亦奇吩咐他這樣做的!要不然,平時只會說殺人,幹(酒),睡覺幾個有限詞語的豬豬,今天有如二個人,罵人罵得流利無比,說得套套路路這麼多?肯定是皇帝教他的,讓他去敗壞劉備的名聲!惹到了李亦奇,那簡直是自尋死路!難怪曹操也怕了這個便宜女婿!

夏侯淵大聲宣佈道:“蜀國皇帝劉備,因爲被我軍追擊,不幸失足落入池塘水裡,自己浸死了自己!大家聽清楚了沒有?”

在周圍的元軍齊聲應是!

夏侯淵着左右把劉備撈上來,軍士們心中破口大罵,只得遵令,用糞勺推不動劉備死屍,就另外找來了些長長木棒和套索,七手八腳,忍着劇臭把劉備拉了上來,用桶打來清水沖洗乾淨,然後拆了附近房子的一塊門板擡劉備回去,他是個重要人物,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的。

且說回主戰場,先是超哥和飛哥大戰,黃忠看得眼熱極了!心忖他奶奶的,恐怕大事已定,以後都沒多少機會和勇將交手了,就湊上前去湊熱鬧!他人熱心眼可不老,知道超哥心高氣傲,斷不屑和他一起夾攻敵人。而他也不怕別人指責他,人老臉皮厚嘛!

果然,黃忠一上前,超哥心忖死老頭子,也不害羞,就光懂得佔後輩的便宜!無奈下只好棄了張飛,讓黃忠接手。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黃忠硬橋硬馬,和張飛死撼,張飛就是羸不得黃忠,顧不上什麼了,要凝神對戰,而馬家兄弟趁機指揮騎兵把蜀軍衝得七零八落。

等周泰帶隊衝殺蜀軍後軍,蜀軍的失敗已經不可避免了!他和黃忠合戰張飛,張飛雖然極爲強大,無奈黃忠和他同列,周泰也是悍將一員,三人混戰,周泰和黃忠全不留後手,高舉重斬,兩把刀如同兩條出海蛟龍。張飛左遮右擋,只急得他兩身冒汗,卻無法殺得出重圍!

只見陣陣金屬鐵器交鳴聲暴響,掀起濤天巨濤席捲四周!三人拼命力戰,打得如火如荼!

隨着時間的推移,蜀軍死的死,降的降。只剩下少數部隊還在頑抗!黃忠心忖這樣下去不是路,戰了半天還戰不下那個黑大個,其它人早就跑到皇帝那裡領功了!

於是黃忠就賣了個破綻,閃出圈子,周泰雖不明其意,也只得硬着頭皮死扛。見走了一個人,張飛趁機揮矛招招必殺,氣勢宏偉壯闊,周泰稍有不支,卻死戰不退,心中狂操老黃忠祖宗十八代,居然扔下戰友不顧,他哪知黃忠舉弓在左瞄右看的!戰了數合,張飛一矛刺退周泰,正要撥馬而逃,只聽得風聲響起,叫聲不好,馬匹已中了一箭,一箭就把它射死!

張飛頓時翻身落馬!元軍軍卒們一擁而上,試圖擒捉,張飛暴吼一聲,如平地起了個霹靂,一矛刺出,橫掃千軍,十多個元軍就飛跌而出!

黃忠策馬而來,對着張飛兜頭就是一個漁網!

見漁網飛來,張飛一提真氣,揮矛劈去!

他的真氣無堅不摧,就是矛也可當刀來用!勁頭強到連鐵盾都能劈開!

可是,那漁網豈是凡品!乃天蠶絲夾帶金絲編成,專門用來捉拿象張飛這樣的高手!

張飛大力一劈,沒劈動漁網,反而自己被罩入了漁網裡!

他試圖扯開漁網,卻越扯越緊,張飛毫不驚慌,發力猛拉,騎在馬上的黃忠竟被他拉動,周泰飛身而下馬,按住漁網的一頭,幫黃忠和張飛對抗,

一些有裝備的元軍騎兵,也紛紛拿出了自己的漁網,向張飛撒去!

十幾個漁網丟過去,張飛就成爲了一個可笑的肉棕子!

張飛被俘,軍卒們找來條竹槓就象擡大蟲般地擡着他,去向皇帝領功!

他們的交戰實際上持續了很久,畢竟要消滅九萬人的部隊花了很久的時間,因此反而是擡着劉備死屍去的許褚和兩夏侯兩馬先見到李亦奇。

打得這麼久,已方又是蠃定的,就設了金帳,在帳內坐着的李亦奇聽着許褚結結巴巴地說着劉備在池塘溺水而掛之事,許褚自稱來不及救劉備,中間還不時插入“糞水”兩字,李亦奇清楚了劉備實際是在糞池中掛掉的!

心中帶着喜悅,李亦奇可不是那些會放敵人一馬,培養自己敵人成長的吃飽了撐着沒事做的傢伙,對他來說,有威脅的敵人從肉體上被消滅了,才能讓他安心!

正要誇獎許褚兩句,在劉備死屍旁邊轉悠着的司馬懿猛然道:“這不是劉備!”

全部人都吃了一驚,許褚結結巴巴地道:“怎麼會不是呢?我明明親手把他按入糞池裡的!”

司馬懿自信地道:“絕對不是他!臣曾經見過劉備一面,因爲劉備的形容特別,所以記得很清楚!這人的臉型,甚至耳朵都象!可是他的手長!”

大家的眼光一起落在劉備的手上,司馬懿道:“劉備的手長及膝,可是這人的手長可不到長度!”

仔細一看,果真如此!

李亦奇氣急敗壞地道:“豈有此理!好個奸詐的大耳賊!”

正情緒低落時,聽見有人來報,已經捉着了諸葛亮!這倒是個好消息,李亦奇的情緒稍稍好轉。

在當時戰場上,諸葛亮着軍士結陣戰鬥,但大石壓死蟹,終究不敵,諸葛亮被俘,送到了李亦奇面前!

李亦奇假意道:“降不降,看你的皇帝已經掛了!”

諸葛亮撲向劉備之屍,淚如泉涌:“陛下啊,臣等無能呵,居然讓您……”

他哭得眼淚鼻涕水一齊流,神情悲切之極!若不是李亦奇心有定見,只怕真的以爲被他瞞過!

李亦奇親自上前挽扶諸葛亮,乘機摸諸葛亮的脈搏,一摸之下,諸葛亮即刻穿煲!

他孃的,他的脈搏很正常哩!李亦奇氣得要命,差點想把諸葛亮給摔死!問道:“諸葛先生,事已至此,你也不必悲傷!你已經沒了效忠對象,你兄弟又在江南爲官,就不如降了吧!”

諸葛亮堅定地道:“我忠心爲國,決不做二臣!”

李亦奇不耐煩地道:“得了吧,朕知道你心有所恃,不過是仗着劉備還沒死吧!哼!”

諸葛亮不禁愕然!他怎麼知道這個劉備是假的?

就一個愕然,已經暴露了足夠的信息!李亦奇知道劉備肯定是沒死,而且早已經不在軍中,不然,如果在軍中,元軍兩面夾擊,騎兵極多,根本是很難突出重圍!亂軍之中,誰能確保無恙?哪怕你是大將,也難保不會被流矢射中!現在諸葛亮的神態,是清楚劉備沒死,因此劉備必不在這批軍隊中矣!

唯一的答案就是:早在戰鬥打響之前,劉備已經棄軍而逃了!

事實確實如此,當蜀國大軍離開洛陽的第一天晚上,劉備和諸葛亮商量:“丞相對日後有何見解?”

諸葛亮直言不諱地道:“陛下,請恕臣直言,形勢不妙!”

“爲何?”

諸葛亮嘆氣道:“我軍中了元軍之計,軍隊從漢中出發一直到洛陽,千里迢迢,軍隊極度疲倦,元軍以逸待勞,又是騎兵,軍力又強,我軍勝算極少!另外,元軍既已定下誘我深入之計,當有萬全之策,臣想他們豈會放我軍過潼關?臣想元軍必破潼關,然後在關下與我決戰!”

劉備懊喪地道:“後悔不聽丞相之言啊!然丞相爲何判定元軍會在潼關下與我軍決戰?”

諸葛亮恨恨道:“我軍剛出洛陽,士氣尚在,待到潼關,士氣必跌,也更疲憊,又見潼關被佔,絕望之下,抵抗之心就弱了矣!”

劉備不安地問:“然以丞相估計,我軍與敵交戰,勝算如何?”

諸葛亮沉默一晌才道:“全無勝算!在關中平原與騎兵交戰,敵進可戰,退亦可戰,正如同我軍在二川與元軍交戰是效果一樣的!”他心忖元軍中高人不少啊,事實上,就是算準了哪怕你識破了他們誘敵深入之計,也不愁你不上當!人爲財死,鳥爲食亡嘛!

劉備着眼睛猛想!然後吞吞吐吐地道:“朕想棄軍先回國內備戰,丞相看如何呢?”

諸葛亮先是一驚,隨即釋然:“劉大耳本來就是個厚顏無恥的人,今天投這家,明天投那家對他來說是很平常的事,是見到情況不妙連家人都能不要的那種傢伙,你能想象他會說出有什麼建設性的東西?唉,遇人不淑啊!”

於是諸葛亮點頭道:“陛下不涉險地,是爲上策也!如今之計,可令早已選出的‘替身’來掩人耳目,陛下潛行回國可也!”

就這樣,當天晚上,劉備不要臉地先行逃跑了,這對他是正常的事,因爲他從來都是個不要臉的人,朝秦暮楚,是一個狗雜種,養不熟的,曹操當年待他何其好,食則同臺,出則同車,大耳賊不一樣是說反就反!

他沒死,那麼蠢忠的諸葛亮無論如何也不肯降!李亦奇無法,只好下令將他暫時關押,另作打算。

接下來,就輪到處理張飛了!

送到了皇帝這裡,李亦奇着人解開了網兜,幾個大將一齊按住張飛,任張飛神功通天,也難掙開身上的諸多高手,被戴上了精鋼手腳鐐,然後鬆開他,李亦奇引張飛去看“劉備”的屍身,張飛見到後,撫屍大哭!

李亦奇又去扶他,藉機摸他的脈搏,一摸之下,不禁呆住,張飛的哭是真的啊!

先是呆住,接着是一喜!李亦奇在旁邊耐心等張飛把眼淚流乾之後,輕輕道:“張翼德,你看看他是不是你的大哥!”

張飛氣呼呼地道:“怎麼不是呢?今天他還讓我去打潼關呢!”

李亦奇指指“劉備”的手,張飛先是不解,然後吃驚道:“啊!他不是我大哥啊!”

李亦奇無情地道:“肯定不是!不僅如此,你大哥在戰鬥之前,早就溜了!”

“什麼?你胡說!”

李亦奇冷笑道:“朕豈會騙你!呆會清點戰場,絕對不會發現他,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你去問諸葛亮,他會告訴你大哥去哪了,帶諸葛亮上來!”

一帶上諸葛亮,張飛迫不及待地問:“丞相,我大哥呢?”

諸葛亮知道瞞不過人,就回答道:“陛下已經離開軍隊,先行回國,以便再戰!”

“胡扯蛋!劉備貪生怕死,當了逃兵,拋棄了自己的軍隊和自己的兄弟,這樣的大哥,要來何用!張翼德!虧你還爲他流了這麼多淚水!”李亦奇大叫道,先着人帶諸葛亮下去(開玩笑,若他在,只怕會破壞對張飛的勸說!)

李亦奇尖利地道:“劉玄德與你結拜,約定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然事到危急,卻先逃脫,背義之輩,不配當你大哥!他之所以不叫上你,就知道你是忠義之人,若棄了大軍先逃,你會BS他!這些年來,你爲他付出了多少,然而,他又爲你付出多少?他當了你大哥,佔了你多少便宜,你心中有數,你心中清楚!你還不醒悟嗎?張翼德!”

張飛痛苦地道:“別說了,別說了!”

李亦奇不住口地道:“現在他既然先背叛了你,你不再給他賣命,也就理直氣壯了!朕對你極爲欣賞,故下令軍中不可傷你,你可歸順我軍,日後當可揚名立萬,全國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的大名!”

張飛毅然地道:“雖然他不義,但我不能不仁!”

李亦奇揹着手轉了兩圈道:“你爲他賣命,值得嗎?”

張飛不語,李亦奇爲他找藉口道:“你大哥背叛了你,你二哥可沒背叛你,他現在跟着朕,還是朕的岳父!既如此,你就跟了朕,和你二哥在一起了!”

他滿口歪理地道:“劉玄德背叛了你,不配當你的大哥,那麼關公升格做大哥,你做二哥,所謂長兄如父,他在我這邊陣營,那你跟着過來,是爲正理也!”

張飛心忖:“劉備那個龜兒子,罵他是個僞君子,一點都不錯!果真如此!他MA的!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遂向李亦奇跪下道:“陛下,劉備既然不義在先,那也不怪我不仁在後了!”

李亦奇大喜道:“張二哥肯加入我國,誠我國之福也!”想扶張飛起來,張飛低聲求道:“請陛下不把此事公開,就把那個人當成劉備葬了吧!他雖然不義,但他畢竟當過臣的大哥多年!葬之,臣就當他死了”

李亦奇尋思:“大耳賊棄軍而逃,大失人望,日後再爲君只怕也無人聽他的!若我現在把那個假的葬了,再讓張飛哭上二聲,人皆以爲真,就是劉備整軍再戰,我就可誣他是假的!而且葬了他,順張飛之意,得張飛之忠心!一舉二得也,何樂而不爲之!”遂應允了!對左右下了禁口令:這個劉備就是劉備!不是假的!

後來,把假劉備送回家鄉以王禮葬之,諡號爲“漢武穆王!”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元軍在潼關大敗蜀軍,此戰死傷三萬餘人,全殲蜀軍十二萬,蜀軍降軍五萬,達七萬多戰死!但這也是九州內戰的最後一次流血了!

最喜人的是蜀將張飛、冷苞、鄧賢降,李亦奇喜不自勝,擺酒大請將士痛飲!

正高興時,後軍派人急報,已經把蜀將趙雲團團圍住,要想滅他,不在話下,只是徐庶知道李亦奇愛才,就沒有發動攻擊,派人來請示如何辦!

李亦奇心忖:“常山趙子龍?啊,一定要想方法讓他歸降啊!要是他掛了,收不到大將是小事,只怕會被雲哥FANS的板磚砸得頭破血流都有可能!他可不是大耳賊,原本大耳賊都有點人氣的,唉,但自從……之後,就是喜歡大耳賊的人也都變得不喜歡大耳賊了!要知道,偶以前,都曾是大耳賊的FANS啊!”

軍情緊急,李亦奇着馬家軍進兵長安,把關中平原控制回已方手裡,着華英雄、黃忠守潼關,自己和許褚、夏侯兄弟引一萬軍先去見後軍,周泰引其餘部隊回師。

現在大局將定,用不上許多騎兵了,就是要攻打二川,也以步兵爲上,所以周泰引軍班師。

且說張合得令去對付趙雲,他聽了司馬懿之話,不急着與趙雲決戰,先是和雲哥單挑,見到雲哥武藝高強,張合不敢再戰,就纏着趙雲,有空派騎兵射幾箭,不急不燥,不溫不火,把趙雲纏住,直至後軍到來。

徐庶引後軍到來,可不是無攻堅能力的騎兵,而是帶齊全套的投石車、牀弩、衝車、攻城錘這些重裝備,人又多,就把趙雲圍得不能動彈!

等來了李亦奇,不及寒喧,李亦奇即刻上陣去見趙雲!

先擺出了全套攻城傢伙,讓蜀軍看看,寒他們的膽!

然後軍士大叫道:“大元皇帝請蜀軍主將答話!”

很快,蜀軍營壘出來了一隊人馬!

常山趙子龍!一身都是膽!何等的英氣,何等的威風!四周重重圍困,他也無半點畏縮!

李亦奇看得心醉神迷!就象看自己的女人一般,愛死他了!

暈,這可不是李亦奇想搞基,而是對一樣事物的極之喜歡!

見到了李亦奇,趙雲施了一禮道:“趙雲見過大元皇帝!”

他決不是什麼屈服,而是一種禮貌。所以李亦奇也還了一禮道:“朕也見過趙將軍!”

然後李亦奇鼓起如簧之舌道:“蜀帝劉備已亡!不幸在潼關被我軍追擊,溺水而亡!諸葛亮被俘,張飛、冷苞、鄧賢已經歸順我軍,在潼關下蜀隊被我軍全殲!趙將軍還不速速歸順朕!”

啊!真是個驚人大新聞!聽到的蜀軍齊齊震驚,有人即刻痛哭出聲,趙雲在馬上晃了一晃,臉色變得煞白!厲聲道:“你不在騙我吧?”

李亦奇傲然道:“君無戲言!鄧賢,你說!”

降將鄧賢開口道:“趙將軍,的確如此,劉玄德已亡,全軍覆沒,你不如歸順了大元皇帝吧!”

趙雲斥道:“住口,背主之徒,有何面目見吾哉!”

鄧賢滿面羞愧,李亦奇問:“事已至此,不知將軍有何打算?朕一心想得將軍歸順,有什麼條件,只要合理的,朕就答應!”

趙雲搖搖頭道:“陛下的好意,雲心領了!不過,只有戰死之將軍,決無背叛之將軍!”

李亦奇急忙道:“你不爲自己考慮,也要爲手下軍士考慮!劉玄德敗了,你們也沒有了效忠對象,蜀國主力已喪,滅國是遲早的事!國一滅,日後誰給你們軍士撫卹?誰給你們軍士追封?幾萬條生命就會做出無意義的犧牲!”

趙雲滿面堅毅之色道:“縱然戰死,也在青史上留下美名!”

李亦奇失笑道:“青史?你沒聽說過成王敗寇嗎?日後朕修大元史,你說讓朕軍隊流血的人,朕會給他好果子吃?那青史會是怎麼寫的呢?你心裡明白!”

他繼續道:“你手下軍士的生命,可憐他們家中還有白髮蒼蒼的老母親,可憐他們還有可愛的孩子,都在盼着他們歸來!如果是劉玄德還在,你們爲他而戰死盡忠,朕也不想說了,但現在劉玄德已亡,你若不降,這些人就白白犧牲了,你也不想他們骨肉分離吧!就是戰鬥,爲誰而戰呢?”

趙雲道:“臣子爲君主盡忠戰死,是臣子的義務!”

李亦奇大笑道:“好笑,真好笑!若是真的話,我們全都要殉國了!朕問你,大漢的孝愍皇帝是不是曾經是劉玄德的主子呢?”

趙雲不得不答道:“正是!”

李亦奇道:“那孝愍皇帝被滅國了,劉玄德爲何不殉國?!他自己做不到,卻要求部下殉他?”

趙雲有點動搖了,李亦奇趁熱打鐵道:“我等之戰鬥,本爲內戰,若是對外族之戰,當然要做到忠孝兩字,不降外族,不辱家國,可現在內戰,對朕來說,打勝了也不可喜,因爲流的是同一民族的血!打敗的,更是無所謂的犧牲,所以,內戰無贏家!朕心所願,早日結束內戰,我中國不再流自己人的血!你可知道爲何魏國這麼快就和我大元統一了嗎?”

趙雲道:“不知!”

李亦奇又信口開河道:“朕之岳父,順應天命,不願再見自己人自相殘殺,不願見到再流自己人的血,所以命令軍隊不再抵抗,和我大元統一!”

趙雲沉吟:“現在元軍勢大,已無勝算!他說得也是有道理,何苦讓軍士白白喪命呢?罷罷罷,陛下,你先行一步,雲就跟來!”

趙雲是個忠義之人,也是個會爲部下打算的人!遂揚聲道:“若我軍歸順,陛下可願善待他們?”

李亦奇大喜過望道:“若你軍歸順,就是同一家人,你又何憂朕不善待他們呢?朕承諾若是歸順過來,擇一部分人入伍,其它的放回家裡耕作!分給田地,絕不食言!”

趙雲遂回頭道:“大家聽見了,大元皇帝金口一開,再無戲言,你等歸順了他,不用擔心!”

李亦奇大叫道:“慢!”

趙雲微怒道:“陛下,我等軍隊已經肯降,你還想怎的?”

李亦奇道:“他們肯降,那麼趙將軍你呢?難道你想爲劉備以身相殉!萬萬不可,朕說了,要不流一個人的血,包括你!”

趙雲委婉地道:“陛下的厚愛,雲心領了!人各有志,不能強求!”

李亦奇的臉陰睛不定地道:“朕就要強求!徐元直!”

“在!”徐庶出列。

李亦奇問:“徐元直,你是軍中主帥,可知朕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第八條注意是什麼?”

徐庶答道:“不許殺俘虜,不許虐待俘虜兵!”

李亦奇大聲道:“今天朕就想改一改這第八條注意,徐元直聽旨!”

“臣聽旨!”

“若蜀將趙雲身亡,則將蜀軍全軍殲滅,以全其忠!”

“臣領旨!”

徐庶將馬頭轉向軍隊道:“衆將官聽令!全體都有了!”

“若蜀將趙雲身亡,我全軍全力進攻,不留一個俘虜,不留一個活口!”

全軍大吼道:“得令!”

死一般的寂靜!大家都在看趙雲如何選擇!是爲一人盡愚忠呢?還是保全二萬蜀軍的性命呢?

趙雲死死地盯着李亦奇,李亦奇也一臉真誠地看着他!終於,趙雲動了!

他向李亦奇策馬而去!大家都在屏息看着!

離李亦奇一丈外,趙雲把槍丟了!在腰間取下寶劍後下馬在李亦奇前面跪下,高舉過頭!口稱:“陛下,雲願歸順!”

李亦奇欣喜萬分,立即下馬,把自己腰間佩刀取下(漫畫刀也!),接過了趙雲的劍,再把自己的刀放到了趙雲手裡!

趙雲榮寵不驚地道:“謝陛下重賜!雲今後願爲大元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李亦奇手扶趙雲道:“好,君臣同心,其利斷金!”

元蜀兩軍喝采聲如雷,掌聲如潮!和平鴿也在差點成爲了戰場的地方上翱翔,歡快地唱着,在慶賀着中國不再打內戰,不再中國人打中國人!……

此後,馬家軍進至長安,守將嚴顏只得五千人,遂棄關逃回陽平關,馬超奪回長安後,元將徐庶帶兵十五萬入川,陽平關守將法正見大勢已去,劉備已亡(劉備真人居然沒有回川,不知所蹤,可能是自知沒臉見人吧,卻也反而讓暗中搜索劉備的元軍GRU找不到他),又見元朝的待遇優厚,法正遂降,徐庶好言相慰,以法正爲先驅,一路州縣,皆望風而降。

進至成都,守將吳懿閉門不納,徐庶派法正進城勸降。

法正見了吳懿道:“如今劉玄德已亡,蜀國兵將全無,安能抵擋中央軍?更何況九州即將一統,大元爲中國之正統也,不降大元也只能降大元了!大元對我等待遇優厚,又說話算數,你根本不用擔心!”

吳懿搖頭道:“我並不是擔心我自己,而是擔心陛下的親戚!”

原來如此!

劉備入川后,爲安蜀人之心,納吳懿之妹吳氏爲後,吳後僅爲劉備生一女,取名爲劉玲(後被封爲儀妃),劉備的妾待甘夫人,於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生子劉禪,因生活安逸,二年後,又在一個桃花盛開之際,生女劉桃。

現在吳懿爲她們而擔心!法正低聲道:“你根本不用爲他們擔心,因爲,徐大帥說了,陛下要收你妹妹和甘夫人入宮爲夫人,封號都給她們準備好,你妹妹封爲蜀國夫人,甘夫人封爲玉泉夫人!你一樣是皇親貴戚,何必擔憂!至於劉禪,只要他長大了不造反,那陛下是他的繼父,包他衣食無憂,桃兒和玲兒呢,嘿嘿!”

法正露出了噯味的笑容道:“她們的命運也註定好的了,那就是成爲陛下的妃嬪,世間女人還有比成爲陛下的女人更尊榮之事呢?”

雖說母女同嫁不怎麼合禮法,但這點對於帝王諸侯是沒有約束力的,吳懿也清楚,所以也不反對,放心她們的出路後,遂降。

徐庶大軍進城,出榜安民,秋毫無犯,蜀民乃心安。

新得到的地盤,一般都軍管,徐庶就指令法正爲益州刺史,管理益州政務,又派人去勸降李嚴和鎮守雲南的張任。再派人把劉備的家人還有張飛的家人送向建業,對她們重點保護,開玩笑,這當中就有五個皇帝的女人,能掉以輕心嗎?

李嚴好說,信使到達,李嚴就肯歸降了,而張任卻是牛脾氣,上回他投降了劉備,這回他不再肯投降,說什麼忠臣不事二主,他說他也不是爲劉備盡忠,但就是不想再投降了!派去的信使也不多廢口舌,神秘兮兮地道:“徐大人派下官送來一信,說張將軍看了後,必定肯歸降!”

張任好奇接過信一看,信上寫的是“劉大耳不是象公開說的溺死在池塘裡,而是被溺死於糞池裡!”

看完了信,張任哈哈大笑,一吐悶氣道:“大耳賊,你也有今天啊!”於是張任歸順大元。

張任的歸降,意味着中國的最後一塊土地被收復。在他之前,元軍順利地接收了宛城、袞州、豫州、幽州、幷州、青州、徐州,這樣,在經歷了190年至211年的殘酷的戰爭後,中國再度統一,大地重歸和平!

魏蜀兩國人口後來經過清點,實有人口七百萬,加上元國的二千萬,在戰後的中國共有二千七百萬人口,雖然比起大漢朝最高峰的五千六百萬人口足足少了一半以上,北方更是人煙稀少到可憐的地步,然而在中國的長江南岸,自李亦奇平定江東之後,再沒有受過戰火的洗禮,成爲中華民族復興的一個強勁的發動機,爲中華民族的再次崛起打下了無比深厚的基礎!

在徐庶向四川進軍的同時,李亦奇已經率部南歸,全國已經即將統一,遂回帝都。

在許都,他短暫停留了一會,給他的將軍和士兵發下了大批勳章和大量的錢,他發得如此之多,以至於有些將士胸前掛滿了勳章,足可以當胸甲來用了,發下的錢,如果折成銅錢,大概可以把那個人的戰馬給壓死!又給不少的人加官晉爵,只要是立下戰功的,人人不會落空!

回到帝都已是十月十日,在建業碼頭上岸,彩旗遮日,鑼鼓動地,全城百姓出動,恭迎皇帝回京。

上岸後放慢了速度,沿曲線朝着皇宮緩緩駛去,這期間,人們的歡呼聲越來越響。百姓都用不着工作和上學了,而是穿着新衣,排列在大街的人行道兩旁,手裡不住地揮舞着小國旗。因爲預先發下聖旨,所以人們不用跪迎,大街上人山人海,歡聲雷動,人們極敬慕地一遍又一遍地喊着:“陛下萬歲,帝國萬歲!!”

隨着皇帝的帝國各個軍選派出來的部隊身披紅綢,馬匹都戴上了紅花,挺起了胸膛,向着百姓們展示了凱旋而歸的虎豹之師的軍姿軍容!鮮花雨點般的砸向了他們,他們砸得如此之多,以此至英俊的超哥竟被一大束玫瑰重重地把眼角都砸得烏青,差點沒被扎瞎!經歷了襄城血戰的華英雄驚歎:“他孃的,就是曹操的萬箭齊發,也遠遠不夠今天鮮花的密集!”

部隊經過了金融區,就是叫做聚寶盆街的地頭,從高樓上人們把整盆整盆的鮮花、綵綢、彩紙向力往街心上倒!不一會,地上就積了厚厚的一層,而在這條區域經過的部隊,人人都鮮花蓋頭,綵綢彩紙滿肩!

到得皇宮前,後宮的諸多妃嬪、內閣、六部尚書、各地方官員率百姓恭迎,人潮如涌,歡聲笑語,再加上大量焚燒香料,此情此景,使得雖不飲酒人也自醉,個個都是醺醺然,陶醉在無比的安樂祥和中!

一名天真可愛的小女孩,上來獻花給李亦奇,李亦奇接過鮮花,抱起小女孩,向人們用力揮舞鮮花,人們萬衆一心地歡呼:“陛下萬歲,帝國萬歲!!”

難得動用的天界神器“音響”被搬了出來,帝國皇后蔡琰之女、帝國嫡長公主李雨欣那天簌般的音調響徹雲霄!

(她極美,極美!那頭種馬是優良基因品種,蔡琰、大喬,洛神這些女人也是綠色環保產品!可想而知,兩者的接合得出來的產品的品質了!)

她唱的是:

“百靈鳥從藍天飛過,我愛你,中國!我愛你中國!我愛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愛你秋日金黃的碩果,我愛你青松氣質,我愛你紅梅品格,我愛你家鄉的甜蔗,好像乳汁滋潤着我的心窩。我愛你中國,我要把美好的歌兒獻給你,我的母親,我的祖國。我愛你中國!我愛你碧波滾滾的南海,我愛你白雪飄飄的北國。我愛你森林無邊,我愛你羣山巍峨。我愛你淙淙的小河,蕩着清波從我的夢中流過。我愛你中國,我要把最好的青春獻給你,我的母親,我的祖國!”

人們熱淚盈眶的齊唱着!問世間,祖國的偉大,直叫人生死相許!

這一天,帝國把它命名爲雙十節,又叫做統一節,又或者是和平節,以紀念中國內戰的結束!

然而,在萬千狂喜之中,傳來了一個極不和諧的消息!

邊關八百里加急:幽州受到外族大規模入侵!攻破諸多郡縣,大元幽州刺史田豫身受重傷!(他本爲魏官,但元魏合併,依舊用回魏官,以體現和平統一之說),現在派向幽州的元軍正和外族進行血戰中!

番外話:劉備居然沒死?可能上一節給某人扔鮮花的人,這節向某人扔起板磚來了,唉,先別扔,你聽我說:劉備啊,以後他會被李亦奇!@#$%^$#&*……

叮!

哦,比薩餅烤好了,我先去吃了再回來告訴你們吧……

他一去就不見了,也不知躲到哪裡碼字去了,氣得一大幫人手拿板磚到處找他……

第2節 得失兩心第21節 花園口慘案第6節 易過吃蔗第35節 再幹一票(一)第1節 波斯議出兵第2節 初戰曹軍第6章 第3節第26節 算舊帳(一)第39節 噬命的圍牆第5章 27節下西洋第8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5節 一個士兵JB的命運(一)第39節 羅馬祭司團第22節 巷戰滾一邊第22節 無間道之祝融發威第19節 凹陷部之戰第23節 妾心爲君而動第72節 希臘有戰火(二)第25節 好大的湖第2節 民主來了第4章 說明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18節 酒色醉人(二)第32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三)第24節 先鋒曹洪第63節 殺豬記、有海盜!第27節 操統北方第14節 波斯血原第6章 24節的阿三文明小例第10節 吞併日耳曼(六)第29節 波斯了局(二)第11節 蔡琰勸夫第20節 激戰共青城第25節 好大的湖第33節 樂極生悲第20節 美洲征服史(一)第17節 司馬折棒子(一)第40節 二打新野第38節 呆在建業第4節 入仕第16節 吞併日耳曼(十二)現代靚麗的波斯美女第24節 雲州事務第37節 何爲極樂?第51節 朕來溝(一)第47節 南洋公猴子絕種美麗的釣魚島第44節 終結者I-----終結神廟第17節 觀小朋友的論文第2節 輕取華雄第2節 圈套第9節 不謀而合第62節 欣聞大耳之訊(二)第2節 納衆第4節 天子南巡(二)第93節 內廷抽風第9節 激戰西喀斯鎮(一)第38節 收復高盧第11節 十個軍團也解不了圍第33節 歡樂頌第5章 27節下西洋第13節 鄧艾們的幸福時光第35節 馴服軍心、民心、女人心第7節 張遼威震消遙津第11節 十個軍團也解不了圍第18節 九一一事件第26節 可笑的敗北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42節 都解決了第36節 屠光北極熊祖宗(二)第13節 賀歲版大禮包第83節 衙內惹事(二)第13節 破溫州部第37節 何爲極樂?第10節 航渡中第2節 羅馬內戰(一)第50節 羅馬娛樂時光(三)第18節 譁,英雄!第16節 破鎖丹成第69節 張合帶兵第30節 絞殺戰和反絞殺戰第48節 中壘堡之戰(二)第20節 回馬神槍第11節 西部戰役第17節 觀小朋友的論文第44節 夢露佚事第12節 向西挺進第15節 萬事俱備第4節 照我心伴我征途第18節 戰地秀小知識慘烈的叢林戰越南戰史第2節 兩條主線第26節 走親戚(一)第60節 羅馬蒸汽機第2節 羅馬內戰(一)第19節 大舉進攻(一)第21節 周瑜之訊第13節 極度嘔吐第17節 觀小朋友的論文第52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厄運星
第2節 得失兩心第21節 花園口慘案第6節 易過吃蔗第35節 再幹一票(一)第1節 波斯議出兵第2節 初戰曹軍第6章 第3節第26節 算舊帳(一)第39節 噬命的圍牆第5章 27節下西洋第8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5節 一個士兵JB的命運(一)第39節 羅馬祭司團第22節 巷戰滾一邊第22節 無間道之祝融發威第19節 凹陷部之戰第23節 妾心爲君而動第72節 希臘有戰火(二)第25節 好大的湖第2節 民主來了第4章 說明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18節 酒色醉人(二)第32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三)第24節 先鋒曹洪第63節 殺豬記、有海盜!第27節 操統北方第14節 波斯血原第6章 24節的阿三文明小例第10節 吞併日耳曼(六)第29節 波斯了局(二)第11節 蔡琰勸夫第20節 激戰共青城第25節 好大的湖第33節 樂極生悲第20節 美洲征服史(一)第17節 司馬折棒子(一)第40節 二打新野第38節 呆在建業第4節 入仕第16節 吞併日耳曼(十二)現代靚麗的波斯美女第24節 雲州事務第37節 何爲極樂?第51節 朕來溝(一)第47節 南洋公猴子絕種美麗的釣魚島第44節 終結者I-----終結神廟第17節 觀小朋友的論文第2節 輕取華雄第2節 圈套第9節 不謀而合第62節 欣聞大耳之訊(二)第2節 納衆第4節 天子南巡(二)第93節 內廷抽風第9節 激戰西喀斯鎮(一)第38節 收復高盧第11節 十個軍團也解不了圍第33節 歡樂頌第5章 27節下西洋第13節 鄧艾們的幸福時光第35節 馴服軍心、民心、女人心第7節 張遼威震消遙津第11節 十個軍團也解不了圍第18節 九一一事件第26節 可笑的敗北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42節 都解決了第36節 屠光北極熊祖宗(二)第13節 賀歲版大禮包第83節 衙內惹事(二)第13節 破溫州部第37節 何爲極樂?第10節 航渡中第2節 羅馬內戰(一)第50節 羅馬娛樂時光(三)第18節 譁,英雄!第16節 破鎖丹成第69節 張合帶兵第30節 絞殺戰和反絞殺戰第48節 中壘堡之戰(二)第20節 回馬神槍第11節 西部戰役第17節 觀小朋友的論文第44節 夢露佚事第12節 向西挺進第15節 萬事俱備第4節 照我心伴我征途第18節 戰地秀小知識慘烈的叢林戰越南戰史第2節 兩條主線第26節 走親戚(一)第60節 羅馬蒸汽機第2節 羅馬內戰(一)第19節 大舉進攻(一)第21節 周瑜之訊第13節 極度嘔吐第17節 觀小朋友的論文第52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厄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