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雲州事務

麼戰爭就無可避免了。

帝國必須打這一仗,現在南疆新附,內在不穩,如果有人公然剃帝國的眉毛而帝國無所表示,那麼就難免有人在下邊搞小動作,不利長遠統治。但是如果打的話,該怎麼打,打到何種程度,也就是要考慮“度”的問題了。

因此皇帝派出帝國副總參謀長馬禝到達雲州,與雲州總督祝融夫人、南兵團徐晃、李嚴、張任諸人共同主持南疆軍務(兵部尚書魯肅已隨皇帝迴轉建業),上諭指示在雲州還存在有規模的抵抗時,以馬禝爲最高裁決。

三江城的清晨是美好的,空氣極清爽,小鳥在樹上吱吱喳喳地叫着。

雲州建州,原孟獲治所蠻城改名爲三江城,乃是瀘水、甘南水、西城水三水會合成爲平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方圓之內有銀礦出產,所以孟獲實力能夠超羣,不是沒有原因的。

作爲實際管治的一個標誌,帝國大軍進駐三江城,兵力有五萬人,物資源源不斷運來,屯積成山。

“擔子很重啊!”馬禝在銅盆上絞出毛巾裡的水,自已給自己擦面,喃喃地道。

冷水讓他感覺一爽,雖身爲高級將領,對於生活向來是不太講究,軍隊有命令,將軍們下到基層,吃住都要與部隊一致,不得搞特殊化,能夠這麼做,一是部隊的物質生活普遍很好,大家都有肉吃了,而不是象以前王朝物資不多,軍官責任重消耗大,那當然要搞特殊化;第二個是因爲本國皇帝是馬上皇帝,他自個兒對軍旅生活都不太講究,下面的人就不好能搞特殊化。

“報告!”有軍士來報道:“總督大人有請!”

“好的!”馬謖雷厲風行,撥腳就走。本來他帶了個“總”字,相當於半個欽差大臣,下到地方,應該是人家來找他,而不是他去找人家,不過新任雲州的總督的身份有點特殊,讓着她吧。

會議室上,祝融夫人早早到了,坐在椅子上,有點發呆的樣子。

到現在她尤沉浸在興奮的餘韻中,帝國女總督!封疆大吏耶!

她喜歡攬事,熱衷權勢,好人前表現,然而在以前的環境,她根本沒有出頭的機會,可是如今呢,誰見了她無不客客氣氣地向她打招呼:“參見總督大人!”

這在孟獲時期是很難想象的,衆多男人對着一個女人唯唯喏喏,衝着這一點,她就不後悔與皇帝上牀,上這個牀,值!

昨晚她與馬良飲夜茶,問道;“總督大不大?”

馬良張開雙手,做了個手勢,肯定地告訴她:“大,非常大,全國中央十三州、出塞的蒙州、遼州,東面的東瀛州,南方有南州(中南半島,即馬來半島、越南一帶)、南洋、緬州和印州,雲州是帝國第二十一個州,大人你身爲二品官,與尚書同級,但現在的尚書已經細分,無形中,你們這些封疆大吏的地位更是提升,僅次於內閣和大學士了。”

祝融矜持地笑了,其實她完全清楚她的官職大小,不過讓馬良說出來,就自我感覺良好。

祝融伸了個懶腰,眼角掃向在會議室四角呆着的女兵,身後傳出輕柔的呼吸聲,那是二位建業來的宮女,一共來了十二位,分三班倒服待她的生活,工作上當她的秘書,此時的二位面無表情地呆在她身後。

馬良告訴她道:“按規矩,您萬萬不能讓您脫離她們的視線。”

祝融莫名其妙地道:“當了總督,就有這條規矩麼?要讓宮裡來的宮女時刻跟着?”

馬良乾笑道:“不然,在帝國,也只有三位女總督大人(一個是副的)享有這個待遇,夫人!(長音)”

祝融並不傻得,頓時就明白了馬良的意中所指,馬良怕她想不開,遂自言自語地道:“一個家庭,男主外,女主內,可是吾國皇帝的內,就是帝國。”提醒祝融你之所以能夠地位如此高,而其他男官不反對,還不是你是因着皇帝的關係!

馬良明着告訴祝融,身邊宮女和女兵是保護她的,她無權調開她們,即使是地位高過她的人也不能調開她們,能夠調開她們的全世界僅有一個人,那就是皇帝。至於暗地裡的含義,祝融很清楚,漸漸習慣於身邊時時有跟屁蟲了。

一陣高跟鞋的聲音傳進來,卻是兩位千嬌百媚的大美女走了進來,都穿着白領麗人的套裝,親熱地和祝融打了聲招呼。

她們一個是步夫人,宮中女官,蔡皇后派她來協助祝融處理政事。另一位是慄嘉欣,皇帝派她來學習處理政事。

步夫人自不必說了,人長得漂亮不算,溫柔斯文,蔡皇后說她有尚書之才,足當大任,與之相對的是慄嘉欣,人稱她是“花瓶”、“木頭美人”,外表錦繡無比,內裡是草包一個,她身高一米七三,人長得極漂亮,秀色震動全宮,所以在後宮選出妃嬪入“參議院”處理國家大事時,她連選都根本不用選,即時被皇帝指定爲議員,每屆如是,人稱爲“老虎班”(借用於帝國科舉中了進士者遇

,最狠不過。)

慄嘉欣在處理政事時常鬧笑話,她在參院的財經委員會裡任職,要不是數錯數,她試過把當年兵部開支數弄多了一個零,導致軍費破億兩銀子大關(超過財政總收入),人們就幽默地說我們帝國現有軍隊九百九十萬(實際爲九十九萬);要不就是說出“我們之所以有貿易順差那是因爲我們的出口超過了進口”和“有一個字基本上總結了我們所有參議員必要的態度,這個字就是‘忠於皇帝忠於帝國’”之類的笑話,她曾經接見建業鄉議局,與一些老農座談,說到環境保護,就有話哉“本宮知道我們與野獸可以和平共處。”……

鬧的笑話太多,皇帝也很沒面子,要她多讀書,把她下放到雲州歷練。

三女是提前到的,隨後人們陸續到來,召開軍政聯席會議。

會議由馬良主持,他有欽差大臣的身份,他首先介紹了本州的總督、兩位總督助理,然後介紹自己的弟弟馬禝(因公不因私,因私者就應該最後介紹,以示謙遜),新晉帝國官員的孟節、楊鋒、董荼那、帶來洞主等,再下來就是南兵團的徐晃、張任、李嚴張翼、張、雍闓、高定、朱褒、鄂煥、沙摩柯諸將,他們排着隊進來,徐晃叫一聲“坐下”!嘩的一聲坐下,端的是軍容整齊。人人坐得筆直,叫到名字的就的“啪”的一聲立正站起行軍禮,原來的蠻人個個心驚!還有就是入雲州處理政事的蔣琬、費禕等一些文官,坐得滿滿一屋。

馬良手指馬謖道:“你說!”

馬謖點頭道:“我們要抓緊內外兩軍!”

“第一,南疆各位洞主和首領歸順我們,我們必須把他們的軍隊中最強壯的選出來,整編急訓,加入帝國一線軍隊(臨時),一般的蠻兵作爲二線部隊,老弱的發遣送費回鄉,投入生產。”

“第二,火速進兵,攻打木鹿大王和兀突骨,以最快的速度把戰爭平息下去。只是這一仗的打法,重在‘攻心’!攻心爲上,各部隊要約束軍紀,不得濫殺,不得亂搶!捉到的不殺不辱,兵部把本次戰鬥,定性爲內戰!”

這句話令到將軍們都皺起了眉頭,不爽!

……

馬謖定下了調子,就輪到南兵團的軍官來說作戰計劃,當張任命人架起了大地圖,所有蠻人都汗流浹背。

那幅地圖極詳細,把山川地形,地理環境一一列明,完全不同於華商帶來用的地圖,迤西銀冶洞二十一洞主楊鋒仔細一看,就連他不知道的小路都給標了出來!其中木鹿大王和兀突骨的定居點更是畫出了數個進攻的箭頭。

分工如下:徐晃、張翼、張、吳蘭、沙摩柯去打木鹿大王,張任、陳式、雍闓、高定、朱褒、鄂煥去打兀突骨,均領兵二萬,李嚴負責後勤,黃權把守三江城。

蠻軍也有安排,楊鋒助戰徐晃,董荼那助戰張任,帶來洞主(他是祝融的弟弟)幫黃權守城。

會上將軍們也就簡要地談了一下作戰計劃,具體的計劃要看情況來定。

……

文官方面,蔣++.了幾個要點:“一是以作戰爲第一,地方上要積極支持軍隊,支持青壯老百姓(蠻人)參軍,發動老百姓,讓百姓成爲帝國軍的助手、眼睛;二是要想富,先修路!發動全民修路修橋,男女老少齊上陣;三是在人多的地方修建學堂、醫院、市場、賓館、衙門、廣場、供水廠等等,建立起初步的社會保障體系。

這裡的工作,需要大量人力,中央已經撥出了鉅額專款,數家商業銀行也進駐雲州建立分行,通過大規模的基建,改變雲州的落後面貌,讓老百姓得到第一桶金!”

此爲以工代賑,帝國不可能直接發錢發米給老百姓的,輕易得來的東西他們也不會珍惜,給予蠻人工作,讓大家利益掛鉤,讓蠻人看到希望。

費禕則談到雲州開發的問題,說明要十分慎重,在開發的時候,爭取把環境破壞降低到最低點。

當時地方官的政績不以經濟發展的數據作爲參考目標,經濟政績的壓力不大。

大家還熱烈地討論了各個可以建立城市的地點,衙門的官員配置,本次爲了雲州,帝國動員了三千多人的政府官員、醫生、護士和教師,將陸續到來,迅速建立起官府的統治,每個城市的主官,必須由派來的人擔任,至於以後,要看蠻人去學習、進修後的情況而定。

祝融雖然貴爲總督,但在會議上說得不多,都是漢官講,皇帝曾告誡過她要多看看、多想想、多提建設少做決定。

馬良最後總結道:“大家要精誠團結,共建雲州美好的明天!”

……

會議開了一整天,定下了雲州攻略,決定事務,分派責任,然後分赴各地進行工作。

第二天一大早,徐晃帶着一批軍官,祝融和一幫蠻人,紛紛趕到上一回開會的場地——學校裡的操場,那裡有大羣的烏合之衆等待處理,就是隸屬祝融夫人的蠻軍。

還行,大部分人都沒有

盔,武器極爲落後,人羣中良莠不齊,列隊不齊,但乾淨,努力挺起胸膛,精神面貌可嘉,輸陣不輸人嘛。

祝融夫人作訓話,聲明現在她是帝國的官,大家是帝國的子民,所以必須聽帝國的話,長官說到什麼,就要去做什麼,敢違反者,大皮鞭伺候,做的好的,自有獎賞。

她說完,交給徐晃話事。

徐晃也不多說廢話,揮動大刀猛砍二刀:一是原來蠻人軍隊中普通士兵中只允許18歲至23歲的人服役,其.女,而這個年齡段的男子,再怎麼糟糕,青春的朝氣還是有的,只要營養上去,加上訓練,都能成爲好兵一個;二是中低級軍官也只能保留三十三歲以下的軍官,超過三十三歲的蠻人也全部退役,在這個年齡段的人,年富力強,經驗也足,而再打上的歲數,即使經驗高,但也力氣有衰,不利久戰。至於蠻兵中的超過三十五歲的高級將領,則早在昨天的會議已經討論過了,一部分保留在軍隊中,例如象楊鋒、董荼那之類,他們依舊要進行短訓學習和未來的進修;一部分較爲老朽的則規定退役;還有一部分,象阿會喃、金環三結、朵思大王等,他們不願意退出軍隊裡,那麼就先行集訓洗腦後再用,還是給出路給他們。

蠻人有些騷動起來,徐晃說明道:“加入帝國軍隊的,是爲一線作戰部隊,是上陣拼命的,平時的訓練也非常嚴格,要求壯士方可;不成爲一線部隊的人,則作進一步的篩選,成爲二線部隊,進行守城警戒和運輸糧食;還若不行,那麼官府招工,也可以被僱傭。總之,你們不會沒事可做,都有銀子花!”

這還差不多!大家露出了笑容。

一大隊帝國軍進來了,很多是軍官。按照部署,部隊的各層主官必須由帝國軍人擔任,從萬夫長、千夫長、百夫長到十夫長都是帝國軍人,那麼本次隨徐晃入雲州的軍人,很多得到了擢升,到蠻人部隊裡當了官。

事實上,皇帝每一次出征,都有着各種各樣的好處,且不說搶來的土地、財富和女人,到新地方統治的,要不要地方官?接手新部隊,也需要長官,因此軍政方面很多人升職,人們都說,在帝國的行政和軍旅生活是十分有趣的。

軍官們幹起了自己的工作,開始整編出蠻人的新隊伍,他們帶有筆記本,由軍官、臨時請來幫忙,會蠻語的華商、士兵充任的抄寫員擺開了幾百張桌子,坐在桌子旁邊編着名冊,點着名,蠻人們按照來源地分好隊伍,然後排着隊,一個個上前。

“姓名?”

“沒有,我爹叫我叫山豬”或者是“我叫做斤赤迷當。”

“……”

抄寫員擡起頭來,盯着那個叫山豬的憨憨蠻人,寫了個條子出來道:“從今以後你就叫做林德興!字國忠!你牢牢記着了。”

他們早已有備,每個人都有一本姓名冊,全是三個字的,幫助蠻人起名,就突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般,人人都有了姓名。

“出生日期?”

“不知道!”……

“那麼你父親有沒有告訴過你,你出生後看過幾次花開?”

“喔喔!有啊,看過二十次!”

於是抄寫員就點起手指頭,把時間向上推,給蠻兵填寫好履歷表上的資料,讓蠻兵按手印。

非常麻煩!蠻兵幾乎什麼都不會,姓名、年齡、地址都要*抄寫員去寫好,當中也有笑話,例如編出了“林德興”和“林德旺”兩個蠻人的姓名,而林德興是林德旺的侄子!抄寫員不清楚他們的關係,而兩位姓林的傢伙也不知道“德”字輩的含義,等日後他們識事之後,就非常鬱悶了!

時間有限,哪能搞得那麼好?!人人忙得四腳朝天,快刀斬亂麻,做好資料,篩出人來之後,長官挑選象樣的棒小夥子,加入軍隊,每選出九個人,小軍官即時把他們帶走,到操場旁邊的房屋去領取物資:嶄新的軍服(二套)、內衣、香皂、肥皂、毛巾、《三字經》(識字課本)和《聖經》(此聖經不是彼聖經)、行囊、被子、飯盒、剃鬚刀……捧了一大堆東西,從此他們就是軍隊的人啦!

拿了東西之後,他們一隊隊地出發向城東的兵營,那裡已經有華軍幫他們紮好了營盤,大部分是帳篷,少許是木屋。

把東西扔進帳篷裡,到一個個引好的花灑(沐浴頭)下,蠻兵們要把全身衣服脫去,丟掉,然後用香皂洗澡、用刷子把陳年老垢刷下來,穿上新衣服,接着是刮臉、剃頭。

由於是和平歸順,蠻人們都很溫馴,長官說什麼,他們就按照先前統治者祝融夫人的要求,全盤接受。

是日,僅祝融的手下,共得出三萬蠻兵,編成三個師,還有三個二線師,另外幾萬人,則跑去另一個地方,開始準備修路、挖地盤、搞建築去了。

整個南疆,差不多得出了七萬蠻兵,九萬二線兵,加入帝國軍裡,當歸頭換面的蠻兵開始整隊時,南疆新的歷史的一頁也就翻開了。

第6節 裝藥過量第24節 皇帝當強盜(五)第13節 吞併日耳曼(九)第31節 涼州好風景第41節 中華文化第16節 失而復得第79節 中國式方式第70節 夫人英明第9節 第一天當太守第20節 豬是戰神第15節 消滅彌加第36節 元老院內外第13節 極度嘔吐請假條停更啓事第14節 關隘上空的錘第53節 元宮秋(一)第63節 終極情趣(一)第53節 朕來溝(三)第30節 後宮風波起第32節 絕色雙姝第8節 秋交會第17節 割麥之戰第6章 24節的阿三文明小例第10節 大盤點第81節 進謁皇后第43節 別墅樂事第9節 抽水機大破巴姆堡第32節 日耳曼好時光(三)第11節 和平演變第39節 總督之死(一)第23節 丟臉的處女秀第2節 戰略決策第78節 玄德仲謀歸位第7章 第十節豐都鬼城的十八層地獄第6章 第2節玄幻的說明第19節 春節團拜第61節 愛琴海,愛之海第30節 馬家遊江南(一)第13節 克什米爾之鷹(三)第80節 羅馬行第1節 生意經第33節 日耳曼好時光(四)第39節 皮洛士式勝利第88節 二次革命第7節 前哨戰第9節 連環計借東風第27節 撲克牌之黑桃8第51節 劉備的命運(二)第56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入教第25節 大收穫第76節 呂宋平叛之困局第46節 準備好了第34節 曲盡人散第16節 令人不得不服的棒子第39節 羅馬祭司團第38節 瘟神到,帝國衰第44節 戰爭是政治的延伸第30節 隨軍記者(一)第26節 情與恨(二)第32節 日耳曼好時光(三)第23節 棒子夷族第12節 管治南印度第51節 帝國的聚寶盆(四)第19節 荷蘭港第19節 春節團拜第34節 什麼禮物?第48節 中壘堡之戰(二)第6節 襄江之戰(四)第74節 希臘有戰火(四)第2節 走馬上任第54節 立牌坊做婊子第19節 各有各難處第31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二)第31節 隨軍記者(二)第36節 名將之路(一)第8節 阿克蘇姆人的進攻第40節 準備,請準備第26節 偷運伏皇后第49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走在貴霜第89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一)第23節 新疆建州(二)第23節 妾心爲君而動第5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搶婚記第9節 不謀而合第18節 狼吃小羊第40節 公主入宮(二)第22節 新疆建州(一)第46節 辛巴德歷險記(一)第8節 吞併日耳曼(四)第10節 吞併日耳曼(六)第6章 第六十節“雞累雞累”的肚皮舞娘第42節 都解決了第31節 隨軍記者(二)第81節 進謁皇后第52節 朕來溝(二)第70節 夫人英明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4節 茫茫雪路第15節 子義揚威第27節 收官-----取斯里蘭卡
第6節 裝藥過量第24節 皇帝當強盜(五)第13節 吞併日耳曼(九)第31節 涼州好風景第41節 中華文化第16節 失而復得第79節 中國式方式第70節 夫人英明第9節 第一天當太守第20節 豬是戰神第15節 消滅彌加第36節 元老院內外第13節 極度嘔吐請假條停更啓事第14節 關隘上空的錘第53節 元宮秋(一)第63節 終極情趣(一)第53節 朕來溝(三)第30節 後宮風波起第32節 絕色雙姝第8節 秋交會第17節 割麥之戰第6章 24節的阿三文明小例第10節 大盤點第81節 進謁皇后第43節 別墅樂事第9節 抽水機大破巴姆堡第32節 日耳曼好時光(三)第11節 和平演變第39節 總督之死(一)第23節 丟臉的處女秀第2節 戰略決策第78節 玄德仲謀歸位第7章 第十節豐都鬼城的十八層地獄第6章 第2節玄幻的說明第19節 春節團拜第61節 愛琴海,愛之海第30節 馬家遊江南(一)第13節 克什米爾之鷹(三)第80節 羅馬行第1節 生意經第33節 日耳曼好時光(四)第39節 皮洛士式勝利第88節 二次革命第7節 前哨戰第9節 連環計借東風第27節 撲克牌之黑桃8第51節 劉備的命運(二)第56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入教第25節 大收穫第76節 呂宋平叛之困局第46節 準備好了第34節 曲盡人散第16節 令人不得不服的棒子第39節 羅馬祭司團第38節 瘟神到,帝國衰第44節 戰爭是政治的延伸第30節 隨軍記者(一)第26節 情與恨(二)第32節 日耳曼好時光(三)第23節 棒子夷族第12節 管治南印度第51節 帝國的聚寶盆(四)第19節 荷蘭港第19節 春節團拜第34節 什麼禮物?第48節 中壘堡之戰(二)第6節 襄江之戰(四)第74節 希臘有戰火(四)第2節 走馬上任第54節 立牌坊做婊子第19節 各有各難處第31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二)第31節 隨軍記者(二)第36節 名將之路(一)第8節 阿克蘇姆人的進攻第40節 準備,請準備第26節 偷運伏皇后第49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走在貴霜第89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一)第23節 新疆建州(二)第23節 妾心爲君而動第5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搶婚記第9節 不謀而合第18節 狼吃小羊第40節 公主入宮(二)第22節 新疆建州(一)第46節 辛巴德歷險記(一)第8節 吞併日耳曼(四)第10節 吞併日耳曼(六)第6章 第六十節“雞累雞累”的肚皮舞娘第42節 都解決了第31節 隨軍記者(二)第81節 進謁皇后第52節 朕來溝(二)第70節 夫人英明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4節 茫茫雪路第15節 子義揚威第27節 收官-----取斯里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