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 收官-----取斯里蘭卡

回去的路途風平浪靜,波濤不驚,大家早就習慣皇帝在,龍王就不敢輕舉妄動的情景,均不以爲異。

船艙內,典韋和許褚正在下圍棋,皇帝和賈詡觀戰。

盤面上黑白子如犬牙交錯,一盤將盡,正在收官,兩大蠢材絞盡腦汁,竭力想刮多一點油水。

許褚粗如蘿蔔的手指輕捻蘭花指,鄭而重之下了一着,典韋瞪着銅鈴般的眼睛看了棋盤半天,猛然跳起來喝道:“豬狗不如的東西!把我的一個棋子弄到哪了?”

原來他忽然記起那個位置明明有自己一個子,可是許褚手掌掠過後,卻不見了那個子!

豬豬雙手一攤,空無一物,他生氣道:“哪有什麼子,你看花了眼!”

看他們爭吵,皇帝禁不住哈哈大笑,他一對銳目,早就看到豬豬手勢掩過,把典韋的一個子兒夾在手掌中,然後暗用指力碎石,把出自阿三的大理石制的子兒捏得碎粉,毀屍滅跡。

“王八蛋,還我子來!搶我子如搶我老婆!”典韋咬牙切齒地道。一手搭在許褚手臂上,兩人四目對射,眼光電閃!接着就是連串勁氣交擊的聲音!

皇帝和賈詡都是大搖其頭,走出艙外,讓他們哥倆好去了。反正他們也會分寸,都運功蓄音,收功隱勁,鬧不出什麼名堂。

皇帝沉吟道:“可惜典韋一盤好棋,已經到了收官,殺下去是他蠃了!”

賈詡期待地道:“我們帝國下西洋,也到了收官子,不知會收成什麼樣呢?”……——

張飛、張合兩個有煲同撈的沙煲兄弟,呆在斯里蘭卡海邊,帝國主力在南印度一打響,他們立即帶一萬人前往斯里蘭卡古都——佛家聖地阿努拉德普勒去見國王羅摩巴忽。軍隊全副武裝地進入了城市。

到得城市,包圍王宮,劈頭劈腦一陣亂打,斯國士兵抱頭鼠竄,帝國軍控制了王宮。

所謂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羅摩巴忽和一干大臣們慘白着臉聽張合說帝國的最後通牒:

“道路一:大王可擁有蘭郡王爵位,不過得在帝都(建業)居住!

道路二:大王可削髮爲僧,在斯里蘭卡修行!

至於道路三嘛,想來大王是個聰明人,也不用臣下說的,更不會走的……”

雖然斯里蘭卡君臣早有準備,但這一天的到來,讓他們感到無比悲哀。

問題是還能怎麼樣?帝國要吞併斯里蘭卡,斯國是彈丸島國,兵力有限,不能抗拒大軍,當時帝國皇帝駕臨,羅摩巴忽也是看出這一點,曲意笑臉相迎,希望帝國能高擡貴手,放斯國一馬,但帝國終究不肯放過斯國。

形勢比人強,給是要給的,只是人家說要你就給,未免太過沒面子。

一位忠心的大臣拉克什曼氣憤地道:“我們好心讓你們居住在這裡停留,你們竟然狼心狗肺,當起主人來,你們不是講什麼仁義道德嗎?進其國,奪其國,如何有臉對天下?”

說得他兩眼淚光閃閃,因爲激動,聲如杜鵑泣血,聞者悽楚。

張合厚着臉皮道:“我們至尊的陛下看中你們國家,是你們的福氣!”

張飛粗中有細地道:“你們可能也都清楚,在帝國的統治下,百姓生活安定,民間富裕,老百姓求的不過就是過上好日子嘛!而帝國,與佛國何異呢?我們的皇帝,就是佛爺大自在天!”

羅摩巴忽大義凜然地道:“我們國家的民衆,追求的是心靈的和諧,對佛祖的虔誠,物質於我何干哉!”

張飛即時打蛇隨棍上道:“大王說得就是好,就請貴君臣們參禪追求心靈的和諧,以示對佛祖的虔誠,跳出三界,身不在五行!我等皆爲俗人,就留在世間勉爲其難替貴君臣管理國家吧!”

斯國君臣爲之氣結!大臣馬拉波納勉強道:“請二位將軍稍候,讓我等私下商議一下!”

“甚好!”

……

兩張退出大殿後,斯國君臣坐困愁城,羅摩巴忽苦澀地道:“想不到祖宗的基業,最終失在了本王的手裡!本王還有何面目去見列祖列宗!”言訖不顧禮儀,坐在寶座上傷心落淚,越哭越傷心,忍不住嚎啕大哭起來!

衆臣心頭沉重,大臣馬拉波納道:“我們可否能夠向帝國輸誠,作爲帝國的海外藩國,只納貢,帝國不用管轄……”

好主意!可是絕不可行!

帝國對外征戰,不打就不打,打下了,就建立實際的管轄,中央派駐官員,地方向中央交稅,不會有第二個統治者,絕不搞什麼虛名堂,如果誰敢反對這個管轄,那麼就殺掉誰!

以前的狗P王朝和“帝國”,很多都是名不符實!空喊“仁義”,完全是半桶水的仁義,統治者好好對待了他們的子民嗎?儒家六藝的騎射又在哪裡?帝國是什麼?對內實施殘酷鎮壓反抗者,對外不斷擴張侵略,而今天李青龍的帝國,纔是真正意義上的帝國!

擴張就意味着世間最寶貴財富——土地的進賬,沒有土地實際納入版圖,沒有建立實際的統治,能稱爲擴張嗎?

從越來越多的消息中,斯國君臣已經知道了一個又一個血淋淋的事實,要是與帝國戰鬥,搞不好會亡國滅族!不打,白送一個國家給別人,哪能高興得起來?

君臣相對流淚,都商量不出一個結果,等了一小時的兩位張將軍很不耐煩地衝進殿裡,張飛大刺刺地道:“今天非要有個結果,你們歸順也得歸順,不歸順也得歸順,反正這裡就是我們帝國的啦!”

張合陰森森地給他們上課道:“早做決定,乘着我們大降價大酬賓時期有八折優惠,等過了這個時期,沒有優惠,你們失去的更多!”

……

羅摩巴忽冷靜下來,擦乾眼淚道:“我要見貴國皇帝,當面問他!”

張合高傲地道:“我們至尊的大皇帝忙得很,沒空理你。”開玩笑,就算皇帝真的在斯國,哪敢去見他?樹要皮人要臉,李青龍的臉皮雖然厚如城牆,也不敢面對羅摩巴忽憤怒的目光呵。

張飛渾不當一回事地道:“得了,講給他聽也無妨!我們皇帝,率軍進攻你們對海的朱羅、哲羅和潘地亞國家去了!”

他猛拍羅摩巴忽的御桌,大臉湊到羅摩巴忽面前,口水四濺地道:“快,快寫旨,你再不寫,老子就幫你寫!”說着說着就要動粗。他手提羅摩巴忽的衣襟,把羅摩巴忽稱起來!

若是觸犯到羅摩巴忽,他還有什麼臉面,只怕要自盡了事,嚇得殿中大臣全部跪下,苦苦哀求張飛不要打人。

羅摩巴忽看着凶神惡煞的張飛,悲從心來,眼淚奪眶而出!哽咽地道:“我生於此,長於此,不忍離別故國!”

……

維帝國曆青武十年八月初十,島國斯里蘭卡宣佈易幟,正式納入青龍帝國版圖,帝國中央政權對它實施有效管治。

斯里蘭卡位於南亞半島海外,勢力範圍覆蓋南印度,地理位置極爲重要,軍事價值異常高!有“寧丟南印度,莫失斯里蘭卡”之說。南印度乃百戰之地,斯里蘭卡四面環海,是天然的堡壘,有帝國天下無敵的海軍保護,任何人也難以攻打它。

聽聞斯國歸順,帝國內閣和五角大樓一片歡騰,彈冠相慶。

由於羅摩巴忽是自動投降,張飛張合也就待他客客氣氣,取過早已經準備好的聖旨,代帝冊封羅摩巴忽:

“在斯國撥出官銀建立寺院,讓羅摩巴忽在那裡出家,此寺名爲“天龍寺”,羅摩巴忽被封爲帝國國師,皇帝替身,代皇帝在寺院修行!

羅摩巴忽的兒子羅摩奴封爲蘭郡王,賞賜萬千,全家舉族遷往建業。”

待遇相當寬大,皇帝對於投降他的人向來很好,若是日後真心歸順,更是視同自已嫡系子民,無分彼此。不僅是他,從上而下,帝國的子民們也都沒什麼漢夷之分,只要對皇帝和帝國恭順,遵守帝國法律,華族就把他們的特色技完全向歸順的民族施展:“融合!”從此四海一家。

對於斯國軍民,臣吏和軍隊願意留就留,不願意合作,帝國按他們當月工資水平,發足二十個月的遣散費。

如果肯爲帝國效勞,帝國無任歡迎,一律留任,增加三成的工資收入。(按當地的官薪,即使加三成也遠遠比不上帝國本土官吏的收入高)

當然要經過學習、調任(從原地調往其它地方另行安排職務)。

斯國一年內的國家稅糧收取全免,第二年收三分之一,第三年收二分之一,第四年才全額收取。

尊重地權,但要求地主減租減息,原來寺田是不納糧的,對於寺院所擁有的土地,帝國也不收回,不過日後按帝國規定交納糧賦。和尚、寺完可以不納稅,但按照規定,僧侶的度牒(代表和尚身份的執照)由帝國的相關機構發出,不能由寺院發給,若沒有度牒,一律不承認是和尚,以此控制不從事生產的和尚的數量。

由於斯國是佛家流行,佛教能量極大,所以帝國專門在該國成立了多家“佛學院”,由從帝國來的禪師擔任主講,也聘請一些斯國的大德來講課,要求三年內,斯國所有的寺院的主持,全是經過帝國佛學院進修或者畢業的和尚才能當主持,執證上崗,沒有證書,一律不得當主持。

遠景規劃,十年內斯國所有的高級僧侶全部要經過佛學院培訓才能上任。

此爲“滲沙子”行爲,如果你不能完全改變它或者不方便完全改變它,那麼就參與進去,讓它向着你想要的方向轉變,這招帝國用得多了。

政策一出臺,就遭到了僧侶的反對,不過帝國的態度很堅決:“沒錯!和尚跳出輪迴,身不在五行之內,可是,和尚是有國籍的!如果你們不承認是帝國子民,那麼就是外國之民,帝國有權把你們驅逐出國!”

總的來說,採取種種措施,力求保持了社會的穩定。

在斯國中央,高級官員們大部分求去,不願與帝國合作,帝國也不難爲他們,任由他們離開。

大臣拉克什曼離任,他是個有血性的人,氣呼呼地回到家中,越想越氣憤,着人請來好友“斯里再嚴地”寺院的主持沙拉南加拉比丘商議。

說起帝國無恥的入侵,兩人都是一腔怒火,談到帝國將領在宮殿裡的無禮和日後對寺院的處置,越說火氣越大。

恨極的拉克什曼再顧不得後果,對沙拉南加拉比丘道:“我的族人有五百人,你寺院裡有五百僧兵,我們一千人,就反了吧,攻入王宮,把國王搶回來!”

沙拉南加拉比丘雖然當了主持,修行不到家,是個六根不淨的和尚,深以爲然地道:“好,就這麼辦!”

說幹就幹,兩個魯莽的傢伙召集人手,興致勃勃地玩起過家家的遊戲,五百拉克什曼的族人、家丁,加上五百羅漢共一千餘人,鐵製兵器百數十(當中有一些是菜刀、柴刀),沒有弓箭沒有盾牌,不穿甲冑,大部分人拿木棒藤條,打了二面旗幟,一曰降魔滅妖,二曰忠勇爲國,沒有隊列,排得稀稀拉拉地出發了。

沿路高呼口號,吸引了三五千斯國無聊人士嘻嘻哈哈地跟來看熱鬧,全不成體統,形同鬧劇。

當他們行進到王宮廣場,駐守在王宮的帝國軍見狀無不哈哈大笑。

當時帝國軍進入城市,除了應有裝備,人人還發有硬木棒一個,因爲賈詡傳達過軍令,儘量不要見血,以免破壞斯國幾百年的歡樂祥和氣氛。

留了一點香火之情,以答謝昔日斯國人對帝國軍的友好款待,加上皇帝與佛祖舉行過高峰會議,給點面子吧。

張合連一個指頭也不用出,着士兵們拿着盾牌,揮動木棒上前迎戰。砰砰砰……響聲不斷,捶人聲、吶喊,叫囂、漫罵聲加上雙方(沒參戰的士兵、看熱鬧的無聊人士)的叫好聲在廣場上響起。

很快就倒了一地人,到處是哎喲哎喲雪雪呼痛聲。帝國軍先把造反派的“兵器”打掉,然後打身、打手打腳不打頭。

軍官向張合報告道:“我們沒死一個人,傷了十五人,都是輕傷而已。把他們全部打倒了,可能有個別受了重傷,沒有死人。”

“好!”張合命歸順的斯國士兵把造反派們打包,送入監牢中囚禁,監艙不夠,則關進兵營裡。

軍事法庭即時召開,法官都是軍中的政委、軍法官,由於造反派是“現行”,證據確鑿,不到五分鐘就宣判了。

“本席宣判,被告某某某,罪名成立,但恪於沒有傷亡人命,沒有造成重大財產損失。現判決如下,所有身份爲和尚的一律還俗,全部判罰社會服務令三百六十時辰,此乃終審決定,不得上訴!”

判得很輕,對於從犯,社會服務令即爲掃大街、栽樹挖水溝等公益活動,亦即等於以前的徭役(爲官府免費出工)而已。

不過對於二個主犯就大不一樣,前大臣拉克什曼與沙拉南加拉和尚,法庭對他們嚴加鞭韃,宣佈兩人要服苦役十年!

沒有殺一個人,宣判一出,觀看庭審的斯國人齊齊鬆了一口氣,歡聲如雷,齊贊帝國判得好!

……

庭審後一個星期,更大的一場造反又來了。

也不能說是完全意義的造反,前大臣馬拉波納主持了這次行動,“不合作非暴力行動”。

佛國人不會明火執仗造反(其實帝國軍更歡迎他們動粗),而是爆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以手紡車對抗帝國軍的精良兵器,以精神力量對抗物質力量的運動。

兩張在給賈詡上呈的報告上說道:“他們的官員辭去政府中的位置,不再當官,缺乏地方官員,使得政府事務停擺;不肯到帝國開辦的學校、佛學院入學,學生罷課;士兵退出現役,不肯當兵;抵制我國商品,不購買我國出產的糧食、食鹽、絲綢、瓷器等任何商品,他們自己用手紡車織土布穿用,也不賣給華族任何東西,水果、蔬菜、寶石等商品一樣都不肯賣給華族,現在華族全靠庫存過活……”

令兩張感到焦灼的是陸陸續續有近五萬人擁進了阿努拉德普勒,當中有普通民衆,前政府職員、前軍人,學生、和尚,他們在王宮前進行靜坐示威,他們沒帶兵器,也不攻擊帝國軍,對帝國軍上前捉拿他們根本不作抵抗——只是帝國軍也找到不到地方關押五萬人。更糟糕的是他們在烈日的暴曬下坐着,只食用少量的飲水和水果,帝國軍在廣場上當場燒烤香氣四溢,也不能引發他們進食。如果不採取有力措施,只怕會釀成大範圍的人道慘劇。

張飛、張合還是首次遇上這種情況,有力無處使,氣得他們哇哇暴叫,所幸的是他們的政委相當識事,拼命勸說他們千萬不要動用武力,以免與上頭“寬仁”斯國的政策牴觸,如果亂殺一氣,屠殺不抵抗的民衆,搞壞佛國氣氛,日後史書須不好看!

所謂人命關天,只要沒有傷到華族,一切好說,現在斯國人沒有進攻華族,帝國實不宜採取激烈手段。

盼星星盼月亮,總參老總賈詡的指示到了,兩張大喜,即時照辦!

光頭、身披着明黃袈裟的原國王,現在帝國國師,皇帝替身的羅摩巴忽被帝國士兵擡到了廣場前,斯國人紛紛向前先君行禮。

羅摩巴忽滿臉沉重地道:“你們做了些什麼啊!看你們做了什麼!帝國寬厚行仁義,給大家過上好日子,你們猶不知足,在帝國的統治下,將遠勝前朝千百倍,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

帝國行仁政,正與佛祖慈悲爲懷同出一理!至尊的帝國皇帝陛下,正是佛爺大自在天的化身,你們反對他的軍隊,亦即反對佛爺,你們還能說是信佛嗎?現在反對帝國,死後必下地獄!

聽老衲的話,大家散去吧,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帝國已經承諾,大赦所有參與的人,不追究任何罪責。帝國說話算話,大家可以放心。

你們若不離開,只要有一人在,老衲就陪上一天,你們不吃,老衲也不吃!”

言訖閉目口誦佛經不已,廣場諸人面面相覷,進退不得。

前大臣馬拉波納和一干領頭的造反派跪在羅摩巴忽面前,他們流着眼淚,爲先君而哭,爲斯國而哭,更爲自己而哭。“不合作非暴力行動”根本不可能搞下去了。

羅摩巴忽家族統治斯里蘭卡時期,以佛理治國,寬待子民,因此民望極高,民間對羅摩巴忽家族極爲信服,他說的意旨是不可違背的!

羅摩巴忽已經大徹大悟,柔聲道:“哭什麼哭,有什麼好哭的,你們今後,待奉帝國如待奉前朝,不得有誤!”

馬拉波納叩頭道:“謹遵佛諭!”

擦乾眼淚,站起來對廣場上擁擠一團的民衆道:“既然上佛有諭,我等須當遵從,大夥兒散去吧,該做什麼還是做什麼,相信帝國絕不食言,大家也知道華族的信譽的!”

人羣漸漸散去,天大的風波就此過去。

馬拉波納遵從羅摩巴忽的意旨,出仕帝國官府,維護帝國利益,成爲堅定的帝國主義者。有他帶頭,斯國人與帝國充分合作,最終融入帝國,斯里蘭卡成爲偉大的中華帝國牢不可分的領土!

帝國手執兩把刀,一曰屠刀,二曰仁義,對於不肯投降的敵人,殺光了事!對於肯合作願投降的外族,仁義待之,何用屠刀?仁義雖無刃,卻無往而不勝。

從此四海爲家日,故壘蕭蕭蘆獲秋!

第14節 美洲我來也第16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二)第28節 豔后現世(一)第36節 元老院內外第45節 愛麗芙娜達第11節 臨行狂歡第22節 火車撞了周瑜的腰第19節 凹陷部之戰第18節 初期的活動第27節 王后的誘惑第53節 元宮秋(一)第15節 萬事俱備第29節 夢斷樓蘭(三)第83節 衙內惹事(二)第65節 羅馬內亂(二)第44節 魔王大變身第9節 君心兩面第47節 皇帝雪夜入高句麗第4章 節31節建業瑣事的說明第10節 大盤點第71節 攪屎棍第4節 洛神所跳白紵舞第27節 撲克牌之黑桃8第7節 前哨戰第1節 裝神第69節 那天我好累第34節 建業瑣事(四完)第26節 偷運伏皇后第80節 那布里之行第69節 那天我好累第33節 吃喝玩樂第16節 風暴過後第47節 中壘堡之戰(一)第5章 27節下西洋第15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一)第43節 城牆爭奪戰第9節 龍遊大江第2節 羅馬內戰(一)第16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二)第22節 巷戰滾一邊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39節 作戰計劃第33節 吃喝玩樂第1節 裝神第27節 收官-----取斯里蘭卡第27節 無功而返第62節 東方美女來兮第7節 孫策之死第36節 斬西海龍王第59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一)第13節 破溫州部第6節 貴霜風雲之京師事變第42節 襄城交兵第22節 向倭島進發第8節 寵殺曹植第26節 可笑的敗北第42節 別墅外的野餐第51節 波爾齊烏斯的煩惱第50節 劉備的命運(一)第16節 大戰之後(二)第46節 辛巴德歷險記(一)第45節 攻打總督府第34節 對日耳曼統治的對策第45節 劉備出川第5節 吞併日耳曼(一)第38節 肚皮協議第33節 天潢貴胄第25節 皇冠上的珍珠第21節 香豔航程第85節 螞蟻搬大象(一)第5節 炮擊無功第13節 法薩堡下的英雄第89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一)第7節 張遼威震消遙津奪命雙胞胎姐妹讓你快活上天堂第22節 新疆建州(一)第16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二)第86節 螞蟻搬大象(二)第16節 友情PK第10節 鬼城豐都火炮火槍的艱難發展過程第2節 兩條主線第19節 司馬折棒子(二)第13節 牝雞司晨(一)第68節 這批殺手不太冷第10節 鬼城豐都第17節 觀小朋友的論文第5節 血戰查赫巴爾港第7節 綠帽危機第30節 後宮風波起第7節 三進貴霜第49節 有情無慾,有欲無情第45節 劉備出川第12節 克什米爾之鷹(二)第40節 總督之死(二)第24節 印第安之王(二)第22節 無間道之祝融發威波斯波利斯宮第3節 破局第20節 何不用金磚打人?帕爾米拉城
第14節 美洲我來也第16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二)第28節 豔后現世(一)第36節 元老院內外第45節 愛麗芙娜達第11節 臨行狂歡第22節 火車撞了周瑜的腰第19節 凹陷部之戰第18節 初期的活動第27節 王后的誘惑第53節 元宮秋(一)第15節 萬事俱備第29節 夢斷樓蘭(三)第83節 衙內惹事(二)第65節 羅馬內亂(二)第44節 魔王大變身第9節 君心兩面第47節 皇帝雪夜入高句麗第4章 節31節建業瑣事的說明第10節 大盤點第71節 攪屎棍第4節 洛神所跳白紵舞第27節 撲克牌之黑桃8第7節 前哨戰第1節 裝神第69節 那天我好累第34節 建業瑣事(四完)第26節 偷運伏皇后第80節 那布里之行第69節 那天我好累第33節 吃喝玩樂第16節 風暴過後第47節 中壘堡之戰(一)第5章 27節下西洋第15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一)第43節 城牆爭奪戰第9節 龍遊大江第2節 羅馬內戰(一)第16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二)第22節 巷戰滾一邊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39節 作戰計劃第33節 吃喝玩樂第1節 裝神第27節 收官-----取斯里蘭卡第27節 無功而返第62節 東方美女來兮第7節 孫策之死第36節 斬西海龍王第59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一)第13節 破溫州部第6節 貴霜風雲之京師事變第42節 襄城交兵第22節 向倭島進發第8節 寵殺曹植第26節 可笑的敗北第42節 別墅外的野餐第51節 波爾齊烏斯的煩惱第50節 劉備的命運(一)第16節 大戰之後(二)第46節 辛巴德歷險記(一)第45節 攻打總督府第34節 對日耳曼統治的對策第45節 劉備出川第5節 吞併日耳曼(一)第38節 肚皮協議第33節 天潢貴胄第25節 皇冠上的珍珠第21節 香豔航程第85節 螞蟻搬大象(一)第5節 炮擊無功第13節 法薩堡下的英雄第89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一)第7節 張遼威震消遙津奪命雙胞胎姐妹讓你快活上天堂第22節 新疆建州(一)第16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二)第86節 螞蟻搬大象(二)第16節 友情PK第10節 鬼城豐都火炮火槍的艱難發展過程第2節 兩條主線第19節 司馬折棒子(二)第13節 牝雞司晨(一)第68節 這批殺手不太冷第10節 鬼城豐都第17節 觀小朋友的論文第5節 血戰查赫巴爾港第7節 綠帽危機第30節 後宮風波起第7節 三進貴霜第49節 有情無慾,有欲無情第45節 劉備出川第12節 克什米爾之鷹(二)第40節 總督之死(二)第24節 印第安之王(二)第22節 無間道之祝融發威波斯波利斯宮第3節 破局第20節 何不用金磚打人?帕爾米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