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 山中捉鹿

向八納洞衝鋒時死在如雨般的藥箭下,如今帝國軍勝得輕輕鬆鬆,簡直不能令人相信。

何止是輕鬆,傷亡報告出來,起先看似是雞毛鴨血的情況一統計,才發現戰死者不足百人,爲九十八個,不過傷者過千人以上,共殺死蠻兵和俘虜蠻兵三千多,其者四散。

得到了木鹿大王八納洞的財富,暫時封存起來,以待可能的談判。

新加入帝國軍的蠻人天性擅長打砸搶(無法無天),但被他們的長官把籠頭收緊,遵守紀律約束住了。

戰後論功行賞,做到了參戰的華人和蠻人一視同仁,以殺人數來說話,沒有歧視,是以參加帝國軍的蠻人愈加歸心。

取勝之後,急急控制周邊地區,尤其去到百姓的聚居區,先以已軍的蠻人對付木鹿大王的蠻人,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背後給一刀。現身說法,宣傳民族政策,派發糧米給百姓,有病患者派出軍醫爲之治病,再派發糖果給小孩子以促進軍民魚水情。

當然,有的百姓執迷不悟,謝絕我們好意,帝國軍也不惱不罵,不殺人,多解釋,除非是他們殺到我們的人,殺人者必償命,否則至多是關起來。

思慮木鹿大王可能地藏身之處。派出軍隊,以情願/半情願的百姓鄉老爲先驅,打着“招安”的旗子,到得地頭就大叫道:“小狗子,你娘想你咧!”或者是“大寶,你家小孩子病了,現在我們正在給他打針吃藥,回來看看吧。”再或者是“我是連銀坑洞的工匠福伯。你們都知道我的,現在大軍來了,我們吃得飽住得暖”……諸如此類的話,到處是呼兄喚弟,覓子尋爺,喊聲不住。

更有宣傳形勢。說各部族已經歸順帝國,帝國乃天命所歸,老天爺的寵兒,宜早早歸降方是正理,最後是開出賞格,將蠻兵中按職位自動迴歸的,分級發給賞錢,如果捉着迴歸地,捉他們回來者有賞,當中木鹿大王更是賞銀一百兩。

不消數日。陸續有人迴歸,遂好生安置。再用他們派出來去勸說,周而復始。如此二星期內竟有一萬八千人迴歸,木鹿大王的軍勢已經消停大半矣!

木鹿大王迫不得已,帶兵避往其妻家族突牙哨洞主處,突牙哨接着,木鹿大王痛訴家史,突牙哨與之置酒解悶,拍着胸膛道:“帝國軍不來則已,劍忠

直到師屬的特務連上了山名來看,就知地方險惡。便於藏匿。

帝國軍派出老鄉去勸降,被亂棍打回,唯有派兵清剿,代號爲“山中捉鹿”!

聽聞帝國軍到來,蠻人作鳥獸散,消失在樂山峻嶺中。

作爲皇帝新軍事理論教育下的帝國軍,極爲清楚游擊戰的厲害,遂大出五萬人,徐晃、張翼、張、沙摩柯諸大將均出動剿匪。困難非常大,雖然配發了地圖,但並不準確,不是詳細地地圖,只能是見一步行一步。

首先進抵林子山的張翼一萬人馬面對着一望無際的莽莽羣山,那裡是峰巒疊嶂,山勢呈東西式走向,平均海拔千米以上,山高林密,千年百年的野樹林黑漆漆一片,,幾米內就見不着路。

他們來到山腳下的一處村莊,渺無人煙,人都走光了,部隊駐紮下來,設好營房。

次日先行的一個團剛剛進山,馬上從西側山腰上射出了一排箭枝,帝國軍舉起皮盾抵擋,用勁弩還擊,雙方死傷不大,帝國軍的箭射入林中,那是泥牛入海,他們的盾夠大,身上裝甲厚,致命處全有防護,即使中了藥箭,戰地救護力量很強,只要不當場陣亡,就能輕易救回。

一個百人隊,冒着稀疏的箭枝,拿着小盾和短劍奮力向上攀登,很艱難地爬上去,卻發現人影全無,部隊的情況是蠻人沒有給我們造成任何傷亡,有一人失足從山坡上滾了下來,傷勢嚴重,還有三人扭着了腳和割傷了手,算是雞毛蒜皮地小傷。

他們坐下喘大氣,卻清晰地看見後繼部隊的中軍遭到另一側山坡上弓箭地襲擊,從山上看過去,造反的蠻人熱火朝天往道路上射箭,這回箭枝相當密集,有二枝箭離張翼不到五米地地方落下!

蠻人的弓箭離得遠,殺傷力有限,卻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前軍也受到攻擊,在通過一條山路時,只聽見陣陣異樣的聲響,擡頭一看,魂飛魄散,只見山上石頭、木頭一大堆烏七糟八的東西滾將下來,小石子跑得快,大東西在後面緊追,士兵們丁起腳亂蹦亂跳地飛也似地跑開,百忙中有人還大叫道:“帝國環保法規定,無證傾倒餘泥要罰款五千個大錢!閃啊!”

帝國軍對於山路行軍,自有定法,之間距離拉得較大,人人仗着跑出來的身體,避開了天上石木,只聽得轟隆轟隆聲音不斷,塵土飛揚處,地上突兀地出現了一堆堆,部隊的傷亡情況是有三匹運送物資的馭馬被壓死,還有一匹被壓傷了腿在那裡悲叫。

士兵們破口大罵“我們太陽你老母!”各種各樣地方言紛紛出臺,詛咒打埋伏的傢伙們生孩子沒屁眼,腳底流膿屁股生瘡!

他們訓練時要大聲回答長官,聲音響亮,山上設伏地土人中間有人識漢語,一聽那還得了,立即回罵,羣山中盡是迴響着熱情問候彼此家中女性的聲音,粗言濫語,不堪入耳。

大家對罵得高了興,竟忘記做其它事,劈雷般的聲音傳來道:“你們×他MA的在做什麼!”卻是張翼到了,見到前路阻塞,已軍不去進攻,也不清理道路,盡在那裡白費口水,不由得暴怒起來,士兵們訕訕地收了罵,拿出工兵鏟開路,二隊人馬開撥上山去維持秩序。

當面上山很困難,所以要從山兩邊繞過去,等爬出一身臭汗地去到地頭上,人家早就不知跑哪裡去了。

到得晚上宿營,一晚無事,清

,山區起了霧,白茫茫一片,同行的狗狗大嚷大叫起哨兵仔細一看,好傢伙,一隊蠻人彎着腰,鬼鬼樂樂地上來摸營,結果見帝國軍出來查看,即時一鬨而散。

帝國軍不斷向前進,土人節節阻擋,膽子越來越大。往進攻的蠻地有條不大不小的河,叫做虎河,據說有老虎飲水而出名,一個小隊的帝國軍沿着泥濘的河邊行進中,在一處彎道,潛伏在蘆葦叢中的土人突然發起攻擊,箭矢密集的射出,帶隊的中尉當場陣亡,部隊大亂,

進攻的蠻人嘴裡嗷嗷叫着,揮舞兵器攻上來,加入帝國軍的蠻人看見比已軍多出三倍的土人來進攻自己,嚇得差點潰散,臨時接過指揮的一位華族少尉,聲嘶力竭地吼道:“爲了帝國,頂住!頂住!”勉強約束住部隊。

他們人不夠蠻人多,匆忙結成圓陣抵擋,蠻人機械地揮舞着兵器,隊伍中的神箭手,接連射殺五個前來進攻的土人,部隊才穩定下來,交鋒猛烈地展開,兵器叮叮噹噹作響,鮮血飛濺,不時發出一聲聲的慘叫。

後面小隊發現了敵情,加速拉上來,蠻人們見機的跑得快,不見機的則被射殺或者被追上去殺死,帝國軍也有五個陣亡,二十多人受傷,來進攻的蠻人被殺死了五十多個。

有七八名受了重傷地土人躺在地上哼哼唧唧。這令部隊爲難,少尉眼珠子一轉,吩咐軍醫給他們療傷,然後用車子運送他們,自已部隊間隔着他們,車上受傷土人讓人能夠看得見,結果他這一隊人馬,一路再無人攻擊!

到得徐晃大隊進山時。受到土人毫不客氣的攻擊,在相隔不到百米的狹窄山谷處,帝國軍受到了兩側的弓箭交叉蹂躪,一進入山谷就迎來了不少於三百枝的弓箭,簡直令人無力招架。

他們絕非烏合之衆,發射的火箭在空中飛舞。於輜重部隊的糧車之間落下!

忙着救火的混亂之際,暴雨般地箭矢不停地下落,帝國軍受到上下兩處鐵與火的夾擊,部隊混亂不堪,只見濃煙滾滾,受傷仆街的士兵聲聲叫喚,又要防箭,又要滅火,備受煎熬,苦不堪言。

直到師屬的特務連上了山。把蠻人趕跑,事情方告一段落。

土人極爲頑強。他們神出鬼沒,不分白天黑夜都來攻擊。白天是遠程攻擊,使用弓箭和山上落石掉木熱烈地歡迎帝國軍,並且斷路斷橋,路上設置陷阱,晚上則是偷營,集中兵力攻擊,要是見到我們防守嚴密,就喊我們起牀/虧?!差不多每支進山的部隊都受到土人無情的進攻。部隊傷亡持續增加!

土人地氣焰極爲囂張,某夜宿營,剛剛躺下,四面八方都是殺聲,軍人們就跳了起來,土人的火箭象不要錢般射進營來,夜空中道道火光飛過,帝國軍大吃一驚。土人射完就跑,結果是部隊燒沒了帳篷,山區霧水濃重,潤物細無聲,待到天亮時,俱都被霧水打溼,衣服、被子,人的頭髮都溼得可以擰出水,人人都憋了一肚子的火。

後來發現,土人們對於燒帳篷頗爲愛好,造成帝國軍措手不及,後勤部要緊急調運一批帳篷來應急,士兵們不怒反笑:“***他們以爲用霧水就能打敗我們了?”但也不得不承認此招有點作用,被子被弄溼,幾天不得幹,裹着溼漉漉的被子睡覺頗爲不舒服,到最後只好動用了用生膠做的有異味的“雨衣”,充當被子!

土人的攻擊頗有一手,一支五百人的帝國輜重部隊,持續一星期受到土人的騷擾,飄突不定地土人不間斷地放冷箭,帝國軍走路都要擔心。

到了第八天,又是一個霧水天,晨光曦微,只聽見殺聲大作,土人猛攻上來,從四面八方向帝國軍進攻,弓箭的呼嘯聲不絕於耳,土人們已經突入營中(地形地關係,營區外面並不開闊,沒有緩衝),戰鬥就在營區中展開,面對着足足四倍的敵人,早已疲倦不堪地帝國軍死傷慘重。

由於霧水天和地形,他們發出的求助信號沒能被人發現,而且即使被發現,也難以來支援:道路已經被破壞。

待到下午時分,有一支部隊經過時,才發現整個營地都被催毀了,輜重被燒,部隊全滅,東西盡被搶光,這也是清剿土著中傷亡最爲慘重的一次!後來才知曉,本次進攻是木鹿大王和突牙哨親率三千人發起的進攻。

唯一幸運的是,這支輜重部隊的一百三十七名傷員被土人集中擺放在一起,交由二名輕傷的衛生員負責救治,土人沒有殺死他們,看來帝國軍先前發出的警告生效了。

那就是:“兩軍交戰,戰場上刀箭無眼,怨不得誰,但如果屠殺我們地傷員,虐待俘虜,帝國若捉到你們的民衆,按以牙還牙地原則,我們殺光你們男的,奸光你們女的!”

另外,帝國軍中大部分都是蠻人,同宗同源,怎麼也不好下手。

……

我忍,我忍,我忍!面對着狡猾的土人,帝國軍邊打邊前進,於進山七天後,進駐突牙哨的治所四十洞,山上到處是洞,令人發毛,帝國軍僅在外圍駐紮。

徐晃召開軍事會議,面對着土著以游擊戰對付我軍的正規戰,試圖長期與我們周旋,我們爲實現殲滅敵軍有生力量的方針,就必須採取拉網戰術,搜剿分散上山、鑽洞、潛藏的敵人。

拉網戰術是一種以強制弱的戰術,具體含義是軍力強大的一方,把軍力弱小的一方包圍在一塊較大的地區,無法尋找戰機,一時難以用大兵團突擊殲滅,於是把大軍區分成若干部分,選準弱軍潛伏的地區,分區清剿的一種戰術。

採取了極爲有力的措施,部隊裡的參謀人員,拿着紙筆,精心繪製當地的山嶺、河流、橋樑、村落的地理地形,回去後畫好地圖,塑造沙盤,讓指揮員心中有數,一目瞭然。

針對敵人分散和當地地形的特點,以百人隊爲單位進行清剿。遇有敵人時,打法主動積極,殲滅敵人,只要做到以命換命,那麼帝國軍

無疑!對鑽進山洞內的敵人用火燒、用煙燻等手段,,洞若太深,則長期圍困,餓死他們!對藏入草叢之敵,則用火攻,逼敵出來,加以殲滅。

在要道的路口、虎河兩邊的河口、河中間的白鷺洲,各條運輸通路、險要的修建營盤和堡壘,派出駐軍,封鎖土著的通道,壓迫土著的活動範圍,放火燒山,把沿路邊的樹林和篙草統統燒掉,擴闊視線,破壞敵人的藏身之地,以便我軍徹底殲滅敵人。

帝國軍的裝備非常好,有皮盾、小盾和短劍、弓弩、飛刀,工兵部隊也相應增加,攜帶有大量登山器材和山地用輕便架橋器材,士兵們還背了砍刀、斧頭和鐮刀,用以開路,部隊裡面的狼狗也增加了編制。

在帝國軍中,差不多三分之二是原來的蠻人,他們以防守要道、堡壘和保障運輸物資爲主,而戰鬥力很強的華軍,以百人爲一大隊,十人爲一小隊,組成精幹的搜殺隊,減少負重,行動非常迅速。

把部隊展開後,分散進山,一頭扎進崇山峻嶺中搜索戰鬥,以游擊戰對游擊戰。

將部隊化整爲零,你既然打游擊,我也和你打游擊,只要被我發現了,那就一口咬住,飛擒大咬,死不鬆口!土著來騷擾我們,部隊白天搜山,晚上打埋伏,基本上沒有什麼大地決戰。都是小的,以百人爲主的小股部隊的遭遇戰爲主,土著戰鬥素質很差,裝備也不好,遇到我們良好的戰鬥水平,要是不跑,就必死無疑,一個多月來。捷報頻傳,部隊發生遭遇戰二百多次,消滅土著三千多人,而我們傷亡不到二百人。

除了應用小部隊,在有效地建立起各處堡壘,土著的行動受到極大壓縮之後。按“拉網戰術”的要求,在一塊地區,集中了大量部隊反覆搜山,挖地三尺,把藏在洞裡的土著給挖出來。雖然我們地兵力不足以控制所有地方,但在一塊小地方內形成優勢還是可能的,那麼在這塊地方的土著,遇到這種情況,很難逃出我們之手。

隨行的狼狗們幫上了大忙,藏匿的土著能夠瞞得過軍隊卻經常瞞不過狗狗。

“走!”

一隊疲憊的軍人在搜完了指定地地方。領隊的長官正招呼他的手下去另外一處進行搜索,本隊的狼狗就衝着路邊密密的篙草叢狂吠起來。大家一下子變得精神緊張起來。

長官揮揮手指,兩個軍人拿着鐮刀去割草。十多名士兵抄起了弓弩對準,其他士兵嚴陣以待。

草被割開了,露出了一處隱藏得很巧妙的洞穴,一張張驚恐萬狀的眼睛在看着軍隊,那是土著的婦孺老少。小孩子發出了哭聲,受傷的大人們發出了呻吟聲。

部隊裡的一名蠻人,爲了表示親切,他沒有穿軍裝。而是穿着民族服飾,他拿着水和糖果上前哄他們出來。保證不傷害他們。

在蠻人軍士以老天爺地名義作爲保證,甚至帶隊的長官也以三聖地名義發誓不傷害他們,民衆魚貫而出,我們得到了三百多名土著民衆!

捉到的土著百姓不打不罵更不殺,好生安置,發給物資,保障生活,他們將被用於攻心戰,用來勸降土著部隊。

這樣地事情不斷增加,狗狗們立了大功,在部隊裡的它們是有編制的,發有軍餉給它們(當然它們的軍餉全部變成了狗糧),爲了表示人類對它們的樂敬之心,我們給狗狗們發獎章和授軍銜,當中有一條叫做“糖糖”的母狗,表現神勇,由於找出了二千名以上土著而被提升爲中尉,在它的皮帶上有個小小的標誌:一槓二星。過往軍人,軍銜低於它地,都要向它行軍禮!

使用分進合擊,分區把守,反覆清剿的戰術,對於土著地追逐象是一場對兔子的獰獵,不間斷地施加壓力使得土著再也不能象以前那麼隨心所欲地攻打我們,他們在想方設法進攻我們的同時,也遭受我們猛烈的打擊。

在清剿過的地方,殺死敢反抗的土著,帶走找到的土著民衆和俘虜,發現物資帶得走就帶走,帶不走就燒燬,這一帶成爲相應“乾淨區”,令到這一地區再也不能夠支持土著。部隊撤出來後,事情並沒有完,我們就留下人手,潛伏下來,或是監視地方,或者是伏擊經過這一地區的土著部隊!

殺人者必定被人殺,打人埋伏必定被人打埋伏,輪到土著也嚐到這一滋味時,不知他們有何感想!

起初土著仗着天時地利,靈活地打擊帝國軍,但隨着帝國軍部署的完成,對地形的熟悉,土著的處境也就越來越困難。後來隨着另一戰場烏戈國國主兀突骨的歸順,徐晃的部隊得到了增援,整整十萬人壓在這一地區,達到治療游擊戰的“濃度定理”(對付游擊戰最好的方法就是有足夠的兵力),再由於帝國攻心戰術的廣泛應用,最終平息了叛亂,木鹿大王和突牙哨死於亂軍中。

帝國軍足足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去清剿土著,無山不上,無處不搜,雨淋日曬,披星戴月,風餐露宿,日以繼夜,忍飢挨餓,習以爲常,有時部隊潛伏下來,一連幾天不得移動,有收穫尚好,但大部分都是無功而返,對於軍人意志的磨礪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參戰的部隊說起這段經歷來,沒有不罵的,土著兵不夠我們多,武器不夠我們好,卻足足耗費了我們N多的軍力、|.

帝國向來善於把壞事變好事,軍中的政戰部門趁機給華族洗腦:曾經有人認爲皇帝對蠻人太好了,現在你們就應該知道皇帝的高瞻遠矚!僅僅一地的造反,就已經令我們頭痛,若是整個蠻地都是這樣,那還得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減少我們的麻煩,也減少了我們華人的傷亡。中華民族祖宗流傳下來的智慧,博大的胸懷,世間絕無民族能夠學到!

啊,春節時期,帝國官府依慣例封印不理事兒,停止更新十天,本月第二十七日請鎖定《全球三國》第二十七節《夢斷樓蘭》,爲你揭開千古樓蘭之謎,一直雪藏着的豬哥亮將會登場了哦。

第32節 征服的慶典第39節 皮洛士式勝利第2節 圈套第12節 前進路上第6節 向波斯開戰!第33節 吃喝玩樂第54節 元宮秋(二)第36節 軍務一樁波斯波利斯宮第35節 陪了夫人又折兵第52節 朕來溝(二)第41節 中華文化第6節 襄江之戰(四)第18節 龍噬人心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44節 妙才不妙第39節 總督之死(一)第44節 魔王大變身第12節 高峰會議第26節 印第安之王(四)第11節 和平演變第11節 西部戰役第17節 民族政策第24節 統治阿三第92節 途中打一炮你有這麼厚的臉皮嗎第51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七)第4節 三個乾女兒(一)第2節 納衆第31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二)第11節 克什米爾之鷹(一)第14節 兩軍議事第35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一)第37節 大元立國第21節 花園口慘案第7節 到阿非利加去第6節 裝藥過量第51節 帝國的聚寶盆(四)第48節 一場接一場第24節 百團大戰第7節 張遼威震消遙津第43節 城牆爭奪戰第49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五)第5節 血戰查赫巴爾港第67節 神風不神第3節 頭上無毛,身帶陰謀第9節 不謀而合第50節 豬豬威震羅馬(一)第29節 變身爲亢金龍第38節 呆在建業第17節 軍隊向前進,疆域長一寸第36節 斬西海龍王第45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二)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23節 印第安之王(一)第3節 先苦後甜第46節 羅馬大亂(一)第55節 聽話纔有飯吃第7章 第十節豐都鬼城的十八層地獄第1節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4節 荒唐皇帝(二)第27節 結束貴霜戰事第63節 兵臨城下第49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走在貴霜第85節 螞蟻搬大象(一)第18節 棒子揮棒造反第44節 大豐收(二)第19節 攻陷上隘口第26節 可愛的阿三第38節 肚皮協議第28節 走親戚(三)第34節 文具的用一種用法第30節 隨軍記者(一)第63節 終極情趣(一)第48節 最後解決(三)第29節 北匈奴祀絕第28節 印第安之王(六)第6章 第2節玄幻的說明第46節 大前門開第42節 別墅外的野餐第13節 牝雞司晨(一)第52節 猛將兄第57節 《羅馬史》第15節 牝雞司晨(三)第33節 天潢貴胄第19節 玻璃之夜第13節 戰鬥開始了第16節 大戰之後(二)第5節 炮擊無功第1節 神州新氣象第18節 棒子揮棒造反第16節 風暴過後第15節 萬事俱備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9節 龍遊大江第45節 天津會議第38節 瘟神到,帝國衰第10節 大盤點第28節 走親戚(三)
第32節 征服的慶典第39節 皮洛士式勝利第2節 圈套第12節 前進路上第6節 向波斯開戰!第33節 吃喝玩樂第54節 元宮秋(二)第36節 軍務一樁波斯波利斯宮第35節 陪了夫人又折兵第52節 朕來溝(二)第41節 中華文化第6節 襄江之戰(四)第18節 龍噬人心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44節 妙才不妙第39節 總督之死(一)第44節 魔王大變身第12節 高峰會議第26節 印第安之王(四)第11節 和平演變第11節 西部戰役第17節 民族政策第24節 統治阿三第92節 途中打一炮你有這麼厚的臉皮嗎第51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七)第4節 三個乾女兒(一)第2節 納衆第31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二)第11節 克什米爾之鷹(一)第14節 兩軍議事第35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一)第37節 大元立國第21節 花園口慘案第7節 到阿非利加去第6節 裝藥過量第51節 帝國的聚寶盆(四)第48節 一場接一場第24節 百團大戰第7節 張遼威震消遙津第43節 城牆爭奪戰第49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五)第5節 血戰查赫巴爾港第67節 神風不神第3節 頭上無毛,身帶陰謀第9節 不謀而合第50節 豬豬威震羅馬(一)第29節 變身爲亢金龍第38節 呆在建業第17節 軍隊向前進,疆域長一寸第36節 斬西海龍王第45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二)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23節 印第安之王(一)第3節 先苦後甜第46節 羅馬大亂(一)第55節 聽話纔有飯吃第7章 第十節豐都鬼城的十八層地獄第1節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4節 荒唐皇帝(二)第27節 結束貴霜戰事第63節 兵臨城下第49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走在貴霜第85節 螞蟻搬大象(一)第18節 棒子揮棒造反第44節 大豐收(二)第19節 攻陷上隘口第26節 可愛的阿三第38節 肚皮協議第28節 走親戚(三)第34節 文具的用一種用法第30節 隨軍記者(一)第63節 終極情趣(一)第48節 最後解決(三)第29節 北匈奴祀絕第28節 印第安之王(六)第6章 第2節玄幻的說明第46節 大前門開第42節 別墅外的野餐第13節 牝雞司晨(一)第52節 猛將兄第57節 《羅馬史》第15節 牝雞司晨(三)第33節 天潢貴胄第19節 玻璃之夜第13節 戰鬥開始了第16節 大戰之後(二)第5節 炮擊無功第1節 神州新氣象第18節 棒子揮棒造反第16節 風暴過後第15節 萬事俱備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9節 龍遊大江第45節 天津會議第38節 瘟神到,帝國衰第10節 大盤點第28節 走親戚(三)